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细菌学各论.ppt_第1页
课件:细菌学各论.ppt_第2页
课件:细菌学各论.ppt_第3页
课件:细菌学各论.ppt_第4页
课件:细菌学各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病原性球菌 重点内容:,1.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分类依据、致病性葡萄球菌特点、金黄色葡萄 球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2.链球菌:链球菌分类依据、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 病、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及实验机理。 3.肺炎球菌:肺炎球菌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 性链球菌的鉴别诊断方法。 4.奈氏菌属:奈氏菌属中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菌种类、奈氏菌属 的培养方法脑膜炎球菌传播方式及所致疾病、淋球菌传播方式及所 致疾病,生物学性状, 色素(pigment): 分为金黄色、表皮及 腐生葡萄球菌。 凝固酶(coagulase): 凝固酶阳性与阴性葡萄球菌。 生化反应: 分解甘露醇阳性与分解甘露醇阴性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的分类依据,致病性葡萄球菌特点,产生金黄色色素 能分解甘露醇 凝固酶阳性 血平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凝固酶(coagulase):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损伤宿主细胞膜。 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攻击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肠毒素(enterotoxin):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裂解表 皮组织棘状颗粒层,导致表皮与真皮脱离。 6.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 致病机理 (1)抑制内毒素脱毒 (2)刺激单核吞噬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葡萄球菌致病物质,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 (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3)毒性休克综合症 3. 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葡萄球菌所致疾病,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皮肤疖子,葡萄球菌所致疾病,(1)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丙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2)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AH,KV 20个群,链球菌的分类依据,乙型溶血环 甲型溶血环,生物学性状,(1)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SLO,SLS (2)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3)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扩散 (4)链激酶(streptokinase):扩散 (5)链道酶(streptodonase):扩散 (6)M蛋白(M protein):抗吞噬、变态反应 (7)脂磷壁酸(leipoteichoic acid, LPA):粘附,链球菌致病物质,1.化脓性感染: 扁桃体化脓、 淋巴管炎等 2.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 3.变态反应性疾病: 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脓疱病,化脓性扁桃体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猩红热患儿 小儿脓疱病,诊断方法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 实验机理 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 增高,大多超过400单位。,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及机理,形态染色:G+,成双或短链状排列。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有毒株形成荚膜。 2. 培养特性:血平皿上形成溶血(甲型溶血)。产生自溶 酶,导致菌体自溶使菌落的中心下陷呈“脐”状。溶菌酶活 性可被胆汁激活,加速菌体自溶。 3. 生化反应:能发酵菊糖。,肺炎球菌生物学性状,肺炎链球菌及其荚膜,所致疾病:呼吸道传播性疾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 链球菌的鉴别诊断方法: (1)菊糖发酵试验 (2)胆汁溶菌试验,肺炎球菌致病性,对人致病的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培养方法:为提供奈瑟菌生长所需的X因子和V因子,采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并提供5%-10%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性粒细胞中的淋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电镜下形态,奈瑟菌生物学性状,1.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2.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性,淋病奈瑟菌致病性,1.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垂直传播 2. 所致疾病: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淋病),淋球菌感染尿道炎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第十章 肠道杆菌重点内容,1.致病性肠道杆菌有哪些。 2.初步鉴别肠道中正常菌群与肠道致病菌的生化 反应试验是什麽? 3.沙门菌属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4.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原则;肠热症的辅助诊断方 法;肥达氏反应的结果分析。 5.志贺菌属分群依据、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致病性肠道杆菌包括: 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沙门菌属(包括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 乙型副伤寒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猪 霍乱沙门菌和肠炎沙门氏菌) 2. 初步鉴别肠道中正常菌群与肠道致病菌的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一)致病物质 1.Vi抗原:抗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2.肠毒素:外毒素 3.内毒素: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休克,沙门菌属致病性,1.肠热症 伤寒杆菌、甲、乙、丙副伤寒杆菌引起 2.胃肠炎(食物中毒) 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菌引起 3.败血症 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菌引起,沙门菌属致病性,伤寒杆菌 小肠 第一次菌血症,肠热症的发病过程,肾 脏 脾 脏 骨 髓 肝 脏 胆 囊,尿液排出,第二次菌血症 12周,随粪便排出,出现明显 临床症状,23周,肠热症标本采集原则 发病12周内:取血液、骨髓穿刺 发病23周时:取粪便或尿液作培养 肠热症的辅助诊断方法:肥达氏反应(Widal test),抗体效价,时间,IgM IgG,肥达氏反应结果分析,肥达氏反应结果分析,(1)O与H均超过正常值:肠热症可能性大 (2)O与H不超过正常值:患病可能性小 (3)O高,H正常: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交叉反应 (4)O不高,H升高: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志贺菌属的分群依据,依据O抗原的不同将志贺菌分为4群 1.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引起中毒性菌痢 2.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易形成慢性菌痢 3.鲍氏志贺菌(S. boydii):常引起普通型菌痢 4.宋内志贺菌(S. sonnei):迟缓发酵乳糖,轻型,志贺菌属致病性,(一)致病物质 1.菌毛:粘附回肠末端及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2.志贺毒素:对细胞有毒性,同时可引起腹泻 3.内毒素:毒性强烈,是志贺菌主要致病物质 (二)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1.