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单选题.doc_第1页
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单选题.doc_第2页
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单选题.doc_第3页
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单选题.doc_第4页
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单选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预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竞赛考试题库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时间是( C ):A、2009年5月1日 B、2010年6月1日C、2009年6月1日 D、2011年2月10日2、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施的时间是( A): A、2010年11月1日 B、2010年6月1日C、2000年6月1日 D、2009年2月10日3、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C ): A、国家质检总局规定 B、质监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规定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D、国家认可委规定4、食品安全标准是( B ): A、非强制性标准 B、强制执行的标准C、大部分是强制性标准,少部分是非强制性标准D、国标、行标、企标三种5、食品检验实行( C)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A、食品检验机构 B、检验人C、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D、食品检验机构或检验人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A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 B、4小时C、24小时 D、10小时7、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障( C )安全: A、检验人员 B、检测仪器C、实验室 D、检测环境8、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A )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 A、虚假 B、合格C、不合格 D、公正、准确9、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 B ),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规定通过资质认定后,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按本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检验活动: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评审准则 B、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 C、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D、食品检验工作规范10、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C ),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A、食品检验机构 B、检验人 C、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 D、食品检验机构或检验人11、每个州(市)抽取的县级监测点数目为个。抽取的监测点覆盖的城乡人口数至少应当占本州(市)人口总数的(B):、 、12、要零售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分别采取同一样品的,餐饮食品样品采样量应当不少于同类样品的(D):、分之一、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四分之一13、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范围在全省(A)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 、个州(市)级,105个县(市区) 、个州(市)级,0个县(市区) 、个州(市)级,个县(市区)、个州(市)级,个县(市区)14、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对象为全省各州(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置完毕的,发病(A)级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人、人、人、人15、安徽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由(A)承担:、家哨点医院及所在地疾控中心、家哨点医院 、家疾控中心承担、家哨点医院和疾控中心16、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 B )证明,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A、风险监测 B、风险评估 C、风险预警 D、风险识别17、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B )规定:A、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18、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人员采集样品,应当( D ):A、以出厂价购买 B、免费抽取 C、以批发价购买 D、按照市场价格购买19、( C )是指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种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A、食品毒理学实验 B、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流行病学调查20、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下列( D )食品可以添加食用香料:A、新鲜水果 B、大米 C、蜂蜜 D、风味饮料21、测定食品中水分时样品两次质量差不超过(B),即为恒重。A、1mg B、2mg C、3mg22、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为计算乘以(C)即为蛋白质 。A、5.30 B、6.00 C、6.2523、测定样品时仪器一般预热( C)分钟。A、5 B、10 C、3024、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是( D )A、氢灯 B、火焰C、电弧 D、空心阴极灯25、测定食品中水分时样品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B ),即为恒重。A、1mg B、2mg C、3mg26、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为计算乘以( C )即为蛋白质。ml。A、5.30 B、6.00 C、6.2527、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B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清水洗眼睛 C.用干净 手帕擦拭。28、检测科室应定期对所用检测方法进行 ( C ),确保使用的标准方法为最新有效版本。A、认可 B、认证 C、确认29、小型仪器室及天平室室内应保持干燥,每台天平内应放置一小瓶(袋) ( B ),且要勤换。A、保鲜剂 B、干燥剂 C、稳定剂30、当仪器设备经校准/比对给出一组修正因子时,应对检测数据进行( C ),确保修正因子得到正确应用。A、复检 B、限制 C、修正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分析线波长为( D )。A 、213.8nm B 、248.3nm C 、285.Onm D 、283.3nm 32、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时,为了防止铁、铜、锌等离子的干扰,应加人( D )。A 、柠檬酸铵 B 、氰化钾C 、盐酸羟胺 D 、以上都是 33、食品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感官检验法、物理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和(D )。A、嗅觉分析法 B、密度法 C、折光法 D、仪器分析法34、测定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是(A)。A、凯氏定氮法 B、缩二脲法C、重量法 D、薄层法35、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的方法中,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配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 C )配合物。A、黑 B、白色 C、红色 D、紫色36、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态氮时,常在试品中加入( B )。