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七章金银器的工艺美术.ppt_第1页
课件:第七章金银器的工艺美术.ppt_第2页
课件:第七章金银器的工艺美术.ppt_第3页
课件:第七章金银器的工艺美术.ppt_第4页
课件:第七章金银器的工艺美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 金银器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7.1.1 春秋战国时期:清新活泼 特点:新工艺技术使金银器的数量、种类有了明显增 加;以装饰品为主;分布范围扩大。 影响:南北不同风格的形成,为以后各代金银器在分布范围、风格特点等方面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分布地区:宝鸡、咸阳和秦陵。 春秋:楚国最为发达。 战国:金银产量增加,金银制品增多。,金鸭嘴带钩 凤翔雍城马家庄宗庙遗址出土 长2厘米,宽2厘米,重20.7克 春秋晚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金串珠 宝鸡益门村出土 长148厘米 春秋晚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藏,鸳鸯金带钩 宝鸡益门村出土 通高1.5厘米,尾宽2厘米 春秋晚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藏,盘蛇金带钩 宝鸡益门村出土 直径2.6厘米,高1.4厘米 春秋晚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藏,7.2.1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器造型艺术,特点:造型灵动、轻巧,姿态优美,结 构稳定。 2. 元素:多以想象中的鸟兽作为设计元 素。,鹰形金冠顶、金冠带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冠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394克。 冠顶呈半球形,上面饰有四狼噬四羊的浮雕图案。顶部傲立一只雄鹰,呈展翅向下俯视状。其身与尾部系用薄金片打制成型,体内空。金冠带由三条半圆形金带组成。冠带前部有两条上下相接,未端用榫铆相连。带的中段均作辫纹,两端或作卧虎形,或作盘角羊形,或为马形。此金冠顶和金冠带为战国时期匈奴王的遗物,弥足珍贵。具有北方草原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同时代表了当时匈奴地区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7.3.1 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器的装饰工艺美术,. 器物:主要是一些佩饰品和饰件。 . 装饰手法:运用浮雕、镶嵌、錾刻等手法。 装饰主要体现在纹样和构图上。,7.1.2 秦汉时期:繁荣发展,1.特点:金银不再是青铜器的装饰,成为独立的金银 细工。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也受到西方风格的某 些影响。 2.分布:除了京师、咸阳、长安、洛阳以外,一般集 中于产地。 3.工艺:综合运用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 磨、抛光等多种工艺技术。 4.用途:除用于制造货币外,还用于制作精细工艺器 皿饰物或装饰其它质地器物。,蝉形轭端银钩首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水平长3.55厘米,宽2.86厘米,厚1.17厘米,重57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鎏金银铜马 汉 1974年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高5.9厘米,长6.2厘米。,错金银伞杆构件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长13.95厘米,直径2.6-2.7,壁厚0.13厘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圆泡形金节约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通高1.58厘米,径2.44厘米,重25.5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7.2.2 秦汉时期金银器造型艺术,特点:造型浑厚古朴,尽管金银器形体 较小,但仍有两汉造型艺术的宏 大气势。,西汉。1982年出土于江苏盱眙,今藏于南京博物院。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约9000克。 造型通体卷曲匍匐状,头置于爪上,尾收拢于体侧。颈部上方有三道项圈,头顶之间有一铸造而成的环状提手。金兽盘踞卧伏,虽形貌凶狠、瞪眼张口,但因头部枕伏于前足,反生几分祥和、温顺之感;颈部的项圈表明它是驯兽或宠物的身份。作镇魔压邪之用。背部有纽,便于提携。整器以黄金铸造,空心,是目前全国考古发现金器中份量最重的一件。,金兽,7.3.2 秦汉时期金银器的装饰工艺美术,装饰:金银器制作以装饰品为主,装饰艺术超过 造型工艺美术。