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教案2_第1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教案2_第2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教案2_第3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教案2_第4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教案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教案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标出文中字词注音、释义。2、了解作家的作品及相关知识。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本课的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3、概括人物的高尚品质,学习革命者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评价任务:1、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3、概括主要人物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女革命者罗莎卢森堡,她用美丽的生命感悟着生命的美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革命者伏契克。学习一篇他写于狱中的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简介作者及相关的背景:作者简介:伏契克(19031943)捷克作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伏契克于1943年9月8日英勇就义。烈士的英雄形象已经超越捷克的国界,活在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相关背景链接: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是一本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又被译名为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作者是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1942年4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囚禁于庞克拉茨监狱。在牢狱中他身受酷刑,刚毅不屈,英勇地进行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用铅笔头在一张张碎纸片上写下了震撼人心的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向全世界人民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罪行。1943年9月8日,伏契克被希特勒匪徒残酷地杀害于柏林的庞克拉茨监狱中。他的名字和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将永垂青史。绞刑架下的报告不是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它是在身受摧残,又被严密监视的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从“死神那里窃取的时间里”,用生命写成的壮丽的英雄诗篇。这部作品共约七万字,分八章。开头三章“二十四小时”、“临死的痛苦”(又译“弥留”)、记叙被捕时的情形。预习检测: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坡脚( )斟茶( )恪守( )濒临( )布幔( )根据拼音写汉字一liu( )jin慎( )chan扶( )乱chuai( )han睡( )绞刑架下的报告的作者是 , (国)作家。选入课本的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整体感知,梳理内容(初读感知)1、根据你对课文的感知,试用一句话概述文章讲述的事。(力求精炼)【答案】本文讲述了作者(伏契克)从被捕到遭受严刑拷打的全过程。2、课文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从_到_,作者经历了哪些事情?【答案】1942年4月24日晚差五分十点到1942年4月25日晚差五分十点。(1)被捕(2)遭受严刑拷打。3、“我”被捕后遭受了哪些酷刑?请按照时间顺序在文中找出来。【答案】“我”遭到五次(大阶段)残酷的连续拷打折磨。时间夜十点夜十一点午夜早三点早四点下午五点下午五点以后遭到毒打拳打脚踢用棍子打捆起来毒打打落牙齿以妻子诱降失败,漫长拷打,拔胡须转监牢、痛昏后泼凉水合作探究-感受人格魅力(细读感悟)1“我”是怎么被捕的?“我”能逃脱吗?此处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从文章开头“这可又是一次不谨慎的行动”和“要是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两句中可以看出,正是“不谨慎的行动”和“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才使我和其他同志遭到逮捕。从文中“秘密警察已经站在窗下,用手枪瞄准了房间。”“如果我开枪,那也于事无补,只有我自己可以免受苦刑。”等句子可以看出,不可能逃脱;虽躲在门后,开枪还会被杀死。从这些心理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危机时刻作者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同志,把同志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选择牺牲自己保全同志,这体现出作者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2、文中作者在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时有怎样的表现?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案】不屈服,什么也不说,平静、镇定、毫不在乎。语言特点:以客观记述的方式,文字简洁而有节制,显得轻松。3、你怎样理解作者遭受毒打时数数的行为表现?“咬烂了嘴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了什么?【答案】数数:表现了非凡的忍受力、意志力。细节:暗示敌人的殴打之惨烈。4文章哪几方面使人感到作者镇定平静地面对毒打、折磨?