A、乙醇 B、甲醛 C、甲醇 D、丙酮37、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B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38、实验室用电安全,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C )。A、清扫仪器时应关闭电源 B、严禁用湿抹布擦洗电器C、电线浸湿后仍继续工作D、遇触电事故迅速关电源或用绝缘物拨开电线39、不允许开启天平加减砝码或样品,是因为这样做带来危害最大的是( A )。A、易损坏瑙玛刀 B、易使样品晒落在称盘上C、称样不准确 D、天平摆动大,停不稳40、食品中食盐的测定,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 C )。A、溴甲酚兰 B、溴甲酚绿甲基红C、铬酸钾 D、重铬酸钾41、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食物中( A )A、发霉的玉米 B、炸糊了的薯条 C、过了保质期的牛奶 D、海鱼和贝蛤类食品42、发芽马铃薯的主要致毒成分是( D )A、亚麻苦苷 B、苦杏仁苷 C、秋水仙碱 D、龙葵素43、食品安全监管的目的是为了( B )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与风险,防止特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A、尽量 B、最大限度 C、尽最大努力 D、彻底44、食品的贮存包括冷藏和冷冻两种方式,那么食品冷藏贮存温度是指多少度( A )A.4-10 B.0-(-29) C.0-(-10) D.0-(-18)45、食物代谢解毒的主要部位是( B )A、胃 B、 肝脏C、小肠 D、大肠 46、以下鱼不能食用的是( A )A、河豚鱼 B、鲫鱼 C、银鱼 D、鲤鱼47、鲜黄花菜中含有的毒素是( C )A、龙葵素 B、皂素 C、类秋水仙碱 D、钩吻碱48、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是:( B )A、年月日 B、年月日C、年月日 D、年月日49、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者利益C、保护食品正常出口 D、严惩违法行为50、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 B )负责。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51、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 A )负责。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2、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 D )负责。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3、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 C )A、明星代言 B、产品标准代号C、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D、制作成份54、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 D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A、每四年 B、每三年C、每两年 D、每年55、( B )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A、食品安全风险方案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D、食品安全风险计划56、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 A )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A、应当 B、不应当C、可以 D、不可以。57、以下哪一种微生物不是常见的致病菌?( A ) A、酵母菌 B、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氏菌58、干制食品的安全评价指标为( A )A、水分活度 B、成熟度、总固形物C、大小、形状、匀称和样式 D、质地、松脆、硬度59、食品中的微生物性危害分类,应当不包括:( A )A、动植物性危害 B、细菌性危害C、真菌性危害 D、病毒病和寄生虫病60、河豚鱼毒素属于( C )A 、血液毒 B、 原浆毒 C 、神经毒 D、肝肾毒61、食品卫生标准中的菌落总数是指被检食品中( C )A、单位重量(g)、体积(ml)内所含的细菌数B、单位重量(g)内所含的细菌数C、单位重量(100g)、体积(100ml)内所含的细菌数D、单位体积(ml)内所含的细菌数62、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B ) A、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本身B、其产生的外毒素即肉毒毒素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生长快 D、食品腐败63、牛乳中检出的黄曲霉毒素,应主要属于( D )A、黄曲霉毒素B1 B、黄曲霉毒素B2C、黄曲霉毒素G1 D、黄曲霉毒素M1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防腐剂( C )A、苯甲酸及其钠盐 B、山梨酸及其钾盐C、丁基羟基茴香醚 D、对羟基苯甲酸酯65、有时细菌会形成芽孢来帮助其做什么?( C ) A、大幅度增加致病性 B、繁殖C、在不利环境中存活 D、更加容易来回移动66、进行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时最值得信赖的资料是:( A )A、流行病学研究 B、动物试验研究 C、体外试验 D、构效关系67、食品再加热卫生要求中规定的食品加热时的中心温度要达到多少以上 ( A )A、70 B、75 C、80 D、85 68、引起肉毒中毒的较常见食物是:( A )A、臭豆腐 B、海鲜 C、水果 D、鸡蛋6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核心步骤是( D )A、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HI)B、危害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 HC)C、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 EA)D、风险特征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RC)7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卫生部及相关部门于每年( C )底以前制定并下发下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A、3月 B、6月 C、9月 D、12月7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于每年( B )底前报送卫生部。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72、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不包括的内容是( C )。A、食品 B、食品添加剂 C、消毒餐具 D、食品相关产品 7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 B )起施行。A、2009年5月1日 B、2009年6月1日 C、2010年5月1日 D、2010年10月1日74、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D )年,需要延续有效期的,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向资质认定部门提出复核换证申请。A、2 6 B、3 3 C、5 1 D 、3 67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应当在检测后的( A )日内上报。 A、20 B、5 C、7 D、1576、食品检验计算机要求实验室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应当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二级以上的要求,该处二级指( D )。 A、访问验证保护级 B、安全标记保护级 C、用户自主保护级 D、系统审计保护级77、食品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当妥善保存至少( D )年。A、1 B、2 C、3 D、578、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由( C )进行。A、食品检验机构 B、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D、食品行业协会7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2012年安徽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项监测项目( D )。A、亚硝酸盐 B、苯甲酸 C、安赛蜜 D、瘦肉精80、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要求抽取的城市、县城和乡镇的人口数至少占本监测点人口数的( B )。A、20% B、30% C、40% D、50%81、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要求:各类食品抽样计划,各监测点在零售阶段应从饭店(酒店)等餐饮单位抽取样品数量不少于( C )。A、10% B、20% C、30% D、40%82、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