西方艺术对装饰风格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锤谍 金银器和掐丝金饰。 2. 图案:寓现实、祝福、意念于装饰图案中。 3. 代表:河北定县东汉墓,江苏邗江甘泉东汉墓, 湖南长沙五里碑东汉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金 银饰品。,动物纹金牌饰 西汉,7.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独具异域风采,1.种类:除制铸造货币、鎏镀佛像外,还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和装饰品。金银器增多。 2. 原因:统治阶级竞相奢靡,大量使用金银器物和饰品。上行下效,民间也大量使用金银器。 3.金银矿分布:北方的鲁、陕、晋,南方的滇、川、赣、苏等。,4.器物种类:纯金、纯银、镶金银的香炉、唾壶、匕箸、 杆杓、屏风、莲花、环钮、盘、杯、镜、带以及鞍、 鞭、刀、剑等。 5.国外流入中国的金银器:通过丝绸之路从拜占庭、波 斯萨珊等地传入造型特殊的胡瓶、盘、杯、碗等容器, 以及指环装饰品。,胡瓶,金器 魏晋南北朝,特点:造型丰富多样,不仅受陶器、瓷器造型 的影响,而且受中亚、西域造型风格的 影响日趋明显。 造型特殊的胡瓶、盘、 杯、碗等主要是仿西方制造的。,7.2.3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器造型艺术,7.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器的 装饰工艺美术,1. 特点:造型确立装饰愈加明显,用各种各样的“花形 金饰”,各种吉祥文字作装饰。装饰工艺向多 元化发展,为唐代金银器的成熟和繁荣作准 备。 2. 纹样:对异域美术品或装饰手法进行仿制,出现了 大角鹿纹样、走狮纹样等。,北齐鎏金龙,7.1.4 隋唐时期:绚丽多彩,1.原因:经济高度繁荣,王公勋贵竞相奢靡,对外贸易需 求量增大,使隋唐金银器在数量、工艺、装饰等方面都 达到了最高水平。 2.风格:重视吸取西方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艺术造型和装 饰手法。呈现西方化的风格,明显受到罗马拜占 庭、波斯萨珊,乃至粟特等的影响。其中有杯、盘、 碗、筷、壶、罐、盒、匜、熏炉和首饰等。 3.工艺技术: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 打、刻凿等。 4. 制作:分官、私两种形式。金坑、金场14处,银场56 处。,赤金走龙 唐朝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长4厘米,高2.8厘米。,鹦鹉纹提梁银罐(唐朝)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 大口,短颈,腹圆鼓,喇叭形圆足盖。腹两侧均以鹦鹉纹为中心,四周绕以折枝花,形成圆形图案。盖顶中心为宝相团花,周围饰葡萄、石榴和忍冬卷草纹。,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金杯 唐茶具 高5.9cm、口径6.8cm 出处: 中国历代茶具,7.2.4 隋唐五代时期金银器造型艺术,1.特点:造型设计以生活化为主流;功能以实用为主,实用和审美相互融合;造型和结构上体现出合理的功能性和科学性。 2. 风格变化经历了三个时期: (1)唐立国至玄宗开元前期:吸取西方工艺品中的制作 工艺、造型工艺美术与装饰手法,常呈现出西方的 艺术风格。 (2)开元后至宪宗以前:造型艺术多为外缘呈菱花或葵花 形的金花银盘。盘口的外轮廓是多度弧曲的菱花或葵 花形,线条弧曲流畅,规律、匀称而有变化,给人以 丰润华美之感。 (3)宪宗至唐末:品种多样,同一品种多种造型。,高18.5厘米,白银质地。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造型仿效皮囊的形态,上面有鎏金的提梁。提梁前有直立的小壶口,鎏金的盖部为倒扣的莲花瓣形,盖纽上系有一条细银链,套连于提梁的后部。壶腹部两侧各装饰有一鎏金的骏马图像。马儿前腿直立,后腿曲卧,口中衔有一只酒杯,仿佛正在翩翩起舞。由于采用了锤凸成像技术,马的形象凸起于银白的壶体表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显得十分华美。舞马衔杯纹银壶构思细腻,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给人以富丽堂皇的美感。同时集中了锤凸成像、鎏金等多种工艺技术,显示出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杰出成就。,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7.3.4 隋唐五代时期金银器的装饰工艺美术,1. 特点:造型精美、结构巧妙、装饰典丽。注重生活 化,及对外来装饰艺术的撷取。 2. 原因:善于总结、继承前人的成就,又吸收消化外来 文化中的丰富营养,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 璨夺目的新形式。 3. 代表: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共有金银器 270件,器物有碗、杯、壶、盒、薰球、钗、 龙等。