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_第1页
课件: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_第2页
课件: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_第3页
课件: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_第4页
课件: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科护理学,主讲:李 萍,Psychiatric nursing,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 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 Objectives,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 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熟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了解: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器质性综合症,复习: 1、精神药物常见的副反应? 2、常见的意外事件有哪些?,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人体有组织形态方面改变所致的精神障碍,这里应用器质性一词,主要是指具有明确的原因,即感染、创伤、变性、肿瘤或癫痫等。并以此与所谓功能性精神障碍相区别。后者是指根据目前科学技术水平,还未能发现肯定形态学改变的精神疾患。,第一节,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常见综合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综合征,1、谵妄 2、痴呆综合征 3、遗忘综合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综合征,一、谵妄:是一组表现为广泛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常因脑部弥漫、暂时性的中毒感染或代谢紊乱等所引起。因为它往往发生于急性起病、发展快、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的中毒感染脑外伤等病变,故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或急性错乱状态。(可逆) 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呈昼轻夜重) (清晰度 嗜睡 混浊 昏睡 昏迷 ),意识障碍:清晰度降低 对刺激警觉性 非言语刺激 言语刺激 反射 嗜睡 正常(阈值) 正常 正常 全部存在 混浊 下降 有反应 迟钝 全部存在 昏睡 明显下降 部分反应 消失 吞咽、角膜 昏迷 消失 消失 消失 角膜反射消失,表现: 2、知觉障碍:大量错觉(错视)、幻觉(幻视)以恐怖性为主。 3、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伴有情绪、思维、记忆、睡眠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综合征,二、痴呆综合症:是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等功能的减退和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而没有意识障碍。多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脑器质性疾病,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不可逆) 表现:1、智能障碍(主要表现) 2、人格改变 3、情感异常 4、行为异常,智 能,定义: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内容:常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分析力、创造力、想象力、判断推理,智能障碍 (智能各个方面的全面低下),1.精神发育迟滞:大脑发育成熟以前(18岁),有害因素损害大脑,致使智能发育受阻。,2.痴呆:大脑发育成熟以后,致病因素损害大脑,导致的智能衰退。,智能障碍,韦氏智力测验IQ等级划分,90-110 中等 50%,110-120中上 16.1%,80-90 中下 16.1%,120-130优秀 6.7%,70-85边缘 6.7%,130极优秀 2.2%,70智能障碍 2.2%,*智能障碍:等级划分,等级 IQ值 正常 85 边缘 7085 轻度 5069 中度 3549 重度 2034 极重度 20,第二节,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脑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脑部有组织形态学改变所致的精神障碍,是一组由脑变性、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创伤、颅内肿瘤、癫痫等因素直接损害CNS所致精神障碍的总称。 虽然病因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患者可具有共同的临床特征,可导致精神障碍的出现。,概念的解释,包含:一组疾病 病因:脑部疾病直接损伤CNS 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精神症状 预后:取决于脑部疾病(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治疗),病 因,变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 血管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 占位:肿瘤、硬膜下血肿 感染:脑炎、神经梅毒、艾滋病 创伤:脑外伤 中毒、缺氧:酒精、一氧化碳、药物、癫痫,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一、临床表现: 1.脑部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2.各种综合征之一 二、严重程度: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三、病程: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预后 与脑部疾病相关 四、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精神障碍,从前年开始大家都觉得王婆婆有些变了,很少出门买菜,偶尔与人见面时,招呼也懒得打了,附近的麻将馆和门球场也难见她的身影;家人觉得王婆婆的记性有点不好,比如做饭时忘记刚放了盐,又再放盐,经常把菜做得很咸,全家人都吃不下去。脾气越来越坏,自己把手表放忘了,便怀疑是媳妇给偷了,在家里大吵大闹;常常不注意卫生,在外捡拾破烂视为珍宝,乱取他人之 物据为己有,争吃抢喝恰似孩童;记性也变得 更坏了,吃饭不久又要求进餐,甚至忘记了自 己和家人的姓名,出门时常迷路。,王婆婆的故事,阿尔茨海病: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病因:1、遗传:家族聚集性 21(APP) 19(APOE) 1(PS2) 14(PS1)染色体基因突变 2、正常衰老过程加速;铅、硅中毒;机体解毒功能下降;慢性病毒感染以及脑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神经元凋亡与修复的失衡,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学:皮质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老 年斑、神经纤维缠结。 