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颈椎病的康复.ppt_第1页
课件:颈椎病的康复.ppt_第2页
课件:颈椎病的康复.ppt_第3页
课件:颈椎病的康复.ppt_第4页
课件:颈椎病的康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康复 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郭能峰,概 述,一、定 义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二、解剖学基础,(一)解剖学要点 颈椎位于人体脊柱的上段,由7块颈椎骨借软组织、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是脊椎中体积最小、活动量最大、最灵活的椎节。 钩椎关节,(二)颈椎骨间的连结,相邻颈椎椎体之间借关节、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结。,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透明软骨组成,(三)颈部脊髓及神经根,(四)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三、病因病理,颈 椎 病,内因 颈部先天性骨关节结构 畸形,椎管狭窄,肥胖,糖尿病,外因 颈部急慢性损伤、风寒侵 袭、环境潮湿,姿势不良等,继发因素 颈椎骨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突 出、关节囊松弛、韧带肥厚和骨化等,临床特点,一、临床新分型,软组织型,发病特点 年轻、女性好发,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 临床表现 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板,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物理检查 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 影像学表现 可有颈椎曲度变直。功能位片(过屈、过伸位片)可见颈椎节段性不稳定。,神经根型,发病特点 椎间盘突出、关节突移位、骨质增生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颈56和颈67间隙。多见于3050岁者。 临床表现 颈痛、发僵,患肢沉重、疼痛、麻木、肌肉萎缩。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物理检查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僵直,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压痛。压头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影像学表现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间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Mri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偏向一侧,神经根受压迫,脊髓型,发病特点 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出现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特别是出现双下肢的肌力减弱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依据。以4060岁的中年人多见。10%-15% 临床表现 下肢无力、抬步沉重,肢体麻木,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物理检查 患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早期腱反射活跃,后期减弱和消失。 影像学表现 椎管有效矢状径减小、椎体后缘明显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骨化等征象,椎动脉型,发病特点 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临床表现 发作性眩晕,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下肢突然无力猝倒,意识清醒。偏头痛,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物理检查 患者头部转向健侧时 头晕或耳鸣加重, 严重者可出现猝倒。 影像学表现 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 斜位片椎间孔狭小, 颈椎节段性不稳 头颅多普勒: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型,发病特点 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导致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从而对颈部的交感神经节以及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眼胀、干涩、视物不清。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咽部异物感。恶心、呕吐、腹胀。心悸、胸闷。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物理检查 颈部活动多正常,有棘突位移征、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等。 影像学表现 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节段性不稳,受累部位 疼痛部位 感觉异常区 无力的肌肉 受累反射 颈45,颈5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 冈上肌、冈下肌、 肱二头肌腱 三角肌区 三角肌、肱二头肌、 菱形肌 颈56, 上臂外侧、 拇指、食指 肱二头肌、肱桡肌 肱二头肌腱、 颈6 前臂桡侧 、腕伸肌 桡骨膜 颈67, 上臂外侧、 食指、中指 肱三头肌、腕屈肌 肱三头肌腱 颈7 前臂桡侧 、腕桡侧 、指伸肌 颈7T1,上臂及前臂尺侧 小指、无名指 指屈肌 颈8 胸12, 上臂内侧 上臂内侧 骨间肌 胸1,康复评定,一、症状评定,1.