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 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C. 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D. 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答案】D【解析】A、钠和氧气在空气中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A正确;B、钠放置于空气中发生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所以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故B正确;C、钠与水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小,而又产生氢气,所以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故C正确;D、因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后面的金属,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钠的性质。本题的易错点为D,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再考虑生成的碱与盐反应。2.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KMnO4MnCl2 B. FeFeCl2 C. CaCO3CO2 D. CuOCu【答案】B【解析】【分析】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该微粒是还原剂,失去电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据此解答。【详解】A、KMnO4MnCl2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B、FeFeCl2中Fe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必须加氧化剂,B正确。C、CaCO3CO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CuOCu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D错误。答案选B【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剂必然有还原剂,但是两者可能为同一种物质甚至可能为同一种元素,如反应2H2O22H2O+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H2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从而不需另外加氧化剂或还原剂。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 H2OB.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C.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D. 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CO32- = CaCO3+2OH-【答案】C【解析】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时,中和反应进行一半:Ba2+OH+H+ +SO42 =BaSO4+H2O,故A错误;B. 弱碱一水合氨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故B错误;C.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C正确;D. 要用离子符号表示氢氧化钙:Ca2+CO32-=CaCO3,故D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是否符合事实;(2)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3)物质的表示形式是否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在水溶液中使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他情况下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4.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1 mol Na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比1 mol Na在空气中久置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少B. 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C. 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D. 铁只能与氧气反应,与氯气不反应【答案】C【解析】A钠与盐酸反应或Na在空气中久置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最终都生成氯化钠,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化氢相等,故A错误;B铝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较高,所以加热铝时,铝表面被氧化膜覆盖,所以铝不会滴落,故B错误;C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MgO,从而将Mg覆盖,氧化镁不燃烧,所以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掉氧化膜,故C正确;D铁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也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钠、铝、镁、铁这四种金属的性质,熟练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各反应的反应现象、反应条件。本题的易错点为A,可以利用终态法分析判断。5.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 仅有不正确 B. 仅有不正确 C. 仅有不正确 D. 全正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正确;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故正确;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故正确;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正确;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焰色反应的操作【名师点晴】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的实验,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金属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为了滤去钠的黄光;特别注意焰色反应为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属于化学变化,为易错点。6.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比较,正确的是()A. 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 Na2O2、Na2O都是可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 Na2O2和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2 mol 电子【答案】C【解析】A、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物质,氧化钠是白色物质,故错误;C、2Na2O22CO2=4NaOHO2,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正确;D、根据C选项中反应方程式,2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mol,因此1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故错误。7.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Al3+ B. AlO2 C. Al(OH)3 D. Al3+和Al(OH)3【答案】B【解析】假设明矾物质的量为1mol,1mol明矾电离出1molAl3+、1molK+、和2molSO42-,当2molSO42-全部转化成2molBaSO4沉淀时,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加入OH-物质的量为4mol,1molAl3+和4molOH-恰好反应生成1molAlO2-和2molH2O,故B正确,故选B。点睛:明确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使氢氧根离子与铝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通常可以假设原溶液中的物质为1mol,然后进行定量分析。8.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A. 含0.01 mol NaOH和0.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B. K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C. 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D. 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钡,沉淀溶解,不选A;B、碳酸氢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后沉淀不变,选B;C、硫酸铝钾和氢氧化钡反应先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铝,后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钡,沉淀溶解部分,最后沉淀量不变,错误,不选C;D、加入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溶解,生成沉淀和溶解沉淀需要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3,错误,不选D。