发病年龄: 65岁 病程:起病潜隐、发展慢、进行性加重。平均5 10年 临床表现:痴呆综合征 预后:不可逆,临床表现,早期 中期 晚期 记忆障碍 + + + 痴呆 - + + 人格改变 - + + 其他精神症状 - + + 社会功能减退 + +,诊 断,临床表现:痴呆综合征 精神、神经系统检查 认知功能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痴呆,治 疗,1、首要的是生活照顾和护理 2、改善认知功能药物 已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如 多奈哌齐(donepezil)、石杉碱-甲 3、对症控制精神症状:奥氮平,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过去多称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是脑循环障碍所致全脑或局灶脑功能(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患者多有明显的脑血管意外病史,如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虽然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但日常生活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习惯等均能在较长时 间内保持良好状态,人格也保持 得较完整,所以也称为局限性痴呆。,病因及发病机制:脑动脉硬化所致慢性持续性脑供血不足是引起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多发梗死的病变多发生在500m以下的细小动脉,只有当其血流减少到足以造成特定部位或全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害时,才会引起脑功能减退。,临床表现:1、脑血管病的症状,如头晕、言语不清、瘫痪、视力障碍等。 2、早期表现主要为记忆减退,近事记忆力减退尤为明显。 3、病人的情感活动也有障碍,偶闻琐事可失声大笑,笑声未绝又老泪横流,悲痛欲绝。 4、后期则智力全面减退,生活不能自理,或日夜颠倒,夜不能寐,日间昏睡,或终日僵卧不起,不吃东西也不说话,或外出乱走,不认识回家的路。 5、血管性痴呆情绪易波动,不稳定。,治疗要点:1、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 2、抗血小板制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活血化瘀的中药如银杏叶制剂、葛根、姜黄、丹参等。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也可应用。 3、 神经保护剂: 维生素C、维生素E、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兰等,可能延迟痴呆进展。 4、作用于脑代谢的药物:如都可喜、胞二磷胆碱、开可敏、脑复康、甲氯酚酯等,可促进脑细胞对血氧、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反应性和记忆能力。,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是一组因各种病原体直接损害脑组织引起的脑功能紊乱所致的精神障碍的总称。引起颅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以及寄生虫等。颅内感染可分为脑膜炎、脑炎和脑脓肿。颅内感染的病种甚多,本节仅讨论与精神科关系密切的伴有明显精神障碍的几种颅内感染性疾病。,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 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3、有受伤的危险 4、营养失调 5、部分自理能力受损 6、思维过程改变 7、有感染的危险 8、家庭应对无效,2019/8/23,35,可编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1)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 (2)个人卫生及皮肤护理 (3)饮食护理 2、特殊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生命体征,注意意识状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1)高热;(2)意识障碍;(3)谵妄状态; (4)精神症状;(5)智能障碍 3、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正确处理自己的社会矛盾和生活事件,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心理护理 入院阶段:主动介绍自己,加强沟通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从而减轻陌生感及焦虑和恐惧情绪 治疗阶段: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疾病的进展以及治疗、护理、预防的方法。告知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等。 康复阶段:帮助患者学习、 指导患者进行沟通能力和社会功 能的康复训练,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健康指导: 1、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2、指导患者加强体质锻炼; 3、坚持服药,按时复查; 4、生活中遇到困境或问题应采取积极态度正确的面对; 5、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找回人生的价值; 6、指导家属掌握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中毒及时抢救。 7、如有后遗症,则应加强教育,指导其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及功能训练,使患者能适应社会;如有痴呆,可让患者随身携带标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疾病诊断的信息卡。 8、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管理,防治意外事件的发生。,第三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概述,癫痫:是由于大脑细胞异常过度放电引起的一过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癫痫发作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并反复出现的脑功能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又称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原发性及继发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大致可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两种。,癫痫性精神障碍,非发作性,发作前精神障碍,发作前精神障碍是指部分患者在癫痫发作前(数小时、数天)出现焦虑、紧张、易激惹、冲动、抑郁、淡漠或一段时间的愚笨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胃纳减退、面色苍白、潮红及消化不良等前驱症状。须与先兆相区别,先兆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如情感、认知方面为表现的症状,实际上已经是临床发作的开始,病人的意识存在可能回忆并加以描述。