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储_第1页
某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储_第2页
某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储_第3页
某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储_第4页
某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前言1.1 概况为全面贯彻落实晋政发200823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及晋政发20091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根据2009年11月5日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由山西盂县众诚煤矿、盂县秀水联营煤矿、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及扩区重组为一体。重组后企业名称(采矿权人名称)为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为满足本次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备案工作,编制了本报告。1.1.1目的任务我院于2009年11月6日受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对该矿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矿界范围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通过对整合后井田可采煤层的累计资源储量及资源储量消耗量的核实,基本查明现保有资源储量分布范围、数量及变化情况。同时了解矿井的开发建设及开采现状;了解矿井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等情况。编制山西省沁水煤田盂县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及价款处置提供依据。1.1.2 核实工作依据1、晋国土资发2010116号文关于开展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通知2、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关于阳泉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4、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5、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6、 2000年5月26日国家煤炭工业局颁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8、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MT/T1091-20089、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0、整合前各矿井2005年底备案时的资源储量检测或核查地质报告及备案证明。11、采矿证12、委托书1.1.3 位置及交通该煤矿位于盂县城南西215直距3km处的盂县秀水镇中兰村南娄镇南娄村一带,其行政隶属秀水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32133-1132338,北纬380205-380347。井田中心坐标:东经1132235,北纬380257。整合后井田东邻盂县东坪煤业有限公司;西邻盂县坡头煤业有限公司;北邻盂县兴发煤业有限公司;南邻南娄集团阳泉盂县大贤煤业有限公司;南东相邻盂县万和兴煤业有限公司。盂县寿阳公路(S216)从井田中部由北向南通过,井田向北距盂县3 km,盂县向西距太原110km,向东南距阳泉市40km,向北距五台山约177km。向东经孙家庄、牛村可直通河北省,皆为柏油公路,交通便利(详见图1-1交通位置图)。1.1.4矿业权设置情况1、兼并重组前井田基本情况(1)山西盂县众诚煤矿: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5月9日为该矿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99。经济类型:集体企业,批准开采15号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面积:2.5151km2,有效期限:伍年,自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批准矿界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点号6度带(54北京坐标系)XY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1.00.0012.00.0013.00.0014.00.0015.00.00开采标高:955-840m。(2)盂县秀水联营煤矿: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5月9日为该矿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98。经济类型:集体企业,批准开采15号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面积:1.1975km2,有效期限:叁年,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开采标高:900-840m。批准矿界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2。表1-2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点号6度带(54北京坐标系)XY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 (3)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1月13日为该矿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91。经济类型:集体企业,批准开采8、9、15号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面积:1.1681km2,有效期限:伍年,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井田8、9号煤层及15号煤层批准矿界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3、表1-4。