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模拟试题(2)(含解析)1.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B. 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C. 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均附着有大量的有氧呼吸酶D.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答案】B【解析】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膜也属于生物膜,故A项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项正确;大量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在分裂前期逐渐解体消失,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项错误。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点睛】3.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 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CD段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FG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D点可以表示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即X、Y两两分离,所以,该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正确;EF所示的DNA含量减半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错误;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D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方法(根据曲线变化大体趋势判断)DNA复制过程DNA含量慢慢加倍,用斜线表示;有斜线表示DNA数目变化曲线;无斜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当两个细胞形成时,每个细胞中DNA减半;曲线直线下降表示细胞分裂。DNA数目变化曲线只有1次直线下降即有丝分裂;曲线连续两次直线下降即细胞分裂2次为减数分裂曲线。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先直线上升后直线下降为有丝分裂曲线;先直线下降后直线上升再直线下降为减数分裂曲线。4.某些效应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或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刹车”作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B. 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恢复了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C. 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治疗癌症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D. 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合成CTLA-4或PD-1【答案】D【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详解】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A正确;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消除了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刹车”失效,使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恢复,B正确;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C正确;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中的CTLA-4或PD-1基因表达,合成CTLA-4或PD-1D两种细胞膜蛋白,D错误。故选:D。【点睛】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病。当使用特殊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5.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叙述,正确的是A.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增加人口数量B.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D.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组成,A错误;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在达到K值之前的增长不是“J”型增长,B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因为在时间上已形成前后自身对照,C正确;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在小幅度的范围内,围绕K值上下波动,所以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可能突破K值,D错误。6.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重组【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7.西洋参为我国北方种植的名贵中药材,喜散射光和漫射光。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西洋参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西洋参的盆栽苗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自然光照,乙组给予一定程度的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13点比9点光照强度大,但两组实验中13点的净光合速率都低于9点,主要原因是_。(2)11点时,乙组净光合速率高于甲组,主要原因是_。(3)实验时间段内乙组光合积累量小于甲组,研究小组据此得出结论:西洋参不适合弱光条件下生长,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缺陷:_。(4)叶绿素ba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西洋参叶绿素ba比值。可以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你的实验证据是:_。【答案】 (1). 乙组 (2). (温度升高),与光合速率相比呼吸作用速率增加的更快 (3). 乙组遮阴,蒸腾作用减弱,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CO2吸收量大) (4). 未设置其他遮阴度的实验组,不足以说明问题 (5). 遮光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大于非遮光组【解析】【分析】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光,二者的自变量是是否遮光,故乙组是实验组,甲是对照组。乙组自然光照下中午温度较高,蒸腾作用旺盛,气孔关闭,会出现午休现象。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详解】(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遮光,故遮光组乙组为实验组。9点13点,光照增强,温度也会上升,可能呼吸速率增加的比光合速率更快,故会出现两组实验中13点的净光合速率都低于9点。(2)11点时,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合速率下降较明显,实验组进行遮光处理后,午休现象不明显,出现乙组净光合速率高于甲组。(3)题目中遮光组只有一组,结果不准确,应该设置若干组遮光比例不同的实验组,再比较各组的光合积累量,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4)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若遮光确实遮光处理提高了西洋参叶绿素ba比值,则对两组叶片的色素进行提取分离后,会出现遮光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大于非遮光组。【点睛】中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旺盛,会出现气孔关闭,引起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午休现象,若进行适当的遮阴或增加湿度,可以降低午休现象。8.下列为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相关问题: (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原因是种子中_ (填激素名称)增加,打破了种子休眠。(2)含淀粉多的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不相等,说明种子此时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3)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_(填“能”或“不能”) 体现生长素促进豌豆离体的茎段生长量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再将相同的茎切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cm,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取原相同切段浸入,测得其生长量为bcm,则其可能的结果及结论是_。【答案】 (1). 赤霉素 (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不能 (4). 若ba,则原浓度为16mol/L;若ba,则原浓度为16umol/L,若bG2。实验:黑毛白毛黑:褐=1:1,为测交,亲本黑色为杂合体G3G4,白色G2G2,杂交后代褐毛兔基因型为G4G2,说明G3G4G2。实验,灰毛兔灰毛兔F1灰毛兔:白毛兔=3:1说明灰毛对白毛为显性,亲本灰毛都是杂合体,其基因型均为G1G2,说明G1G2。实验:褐毛兔灰毛兔F1褐毛兔:灰毛兔:白毛兔=2:1:1,说明亲本褐毛与灰毛都是杂合体,携带有隐性白色基因,也说明褐毛对灰毛显性,即G4G1。根据以上分析,得出:G3G4G1G2。【详解】(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上述实验表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2)由分析可知,家兔各种毛色基因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是G3G4G1G2。实验F1中褐毛兔的基因型是G4G2。 (3)因为实验中的亲代灰毛兔基因型为G1G2,则多只基因型为AaG2G2的白毛兔和实验中的亲代灰毛兔交配,即杂交组合为AaG2G2aaG1G2,自交后代aaG1G2:aaG2G2:AaG1G2:AaG2G2=灰毛兔:白毛兔=1:3。若让F1的灰毛兔和白毛兔交配,理论上不能推测出F2出现灰毛兔的概率,理由是无法判断A、G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点睛】1、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如控制家兔毛色的基因可以突变为:灰色、白色、黑色、褐色,而且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2、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相关问题:(1)无菌技术目的是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键是_,微生物筛选原则是_。(2)在果醋制作过程中时,醋酸菌在_时,可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3)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醇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产生的_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原因是_。(4)制作泡菜时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5)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原因是_。【答案】 (1).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2).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 氧气、糖源充足 (4). 蛋白酶和脂肪酶 (5).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6). 盐酸酸化 (7). 重氮化 (8). 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解析】【分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技术,即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微生物筛选是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腐乳制作过程中,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发酵完成后,需装瓶加盐腌制,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盐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由提取物的性质和材料特点而定,由于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蒸馏时可以被水蒸气携带出来,所以常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详解】(1)无菌技术目的是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微生物筛选原则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在果醋制作过程中时,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可将糖分解成酷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3)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醇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4)制作泡菜时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5)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原因是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点睛】本题考查无菌技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玫瑰精油的提取等知识,准确掌这些制作的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及相关细节等,再结合题意就能准确解答。12.马铃薯含有丰富淀粉、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侵染病毒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马铃薯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原因在于_,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2)为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往往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其过程大 致如图所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用_(酶)处理。目的基因转录过程中,_能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来。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使用了_法,要用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蹈系要写毕业论文吗
- 2024年老年护理与保健技能大赛试题(含答案)
- 财经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 中文毕业论文模板
- 护理生理学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施工单位开工仪式致辞范文
- 2025年医疗记录培训记录范文
- 环保产业废物处理技术改进方案
- 关于电排站机房翻新的会议记录
- 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与优化方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入职岗前培训之工会知识课件
- 媒介融合传播概论课件
- 学堂在线 庄子哲学导读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 - 2026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厂内搬运工安全知识培训
- 买辆摩托艇运营合同范本
- 保管员业务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2025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1.1 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