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工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工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工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工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工区和南方地区》测试题(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达 标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以下几组对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存在的自然差异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A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冬季河流都不结冰,河流终年可以行船C在植被方面,北方地区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则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北方地区地形多以高原草地为主,南方地区则以平原水乡为主2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小麦 B水稻 C高粱 D玉米3下列几组地形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B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4位于南方地区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二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一熟5下列几幅景观图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景观,它们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B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C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D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6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 A大米、谷子 B高粱、玉米C面食、谷子 D面食、大米 提 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根据以往所学的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知识,判断我国北方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山东丘陵2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A苹果 B香蕉 C椰子 D柑橘3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年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风吹草低见牛羊4下列民居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四合院 B土楼 C高脚屋 D茅草棚5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6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较南方地区厚,朝北的窗户较小的原因是 A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温、防风B主要是北方地区传统文化决定的C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降水少,但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起到防风作用D北方地区多产黄土,黄土砌墙,必须加厚才能砌起来(二)填表题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中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代表性的地理事项:(三)填图题1在下面空白图中填注下列地理事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2位于北方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它们是_平原的一部分;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内的商品粮基地有:_。3根据华北平原地区与太湖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请你说说两地传统交通不同的原因。 答案:达标选择题1C 2C 3B 4A 5C 6D提高(一)选择题1B 2A 3C 4A 5B 6A(二)填表题(三)填表题1略 2东北 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3华北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较干燥,降水较少,河流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