表1-3 井田8、9号煤层范围拐点坐标点号6度带(54北京坐标系)XY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开采标高:1000-980m。表1-4 井田15号煤层范围拐点坐标点号6度带(54北京坐标系)XY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开采标高:1000-960m。 (4)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0月10日为该矿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95。经济类型:集体企业,批准开采15号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万吨/年,矿井面积:0.3261km2,有效期限:叁年,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批准矿界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5。表1-5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点号6度带(54北京坐标系)XY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开采标高:840-810m。表1-6 参与本次兼并重组的煤矿原采矿证批采情况汇总表参与整合煤矿名称与经济类型批采煤层批采标高(m)现采煤层、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km2)采矿证号、有效期备注山西盂县众诚煤矿(集体企业)15955-840m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现采15号2.515km299伍年,2007.52012.5保留盂县秀水联营煤矿(集体企业)15900-840m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现采15号1.1975km298叁年2007.52010.5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集体企业)8、9、158、9号煤1000-980m15号煤1000-960m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现采15号1.168km291伍年2006.112011.11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集体企业)15840-810m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万吨/年,现采15号0.326km295叁年2006.11009.112、兼并重组后井田基本情况根据2009年11月5日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关于阳泉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由山西盂县众诚煤矿、盂县秀水联营煤矿,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及扩区重组为一体。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30日为该矿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开采8-15号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60.00万吨/年,矿区面积5.6054km2,有效期限贰年,自2009年11月30日至2011年11月30日。重组后井田批准矿界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7。表1-7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点号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6带3带6带XYXYXY1.00.00.42.78.34.032.00.00.42.71.34.033.00.00.68.49.34.034.00.00.42.67.34.045.00.00.54.89.34.046.00.00.61.45.34.047.00.00.78.06.34.048.00.00.25.14.34.049.00.00.43.36.34.0410.00.00.88.76.34.0411.00.00.62.10.33.0512.00.00.62.84.33.0513.00.00.94.98.33.0514.00.00.27.50.33.0515.00.00.05.93.32.0516.00.00.26.22.32.0517.00.00.70.75.31.0418.00.00.92.79.32.0419.00.00.24.42.32.0420.00.00.17.28.33.0321.00.00.77.37.32.0322.00.00.27.20.32.0323.00.00.49.88.32.0324.00.00.97.33.32.0225.00.00.58.68.33.0326.00.00.24.95.33.03开采标高:954.89-839.89m。重组井田新增区位于井田北-北西部及北东部的原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新增区面积为1.2953km2。新增区15号煤层赋存标高940-820m,8、9号煤层为剥蚀区。重组后井田位于原坡头南、坡头北井田精查区的东部,大横沟井田和西兰井田的南部,泥河井田的西边部。重组后矿界四邻关系(见图1-2):井田东邻盂县东坪煤业有限公司;西邻盂县坡头煤业有限公司;北邻盂县兴发煤业有限公司;南邻南娄集团阳泉盂县大贤煤业有限公司;南东相邻盂县万和兴煤业有限公司。图1-2 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四邻关系图741.1.5 自然地理本井田位于太行山脉西侧,山西黄土高原东部,属低山丘陵地带,井田内地势起伏不大,地面为黄土层覆盖,区内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海拔1046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海拔955.20m,相对高差83m。由盂县气象站资料知:本区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多风,夏季酷热潮湿,秋季多雨,多晴朗天气。1、气温: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7。2、降雨量:年降雨多在七、八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585.9mm,日最大降雨量为101.6mm。3、湿度:矿区的相对湿度最高值为79.9%,最低值为45.8%,平均值为58%,绝对湿度最高值为19.7mb,最低值为0.1mb,平均值为8.3mb。