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肺痈.pptx_第1页
课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肺痈.pptx_第2页
课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肺痈.pptx_第3页
课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肺痈.pptx_第4页
课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节肺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案题,赵某,男,30岁。 发热7天,开始为体温38度,逐渐升高至39.8度,并有寒战,咳嗽气急,左侧胸部剧痛,咳嗽及呼吸时加重,咯吐黄绿色粘痰,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病名诊断、证型、治法、主方。,第五节 肺 痈,定义,肺痈是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属内痈之一。 肺叶生疮,形成脓疡,历史沿革,1.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肺痈病名,病因(外感风热伤肺、气血凝滞,而成痈脓),并提出治疗方药(未成脓者,葶苈大枣泻肺汤;成脓者,桔梗汤)。 2.诸病源候论强调正虚是发病的重要内因。 3. 唐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此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 4.明医学纲目卷十九有“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博,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的记载,认为饮食不节为本病的病因之一。,历史沿革,4.李梃医学入门卷六有验痰之法,如“咳唾脓血腥臭,置之水中则沉”为肺痈,对本病诊断颇有帮助。 6.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肺痈论根据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为肺痈治疗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分期论治肺痈影响较大。 7.清代诸家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 ; 清喻昌医门法律倡议“以清肺热,救肺气” ;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肺痿肺痈“治在利气疏痰,降火排脓”,与西医疾病的关系,根据肺痈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脓肿等症相似: 化脓性肺炎、肺坏疽、支气管囊肿等伴化脓性感染而表现肺痈证候。,病因病机,(一)病因 1、 感受外邪(外因) 风热犯肺 风寒袭肺 肺受邪热熏灼 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内蕴不解 郁久化热 肺痈,2、痰热素盛(内因) 嗜好烟酒 嗜食辛辣厚味 酿湿蒸痰化热 熏灼于肺 肺系原有痼疾 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中毒、溺水 正虚无力去邪 肺痈,3、内外合邪 宿有痰热蕴肺 内外合邪 痰热郁蒸,熏灼于肺 复加外感风热 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卫外不固 肺痈,(二)病机 1.基本病机:热毒壅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2病位:主要在肺。 3病性:本病属热、属实。,邪热郁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肺痈,内因,外因,本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表现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外感风热(寒),痰热素盛,内 犯,内外 合邪,肺,热壅血瘀,邪蒸 热液 壅成 盛痰,慢性,血败 肉腐,熏 蒸,恢 复期,成痈期,溃脓期,初期,恢复期,正虚邪恋,阴气 耗伤,壅热,肺卫 不和,诊断,1.临床表现:发病急骤,突然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吐黏浊痰,继则咳痰量多如脓,有腥味,或脓血相间。 2.病史:起病多急骤,有感受外邪病史,或原有肺系其他痼疾。 3.诊断方法: (1)验痰:脓血浊痰腥臭,吐在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 。 (2)验口味:啖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觉其腥。 (3)验爪甲:溃后迁延之慢性患者可见甲紫而带弯,指端形如鼓槌 。 (4)检查:局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X线摄片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见透亮区及液平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痰培养有致病菌。,血常规:急性肺脓肿WBC,中性分类,慢性肺脓肿白细胞可无明显改变,可轻度贫血。 痰:脓性、黄色、可夹血, 留置后分层 胸部影像学:,早期,成脓期,肺部CT,鉴别诊断,肺痈与风温,肺痈与肺痿,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辨别病期(主要辨析痰的变化,结合伴随症状) 2证候顺逆(关键在溃脓期的表现) 治疗原则 以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 清肺贯穿始终 有脓必排 补肺重在清养,辨别病期:本病有明显的四期演变过程。 1初 期: 风热侵犯肺卫,宜清肺散邪; 2成痈期:热壅血瘀,宜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3溃疡期:血败肉腐,宜排脓解毒; 4恢复期:阴伤气耗,宜养阴益气; 若久病邪恋正虚者,则应扶正祛邪。,证治分类,1、初期 症状:(主)恶寒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痰量日渐 增多,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 (次)口干鼻燥 (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证机概要: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代表方:银翘散加减。,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中用银花、连翘、芦根、竹叶辛凉宣泄、清热解毒, 配荆芥、薄荷、豆豉助银花、连翘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 桔梗、甘草、牛蒡子轻宣肺气、利肺化痰。 