课件: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的发展-乳品全程.ppt_第1页
课件: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的发展-乳品全程.ppt_第2页
课件: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的发展-乳品全程.ppt_第3页
课件: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的发展-乳品全程.ppt_第4页
课件: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的发展-乳品全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的发展,石阶平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博士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展情况,投入品,生产,食品链,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加工,消费,储运,发改委 农业部,农业部,质监局,工商总局 商务部,卫生部,对程序、方法、条件、过程、产品、服务、记录、 分析状态进行的连续监视和验证并采取集约性监控或调控,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保证体系(ISO9000、GMP、HACCP),法律法规 控制管理 检验服务 实验室服务 信息、教育、交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监测预警体系 检测服务体系 信息交流体系 教育培训体系,(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国务院将食品卫生法的修改工作列为2005年立法计划的一档项目。法制办牵头开展了多次调研论证,确定了食品卫生法的总体修改思路和框架。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于2006年4月29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按照23号文件的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加快了食品标准体清理工作。目前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共清理食品国家标准867项、行业标准347项,食品国家标准计划项目268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134项。 修订颁布了36项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开展以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限量及其检测方法为重点的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国际标准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我国现有食品标准3879项。其中,食品卫生标准2260项,食品质量标准920项,其他食品标准719项。食品卫生标准涉及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农药残留、污染物质等限量标准18项,食品添加剂使用及产品标准237项,食品卫生标准91项,食品检测方法与规程1819项,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标准70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22项,食品标签标识标准3项,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46项。其他食品标准519项。,(二)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连续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 国办发200624号,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 农业部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在8个城市积极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市场准入工作。开展了瘦肉精拉网式检查,孔雀石绿专项督查。2005年查处违法违规饲料企业198个、兽药违规企业4282家,,从投入品环节看,农产品源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农业部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相继对86种农药、兽药、渔药作出了禁止使用规定,对32种作出了限制使用规定,逐步削减5种高毒农药。同时,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农资打假护农工作,初步建立了假劣农资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监管机制、解决机制,农资市场秩序逐步好转,农业投入品质量得到有效改善。2005年,农药质量合格率在80%以上,比2004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查处违法违规饲料企业198个、养殖场(户)65个,注销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企业生产许可证22个。查处兽药违规企业4282家,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207个、兽药经营许可证1058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3171个。,从生产环节看,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几年来,农业部共组织创建了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示范农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出口示范基地、无规定疫病区539个。各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共建设各类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近3500个,示范面积8000万亩。示范地区由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延伸到西部地区,示范品种也由传统的粮油、蔬菜、茶叶、水产品等出口创汇产品扩展至苹果、柑橘、牛羊肉等优势农产品。,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等监管制度,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合格率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总体上是安全的、放心的。,农产品市场抽检情况,据农业部2006年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显示,37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按照国际标准判定,平均合格率为94.7%,按照国家标准判定,平均合格率为92.4;22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9.0%,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8.2%;8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9.2。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质检总局全面启动食品市场准入工作。截止2005年底,28大类食品已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52000张,370种食品已纳入市场准入体系。 2005年全国共查处无证生产、制售假劣食品案件7000多件,端掉食品制假黑窝点400余个。 卫生部门组织开展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卫生许可的专项整治, 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名录管理档案系统。,在食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 工商部门强化食品质量监管,严格进货查验、购销台账等各项制度,加强了食品分类监管和不合格食品退市。2005年共吊销不符合经营食品资格的营业执照4324户,取缔无照经营户24.6万余户,依法对12万吨不合格食品进行了强制退市或销毁处理。 商务部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集中开展了酒类市场专项整治,维护酒类流通市场的秩序。,加强消费环节整治和规范 卫生部发布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与建设部就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联合下发通知。 200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56起,中毒9021人,死亡235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8起。与2004年相比,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减少35.5%,中毒人数减少38.2%,死亡人数减少16.7%。,年,卫生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起,中毒人,死亡人,涉及人以上的食物中毒起。