4、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为1873mm,月最大蒸发量为286mm。5、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北,次风向为东,最大风速为20.7m/s,年平均风速为2.8m/s。6、霜冻:全年无霜期为150天,自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为霜冻期,年最大积雪厚度为200mm左右,土壤冻结深度为880mm左右。本区以农业为主,土质肥沃,农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瓜果、药材等。工业主要有乡镇和村办煤矿、耐火厂、砖厂等。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阳泉盂县地震烈度为度区,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阳泉盂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0g,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照表给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阳泉盂县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本井田属山西省沁水煤田东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开展较早,研究程度较高,以往地质工作主要有:1、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北庄、大横沟、西兰、曹村四井田进行地质精查勘探工作,共施工钻孔63个,进尺7580.33m获得(ABC)级储量12915.7万t,于1962年提交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北庄等四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6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74号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煤田图册称“北庄、大横沟、西兰、曹村四井田详查”。本次工作区位于大横沟井田和西兰井田的南边部,核实工作中利用了区内的2个钻孔的煤层成果资料(即E-9、E-73号孔)2、1958年11月至1959年2月,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贾村井田进行地质精查勘探工作,包括普查共施工钻孔11个,进尺1373.95m,获得(ABC)级储量6268.9万吨。泥河井田包括普查共施工钻孔13个,进尺1696.99m,获得(ABC)级储量12851.2万吨。于1962年提交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贾村、泥河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5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54号复查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煤田图册称“贾村、泥河井田详查”。本次工作区位于泥河井田西边部,核实工作中利用了区内的5个钻孔的煤层成果资料(即C-38、C-35、C-39、C-40、C-45号孔)3、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进行地质精查勘探工作,共施工钻孔54个,进尺6207.82m获得(ABC)级储量30688.5万t,于1960年提交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6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79号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1980年煤田图册称“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 本次工作区位于坡头南北的北东部,核实工作中利用了区内的10个钻孔的煤层成果资料(即G-1、G-2、G-3、G-4、G-9、G-14、E-74、E-87、E-78、A-17号孔)4、2003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地测队对该矿巷道及工业广场进行了测量。5、2004年10月,由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山西省盂县秀水联营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对众诚煤矿原南村接替井与秀水联营煤矿原西兰煤矿一坑分别进行了储量检测。6、2006年7月由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编制山西省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经检测该矿截至2005年12月31日,8、9、15号煤层共获保有资源储量4216.8千吨,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044.7千吨。并于2006年11月以晋国土资整储备字2006857号文备案。7、2006年7月由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编制山西省盂县下南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经检测该矿截至2005年12月31日,15号煤层获保有资源储量2093.5千吨,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752.5千吨。并于2006年11月以晋国土资整储备字2006865号文备案。8、2007年2月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编制山西省沁水煤田盂县众诚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经核查该矿截至2005年12月31日,15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050.00万吨,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130.60万吨。并于2007年10月以晋国土资整储备字2007462号文备案。