,发作时的精神障碍,知觉障碍: 视觉:闪光、昌金花、黑朦,亦可见完整情景,有时可有感知综合障碍 听觉:单调的听幻觉,如耳鸣、有时可伴有眩晕。也可有言语性幻听或音乐 嗅觉:可闻到难闻的气味。 味觉:尝到某些不愉快或特殊的味道。,记忆障碍:病人可体验到一种记忆障碍,如对某些熟悉的名字,突然不能回忆。或有似曾相识、旧事如新感。 思维障碍:思维中断,病人感觉自己的思潮突然停止,或有强迫性思维,病人思潮不受自己控制地大量涌现。 情感障碍:恐怖、抑郁、喜悦及愤怒发作。恐怖发作是最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的情感障碍无明显的精神因素,突然发病,时间短暂,反复出现,有时常与错觉、幻觉同时存在。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指单独出现的自主神经发作,如头痛、头胀、流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呼吸困难、心悸、出汗、竖毛、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大多和其他发作合并出现。,自动症:是指病人在意识障碍时,出现不适当的失礼仪,或无目的、无效率的反复无意义动作。主要有反复咀嚼、咂嘴、吞咽、舔舌甚至咳嗽、吐痰、扮鬼脸、反复转头的寻找或疑惑状,或无目标的走动、跑步、玩弄衣物、搔首弄次、搬东西等,或重复语言或自言自语。此时无法面谈,如果阻止病人时,甚至会再现反抗的动作,但罕有攻击性行为。发作快结束时意识逐渐恢复,但常有遗忘。,神游症:患者在长至数天 甚至数年的一句时间里离家出走 通常游逛到较远的地方。神游症发作时,表现为突然不明原因的离家出走 外表上看似正常,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感知力,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活动:如买东西、付钱、买车票、简单地交谈等。 有的可以坐车,乘船长途旅行。若仔细观察病人可以发现有些心不在焉。神游症多发生在白天 绝大多数病人发作后完全遗忘,朦胧状态:是癫痫病人最常见的发作性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范围缩小,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差,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滞,反应迟钝,有时情感异常如恐怖、愤怒,有生动、鲜明的幻觉,大多为幻视,常伴有情绪暴发所致的冲动行为和其他残暴行为。在朦胧状态时,病人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流涎、多汗、睫毛反射亢进及步态不稳等。病人也可能表现淡漠,沉默不语、动作迟缓,对周围毫无反应或卧床不动,出现违拗、蜡样屈曲,酷似精分症紧张型,称为癫痫性木僵状态。朦胧状态常持续1-2小时,亦有长达1-2周或更长。发作结束时意识突然清醒,对发作情况部分回忆或完全遗忘。,发作后精神障碍,在发作后可出现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幻觉、妄想及兴奋激动等症状,其中兴奋激动及意识模糊是常见的症状。,发作间精神障碍,这类精神障碍是指一组无意识障碍,但其精神症状的病期具有迁延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包括慢性精神病状态如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及躁狂抑郁症样精神病、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智能缺陷及性功能障碍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发作前后精神障碍,治疗的目的是调整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控制癫痫发作。 发作间的精神障碍则与非癫痫病人相同,但注意许多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癫痫抽搐发作。 有智能障碍和性格改变的病人,应加强教育和管理,进行心理治疗和工娱治疗等康复措施。,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2、有受伤的危险 3、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4、知识缺乏 5、气体交换受损 6、突发性意识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2、用药护理 3、心理护理 4、对症护理,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护理,健康教育: 1、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及咖啡 3、了解诱发因素,尽量避免诱发因素的存在,预防癫痫发作; 4、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 5、适当参加活动,外出时随时携带就诊卡 6、禁止进行带有危险的活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7、定期复查。,第四节,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1、多发于躯体疾病高峰期,亦有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2、精神症状与躯体疾病的严重度平行。 3、精神症状多具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及随着躯体症状的轻重而多变。 4、病程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状况及处理是否得当。持续时间短,预后较好,如长期昏迷状态,可遗留人格改变或智能减退。 5、除表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外,多伴有躯体和神经系统病理体征及实验室阳性发现。,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概念:指各种躯体产生疾病,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影响脑功能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 1、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常有平行关系。 2、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则引起智能障碍与人格改变。从急性期过渡到慢性期间,可有抑郁、躁狂、幻觉、妄想、兴奋、木僵症状。 3、精神障碍在躯体疾病的整个病程中,具有波动、多变、错综复杂的特点。 4、躯体疾病的病程与预后决定精神障碍的病程与预后。病中严重昏迷者易出现智能障碍与人格改变。,常见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或其他微生物、寄生虫等所致脑外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梅毒、伤寒、麻疹伤寒、恶性疟疾、血吸虫病、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感染等所致精神障碍,颅内无直接感染的证据。,肺炎所致精神障碍:高热谵妄、可出现欣快、近记忆障碍、定向障碍和虚构,短暂而 片断的幻觉和被害忘想。 败血症所致的精神障碍:高热时有嗜睡、朦胧、谵妄,少数患者有幻觉、错觉。 破伤风所致的精神障碍:嗜睡、抑郁、迟钝、寡言少语,缺乏主动性,常见肌张力增高和抽搐发作等。 伤寒所致精神障碍:初期多见谵妄,部分病人在意识障碍恢复后可出现短暂的幻听、持久的遗忘,有的出现躁狂。,流感所致精神障碍:包括嗜睡、朦胧关头或谵妄、幻觉、抑郁或神经衰弱等。 狂犬病所致精神障碍:在兴奋前期为烦躁、不安等;发热时为焦虑、声光过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