这镇定平静突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明确】:一是客观平静陈述拷打,极少展示痛楚细节;二是写到心理痛楚只一句话,几乎只一个词,用笔节制,显得轻松;三是多次地安静计算拷打的次数,冷静计算时间钟点;四是每次遭打都插入人们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突出反映了其非凡的意志力;反映了其十分明了所投身事业的意义,有一种受难、献身的从容感、自豪感。5、作者在遭受毒打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联想?找出相关语句。这些联想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答案】(1)相关语句: 收音机播出午夜时刻的信号。咖啡馆关门了,最后的顾客回家了,情人们还流连在门前难舍难分。一点钟。最后的一辆电车回厂了,街上空无人迹,收音机向它最忠实的听众敬祝晚安。三点钟。清晨从四郊进入城市,菜贩向集市走来,清道夫们打扫街道。五点,六点,七点,十点,中午了,工人们上工又下工,孩子们上学又放学,商店里做着买卖,家里烧着饭(2)这是作者对人们如:情人话别、工人上班、孩子上学等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3)这些联想表现了作者作为一名自觉的战士、清醒的革命家的崇高精神,热爱生活,宁愿受苦受难也不让他人遭罪,为他人幸福生活献身的精神境界。6、党卫队队员对伏契克说“你没有心。”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伏契克回答: “我有心的。”,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答案】:他们认为“有心”的人是受不了这种折磨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这位意志坚强的革命者无可奈何。从文本中对待敌人、战友的态度,对待妻子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有心。 其所指的心是指精神上的无比坚贞,意志上的无比坚强。忠诚于祖国,民族和忠诚于自己的信念信仰和事业。7、文中两次出现“、从远方,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响起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已经够他受的了,他活不到明天早晨啦。”有什么作用?【答案】非人的折磨已经使伏契克走到了死亡的边界(濒临死亡),他已感觉到了死神的临近,在死神面前作者的内心不是恐惧而是坦然和平静,突出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8、文章开头和结尾,是简单的重复吗?有何作用?【答案】不是简单的重复,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内容上这是一种反衬,正是为了在“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这样美好而宜人的夜晚,同胞们能够和平地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温润,英雄慷慨赴义,死而无憾。同时表现了伏契克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伏契克的人格魅力。伏契克的一生是歌唱的一生,燃烧的一生,他坚信太阳“一定要继续照耀下去”,“人们一定会在他那温暖的光辉里生活下去。”伟大的革命理想,坚如磐石般的革命信念支持与鼓舞他奋勇战斗,经受住难以忍受的肉体摧残与精神折磨,成为捷克人民的骄傲,虽死犹生的伟大战士。比较探究:(品读升华)课堂研讨: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对卢森堡和伏契克,你比较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明确:两人各有特点,同是革命者,卢森堡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和女性的爱,但也不乏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性格,从而征服了读者;而伏契克也有其非凡的魅力,舍己为人的关爱,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的冷峻和清醒,更多给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文的语言风格。(1)回顾狱中书简一文中有关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卢森堡的文章,是文采风流,激情洋溢,夸张铺饰,哪怕是非常不起眼的植物或者动物的生命现象,都要赞叹一番,激动一番,形容词语纷至沓来,滔滔不绝;描写细腻,语言生动,以情景动人。(2)绞刑架下的报告一文的几个句子(请学生在文中划出):“这一拳几乎要了我的命”,“接着就是第二拳,第三拳。”“我早就料到了这一手。”“坐好,不然我就要开枪了!”“你开枪吧!”“代替枪弹的是拳打脚踢。”“一棍子打下来。两棍子。三棍子。”“我感到了疼痛。五下,六下,七下,现在仿佛棍子直打进了脑髓。”“现在我又能够比较安静地计算抽打的次数了。我惟一感觉得到的疼痛,是从那咬烂了的嘴唇上来的。”3、教师引导:所有这些形容痛苦的词语都是十分简短的,只有一个细节(咬烂了的嘴唇),是从效果上暗示了殴打之惨烈。从这样的语言中,我们感到了作者追求的不但是对疼痛感的克制,而且是精神的优越。生死置之度外,就无所畏惧了。文中反复提起“死神却迟迟不来”,“可是我还没有死去”,都集中到一点:视死如归,在死神面前,不但毫无畏惧,而且心情平静。伏契克所经受的空前惨烈的拷打,生命备受摧残,忍受非人的痛苦,如果要形容、渲染一番的话,绝非难事。但伏契克始终行文简洁,干脆利落(除了个别例外),给人以拒绝形容的感觉。这就不仅仅是文风的表现,而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强调。那就是面对死亡和严刑,毫不在乎;即使躯体残损,在死亡的边缘之时,也是无动于衷,宁静致远。可见:绞刑架下的报告一文则叙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语言冷峻而不乏幽默,以形象感人。课堂小结:说一说学完这篇课文你的学习收获。课堂检测1、绞刑下的报告(节选)作者 , 作家,1928年任捷克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2、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精彩段落阅读从“完结了?还没有、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思考(1)、请找出选文中高度概括敌人束手无策和伏契克的卓越表现的两句人物对话。(2)、在他们那样的折磨“我”以后,为什么还要派人给“我”治疗?(3)、“你没有心” “呵,我有心的”加点的两个心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板书设计: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不幸被捕 联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