9、2007年2月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编制了山西省沁水煤田盂县秀水联营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经核查该矿截至2005年12月31日,15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526.60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20.10万吨,并于2007年7月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07431号文备案。表1-8 参与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各煤矿备案资源储量汇总表企业名称煤层编号2005年底保有资源储量(万吨)累计探明(万吨)煤类122122b盂县众诚煤矿151222.002050.002131.60PM盂县秀水联营煤矿15313.80526.601020.10PM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1594.21209.35275.25PM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843.997.48120.30PS967.6150.13150.13PS1578.30174.07234.04PM小计189.80421.68504.47合计1819.813207.633931.4210、2010年1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该报告于2010年5月17日经阳泉市煤炭工业局阳煤政发201070号文审批通过。以上成果为本次报告的编写提供了地质资料。本次核实区范围为占用原坡头南北井田北东部、泥河井田西部、大横沟井田南部、西兰井田精查区南部资源,工作中利用了原井田精查区施工的17个钻孔资料(界内10个,界外7个)。 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1.3.1山西盂县众诚煤矿山西盂县众诚煤矿为阳泉市盂县秀水镇镇办煤矿,原属于盂县秀水联营煤矿。根据晋煤整合办字20074号文精神,众诚煤矿系与原秀水联营煤矿分立采矿权划出而单独设立的矿井(即原南村接替井)。该矿井始建于1997年,2001年投产,曾中途停建。现开采15号煤,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15万吨/万吨。矿山利用一对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长壁式炮采,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单体液压支柱及金属顶梁三四排管理顶板,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井口坐标为(54北京坐标系):主井口(斜井):X=.504,Y=.876,H=966.483;副井口(斜井):X=.774,Y=.053,H=967.423 该矿2006年矿井建设,自2007年至2008年间动用资源储量8万吨。2008年度瓦斯鉴定结果为:2008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15号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83m3/t,绝对涌出量0.53m3/min,CO2相对涌出量为2.00m3/t,绝对涌出量0.59m3/min,属低瓦斯矿井。1.3.2 盂县秀水联营煤矿盂县秀水联营煤矿为阳泉市盂县秀水镇镇办煤矿,根据晋煤整合办字20074号文精神,秀水联营煤矿系与原秀水联营煤矿分立采矿权划出而单独设立的矿井(即原秀水联营煤矿西兰一矿)。矿井始建于1954年,1978年对旧井改造,1981年投产,开采15号煤,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15万吨/万吨;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单钩串车提升,木棚、点柱支护巷道,采煤方法为长壁式炮采,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井口坐标(54北京坐标系):主井口(斜井):X=.796,Y=.702,H=979.951;副井(斜井):X=.354,Y=.112,H=986.281;副井(竖井):X=.388,Y=.611,H=981.096。矿山自2005年底备案后累计消耗资源储量71万吨。2008年度瓦斯鉴定结果为:瓦斯相对涌出量2.00m3/min,绝对涌出量0.56m3/min,CO2相对涌出量5.5m3/min,绝对涌出量0.07m3/min,属低瓦斯矿井。1.3.3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该矿为盂县秀水镇上南庄村办煤矿,1988年建四尺井,1998年投产,开采矿区东部8号煤层,现资源已近枯竭,盂县煤炭工业局以盂煤(2003)109号文件批复四尺坑进行全面回收;因9号煤层与8 号煤层间距小,8号煤采空区压力分布不均衡,致使9号煤层建井至今未曾动用;15号煤层2001年建井,井筒西部为古空区,致使井筒严重裂缝、变形,井筒均为料石砌碹,井口坐标为:15号煤层(54北京坐标系):主井(斜井): X.934 Y.092 H991.855 回风井(斜井): X.789 Y.533 H986.11415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9万吨/年,采煤方法为长壁式炮采,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木棚、点柱支护巷道工作面,矿井采用单勾串车提升。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自2006年至2009年间累计消耗资源储量20万吨。2008年度瓦斯鉴定结果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1m3/t,绝对涌出量0.43m3/min,CO2相对涌出量为1.61m3/t,绝对涌出量0.43 m3/min,属低瓦斯矿井。1.3.4 盂县下南煤矿(十关闭)该矿为盂县北下庄乡乡办煤矿,1992年建井,井口坐标(54北京坐标系):主井(斜井): X.514 Y.116 H977.00副井(斜井): X.029 Y.367 H972.00开采15号煤,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9万吨/年;采煤方法为长壁式炮采,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井筒为料石砌碹,木棚、点柱式支护巷道,矿井采用单勾串车提升。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2006年度瓦斯鉴定结果为:瓦斯绝对涌出量0.36m3/min,CO2绝对涌出量0.72 m3/min,属低瓦斯矿井。在批采范围内大部分已采空。该矿自2006-2009年间累计消耗资源储量15万吨。根据盂县人民政府盂政字2009112号文件,该矿被列入“十关闭”矿井予以关闭。