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大关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考试高一 化学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铜的摩尔质量是80 gB 氨气的摩尔质量是17 molC 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 1 mol氢原子的质量是2 g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 g (1 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A 25.2 gB 24.8 gC 24.2 gD 25.8 g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2的摩尔质量为64 gB 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C 12 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D 4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4.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其质量是ag,12C的一个原子质量是b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B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CWg该原子中含有NA个该原子D 由已知信息可得:NA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80 g硝酸铵中含有氮原子数为NAB 0.1 mol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3.4NAC 1 mol甲烷和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相等D 16 g氧气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A6.某溶液中只含有四种离子,已知其中三种离子Na、Mg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1 molL1,则溶液中另一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A0.1 molL1B Al30.2 molL1C Cl0.3 molL1D K0.4 molL17.已知金属钾投入水中会发生剧烈反应,并有氢气生成。运输金属钾的包装箱应贴有的图标是()A 易燃液体B 遇湿易燃物品C 氧化剂D 腐蚀品8.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的是()A 液态氯化氢B 熔融氯化钠C 固体氢氧化钾D 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9.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A 2F22H2O=4HFO2B 2Na2H2O=2NaOHH2C CaOH2O=Ca(OH)2D 2H2O2H2O210.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B 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D 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11.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关于该溶液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B 一定含有碳酸氢根离子C 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D 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12.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KOH与H2SO4;Ca(OH)2与CH3COOHB BaCl2与Na2SO4;Ba(OH)2与H2SO4C Na2CO3与H2SO4;NaHCO3与HNO3D CaCO3与HNO3;CaCO3与HCl13.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不需要的实验操作是()A 过滤B 溶解C 蒸发D 称量14.下列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的是()A 食盐中混有少量泥沙B 含杂质氯化钠的硝酸钾C 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氯化镁D 酒精中混有少量的水15.Mg、Al、Fe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80 L H2(标准状况),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可能是()A 0.120 molB 0.110 molC 0.080 molD 0.100 mol16.现用氯水来制取含有次氯酸的溶液,既要提高溶液中HClO物质的量浓度,又要降低溶液中HCl浓度,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A 加热挥发HClB 加CaSO3C 加NaOH中和HClD 加CaCO3中和HCl17.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氧气中、空气中、氮气中、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B C D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氮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B 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C 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而产生白烟D 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19.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4.64 g某金属氧化物,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 g,则此金属氧化物是下列中的()A 氧化铜B 氧化铁C 四氧化三铁D 二氧化锰20.下列关于金属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反应中金属原子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B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而不具有氧化性C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可能为负价D 金属单质都能与盐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21.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 SiB SiO2C Na2SiO3D SiCl422.标准状况下氯气和氢气共aL,在光照下充分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恰好能使bmol 氢氧化钠完全转化成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列的()AbBbCbDb23.下列关于硅的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下不与任何酸反应B 常温下可与NaOH溶液反应C 常温下可与Cl2反应生成SiCl4D 常温下可与O2反应生成SiO224.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A 121B 123C 131D 11325.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B 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C 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D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26.在滴入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观察到的现象()A 变红B 无色C 先变红后褪色D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27.一定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B 镁和铝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1C 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D 镁和铝反应所用时间之比为3228.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含氧酸B 硅酸不溶于水,是一种非电解质C 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 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分卷II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4分) 29.实验室欲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40 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称量计算溶解摇匀转移洗涤定容冷却摇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2)某同学欲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g 氢氧化钠。(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填字母)。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30.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1)操作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2)进行操作后,如何判断SO已除尽,方法是_。(3)操作的目的是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4)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5)操作的目的是_。31.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制备二氧化硫和氯气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Na2SO3H2SO4=Na2SO4H2OSO2MnO24HCl(浓)MnCl22H2OCl2(1)用来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_和_。(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_(填“B”或“D”)试管中无明显现象。(3)装置C的作用是_。(4)若装置D中的品红溶液换成紫色的石蕊溶液,则出现的现象是_。(5)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铝的燃烧”,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铝箔(厚约0.1 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2)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结果观察到的现象与甲仍相同,其原因_。(3)丙同学积极改进实验,终于观察到铝在空气中燃烧,他的实验方案是_。(4)丁同学善于思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使他领会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他的解释是_;受丙同学的启发,他又提出了铝燃烧的另一实验方案,结果实验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_。(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通过_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可燃物燃烧的现象。33.某氧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硫酸亚铁。某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操作中配制溶液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外,还必须有_(填仪器名称)。(2)反应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检验沉淀中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4)将沉淀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为b2g,若b1b20.3,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5)坩埚的质量为42.6 g,最终坩埚与加热后的固体的总质量为45.8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6)有同学认为上述方案的实验步骤太繁琐,他认为,只要将样品溶于水充分搅拌,加热、蒸干、灼烧称量即可测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他的这个方案是否可行?_(填“可行”或“不可行”)。答案1.C2.B3.C4.B5.A6.C7.B8.B9.D10.B11.D12.D13.D14.B15.C16.D17.C18.C19.C20.D21.B22.D23.B24.D25.B26.C27.D28.A29.(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27.410.0(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4)BC30.(1)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 (2)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SO已除尽(3)除去过量的Ba2先加Na2CO3然后过滤,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4)漏斗(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31.(1)E还原性酸性(2)D(3)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和氯气(4)先变红,后褪色(5)SO2Cl22H2O=2HClH2SO432.(1)铝箔失去了光泽,内部铝熔化但不滴落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使液态铝不滴落(2)除去氧化膜的铝,在空气中又很快地生成一层新的氧化铝保护膜(3)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增大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铝缓慢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蜂产品加工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工合成晶体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按摩咨询接待服务方案
- 韩束网店营销策划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师考核
- 2025版司法局《刑事自诉案件反诉状》(空白模板)
- 玉米须茶营销方案策划
- 屋顶建筑垃圾转运方案设计
- 宿舍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城乡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 黑龙江省合格考数学试卷
- 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安全护理
- 202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第54课时-专题强化:测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专项训练【含答案】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 售后索赔流程管理办法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培养(气候与建筑)课件
- 幼儿园中国茶文化课件
- DB3205∕T 1105-2023 房屋安全鉴定服务规范
- 食堂燃气操作人员培训
- 2025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中国医学创新联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