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学校”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步入新学校”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步入新学校”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第一站 “步入新学校”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对新的环境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让学生愿意并喜欢接触新的生活环境。能力目标:采用自我介绍、学生参观并动手制作吉安二中校园平面图等方法让学生尽快熟悉自己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学校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积极参与校园生活的态度,能主动维护和建设学校环境。【教学重点和难点】1. 什么是环境适应能力2. 怎样适应新的学校环境【教学方法】 讨论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具使用】 教学辅助资料、粉笔、黑板等【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生活第一课 适应新环境一、步入新学校1、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为什么?) ( 适者生存 )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校园的文化建设2、什么是环境适应能力?3、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学校制作吉安二中校园平面图4、怎样适应新的学校环境?要主动去适应要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要有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本课是新入学的第一节课,利用师生都不熟悉这个特殊情况,让学生猜自己的身份,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引出课题。二、学习新课新环境包括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新班级老师自我介绍,让学生认识老师。活动一:老师认识同学第一步:先认识班长,并让班长作自我介绍,请班长制作班级座位表第二步:同学互相介绍或以4人为一组开展“串名字活动”让学生互相认识,并尽量记住对方的名字,以促进学生的互相了解,培养学生讲礼貌的好习惯。例如: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旁边( 后面 )的旁边( 后面 )的旁边( 后面 )的活动二:介绍新课程( 针对部分学生不知政治课应带什么书的问题导入 )问题1、为什么有些同学没有带政治书?让带了政治书的同学说明原因直觉、排除法、问老师或父母或高年级同学等,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问题2、初中和小学相比,有哪些学科是你们小学没有的? ( 落到P27 )让学生大致了解自己的学习内容。问题3、政治学科应如何学会做笔记?( 要求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学会做好书本和笔记本的笔记 )活动三:认识新学校 布置课外作业活动准备: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观全校,并制作简易直观的“吉安二中校园平面图”活动提示:1.教学楼( 笃学楼、兴贤楼、至善楼 ) 2.实验楼( 知行楼 ) 3.办公楼( 奉公楼 ) 4.运动场 5.小花园(凌星亭;伴月廊) 6.保卫处7.团委办公室8.学生车棚9.名人雕塑10.升旗台11.花坛12.食堂13.厕所活动四、了解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和校训等基本情况。活动方法:采访学校领导或老师、上学校的网站、向高年级同学调查等活动内容:我校建于哪年?首任和现任校长分别是谁?1951年2月,吉安县人民政府接管私立兴贤中学(今五岳观刘氏宗祠),改名吉安县中,属江西省人民政府管辖。当时的吉安县县长岳鸿春兼任校长。7月,迁至原私立至善中学旧址(现北门街15号)。我校的校长室、医务室、教导处、总务处分别在哪儿?我校的办学规模:年份班级学生教职工1951年4138162006年422620多138我校的办学理念:1. 办学方针(兴贤楼顶):“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和谐荣校”2. 办学目标(兴贤楼前的花坛里):“汇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创示范性学校”3. 办学特色:“以德育为先导,因人施教,全面发展”4. 校训(奉公楼大门两侧):“笃学、健体、求索、奉公”5. 严谨教风(运动场的壁画墙上):“严字当头,爱在其中”6. 浓厚学风(笃学楼顶):“严格、勤奋、团结、文明”7. 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勤奋拼搏”让学生阅读P6“生物界的适应”和P15“适者生存”的材料,思考问题 ( 让学生从自然界中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来说明人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性。)问题一、你还能举出几种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蜥蜴有自动断尾、躲避敌害的本领。 乌贼能释放墨汁,染黑海水,保护自己。 青蛙与捕食行为相适应,舌头很长,而且前端分叉。 绿豆果实成熟后,在豆荚急剧裂开时,可将种子弹出去,有利于传播。 变色龙、蒲公英问题二、你能举出一些反例(不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大熊猫只以竹的嫩枝和鲜笋为食,当竹林开花后,熊猫面临食物危机,由于竹林面积减少,大熊猫面临灭绝。 恐龙由于不适应中生代晚期条件骤然改变,减弱或者甚至完全失去竞争求生存的能力,最终导致灭绝。问题三、1.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为什么?) ( 适者生存 )如果不能,会引起学习成绩的波动,进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如消极、抑郁甚至封闭,不等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学校及至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校园的文化建设问题四、2. 什么是环境适应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P4 “知识链接”)问题五、3. 认识和了解新的学校环境( 指导学生阅读P4 小字体材料,知道什么是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包括哪些方面?)问题六、4. 怎样适应新的学校环境?要主动去适应要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要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三、课堂练习练习册15四、课外作业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