疼痛 2.麻木 3.头昏、耳鸣 4.颈椎活动受限,二、运动功能评定,1旋 转 2伸 展 3屈 曲 4侧 屈,三、肌力评定,1以徒手肌力评定法 (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2握力测定,康 复 治 疗,一、康复治疗原则,1.颈型颈椎病 以非手术方法治疗为主。牵 引、按摩、理疗、针灸均可选用。,2.神经根型颈椎病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牵 引有明显的疗效但要掌握牵引角度、时间 和重量。药物治疗能缓解疼痛和减轻神经 根水肿,疗效也较明显。推拿手法应用得 当,可明显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但切忌 操作粗暴而引起意外。,3.脊髓型颈椎病 对于症状和体征较轻者 主张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若出现脊髓受 损的体征时,应尽早手术治疗。该类型 较重者牵引和手法治疗多视为禁忌。,4.椎动脉型颈椎病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90%的病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以 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有明显的颈性眩 晕或猝倒发作。,二、非手术疗法,1.围领及颈托 一般在疼痛和外出时戴,避免长期使用致颈肌无力。,2.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物,解痉类药物;中药辨证施治 3.注射疗法 局部痛点封闭,颈段硬膜外腔封闭疗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4.颈椎牵引治疗 颈牵治疗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牵引可缓解肌肉痉挛,增大椎间孔和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整复滑膜嵌顿及小关节脱位。每次牵引15-20分钟,每日一次,2-3周为一个疗程,一般5公斤开始,最大不超过15公斤。 脊髓型不宜采用。,5.物理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法、石蜡疗法、磁疗、超声波、光疗、水疗、泥疗等。 6.针灸治疗,7.推拿和手法治疗 手法大致分为三类:一为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二为旋转复位手法,三为关节松动术。 推拿可疏通筋络,缓解肌紧张和肌痉挛,改善关节活动,松解粘连,整复滑膜嵌顿和小关节脱位,从而减轻疼痛。,8.运动疗法 早起采用可减少不良体位对颈椎的影响,预防或延缓颈肩痛的发生。 坚持运动疗法可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增加颈部肌肉的肌力及弹性,防止肌萎缩,增强颈椎稳定性,增加颈椎活动度,预防颈椎关节挛缩、颈椎僵硬,促进颈肩部血液循环及代谢吸收。,三、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一)手术疗法适应证 (二)手术术式 1.术式 颈前路 颈后路,四、健康教育,1.明确认识 2.卧床休息 3.医疗体操 4.良好姿势 5.避免颈部外伤及风寒、潮湿 4.重视健康教育,颈椎病预防,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合理用枕 硬度适中、圆形或有坡度的方形枕头。 仰卧时,将枕头调至1215cm,枕头置于颈后,使头部保持略带后仰姿势。 侧卧时,将枕头调到与肩等高,保持头颈在一条直线。 睡眠姿势 仰卧为主,侧卧为辅,左右交替。,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工作姿势 坐姿端正:双肩后展、 脊柱正直、目光平视。 看书、写字、使用计算机、 开车等持续时间不宜太长。 避免颈部过屈过伸 患病期间某些活动应暂停,五、颈椎病的预后,1.颈型颈椎病的预后大多数较好。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后,单纯髓核轻度 突出者,及时治疗,大多可痊愈。髓核 突出较重,病程较长,突出物与周围组 织有粘连者,残留一定的后遗症。钩椎 关节增生,早期治疗,恢复满意。多节 段椎体退性行变,骨质增生广泛者,预 后较差。,3.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单纯椎间盘突 出,造成硬膜囊受压,经保守治疗后, 恢复满意。因椎间盘突出造成脊髓压迫 者预后较差。椎管矢状径明显变小并伴 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者预后较差。 4.椎动脉型颈椎病多因椎节不稳所致,保 守治疗后,预后较好。,这么多种方法可以治疗颈椎病,为什么颈椎病又复发了呢?,属性:1、退行性变疾病 2、多病因疾病 3、与慢性劳损密切相关 4、多疼痛源 5、转归多元化 6、可复发性疾病 7、自限性疾病 8、可伴有活动功能障碍,这么多的治疗方法,我可以每种都尝试吗?,1、新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 2、每种方法都有适应症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4、正规系统全面治疗,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把明确诊断放在首位,减少误诊 2、治疗原则正规、系统 3、重视保健和功能锻炼,降低复发率,办公室工作人员如何预防颈椎病,长期从事财会、写作、打字、办公室等职业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易于发生颈椎病。,1. 坐姿正确 : 2. 活动颈部: 应在工作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使得颈椎关节疲劳得到缓解。,3. 抬头望远: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睡眠方式: 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 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 5. 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