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发病,第二节 发病,目的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第二节 发病,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途径,类型和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的理论。 正邪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预后全过程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机制。,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发病机理 发病类型,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2.金匮要略既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 邪气的重要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3.诸病源候论强调邪气的重要性:“人感乖戾之 气而生病”。 4.温疫论指出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 在因素:“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 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发 病 机 理,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为“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伏而后发) 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 3. 元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 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邪留的部位 有关。,发 病 类 型,一、发病原理,#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正相争的变化决定发病与否,一、发病原理,(一)正与邪的含义和作用 1. 正气的含义和作用 正气是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包括脏腑、经络、官窍、精气血津液神的功能活动,以及防御、抗病、驱邪、修复、再生、康复、自愈、自我调控、适应等能力,简称”正” 。,(一)正与邪的含义和作用,1. 正气的含义和作用 正气强弱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一是人体脏腑、经络、官窍等组织的结构形质的完整性 二是精气血津液神等生命物质的充盈程度 三是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及其相互和谐有序的状态. 精气血津液神是产生正气的物质基础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是正气存在的表现,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 充沛以及呼吸功能的完好; 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 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新陈代谢的 有序进行。,正气的充盛,精血津液的化生 和气体的正常交换,1. 正气的含义和作用,正气的作用方式有四: 一是自我调节与控制 二是抗御外邪入侵 三是驱邪外出 四是修复再生作用,阴气,阳气,凉润 宁静 抑制 沉降 凝聚,温煦 推动 兴奋 升腾 发散,抵抗阳邪侵袭 抑制阳热邪气 阻滞阳热发展 祛除阳热,抵抗阴邪侵袭 抑制阴寒邪气 阻滞阴寒发展 祛除阴寒,正气,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的防御作用(概括),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抵御外邪入侵 祛邪外出 修复调节能力,正 气 的 防 御 作 用,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六淫等) 正虚生邪而发病 (水湿等)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实证或虚证),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正与邪的含义和作用,2.邪气的含义与作用 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简称“邪”。包括来自外部环境中的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其次是来自体内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2.邪气的含义与作用,邪气的损害作用主要有三: 一是造成脏腑组织的损害(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 (外伤) 二是导致脏腑生理功能障碍-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三是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个体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患倾向。 例如:阴邪(比如,寒邪)损伤阳气阳虚体质易患阴寒之邪,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影响病情病位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卫表证候 七情内伤多直接伤及内脏,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 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表里同受成两感。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发病的外因) (2)邪气是决定和影响发病的性质、特征、证候类型的原因之一: 例如:寒邪寒证;阳邪(风、暑、火邪)实热病证;外感卫表证候等等。 (3)影响病位及病情、预后等: 例如:疫疠病重;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4)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中,邪气在发病中还起主导作用,一、发病原理,3.邪正相争的变化决定发病与否,3.邪正相争的变化决定发病与否,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决定发病与否 邪胜正负则发病。 决定发病后,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比如,正盛邪实,多成实证;正虚无力抗邪,多成虚证或虚实错杂(比如,脾虚水肿病)。,邪正相争,邪正相争(搏)正气与邪气交争,正气,邪气,好转 痊愈,正胜 邪却,邪胜 正负,邪气退却 精气血津液 和脏腑经络 的病理性损害 逐渐得到康复,正不敌邪 脏腑经络及 精血津液的 功能衰惫 阴阳离决,相 搏,恶化 死亡,邪退 正虚?,邪正 相持,邪气稽留 病势迁延,正虚 邪恋,抗邪 驱邪 修复 调节 康复,侵害 损伤,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正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二 影响发病的因素,(一)气候因素与发病 (二)地域因素与发病 (三)体质因素与发病 (四)情志因素与发病,二、影响发病的因素,环境与发病: 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 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 工作环境等。 (一)气候因素与发病(本教材) (二)地域因素与发病(本教材),(一)气候因素与发病,首先,四时气候各自不同的特点,容易引起相应部位的疾病。 其次,在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季节性的多发病或常见病。,案例: 患者,张某,男,25岁,2004年7月就诊。 主诉:恶心欲吐半天。 病史摘要:患者下午在田间劳作时,突感头晕头痛,胸闷难受,欲往树荫下乘凉休息,却感脚软无力,随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无口角流涎,无四肢抽搐及惊叫,无半身不遂。随即由他人用车送医院诊治。查体:T:39,P:108次/分,面色潮红,呼吸气粗,神志朦胧,呼吸之间能张目,不能对答,舌红而干,脉洪大。 思考题:请结合病史写出诊断、分型(证名)。,参考答案:诊断:暑邪 分型:暑热伤阴 按语:7月份正值夏令时节。夏季炎暑,田间劳作,感受暑邪,热郁气逆,阻遏气机,上犯清阳则感头晕头痛;肺失清肃则胸闷难受,闭塞清窍则猝然发厥,表现为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这符合暑邪的诊断。然患者无口角流涎,无抽搐及惊叫,亦无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可与中风及痫证相鉴别。因气机不利,肺气失宣,则呼吸气粗。暑邪犯心包,蒙蔽清窍,则神志朦胧,不能对答,但呼吸之间能张目,说明尚未致昏迷。舌红而干,脉洪大乃暑热伤阴之象。,(二)地域因素与发病,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俗导致地域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例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 患之病。 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 性质、生活习 俗导致地域性 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不良可导致疾病的发 生与流行,如职业 病、矽肺、空调综 合症、急、慢性中毒等。 