表1-9 参与本次整合各煤矿自上次备案后动用资源储量汇总表矿名煤层号年度消耗资源储量(万吨)盂县众诚煤矿152007-2008年8盂县秀水联营煤矿152006-2009年71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152006-2009年20盂县下南煤矿152006-2009年15合计1141.3.5新增扩区开采利用情况位于井田北西部扩区范围为原秀水联营煤矿三坑(原名:秀水联营煤矿西兰三坑),1985年建井,1986年投产,开采15号煤,设计生产能力提高到3万t/年,实际生产能力3万t/年。采煤方法为房柱式,房长10-20m,宽5-10m, 分层采全高,采空区顶板管理为自然垮落法。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规格为32.5m,木棚、点柱式支护巷道顶板,大巷采用调度绞车、矿车运煤,串车提升至地面。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2003年井田范围内已无实体煤田,盂县煤炭工业局以盂煤(2003)118号文批准全面回收。2006年资源整合,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45号文予以关闭。位于井田北部扩区为未采区。1.4 本次工作情况根据2009年11月5日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11月6日委托我院,承担对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工作自2010年5月开始至2010年12月结束。本次核实工作,首先广泛收集以往地质勘查资料、资源储量核查(或检测)报告及资源储量备案证明,收集生产矿井和关闭矿井资料及采矿权信息等,然后进行生产矿井和关闭矿井的实地调查了解,对现生产井口、巷道进行实测。野外工作结束后,转入室内经综合分析研究整理、编制综合图件、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及文字报告编写。完成主要工作量如下:1、收集资料(1)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证复印件(整合前各矿井旧证、整合后新证);(2)参与本次兼并重组整合的盂县众诚煤矿、盂县下南煤矿、盂县秀水联营煤矿、盂县秀水镇上南庄煤矿的资源储量检测(核查)地质报告、相关图件及资源储量备案证明等。(3)2010年1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现场调查、核实对现生产的坑口、大巷进行了实测,完成导线测量2308.934m,巷道测点43个,井口测量2个(见附表1)。对生产矿井及关闭矿井的现状进行了了解。3、依据晋国土资发2010116号文关于开展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通知所规定的内容要求,编制了山西省沁水煤田盂县山西阳泉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相关附图、附表等内容。通过本次核实工作,截至2009年12月31日该矿各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见表1-10:表1-10 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范围煤层号煤类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平阳高速公路压覆(万吨)消耗资源储量(万吨)累计资源储量(万吨)122b333小计重组前众诚煤矿15PM21922122135632281秀水联营煤矿15PM6140614753951084秀水镇上南庄煤矿8PM27134001419PM25429002915PM37625401020421小计4284247021491合计8PM27134001419PM25429002915PM3182463228804783786小计3234633297804793856新增区下南煤矿(十关闭)15PM2020202086288扩区9PM21300315PM2511126228324614小计2531226528324617合计9PM21300315PM4531146428410902小计4551246728410905重组后盂县众诚煤业有限公司8PM27134001419PM27532003215PM36355736921088884688合计PM368975376410888947611.5特别情况说明井田北部为拟建的山西省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该区由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10年2月20日提交了山西省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办理征地手续用),“报告”于2010年4月19日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评审,以晋评审储字(2010)037号文评审通过,并于2010年5月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10)062号文备案。该“报告”在本井田北部的高速公路穿越区,估算压覆煤炭资源储量108.05万吨。本次工作根据山西省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压覆范围的围拐点坐标,圈定其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经估算区内压覆资源储量为108万吨。两次估算结果一致。2 井田地质2.1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东部,属沁水块坳盂县坳缘翘起带,井田大面积为黄土覆盖,基岩出露较少。区内发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及第四系,现由下至上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沟组(O2f)本组为煤系基底,地表未见出露,在C-6号孔探至该层位。岩石为浅灰色厚层石灰岩,致密、坚硬、质纯、性脆,灰岩中有方解石脉穿插,夹有泥质及铁质。厚度100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组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地层之上,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石灰岩(1-2层)和细砂岩组成,底部有一层窝状山西式铁矿,此层之上有一层灰白色G层铝土页岩。常夹有一层薄煤层(煤线),均不可采。厚度在50-60m,平均53.5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与本溪组为连续沉积,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岩性主要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本组有石灰岩3层,与砂岩、泥岩及煤层有规律的交替出现,构成明显的海侵海退岩序。