与年网络直报数据相比,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减少,中毒人数减少,死亡人数减少。,2005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对21类食品共抽检监测2,299,897件,平均抽检合格率为87.49%。其中,对食品生产加工业抽检监测554,599件,合格率89.32%;对销售服务业抽检监测1,745,298件,合格率86.91%。2005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食品用产品及餐具消毒卫生监测,共抽检食品用产品14,062件,合格率93.46%;抽检餐具2,727,108件,合格率79.74%。,集中开展农村食品、保健食品和儿童 食品专项整治,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对保健食品广告在发布前进行审查。 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符合要求的897家企业。查处了20种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18种抗疲劳类保健食品、76种减肥食品。 200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案件4906件。,积极开展31个省会城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2005年和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和全国整规办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有效促进了各地食品安全工作。,(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一是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际协调制度, 加强组织协调。定期召开食品安全部际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协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或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初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食品安全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拟定了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都制定了食品安全责任和责任追究制。,三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整合共享,并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根据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例会制度和沟通机制。食品安全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了部门信息通报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初步建立了各地、各部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联系制度,建立组织机构与工作机构。 五是加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和衔接。如截至2005年10月底,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9人,判刑24人。河北唐山“田力”牌劣质奶粉案件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12年。,(四)统筹规划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首次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 牵头成立了由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和企业组成的国家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多次召开规划工作小组会议和专家会议,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实际,完成了我国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起草工作。在2007年3月19日总理办公会议上原则通过。,(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中宣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就进一步做好和规范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农业部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商务部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三绿工程宣传月”等,系统宣传相关知识;继续积极推进绿色消费进社区。,卫生部召开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宣贯会议,举办了食品卫生法十周年宣传活动。 工商总局和各级工商所在全国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行政执法网络,逐步形成了有效的社会监督力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在发布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并已经在全国开展。,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建立食品安全全程监控体系刻不容缓,经济一体化需要保证食品的安全 中国加入WTO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主流,中国的发展拥有了更大的空间,世界经济社会也因中国的加入而更加完善。 更重要的是,入世将促进我们的法制更加健全,让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执行公务,经营自己的企业。入世最终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注入更多的理性成分。 中国加入WTO给食品的国际贸易开通了顺畅的渠道,同时给食品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瓶颈,重大食品安全恐慌事件和“非典”流行的警示 食品安全问题是公共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 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奥运会和世博会将首次在我国举办 绿色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价格,营养,安全,可持续发展,口味,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要求,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发展,ISO 22000满足顾客需求,凭样:样品 (外观控制),产品标准/抽样检验 合格食品,GAP/GDP/GMP/HACCP- 合格食品,?,?,GMP,GMP 良好生产操作规范 食品GMP是一种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其宗旨是在食品制造、包装和贮藏等过程中,确保人员、建筑、设施和设备均能符合良好的生产条件,防止食品在不卫生的条件下,或在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变坏的环境中操作,以保证食品质量稳定。,HACCP,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 是应用于食品生产中确保食品安全的一种系统方法: 是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宗旨是减少或消除食品安全问题,HACCP,HACCP基本原则,HACCP特点,高效性 通用性 科学性 预防性,可操作性 可树立消费者的信心 全面性 协调性,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建立HACCP,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P,D,C,A,基础过程管理,提高过程管理水平,危害分析,ISO22000,ISO22000,目标 符合CAC的HACCP原理; 协调自愿性的国际标准; 把HACCP同先决条件以及标准卫生操作程序兼容; 提供一个用于审核(内审、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的标准; 构架与ISO9001:2000和ISO14001:1996相一致; 提供一个关于HACCP概念的国际交流平台。,ISO22000,内容 良好生产实践或其他先决项目的要求 HACCP规则方面的要求 管理体系的要求,HACCP、ISO、GMP三者关系,GMP,HACCP,ISO,技 术,管理,但是,HACCP体系的许多决策都是基于定性而非定量的数据。因此,需要用定量的风险分析的方法,改进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同时,国际贸易中的SPS/WTO协议,要求食品安全管理必须以科学为依据。,未来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发展,HACCP,卫生,风险,卫生差,必要卫生,过度卫生控制,可接受水平,科学为基础方法的合理性,传统的食品安全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的挑战。