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际关系等 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抑郁症),环境与发病,素问疏五过论里提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诊有二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极欲侯主,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属,痿躄后挛”,(三)体质因素与发病,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弱则易感邪发病。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阳虚易感寒邪,阴虚易感热邪。 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同感湿邪,阳盛热化成湿热证,阴盛则寒化成寒湿证。,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四)精神状态与发病,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情志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四)情志因素与发病,情志变化导致发病的机制主要有: (1)情志因素易伤气机,继伤脏腑 (2)情志过激直接伤及脏腑 (3)情志因素可先伤心,继而损伤脏腑 (4)情志过激损气伤精耗血,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气候、地域 生活工作、社会环境,3.精神状态,2.体质因素(发病的内部因素),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性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 决定 发病倾向 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模式,以中医学环境与发病理论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三、 疾病发生 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 1.病由外入 2.病由内生 3.外伤致病 (二)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1.表里相传 2.上下相传 3.脏腑相传,(一)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1.病由外入:侵袭途径:皮毛或口鼻 (1)空气相染 (2)饮食相染 (3)接触相染(比如,慢性乙型肝炎) 2.病由内生(比如,结石) 3.外伤致病,(二)疾病的发展与传变,1.表里相传 2.上下相传(咳嗽日久,由肺肾) 3.脏腑相传: (1)一脏功能太过可以影响及相关脏腑(肝气犯脾) (2)一脏功能不足可以使另一脏功能失调或不足(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肝阳上亢) (3)一脏病变可循经传于与其互为表里的脏腑,从而使该脏腑功能也发生紊乱(心火小肠),补充: 发病类型,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一、感邪即发,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 病,发病迅速之意。 新感外邪较盛外感风寒之邪 情志剧变暴怒大悲 毒物中毒服毒自杀、毒蛇咬伤 外伤 感受疠气。,感邪即发,临床常见,感邪即发,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 伤人多为缓发 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 室不节,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虚劳,徐发,临床 常见,三、伏而后发,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 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 发病。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 后才发病。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 潜伏期。,伏而后发,临床常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四、 继 发,概念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肝阳上亢日久发为中风。 肝胆疾病日久发为癥积、结石。 小儿食积日久发为疳积。 哮喘日久发为肺精气虚、心血瘀阻。 糖尿病日久目盲、坏疽,临床举例,继 发,五、合病与并病,合病概念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 如:伤寒太阳与阳明合病。 并病的概念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 另一部位的病证。 如:胃脘痛患者常在其病理过程中,出现大量呕血、黑便、反胃、或腹部剧痛厥脱等并发病症。 二者的区别合病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侵害, 出现多部位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种 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 在。“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合 病 与 并 病,病案举例(伤寒太阳与阳明合病),患儿陈某,一岁二个月,高热40度、腹泄在某卫生院留院观察。据其母代诉患儿于昨天发热,腹泄日十多次,大便粘滞、量少,不想吃东西,烦躁不安。在院观察时,曾抽筋两次。审视指纹深紫、唇红舌干、口渴思饮、大便粘臭、色如咖啡样、腹部抚之有灼热感。 西医诊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医辩证是温热积滞泄泻。乃予紫雪丹三分,用开水送服。并拟葛根芩连汤加鸡蛋花、木棉花、大腹皮、一剂煎服。西医配合给予补液。翌日体温下降,泄泻减为四至五次。停止补液,再予前方两剂,热退泄止而安。,六、复 发,复发的概念: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 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 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 一种发病形式。 复病:由复发引起的疾病。 引起复发的机理:余邪未尽,正气未复, 同时有诱因的作用。,(一)复发的基本特点,临床表现类似于初病,但不完全是原 有病理过程的再现,比初病的病理损 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 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 完全,预后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 大多有诱因。,复发的基本特点,后遗症:是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 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 系的疾病过程。,(二)复发的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 感疾病如湿温。 2.休止与复发交替治疗后症状体征 消失,宿根未除,在诱因作用下复发 如休息痢。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实际 上是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如哮喘。,复发的主要类型,(三)复发的诱因,1.重感致复: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其机理是新感 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 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 过程再度活跃。 2.食复: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拿来主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北京素描三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WJM664-生命科学试剂-MCE
- DL-Cytarabine-13C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员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3-Oxidosqualene-d6-Squalene-oxide-d-sub-6-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美容的考试题及答案
- 电焊培训知识大全课件
- 高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保安职业体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9月新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Unit1Weletotheunit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 血液透析学习汇报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高考真题】海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含答案)
-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