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_第1页
课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_第2页
课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_第3页
课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_第4页
课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定位:,从宏观层面上提高博士生综合的理论素养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 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促使科技工作者承担起其社会责任 上课方式:讲授、讨论与观看录像相结合,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第一专题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第二专题 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及其伦理分析 第三专题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战略透视 围绕第一、二专题各安排一次讨论,主要参考书目:,1.美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版. 2.任定成等主编科学前沿与现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郑积源主编: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1998版 4.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航出版社,1995版,第一专题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从哲学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看,讨论题:,联系所学专业或学科的研究及发展情况,从本学科或专业的角度,试分析或概括本学科或专业宏观的发展趋势。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式和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背景:20世纪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科学现代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是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更为重要的决定近代特征的划时代事件” 20世纪的三次科学革命: 公认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不同领域不同说法的:,fgsd: H.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对第三 次科学革命的不同看法,N.Wiener:统计物理学是相当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另一次革命 L.Bertalanffy:一般系统论标志着科学的重新定向 钱学森:新旧三论为代表的系统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不亚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I.Prigogine:物理学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转变(非平衡态系统理论) J.Gleick: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三次科学革命,(1)相对论:关于高速及宇观尺度 (2)量子力学:关于微观尺度的对象 (3)混沌等:宏观尺度的复杂性问题研究20世纪未完成的革命 “相对论排除了绝对空间和时间的牛顿幻觉;量子论排除了对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迷梦,混沌则排除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可预见性的狂想” 美国物理学家J福特,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在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几乎每过10年,就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 如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重组DNA实验、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的广泛渗透等 广泛表现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前提界定(1):,不对科学和技术做区分,而是将科学技术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连续体一体化 邹承鲁:汉语中的“科技”(scitech) 法国科学社会学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以技术为主导,前提界定(2),主要是从哲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再也不能分开了”,“不存在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完美的科学和技术,只有我们都加入其中的“集体实验”(collective experiment) 当代科学技术是 隶属于社会的科学技术(science of society)、 服务于社会的科学技术(science for society)、 受制 于社会的科学技术(science by society)。,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从追求简单性、强调还原论到关注系统性、探索复杂性和非线性 从侧重物理世界,到特别关注生命、智能和生态环境 从兴趣驱动或应用导向的小科学,到成为联系国家或社会目标乃至国际合作的大科学 从关注本体论、认识论,到内在地联系道德、伦理和法律,从探索自然、追求真理,到强调第一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从硬科学全面发展,到软科学的兴起,科学的视野和疆域逐渐扩大 从两种文化分裂,到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交叉和融合。,从追求简单性、强调还原论到关注系统性、探索复杂性和非线性,经典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线性的、可解析表达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 把复杂性约化为简单性来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非线性的、非解析表达的、非平衡态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不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 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研究 “复杂性不再仅仅属于生物学了,它正在进入物理学领域,似乎已经植根于自然法则之中了。” 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2019/8/25,16,可编辑,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复杂化: 大脑的思维、机器智能、经济发展中的混沌问题、人类基因组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等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整体化、复杂化、系统化跨学科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引起的复杂化: 掺杂着政治、经济等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以及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等方面的因素,从侧重无机界、物理世界,到特别关注生命、智能和生态环境,从科技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主导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趋势:信息科技及其产业生命科学技术及其产业智能科技及其相关产业 信息技术革命 关注生命生命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克隆技术、人类基本组计划等 关注智能智能科技:意识的起源与演化、意识和思维的动力学研究、脑与行为的自组织、大脑如何对其信息进行存储 生态环境:物种保护、全球气候变化等人类肩负着对其他物种和所有生命的保护责任和对这个星球自然演化得以延续的道德义务,从兴趣驱动或应用导向的小科学,到成为联系国家或社会目标乃至国际合作的大科学(科学的国家化发展),美国20世纪的三大科学工程都是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大科学工程。 