考点:碱的反应,图像分析9.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则:A. 还原性Cr3+Fe2+SO2 B. 氧化性Cr2O72-SO2Fe3+C. 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D. 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答案】C【解析】A. 同一反应,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Cr3+Fe2+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r2O72-Fe3+SO42-,故B错误;C. 氧化性Cr2O72-SO42-,所以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故C正确;D. 两个反应中Fe2(SO4)3依次作氧化剂和氧化产物,故D错误。故选C。10.对Na2O2与CO2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就一定B. 只要CO2和H2O(g)的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就一定C. 只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就一定D. 只要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固体所增加的质量就一定【答案】D【解析】A、Na2O2与CO2方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的量就一定,故A正确;B、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mol过氧化钠反应,消耗水、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都是2mol,所以只要CO2和H2O(g)的中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就一定,故B正确;C、两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化钠中-1价的氧均为一部分被氧化为0价,一部分被还原为-2价,得失电子均为2e,故C正确;D、依据方程式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2中的CO,H2O中的H2的质量,当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占的比例大时,固体质量增加的较大,当水占的比例较大时,固体增加的质量较小,故D错误;故选D。11.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1 : 3 1 : 4 2 : 3 2 : 7A. B. C. D. 【答案】A【解析】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设nAl(OH)3=1mol,则溶液中含铝元素可能有两种情况,n(AlCl3)或n(NaAlO2)为1mol;当溶液中n(AlCl3) =n(Al(OH)3)=1mol时,根据AlCl33NaOH Al(OH)3关系可知,反应了的AlCl3、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则 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3mol,浓度之比为2:3;当n(NaAlO2) =n(Al(OH)3)=1mol时,根据AlCl33NaOH Al(OH)3、AlCl34NaOH NaAlO2,可知反应了的AlCl3、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7mol,则 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7mol,浓度之比为2:7;正确,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点睛:注意本题是两种情况,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由于浓度的不同,溶液中的铝元素可能是未反应完的氯化铝,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偏铝酸钠;再根据铝元素的物质的量守恒,以及体积相等,即可求出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12.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溶液中加硝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答案】B【解析】【详解】A、在溶液中加硝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如果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也可以产生硫酸钡沉淀,故A错误;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B正确;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并不能证明无K+,Na+焰色反应为黄色,可遮住紫光,K+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故C错误;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不一定是CO2,故D错误;故答案选B。13.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240 mL 0.2 molL1 的NaCl溶液配制:需要使用天平、250 mL容量瓶等仪器B. 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C. 将10 mL 18.4 molL1 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 L,稀释后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4 molL1D.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萃取后的油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答案】B【解析】【详解】A配制240 mL 0.2 molL-1NaCl溶液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正确; B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并加热至沸腾,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只能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B错误;C将10 mL 18.4 molL1 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 L,即稀释了100倍,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稀释后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00.184 molL1,C正确;D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下层是水层,上层是溶有碘的苯,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下层的从下口漏出,上层的从上口倒出,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溶液配制、胶体制备、溶液稀释以及物质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选项A中容量瓶规格的选取是解答的易错点。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所以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则根据碳酸氢钠分解的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正确;B碳酸钠、碳酸氢钠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CO2,则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bg固体是氯化钠,因此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正确;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由于生成的CO2中混有水蒸气,则增重bg的质量不是CO2的,所以不能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C错误;D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则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是碳酸钡,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视频15.下列各组试剂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A. NaHCO3(aq)和 稀HNO3(aq) B. NaOH(aq)和Al2(SO4)3(aq)C. Ca(OH) 2(aq)和NaHCO3(aq) D. Ba(OH)2(aq)和Na2SO4(aq)【答案】B【解析】【分析】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说明二者反应时加入试剂的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据此判断。