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生动、活泼, 把动物形象、花草以及人物等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银鎏金鸟禽缠枝莲纹蛤彀形盒 唐 口径6.6厘米 盒呈蛤彀形,银质,上鎏金; 盒外壁刻有鸟禽缠枝莲纹。造型设 计独特,图案精美。,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器 唐 高34.2厘米 1982年在江苏镇江出土,整个造型分简筒和伏龟两部分。下部底座为龟形,采用写实手法,模仿自然龟的造型,表现自然美的质朴;上部简筒则为圆柱体,表现几何形体的严整之美。此玉烛是用来盛放酒令筹的,在国内是第一次被发现,无论造型设计还是纹饰錾刻,都非常精妙,是唐代后期金银器中的瑰宝。,金银丝结条银笼子,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鎏金捧真身菩萨,鎏金三钴杵纹阏伽瓶(唐),金耳坠,金栉背(木梳背上的镶嵌物),石榴花结飞鸟葡萄纹银香囊,金龙,7.1.5 两宋:清丽典雅,1.特点:有铭款的金银器显著增多;造型优美,素雅大 方,小巧轻薄,纹饰风格趋向写实。 2.主要用途:衣饰器玩和佛像塑造。 3.规模:金坑、金场14处,银场56处。年收入金约1万余 两,银20万余两,主要供官营手工业之用。 4.西夏、辽、金:金银制品相当发达。用金银制作的马 具、饮食器、饰物和宗教器物达到较高水平。,7.2.5 宋、辽、金时期金银器造型艺术:,1. 特点:以生活化为主,不同于唐代的是金银器已经具 有商品性,已全面走向市场。 2. 银器:造型以酒具和茶具为主,形体更加小巧,器壁 更加匀薄,花式造型变化更大。如杯盏就有五曲梅花 形、六曲秋葵形、八曲方口四瓣花形、十二曲六角栀 子花形、八角形和荷叶形、蕉叶形重瓣菊花形、桃 形、瓜棱形等等。,7.3.5 宋、辽、金时期金银器装饰工艺美术,1. 特点:造型与装饰巧妙的结合为一起,使两者 相互体现,纹饰自然生动,格调清新典 雅,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风格特征。 2. 变化:商品化促使金银器适应市场需求和大众 化、世俗化的审美风尚。装饰纹样多以 自然生动的花卉瓜果、亭台楼阁、人物 小品和吉祥如意为主。,南宋 银质鎏金,高 5.5厘米,口径7.59.3厘 米,足径3.5厘米。福建 省博物馆藏。 杯身为八角形,器 壁双层,下接矮圈足, 亦作八棱形,杯心錾刻 踏莎行词一首。口 沿内壁饰卷草纹一周, 外壁为八幅连续画面, 表现新科状元宴饮游行 等场面,与杯心踏莎 行词内容相合。每幅 画面以凸棱间隔,上下 饰以方胜、卷草、如意 等图案,圈足上亦饰一 周卷草纹。,鎏金八角银杯,7.1.6 元代,1.特点:金银器在宋代的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 2.原因:贵族统治着非常重视使用金银器。 3.种类:生活日用器皿,如碗、盏、杯、盘、 盒、壶等;各种首饰,有簪、条脱等;作为货 币使用的金银锭和金银条。 4.地区:除了京师,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7.2.6 元代金银器造型艺术,特点:生活日用器皿增多,造型简练,设计 巧妙,于规正中见变化。通过巧妙的 构图,营造一种极强的装饰效果,装 饰也向大型化和精细化发展。,高18厘米, 长2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为朱碧山代表作品。 槎用白银铸成,槎和人物都是先经过铸造,而后雕刻而成的。银槎的造型奇特,槎身作松柏纹理,其形如老树杈丫,银槎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一道人道冠云覆,长须宽袍,坐于槎上,左手撑扶,右手持书作读书状,容貌清瘦,神情安闲。银槎极具诗意,它将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刻特点有机地融汇在这件艺术品中,说明元代银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银槎,7.1.7 明清:华丽繁缛,1.特点:明代生动古朴,清极趋于华丽、浓艳, 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工艺细腻精致。 2.工艺:运用了编、织、盘、辫、码、拱等工 艺。 3.矿资源:明代民间银矿规模甚大。清代金矿发 展不大,主要银场在浙江、福建、四川和云南 四省。,7.3.6 元代金银器的装饰工艺美术,特点:装饰图案上出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如意纹金盘(元) 高1.3厘米,宽16厘米,1959年1月 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 藏。 金盘以四个如意云纹组成,线条为 捶揲而成的突起阳文,两下两上相互重 叠,盘心又捶出四个小如意云纹,形似 花朵,其余部位满饰錾刻缠枝花卉纹。 造型新巧,别具一格,如意云纹既是纹 样,又是构成器形的一个组成部分,使 装饰与造型合二为一。,鎏金银壶鎏金银壶(辽) 1979年内蒙古赤峰洞后村窖藏出土,盛水器。 通高34厘米,底径1516厘米,银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藏。,7.2.7 明清金银器造型艺术,1. 特点:造型庄重、典雅、严肃。不追求实用和 审美的结合,不再保持材料的本色之 美。用宝石和玉作装饰,金光珠宝,豪 华至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