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湄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西周时期,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井田制.D. 礼乐制【答案】B【解析】【详解】宗法制注重血缘,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可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强调层层分封,上下之间存在权责关系,排除A项;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周朝制定的贵族行为规范,排除D项。2.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以得出皇权至上,大权独揽。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说法与皇权至上不符,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3.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A.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B. 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C. 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D. 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答案】B【解析】【详解】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也有一定的自治权,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各州政府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A项仅仅涉及中央权力,排除;C项仅仅涉及地方各州权力,排除;D项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结合的主旨无关,排除。4.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A. 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B. 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C. 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D. 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为商品输出寻找市场。关税可以影响市场规模,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最能体现”要求,排除;C项是领事裁判权,不符合要求,排除;D项不符合“最能体现”要求,排除。【点睛】本题可以得到的史实类选择题备考启示: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5.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其原因不包括A. 国民党是比较民主的革命的政党B. 孙中山欢迎与共产党合作C.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D. 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答案】C【解析】【详解】国民大革命失败是1927年,而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1923年。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从内外因素解读,符合所学知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6.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 民贵君轻B. 以法治国C. 无为而治D. 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详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结合所学知识,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A项是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是法家主张,排除;D项是墨子的主张,排除。7.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是苏格拉底述而不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也是述而不著,符合要求,故答案为B项;ACD均不符合要求,排除。【点睛】本题是比较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其二,材料新信息和所学旧知识对比,寻找异同。8.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A. 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B. 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C.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D. 摒弃了佛、道的干扰,振兴儒学【答案】B【解析】【详解】理学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纲常伦理的合理性,获得统治者认可。因此,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与获得统治者认可无关,排除;C项说法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排除;理学是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道思想精华而形成的,排除D项。9.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A. 朱熹、李贽、黄宗羲B. 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C.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D. 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答案】B【解析】【详解】甲是黄宗羲的主张,乙是董仲舒的主张,丙是顾炎武的主张,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点睛】本题可以得到的史实类选择题备考启示: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10.“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A. 蒸汽轮船的发明B. 电的发明C. 蒸汽机的发明D. 内燃机的发明【答案】C【解析】【详解】“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根据材料“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可知是蒸汽机的发明,故答案为C项;ABD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11.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生、发展的艰难道路,展示了一代人强国梦的诞生与毁灭。从中我们得出的认识是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是中国的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紧扣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国内政治、国际形势和国内思想文化方面说明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符合史实。是从社会环境角度指出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的根源所在,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1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 在沿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B. 实行资本主义计划经济C. 政治民主,经济专制D. 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可知其特点是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答案为A项;罗斯福新政是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增加了计划色彩,排除B项;“经济专制”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告别自由放任时代,开启国家干预经济新时代,排除D项。【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小题,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对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材料二: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材料三:1897年9月24日,贵州省学政严修上奏说:“词科之目,稽古(考究古籍)为荣(荣耀),而目前所须,则尤以通今(通晓现代)为切要。或周知天下郡国利病,或熟谙中外交涉事宜,或算学译学擅绝专门,或格致(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制造能创新法,或堪游历之选,或工测绘之长,统立经济之名,以别旧时之科举。”光绪朝续东华录请回答:(1)科举制度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度与汉朝以来的选官制度的区别。(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顾炎武为什么提出了“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观点?(3)材料三对科举制度提出了什么改革要求?说明了什么问题。(4)从以上沈既济、顾炎武和严修对科举制度的不同看法,你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隋朝。举荐改为考试;扩大人才来源;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归中央。(2)明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推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3)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设立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考试科目;取消八股取士。说明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4)对同一问题,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任何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解析】【详解】(1)何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区别:根据材料“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可知其区别是,举荐改为考试;扩大人才来源;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归中央。(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采用固定的写作模式,以程朱理学观点为标准答案,阻碍了思想解放和科技文化发展。(3)改革要求:根据材料“统立经济之名,以别旧时之科举。”可知其改革要求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设立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考试科目;根据材料“词科之目,稽古(考究古籍)为荣(荣耀),而目前所须,则尤以通今(通晓现代)为切要。”可知其改革要求是取消八股取士。说明:可以从探究根源的角度来说明其改革要求,即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4)认识:可以分两步解答。其一,紧扣材料概括其主旨。材料一可定科举制度,而材料二三则否定科举制度,即对同一问题,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其二,基于材料主旨推导因果。即任何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14.2006年岁末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8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3)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4)根据材料四所述,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5)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答案】(1)秦汉。隋唐;元明清。(2)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由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3)国家:美国。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5)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过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解析】【详解】(1)时代:从材料“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可知是秦汉;从材料“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可知是隋唐;从材料“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可知是元明清。(2)含义: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人类由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原因:紧扣18-19世纪的世界史知识可知,其政治上的原因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其经济上的原因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3)国家:根据材料“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可知是美国。原因:根据材料“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可知其原因是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根据材料“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可知其原因是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4)说明: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可以从内政和外交两个角度来说明,内政方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外交方面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5)共同因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科教与现代化等角度分析。从政治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可知其共同因素是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从发展模式角度分析可知其共同因素是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过发展模式。从科教角度分析可知其共同因素是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从现代化角度分析可知其共同因素是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农产品集市摊位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度汽车抵押融资平台服务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保险合同范本下载
- 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2025年市场推广挑战与技术突破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碧桂园物业用房施工与物业服务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农业循环经济菜园大棚承包与资源利用合同
- 2025年度婚纱摄影作品居间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租赁合同样本(含特殊条款定制服务)
- 2025电梯品牌代理商授权与区域市场管理合同范本
- 2024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广省中考作文《走到田野去》写作指导及范文
- 2025年山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慢阻肺非肺部手术麻醉管理策略
- 一例ICD置入患者的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露点传感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 护理术中配合操作规范
- 孩子改姓改名协议书
- 膜结构车棚安装合同协议
- 建筑垃圾清运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