【详解】A、稀HNO3(aq)和NaHCO3(aq)均为无色溶液,改变滴定顺序,均生成CO2气体,不能鉴别,故A错误;B、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而Al2(SO4)3溶液逐滴滴加到NaOH溶液中先没有沉淀,滴加一段时间后可生成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Ca(OH)2(aq)和NaHCO3(aq)均为无色溶液,改变滴定顺序,均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D、Ba(OH)2(aq)和Na2SO4(aq)均为无色溶液,改变滴定顺序,均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把握物质的性质特点、滴定顺序改变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不用其他试剂检验时可利用颜色或滴定顺序变化讨论。16.NH3和NO2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2 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转移电子7.2NA B. 生成气体的体积33.6 L(标准状况)C. 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4 mol D. 被还原的氮原子是55.2 g【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可知,氨气中N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二氧化氮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若生成7 molN2,3 mol为还原产物,4 mol为氧化产物,同时转移24 mole-,根据题意,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2 mol,可知产生1.4molN2;A.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4.8 mol,电子数为4.8NA,A项错误;B. 生成气体N2为1.4mol,标况下的体积为31.36 L,B项错误;C. 产生1.4molN2,还原剂1.6 mol,氧化剂1.2 mol,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4 mol,C项正确;D. 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2 mol,质量为16.8 g,D项错误。答案选C。17.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1)CO2(HCl):离子方程式_。(2)MgO(Al2O3):离子方程式为_。(3)Na2CO3溶液(NaHCO3):离子方程式_。(4)NaHCO3 溶液(Na2CO3):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HCO3- + H+ = CO2+ H2O (2). Al2O3+2OH- = 2AlO2- + H2O (3). HCO3- + OH- = CO32- + H2O (4). CO32- + CO2+H2O = 2HCO3-【解析】【分析】(1)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2)根据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分析解答;(3)根据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解答;(4)根据碳酸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分析。【详解】(1)除去CO2中的HCl,可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2)除去MgO中的Al2O3,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3)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O3-+OH-CO32-+H2O;(4)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18.草木灰中含有K2CO3。(1)按照实际操作先后顺序,指出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的四个实验步骤:_(填编号)A过滤 B溶解 C蒸发皿 D萃取 E冷却结晶 F蒸发(2)为完成第三个实验操作,所选用的仪器为:_。(填编号)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E普通漏斗 F滤纸 G铁架台(带铁圈)(3)简述如何鉴定提取的晶体是碳酸钾:取样进行_【答案】 (1). BAFE (2). BCDG (3).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 (4). 加热晶体不产生气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实验的评价。(1)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的四个实验步骤依次是溶解草木灰、过滤、蒸发滤液、冷却结晶,故选BAFE。(2)为完成第三个实验操作蒸发,所选用的仪器为:BCDG。(3)简述如何鉴定提取的晶体是碳酸钾:加热晶体不产生气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该晶体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实验表明该晶体是碳酸正盐,不是碳酸酸式盐、亚硫酸盐;实验表明该晶体是钾的化合物。总之,实验证明该晶体是碳酸钾。19.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装置后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E的作用是:_。(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3)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2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保留一位小数点)【答案】 (1).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2). 干燥气体 (3). 防止水分进入D中确保实验准确 (4). 2Na2O22CO2=2Na2CO3O2 (5). Na2OCO2=Na2CO3 (6). 70.9%【解析】【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要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以利用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氧气来完成,因此装置A是产生二氧化碳的,B和C是净化二氧化碳的,D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E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量氧气的体积,据此解答。【详解】(1)由于反应中产生气体,则连接好装置后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则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过量的,则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进入D中确保实验准确;(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与二氧化碳反应,则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3)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2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因此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224L22.4L/mol0.01mol,根据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过氧化钠是0.02mol,质量是0.02mol78g/mol1.56g,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1.56g/2.2g100%70.9%。20.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请回答:(1)步骤、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2)溶液A中的阴离子主要有_;由合金生成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试剂X是_。(3)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生成固体C的离子方程式为_。(4)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采用固体F加入足量稀硫酸里加热并鼓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过滤 (2). 玻璃棒、漏斗 (3). AlO2、OH (4). 2Al+2OH+2H2O2AlO2+3H2或2Al+2OH-+6H2O2Al(OH)4+3H2 (5). 稀硫酸 (6). AlO2+CO2+2H2OAl(OH)3+HCO3 (7). 2Cu+O2+2H2SO4 2CuSO4+2H2O【解析】【分析】合金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铁和铜不溶。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溶解在盐酸中生成氯化铝,最终得到氯化铝晶体;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最终可以得到绿矾晶体。由于铜不溶,可以加入足量稀硫酸里加热并鼓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据此判断。【详解】(1)步骤、中均分离产生固体,所以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2)溶液A中的阴离子主要有铝与氢氧化钠生成的AlO2和剩余氢氧化钠的OH;合金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铁和铜不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或2Al+2OH-+6H2O2A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