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7.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磁共振检查的准备【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4.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6.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器械准备】1.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2.准备磁共振对比剂,必要时使用。【禁忌证】各部位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要求基本上是同一。为此,禁忌证不在各部位中分别叙述。1.装有心电起搏器者。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屑植人物。4.早期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应避免磁共振扫描。 颅脑磁共振检查一、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颅脑外伤(尤适用CT检查阴性者)。2.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3.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4.先天性发育异常。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6.颅内感染。7.脑白质病。8.颅骨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l、T2、W1,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成像层厚:510mm。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l。(2)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1。二、鞍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鞍区肿瘤。2.鞍区血管性疾病。3.颅脑外伤累及鞍区。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5.鞍区肿瘤术后复查。6.鞍区感染。7.鞍区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矢状面T1W1、冠状面T1W1、T2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设定放大扫描FOV,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采集范围。成像层厚:25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矩阵:128256或259256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3)垂体也可行动态扫描,单次采集时间2030s,动态采集10次。在第一次数据采集后,立即注射对比剂;同时连续成像9次,用冠状面扫描。三、脑桥小脑三角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桥小脑三角肿瘤。2.脑桥小脑三角区肿瘤样病变。3.颅脑外伤累及小脑角区。4.脑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5.脑桥小脑区肿瘤术后复查。6.内听道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l)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脑桥小脑三角区。推荐成像程序: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冠状面T1 WI、横断面T1WI、T2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成像层厚:25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256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四、颅脑动态灌注磁共振检查【适应证】1.脑血管梗死早期诊断。2.颅内肿瘤。3.颅脑外伤。4.先天性发育异常。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6.颅内感染。7.脑白质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增强扫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待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或以病灶为中心。推荐成像程序:EPI快速成像法或快速梯度回波法。按病变部位设定横断层面,一般为10层,成像次数为4060次。开始成像不注射对比剂,到第四成像末时,经静脉用压力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后,成像至4060次完毕。成像野(FOV):2025cm。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256256等。2.经工作站处理后病灶的信号强度一时间变化曲线 计算感兴趣区的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等参数。五、颅脑弥散成像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干部位病变。2.脑梗死。3.脑出血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推荐成像序列:可根据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相关的成像序列。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扩散加权系数(B)(通常为0,1000/mm2)。SRP三轴分别成像,并生成平均扩散加权图像(tra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es)和ADC maps(ADC图像)。成像野(FOV):2025cm。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256等。六、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血管性疾病。2.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脑血管疾病术后治疗后随访。4.筛选可疑又不能行DSA检查的脑血管疾病等。5.颅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以脑Willis环或病灶为中心。扫描区域近端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如行动脉成像要在远端加预饱和带。推荐成像程序:2D或3D相位对比法(PC)和3D TOF MRI(时间飞逝法)。成像野(FOV):2025cm。成像层厚:1一2mm。成像间距:无间隔。矩阵:256256,512512等。2.图像后处理 重建方法用MIP法或Surface,多视角重建。 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2.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3.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4.外伤。5.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6.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嘱病人检查中双眼平视前方或闭眼,使眼球保持不动。(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下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眶尖。推荐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 WI、T2、WI,冠状面T1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成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等。成像野( FOV):1825cm。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范围。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25mm。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可加扫T1WI-FS序列。常规做横断面、斜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l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二、鼻及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3.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黏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取头先进,仰卧在检查床上,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做咽部扫描时,嘱病人检查中避免吞咽动作。(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齿槽平面,前后从上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推荐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18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35mm。矩阵:128256或25S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二、耳、颞骨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听神经瘤,尤其是局限于内听道的小肿瘤。2.颈静脉球体瘤。3.耳、颢骨部同时累及颅底和颅内的病变。4.乳突脂脂瘤。5.耳部和颞部的其他良恶性肿瘤。6.颞骨骨折及中耳炎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二侧颞骨部。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l、T2WI、冠状面T1WI。如磁共振内耳膜迷路成像,一般采用长T2WI或3DSISS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血管神经交互压迫一般采用3DTOF序列。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25mm。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四、颞颌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颞下颌关节(TMJ)紊乱综合征等颞颌关节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丁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选用78mm环形TMJ表面线圈一对,一次固定,左右对比成像,体位同颅脑磁共振技术。将环形TMJ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12mm处之颞颌关节,线圈尽量贴近TMJ。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两侧颞颌关节。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为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和T2WI成像。矢状面单层多时相动态成像。成像野(FOV):180200m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24mm。矩阵:256258等。(4)TMJ单层多时像( SSMP)扫描及电影显示,使用矢状斜位扫描,每个颞颌关节设定一个采集包,扫描层数均设定为1层。频颌关节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时进行多次重复扫描。先将动态扫描设置成手动控制状态,并使扫描仪处于手动扫描待命状态。先嘱病人闭口、咬牙,按手动扫描键做第一次扫描,再将辅助张口器放入病人口中,让病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辅助张口器的梯级,使牙齿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每变化一个咬合位置重复一次扫描,直至最大位置。2.图像后处理 同一层面的TMJ在运动的不同时相的图像,用快速连续显示的方法,即可成为连续的运动画面TMJ电影。五、鼻咽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3.鼻窦肿瘤、囊肿、息肉及黏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头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应包括第12颈椎到蝶窦。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 Wl,冠状面、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 FOV),1823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35mm。矩阵:128256或256 X 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六、喉及甲状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各种良性、恶性肿瘤。2囊肿性病变。3淋巴结肿大。4甲状腺肿大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颈部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并嘱病人扫描中避免吞咽动作。(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用快速定位扫描序列采集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图像。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包括整个甲状腺及喉部。推荐成像序列:常规使用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以根据病情辅以其他序列。成像野( FOV):15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38rnm,矩阵:128 X 256或255312等。2.增强扫描(1)手椎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2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七、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各种面部良性、恶性肿瘤。2各种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面部肉芽肿性病变。4面部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爵。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鼻根部,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 WI,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35mm。