弧菌属 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 2.弯曲菌属 (1)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第十一章 弧菌属及弯曲菌属重点内容,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不断转化为cAMP导致水及电解 质大量丢失,出现严重的腹泻与呕吐。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沿海地带人群食物中毒。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关系密切,2019/8/20,35,可编辑,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重点内容,1.厌氧芽孢梭菌属中与人类致病相关密切的细菌种类 2.厌氧芽孢梭菌属细菌主要的共同的生物学性状 3.破伤风梭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破伤风的易感条件;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4.肉毒梭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 5.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疾病,破伤风梭菌(C. tetani ) 产气荚膜梭菌(C. perfringens ) 肉毒梭菌(C. botulinum ),厌氧芽孢梭菌属中与人类致病相关密切的细菌种类,革兰染色阳性粗大杆菌,均能形成芽孢。破伤风梭菌芽孢正圆形 位于菌体顶端,和菌体共同构成“鼓槌状”;肉毒梭菌芽孢椭圆形,位 于菌体次极端,与菌体共同构成“网球拍状”。除产气荚膜梭菌外,其 它菌均有鞭毛无荚膜。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培养。破伤风梭 菌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羽毛样菌落”;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皿上形成 双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中产气荚膜梭菌形成“汹涌发酵”现象。,共同的生物学性状,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毒素作用于脊 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 性神经介质,导致肌肉的强直性收缩。 破伤风溶血素(tetanolysin):破伤风溶血素的作 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破伤风梭菌致病物质,(1)特殊伤口:窄而深伤口。 (2)局部组织供血供氧不足。 (3)同时伴有其它需氧菌及 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破伤风的易感条件,儿童破伤风 婴幼儿破伤风,致病性与免疫性,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清创扩创 特异性预防:儿童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易感人群接 种破伤风类毒素。 特异性治疗:足量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 tetanus antitoxin, TAT ),大剂量青霉素用于杀灭细菌繁殖体。,破伤风的防治原则,肉毒毒素(botulin)作用机制:毒素经肠道吸收后,作用于 神经和肌肉的接头处,封闭了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弛 缓性麻痹。,肉毒梭菌致病物质,1.食物中毒:因食入污染毒素食品发病。 2.婴儿肉毒病:1岁以下婴儿缺乏拮抗肉毒梭菌的正 常菌群,食入被肉毒芽胞污染的食品后,芽胞发 芽、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肉毒梭菌所致疾病,气性坏疽: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性同。病情凶险。 2. 食物中毒:常因食入被大量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食 物(以肉食为主)感染。极少有发热。临床表现为 腹痛、腹泻。,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疾病,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气性坏疽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气性坏疽,1.白喉杆菌主要的生物学性状 2.白喉杆菌的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 3.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第十三章 棒状杆菌属重点内容,白喉杆菌主要的生物学性状,白喉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细长略弯曲杆菌,无荚膜、 无鞭毛,不形成芽孢。用美蓝对菌体染色时,可见到染 成深蓝色的颗粒,称为异染颗粒。培养白喉杆菌时应采 用吕氏培养基。在含有亚碲酸钾的培养基中生长时,白 喉杆菌菌落变成碳黑色,可用来鉴别此菌。,白喉杆菌异染颗粒,亚碲酸钾培养基中的菌落,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白喉外毒素使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延伸因子2 (EF-2)失去转位活性,从而终止肽链延长,细胞蛋白 质合成受阻,最终导致细胞变性、死亡。,白喉杆菌所致疾病,传播途径:呼吸道 所致疾病:白 喉,白喉,1.对人致病的分支杆菌属细菌有哪些? 2.对人致病的分支杆菌主要的生物学性状 3.结核分支杆菌的染色方法及染色步骤 4.结核杆菌致病性 5.OT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重点内容,分枝杆菌属细菌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故普 通染色方法不易着色。加热或延长染色时间使菌体着色后能 抵抗强脱色剂盐酸乙醇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酸杆菌(acid- fast bacilli)。对人有致病作用的分枝杆菌主要有结核分枝杆 菌和麻风分枝杆菌。,本章内容概述,生物学性状,分支杆菌属细菌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专性需氧, 无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孢。菌体不易着色,经加热、 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的菌体可抵抗盐酸乙醇的脱色,故 称为抗酸杆菌。结核分支杆菌采用罗氏培养基培养,在培 养基中生长形成“菜花样”粗糙型菌落。麻风分支杆菌目前 还没有可用来人工体外培养的方法。,染色方法:采用抗酸染色法。 染色步骤如下: 初染:石炭酸复红染液 加热:促进染液进入菌体,使菌体着色 脱色:3%盐酸乙醇 复染:美蓝染液,分枝杆菌染色方法及染色步骤,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菜花”样菌落,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结核分支杆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破损的皮肤粘膜 侵入机体,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但以肺结核多见。,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 结核杆菌产生的免疫为感染 免疫(infection immunity) 保护作用主要依赖细胞免疫。,OT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1)实验方法:取5个单位OT注入前臂掌侧面皮内,经48-72 小时后观察注射局部反应情况。 (2)结果分析:注射48-72小时后,若注射部位皮肤红肿硬 结直径大于0.5cm为阳性,大于1.5cm为强阳性,小于0.5cm为 阴性反应。 阳性结果: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支杆菌或接种卡介苗成 功获得免疫力; 强阳性结果:机体内可能存在活动性结核; 阴性结果:机体未感染过结核分支杆菌,对结核杆菌感 染不存在免疫力。,1.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主要种类 2.炭疽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传播途径以及所致疾病的种类 3.布氏杆菌所致人类疾病的名称 4.鼠疫杆菌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类型,第十五章 人畜共患病病原菌重点内容,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主要种类,此类病原菌包括: (1)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炭疽杆菌 (2)耶尔森菌属中的鼠疫杆菌 (3)布鲁菌属中的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革兰染色阳性大杆菌,菌体两端平切,呈长链状排列, 形如竹节。无鞭毛,可形成荚膜,有氧环境中形成芽孢。 芽孢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在含有一定浓度青霉素培 养基中生长时,菌体变圆,由原来的竹节状转变为串珠状。,(一)传播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