其中K2灰岩中夹有二层泥岩,而将灰岩三分。含煤6层,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厚度43.87-113.85m,平均85m。4、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井田内大面积分布,呈不整合覆盖于基岩之上,厚度10-75.33m,平均28.96m,由浅黄色黄土、粉质粘土、粉质砂土组成,黄土中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底部含钙质结核,常夹有砾石层,砾径一般为5-8cm之间。2.2构造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东部,区域构造属沁水块坳盂县坳缘翘起带。区内地层构造以宽缓开阔型的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南部褶曲轴向为北东向,北部渐变为近东西向,岩层倾角一般为3-15。井田北东部发育有一条正断层(F1),落差10m,其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60;井田北西部发现有一个陷落柱,直径为17580m。综上所述,该井田构造简单。2.3岩浆岩 本区没有岩浆岩出露。3 煤层3.1含煤性1、含煤地层井田内二叠系山西组地层被剥蚀,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太原组是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地层总厚度43.87-113.85m,平均85m,主要由黑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砂岩、三层石灰岩及煤层组成。按其岩性和岩相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分述如下:下段(C3t1):为本组主要含煤层段,从K1砂岩底起至K2灰岩底,平均厚度21.00m左右,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煤组成。底部K1砂岩为灰白色细至中粒砂岩,厚4.20-6.70m,平均5.01m,较稳定,可作为分界标志层。本段含15号煤层,厚度4.75-7.10m,平均6.32m。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中段(C3t2):为灰岩段,从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厚17-60.20m,主要由灰岩、砂质泥岩、砂岩、煤组成。三层石灰岩广泛发育,厚度稳定,是本组的良好标志层;下层K2灰岩夹2-3层海相泥岩,俗称四节石,厚0.38-10.31m,平均6.23m;中层K3灰岩,富含生物化石海百合茎,横断面形若古钱,俗称钱石灰岩,厚0.43-3.55m;平均2.50m;K3灰岩之下发育13号煤层,厚0-1.10m。平均0.61m;上层K4灰岩,性脆、坚硬,风化后残留在地表者形状奇特。俗称猴石灰岩,厚0.50-4.98m,平均2.73m,K4灰岩之下发育11号煤层,厚0-0.86m,平均0.52m;K4灰岩与K3灰岩之间含12号煤,厚0-0.62m,平均0.34m;本段的11、12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13号煤层有两个可采点,为零星可采煤层。上段(C3t3):为本组主要含煤段,从K4灰岩顶至K7砂岩底,厚0-45.96m,主要由砂质泥岩、泥岩、砂岩、煤组成。在本区本段地层大部分被剥蚀,仅在东边部有保留,含8、9号煤层,在井田内为较稳定可采煤层。8号煤层一般厚度为1.21-2.73m,平均1.97m;9号煤层一般厚度1.22-2.16m,平均1.66m。2、含煤性太原组地层平均厚度85m,赋存煤层6层,分别为8、9、11、12、13、15号煤层,煤层平均总厚11.42m,含煤系数13.44。其中可采煤层为8、9、15号煤层, 13号煤层有两个可采点, 11、12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表3-1 各组煤层情况一览表含煤地层煤层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可采情况最小-最大平均(m)最小-最大平均(m)太原组81.21-2.731.976.17-7.26.95局部可采9 1.22-2.161.66局部可采32.36-35.4833.92110-0.860.52不可采1.1-2.51.60120-0.620.34不可采9.31-22.514.43130-1.100.61零星可采24.93-34.9931.16154.75-7.106.32全区可采3.2可采煤层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太原组8、9、15号煤层,各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1、8号煤层俗称“四尺煤”,位于太原组上部,井田内大部分被剥蚀,仅在东部边缘有保留,厚度1.21-2.73m,平均1.97m,结构简单,无夹矸,较稳定,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赋存标高为920-945m,埋深15-100m。为批采煤层。2、9号煤层位于8号煤层下部,其顶距8号煤层底6.17-7.2m,平均6.95m。井田内大部分被剥蚀,仅在东部边缘有保留,煤层厚1.22-2.16m,平均1.66m,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较稳定,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赋存标高为920-940m,埋深15-100m。为批采煤层。3、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其顶距9号煤层底82.82-87.6m,平均83m,煤层厚度4.75-7.10m,平均6.32m,为稳定全井田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0-1层夹矸,局部含夹矸2-3层,煤层顶板为灰岩或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赋存标高为940-820m,埋深41.1-151m,平均埋深约95.38m。为批采现采煤层。