因此需要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来适应: 强化传统食品安全体系的能力,以适应目前面临的挑战; 减少食源性危害的发生; 降低和管理食品安全风险 改进食品安全决策过程和决定,科学为基础的含义是什么?,利用科学的证据: 改进确证危害的能力 描述确证危害的特性 评估危害暴露的人群和个体 描述导致风险的可能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减少食源性危害的发生 降低和管理风险,风险分析和现代食品安全体系,风险分析: 是传统食品安全体系向现代食品安全体系转变的必要组成部分; 提供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现代食品安全体系的效能,食品安全体系的特性,传统食品安全体系,现代食品安全体系,反应式 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非结构风险分析 基于终端产品的 检测和测试,风险降低的水平: 通常不能满足要求,预防式 责任分担 强调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 利用结构化风险分析 建立优先顺序 综合式食品控制 基于过程控制,风险降低的水平: 不断改进,“我们不能肯定自己完全理解了风险的概念,但是越小的风险, 就说明越具有很强的风险观念” 联邦议院 联邦德国,Session 1 4/31,能够使人联想到风险的词汇,其他包括 环境 14.0% 警告 13.6% 工业的 13.6% 冒险的 12.3% 游戏 8.8% 火灾/爆炸 8.1% 吸烟 6.2% 性行为 5.8% 孩子 4.9% 毒药 4.9% 医学设备 3.2% 战争/武器 2.3% 犯罪 1.3% 不确定的 0.6% 自然灾害 0.3%,Session 1 5/31,风险的定义,罗氏 (1977) “一个事件有可能产生使人不愿看到的结果” ORiordan (1979) “风险,是指一个危险的结果以及它发生的可能性” 伦敦英国皇家学会 (1983) “在一个预计的时间段内,或者由于某些预见的因素导致某个特定的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1989) “风险就是测量危险大小以及其发生的可能性”,Session 1 6/31,Definitions of Risk,Rowe (1977) “the potential 可能性for realization of unwantedconsequences of an event.” ORiordan (1979) “Riskis regarded both as a hazardous outcome and a probability 可能性of occurrence.”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83) “the probability可能性 that a particular adverse event occurs during a stated period of time, or results from a particular challenge.”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9) “risk is the product of a measure of the size of the hazard and its probability 可能性of occurrence.”,Session 1 7/31,Definitions of Risk,Rowe (1977) “the potential可能性 for realization of unwantedconsequences结果 of an event.” ORiordan (1979) “Riskis regarded both as a hazardous outcome危险的结果 and a probability可能性 of occurrence.”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83) “the probability可能性 that a particular adverse event 不利事件occurs during a stated period of time, or results from a particular challenge.”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9) “risk is the product of a measure of the size of the hazard 危险 and its probability可能性 of occurrence.”,Session 1 8/31,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度量一个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不利结果,风险 = 可能性 x 不利结果P,Session 1 9/31,风险的原理,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样的事件有可能发生? 这个事件发生的几率?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了,会有什么样的不利后果,或者会产生什么危害? Kaplan & Garrick, 1981,Session 1 10/31,Predictive versus Observational Models,Reactive Model,Unobservable,Observable,Predictive,Reactive,Near-Miss Zone,Improvement ,Unobservable,Observable,Predictive,Reactive,Near-Miss Zone,Moving toward an Ideal State,Unobservable,Observable,Predictive,Reactive,Near-Miss Zone,KEYS: L = Low M = Medium H = High,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模型图,危害 高 Sa Mi Ma Cr 发生 中 Sa Mi Ma Ma 的可 低 Sa Mi Mi Mi 能性 无 Sa Sa Sa Sa 无 低 中 高 危害的严重性,食品危害风险评估模式,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政府层面,操作层面,食品安全控制/风险管理 高水平,通则 政策为基础的导则 特殊的标准/准则,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供应链水平的本 地和特殊的管理,乳品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认识,我国乳业发展之痛,乳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乳品行业整体遭遇信任危机 乳品行业整体经营困难,乳品公司利润下降,奶农利益难以保障,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示,目前我国近1500 家乳品加工企业中约 30的企业处于盈亏 平衡点,30的企业 亏损,主要原因是成 本上涨和乳业的无序 竞争。,我国牛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牛奶质量难以控制,这增加了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能。据悉,我国奶牛养殖牧场只占30左右,仍以农户散养为主,约占70左右,平均每户规模仅有23头。,乳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我国奶业的产值仅占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不足。 在农业发达的欧洲国家,牛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第一位,一般比重为至。法国约,英国和德国在左右,荷兰更高达左右,亚洲的韩国占,日本占。在畜牧业现代化国家,牛奶业的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例都较高,美国为,日本为,法国、英国和德国都在至之间,荷兰则超过。,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产业政策上将奶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把奶牛良种纳入补贴范畴。同时,奶业科技也有较大发展,农业部启动了“万枚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富民工程”。科技部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奶业重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奶业”项目等。今后,中国对奶业发展将继续采取支持政策,发展奶业仍是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已把现代奶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农业部近期刚出台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年)则提出要大力发展奶业,“十一五”时期奶类总产量争取达到万吨。,在2006年开展的牛奶中兽药残留的监测中,在所检测的1868份牛奶样品中,阳性样品69份,阳性率为3.69%;说明就所检测的项目来说,牛奶的质量安全状况普遍较好。 婴幼儿配方乳粉2005年和2006年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7.8%和96.1%,发展乳业之策,进行适度宏观调控,合理引导乳业的集中与扩张 理顺公司、奶站、奶农利益关系,保障各方利益,维持乳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高 鼓励乳品公司在奶源基地的适度竞争 设立奶牛养殖风险基金 积极发展奶业合作社,保障奶农利益,建立合理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推行可信的食品认证体系,为乳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建立乳业安全控制体系,建立乳业安全控制体系,“乳品公司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