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I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八、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l.颈部的良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部的肿瘤。2.颈部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颈部的囊肿性病变。4.颈部的肉芽性病变。5.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量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而定。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T1WI和T2WI,矢状面T1WI,也可以使用休线圈检查臂丛神经病变及上纵隔的颈部病变。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 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38mm。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一、肺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l)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自胸廓人口到肺下界。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或矢状面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对于血管瘤、肿物、淋巴结的鉴别可使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成像野(FOV):35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成像层厚:510 mm。矩阵:l28256或258512等。其他: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l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l,二、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心脏肿瘤。2.先天性心脏病。3.心肌病。4.冠心病。5.瓣膜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心底及大血管根部到心尖部。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 WI、冠状而或斜状面T1Wl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5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2.增强扫描(l)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l。三、心脏电影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先天性心脏病。2.瓣膜病。3.冠心病。4.心肌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多数情况下,需二次以上定位,如“四腔位”、“左心室长、短轴位”。成像范围:病变所在的心肌层面或能反映心脏活动情况的层面。推荐成像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0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四、心肌灌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梗后再灌注等)。2.心肌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包括心室全部或可疑病变区。推荐成像序列:左心室短轴SE序列或快速序列T1WI成像。成像野(FOV):30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其他: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2.增强扫描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推荐成像序列为快速SE序列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以后每隔1min重复扫描。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5l5min加延迟扫描,重复数次。五、大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l.主动脉瘤。2.主动脉夹层。3.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发育异常。4.大动脉炎。【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病变部位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病变部位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胸主动脉:从主动脉弓或以上到膈面。腹主动脉,从膈面到髂总动脉分叉处。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成像。根据病变情况可加扫矢状面或斜面的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0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其他: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六、大血管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技术【适应证】1.颈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狭窄、动脉瘤、动脉畸形和动脉闭塞。2.了解颈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与邻近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3.动脉夹层、大动脉炎。4.肾动脉狭窄。5.胸腹部静脉系统。【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病变部位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需要决定扫描范围。推荐成像序列,TOF(时间飞越法)或PC(相位对比法)法MRA成像,3D、2D TOF和3D PC以横断面采集为佳。2D PC成像平面根据需要决定。一般颈部以2D TOF为宜,胸部大血管和腹部血管首选2D或3D TOF,也可采用2D PC成像。成像野(FOV):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2DTOF层厚为02.5mm,2DPC层厚为3080mm。成像间距;0。矩阵:128258或256512等。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2.增强扫描 大血管MRA可用对比剂增强扫描,以提高血管造影的质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推荐成像序列,可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必要时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刻开始增强后扫描。(3)推荐成像序列:可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3.图像后处理 无论何种方法所得的MRA原始资料都须进行图像后处理,一般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为常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SSD、MPR等重建。 腹部磁共振检查一、肝脏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肝良、恶性肿瘤(如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等)。2.肝囊肿和囊肿性病变(如多囊肝、肝包虫病等)。3.肝脓肿、肝结核和其他肝炎性肉芽肿等。4.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5.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肝炎后、血吸虫性、酒精性等硬化)。6. Budd-Chiari综合征。【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脐与剑突连线中点,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膈顶到肝下缘。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和T2WI成像;冠状面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0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 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延迟530min扫描。(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或与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相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延迟530min扫描。二、肝脏灌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2.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肝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4.肝癌术后复发的发现和鉴别。5.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 6.肝脓肿、肝结核和其他肝炎性肉芽肿等。7.肝囊肿和囊肿性病变(如多囊肝、肝包虫病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脐与剑突连线中点,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膈顶到肝下缘。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T2WI成像,冠状面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040crn,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增强前T1WI序相同,推荐成像序列为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用屏气扫描,以同样的扫描序列重复四次,间隔时间为10s,最后一次卧以在35min后延迟扫描。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30min延迟扫描。(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推荐成像序列为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用屏气扫描,以同样的扫描序列重复4次,间隔时间为10s,最后一次可以在35min此后延迟扫描。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30min延迟扫描。三、胰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胰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胰岛细胞瘤的诊断。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4.胰腺先天性异常。【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脐与剑突连线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膈顶到胰腺下缘。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或梯度回波序列,横断而T1WI成像,冠状面T1WI成像,常规。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040crn。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l。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3. MRCP扫描 适合该机型MRCP成像参数。四、肾脏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肾脏良、恶性肿瘤,如肾癌、肾母细胞瘤、肾转移瘤、肾错构瘤等。2.肾囊肿和囊肿性病变。3.各种肾脏先天性畸形。4.肾脓肿、肾结核和其他肾脏炎性肉芽肿等。5.肾盂积水。6.肾血管病变。【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脐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脐部中心,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肾上极到肾下极。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和T2WI成像,冠状面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0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l,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530min延迟扫描。(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l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郎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530min延迟扫描。(3)必要时可进行动态扫描。五、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前列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了解肿瘤性质、部位和侵犯范围。2.前列腺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佳木斯市汤原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状况与投资机会评估研究报告
- 2025年陕西地矿综合地质大队有限公司招聘(1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规范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企业采纳障碍与解决方案报告
- 灭火器原理与维修课件
- 品牌授权使用协议书6篇
- 离婚财产分割申请书
- 学生春游申请书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 民办学校未来发展策划与实施方案
- 临床课题申报书范例范文
- 山体.施工合同样本
- 肺结核课件培训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收单外包管理办法
- 直播场景搭建
- 专题复习七选五的解题技巧课件(共22张)-副本-副本
-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