表3-2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含煤地层煤层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煤层结构(夹矸数)稳定性可采性煤层顶、底板岩性批采情况最小-最大平均(m)最小-最大平均(m)顶板底板太原组81.21-2.731.976.17-7.26.95简单(0)较稳定局部可采泥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批采已采9 1.22-2.161.66简单(0)较稳定局部可采泥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批采未采82.82-87.683154.75-7.106.32较简单(0-3)稳定全区可采灰岩泥岩砂质泥岩批采现采3.3 煤岩层对比1、标志层对比法K1砂岩:位于太原组底部,灰白色,细-中粒结构,厚4.20-6.70m,平均5.01m,分布稳定,是太原组与本溪组的分界标志层。K2灰岩位于太原组中段下部,厚0.38-10.31m,平均6.23m,深灰色,夹2-3层海相泥岩,俗称四节石,为15号煤层直接或间接顶板。K3灰岩:富含生物化石海百合茎,横断面形若古钱,俗称钱石灰岩,厚0.43-3.55m;平均2.50m,为13号煤层直接顶板。K4灰岩:性脆、坚硬,风化后残留在地表者形状奇特。俗称猴石灰岩,厚0.50-4.98m,平均2.73m,为11号煤层直接顶板。2、煤层自身特征对比法8号煤层:俗称“四尺煤”,位于太原组上部,煤层厚度1.21-2.73m,平均1.97m,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分布较稳定,为井田内局部可采。9号煤层:位于8号煤层之下约6.95m,煤层厚度1.22-2.16m,平均厚度1.66m,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分布较稳定,为井田内局部可采。15号煤层:位于K2灰岩与K1砂岩之间,K2灰岩为其顶板或间接顶板,K1砂岩为其间接底板,煤层厚4.75-7.10m,平均厚度6.32m,俗称“丈八煤”,全区分布稳定、厚度较大为其特征,井田内极易对比。3、煤层间距法区内地层沉积稳定,岩相岩性变化不大,且厚度相当。通过地质钻探控制,8号煤层层位之下约7m可见9号煤层;9号煤层之下约83m可见15号煤层。4 煤质4.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8、9、15号煤层颜色为黑-灰黑色,具金刚和似金刚光泽,具梯形棱角状断口,有一定韧性,硬度34,条带状、线状结构,块状或层状构造。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少量为光亮型和暗淡型煤,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夹有镜煤条带和少量暗煤。15号煤层含黄铁矿结核。显微煤岩组分及类型:各可采煤层显微组分以有机组分为主,其中镜质组72.68%-86.01%,丝质组含量为13.99%-24.33%。镜质组以均质镜体和基质镜体为主,结构镜质体少见。半镜质体多于团块体。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数量大体相同。半丝质组中有结构半丝质体和粗粒体、丝质体的碎屑体和结构丝质。矿物质含量不多,约5%-10%,并以料土为主,黄铁矿次之料土为层状,透镜状分布于有机质中,黄铁矿为粒状或结核状,其它成分很少。4.2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本次工作对该矿各煤层未做化学分析,根据收集该矿以往煤样分析资料对各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评述如下:1、8号煤层原煤:水分(Mad)0.62%0.67%,平均0.65%;灰分(Ad)20.14%23.68%,平均21.91%;挥发分(Vdaf)12.56%,全硫(St.d)0.96%,发热量(Qgr.ad)36.5036.65 MJ/kg,平均36.58MJ/kg;固定碳(Fc.ad)70.46%,胶质层厚度Y(mm)为7。浮煤:水分(Mad) 0.48%0.59%,平均0.44%;灰分(Ad)4.33%7.64%,平均5.99%;挥发分(Vdaf) 15.27%15.37%,平均15.32%;8号煤层为低-中灰、中硫、特高热值贫煤。2、9号煤层原煤:水分(Mad)0.58%0.62%,平均0.60%;灰分(Ad)16.01%26.46%,平均21.85%;挥发分(Vdaf)10.97%,全硫(St.d)0.65%,发热量(Qgr.ad)36.2636.53MJ/kg,平均36.40 MJ/kg;固定碳(FCd)56.94%,胶质层厚度Y(mm)为12。浮煤:水分(Mad) 0.54%0.61%,平均0.58%;灰分(Ad )8.37%13.35%,平均10.97%;挥发分(Vdaf )14.46%15.38%,平均14.98%;全硫(St.d)0.43%,9号煤为低-中灰、低硫、特高热值之贫煤。3、15号煤层:根据该矿2005-2007年间采样化验结果和C-35号钻孔煤芯煤样分析资料。原煤:水分(Mad)0.28-2.42,平均1.22;灰分(Ad)7.49-21.69,平均14.6;挥发分(Vdaf)12.56-14.75,平均13.41;全硫(St.d)0.80-3.09,平均2.02;发热量(Qgr,ad)29.28-30.45 MJ/Kg,平均29.84MJ/Kg;固定碳(FCd)71.16-78.91%,平均77.20;焦渣特征(CRC)2-3。视密度(ARD)1.34-1.60t/m3,平均1.45t/m3。浮煤:水分(Mad),0.34-1.22%,平均0.66;灰分(Ad),5.20-6.63,平均5.73;挥发分(Vdaf),11.23-12.83,平均12.06;全硫(St.d)1.50-2.62,平均2.04;发热量(Qgr,ad)31.61-35.02MJ/Kg,平均32.76MJ/Kg;焦渣特征(CRC)2-4。粘结指数(GRI)0。15号煤层为特低-中灰、低-中高硫、特高热值贫煤。煤层煤质汇总表煤层号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硫分St.d(%)发热量Qgr.d(MJ/kg)胶质层厚度Y(mm)粘结指数煤类8原煤0.62-0.670.6520.14-23.6821.9112.560.9636.5-36.6536.587PM浮煤0.48-0.590.444.33-7.645.9915.27-15.3715.329原煤0.58-0.620.6016.01-26.4621.8510.970.6536.26-36.5336.4012PM浮煤0.54-0.610.588.37-13.3510.9714.46-15.3814.980.4315原煤0.28-2.421.227.49-21.6914.612.56-14.7513.410.80-3.092.0229.28-30.4529.84PM浮煤0.34-1.220.665.20-6.635.7311.23-12.8312.061.50-2.622.0431.61-35.0232.7604.3煤的可选性119队于1955年进行 15号煤层采样筛分浮沉试验。15号煤层,大于150mm粒级含量占全样的13.33%,100-150mm级占全样的4.29,50-100mm级占全样的13.88,25-50mm级占全样的13.82%,25mm以下级占全样的54.68。夹矸煤占0.41,矸石占2.08,硫化铁占1.66,上述各粒级总灰分含量在12.30-21.46,全硫一般在1.84-2.35,一般不超过2,各级煤回收率24.39,属级难洗选煤层。另据盂县东坪煤矿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