加减: 热势较甚,口渴痰黄者,加生石膏、黄芩、鱼腥草,以清肺泄热; 咳甚痰多者,加杏仁、川贝、桑白皮、枇杷叶肃肺化痰; 胸痛,呼吸不利者,加瓜蒌皮、郁金活血通络; 燥热伤津者,加菊花、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证治分类,2、成痈期 症状:(主)身热转甚,汗出身热不解,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 (次)口干咽燥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代表方剂: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如金解毒散:降火解毒,清肺消痈 苡仁、冬瓜仁、桃仁、桔梗化痰行瘀散结; 黄芩、银花、鱼腥草、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苇茎清肺解毒消痈。 加减: 热毒内盛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 痰热郁肺,咳痰黄稠,加桑白皮、瓜蒌、射干、海蛤壳 胸闷喘满、咳唾浊痰量多,加瓜蒌、桑白皮、葶苈子 便秘者,加大黄枳实 胸痛甚者,加枳壳、丹参、延胡索、郁金。,证治分类,3、溃脓期 症状:(主)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咳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 (次)身热面赤,烦渴喜饮 (舌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证机概要: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治法:排脓解毒。 代表方剂:加味桔梗汤加减。,加味桔梗汤:排脓解毒 桔梗、薏苡仁、冬瓜子排脓散结化痰; 鱼腥草、金荞麦根、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 银花、黄芩、芦根清肺热。 加减: 脓出不畅者,加皂角; 气虚无力排脓者,加生黄芪 咯血者,加白茅根、藕节、丹参等,证治分类,4、恢复期 症状: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咳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 转为清稀, 精神渐振,食纳好转。 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或见咳嗽,咳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证机概要: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 治法:清养补肺。 代表方剂: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沙参清肺汤:养阴清肺,补益肺气 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加减: 溃处不敛者,加阿胶,白蔹 脾虚食少便溏者,加白术、山药、茯苓 伴低热,可配功劳叶、青蒿、地骨皮 若邪恋正虚、反复迁延,咳痰腥臭脓浊,治以益气养阴,排脓解毒,加鱼腥草、败酱草、金荞麦等。,预防调护,预防: .凡属肺虚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肺卫不固,易感外邪者,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 .禁烟酒及辛辣食物,以免燥热伤肺; . 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脓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预防调护,护理: .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记录体温、脉象的变化和咳嗽情况,以及咯痰的色、质、量、味。注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暖。 .在溃脓后可根据肺部病位,予以体位引流。 .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或出现气随血脱的危症,当按“咯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油腻厚味。高热者可予半流质饮食。多吃水果,如橘子、梨、枇杷、萝卜等,均有润肺生津化痰的作用。每天可用苡米煨粥食之,并取鲜芦根煎汤代茶。禁食一切其它刺激及海腥发物,如辣椒、葱、韭菜、黄鱼、鸭蛋、虾子、螃蟹等。戒除烟酒。 .戒除烟酒。,体位引流 1.依脓肿部位病人取相应体位, 2. 患者尽可能配合用力吸气并用力咳出脓性痰液; 3. 每日至少2次,早餐前及晚上临睡前进行。各种体位至少坚持3分钟以上; 4. 引流前配合雾化吸入,可增强引流效果; 5. 如患者体质虚弱或有大咯血时则暂不宜体位引流,以免引起窒息。 6. 行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引流,中山一院黄建强,中山一院黄建强,小结,定义: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 要表现的病症,属内痈之一。 基本病机:热毒壅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病位:主要在肺 病性:本病属热、属实 分期: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病史。 辨证要点:辨别病期、证候顺逆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 清肺贯穿始终,有脓必排,补肺重在清养,题目,1.肺痈的治疗原则是( ) A祛邪 B.补益 C.收敛 D.祛风 2.肺痈的分期包括( )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3.肺痈初期的主方是( ) A.银翘散 B.麻杏石甘汤 C.麻黄汤 4.肺痈成痈期的主方是( ) A.苇茎汤 B.沙参清肺汤 C.五磨饮子 5.肺痈溃脓期的主方是( ) A.加味桔梗汤 B.金匮肾气丸 C.参附汤,病案题,赵某,男,30岁。发热7天,开始为体温38度,逐渐升高至39.8度,并有寒战,咳嗽气急,左侧胸部剧痛,咳嗽及呼吸时加重,咯吐黄绿色粘痰,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病名诊断、证型、治法、主方。,中医诊断:肺痈 证型:成痈期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主方: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病案题,江某,男,52岁。咳嗽1月。开始时突发寒热,无汗,咳嗽,近日咳嗽加剧并有气喘,痰浊量多,有腥臭味,有时带血,胸闷胸痛,面部红赤,口渴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病名诊断、证型、治法、主方。,中医诊断:肺痈 证型: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