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综合力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关乎国家根本利益以及竞争力的基本力量和核心要素。美国的例子 “为了保持美国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并推进科学在重大国家利益中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和重新塑我们的科学政策。国家利益中的每一核心要素,都要求科学研究和教育给予强有力的保证。” 摘自克林顿等科学和国家利益 每当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时,美国总是以加大基础研究分量、推动竞争前移来进行应战。 关于美国研发费用的定量研究,fgsd: 曼哈顿工程:从1942年8月至1945年7月,美国为实现“曼哈顿计划”调集了15万科技人员,动员了50余万人,运用了全国1/3的电力,共花费了22亿美元的资金。“曼哈顿工程” 织的成功范例。 阿波罗登月计划:巨大的组织工程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国际合作的大科学工程(中国参加了1%的测序工作) ,体现着当代匠科学全球化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能有效促进其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技术中心以及产业中心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 科学史家通过对重大科学发明的统计提出,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跨国性转移 由16世纪的意大利(15401610)17世纪的英国(16601730)18世纪的法国(17701830)19世纪的德国(18701920)20世纪的美国 技术活动中心也存在着类似的转移 17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许多国家在特定时期成为科学、技术和产业的中心与该国的社会思想、政治状况、经济基础息息相关。在某个时期,一个国家之所以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科技或产业中心,主要在于该国为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种种条件,社会的科学能力的综合力量达到最大。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资本主义的早期确立、法国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德国19世纪的民族统一和哲学进步等与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是直接相关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需要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相关的体制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从关注本体论、认识论,到内在地联系道德、伦理和法律,科学技术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使得科学技术的价值论问题日益凸现,甚至成了科学研究是否应该或者可以进行的前提。 HGP包含着一个子计划,称为HGP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含义(简称ELSI),其目标是(1)预测和考虑HGP对个人和社会的含义(2)考查将人类基因组绘图和排序的后果(3)利用和解释遗传信息时如何保护隐私和达到公正(4)对参与基因研究的受试者以及新基因技术整合到临床时如何处理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问题 HGP的管理者认为此计划对HGP的成功至关重要,成为其制定科学技术政策和相关立法的基础和前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生殖伦理、科研伦理、克隆人、安乐死、核伦理等 鉴于科学技术的新风险往往牵涉到一些严格的伦理道德,法国政府向每个科学技术公共机构提出设立一个“伦理委员会”的建议,从探索自然、追求真理,到强调第一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科学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增强,最初科学研究的目的:探索自然、追求真理 有关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6080 不同利益的个人、企业、政府乃至国家集团争夺科技优势,社会势力对科学和技术有目的的控制和利用空前加剧。科学不再是智慧和理性的代表而成为与经济严重依赖的一种实用工具。,从硬科学全面发展,到软科学的兴起,科学的视野和疆域逐渐扩大,社会运行的复杂化导致了管理科学、行为科学、政策科学和专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学科领域等软科学的普遍兴起。 管理科学重大作用的凸现,曼哈顿/阿波罗 政策科学:定量化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STS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社会研究 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甚至人文科学,从两种文化分裂,到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交叉和融合。,一种文化的困境:“科学”与“人文”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 60年代英国的C.P.斯诺(Snow)两种互不相通的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家与人文学者60年代英国知识界探讨的最为热烈的话题,80、90年代国内知识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走向融合。 信息科学技术高扬了一种自由理想、生命科学技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领域 美国的科学基金、欧洲的科学基金,经济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本身应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的。 经济学的科学化过程一定程度上追求形式化、模型化和数量化,偏离了经济学本来的社会性和人文性。 近30年来,经济学呈现出从经济学领域到非经济学领域,从纯理性假设到合理性假设(现实性)假设,从纯经济分析到非经济分析,从纯经验验证到综合验证的发展趋向,昭示了经济学发展的人文化趋势。,经济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研究对象从纯经济领域向非经济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从单纯研究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整体的发展宏观领域或微观个体的,从经济学科学门户独立到与其它学科的渗透,表现出经济学与社会、人、制度之间的人为障碍的清除,走向也比较开放、兼容并蓄的轨道。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门人文科学,是集人类价值与行为准则以及社会秩序的探索之大成的完整学科。,人文学科的重要作用,“人文科学和艺术在延续文明、挑战功利主义价值观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必须让人类看到他的行为与其间的联系,看到其特殊的存在和一般社会生活间的联系,看到他的日常谋划和他所承认的伟大思想间的联系”,“防止人类对社会的有价值的、和平和幸福的倾向丧失信心”。 理想制定了标准,供我们检测、评判现实 通过哲学批判来表达对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的追求。,fgsd: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