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梅尼埃病的诊断及治疗zhonggao资料.ppt_第1页
课件:梅尼埃病的诊断及治疗zhonggao资料.ppt_第2页
课件:梅尼埃病的诊断及治疗zhonggao资料.ppt_第3页
课件:梅尼埃病的诊断及治疗zhonggao资料.ppt_第4页
课件:梅尼埃病的诊断及治疗zhonggao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尼埃病的诊断与治疗,山东省立医院集团 眼耳鼻喉医院,定义,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单耳患病者约占85%,累及双侧者常在3年内先后患病。,流行病学,英国发病率 0.1% 白人高发,无性别差异 发病年龄2050岁常见,儿童亦可罹患 日本二战后发病率逐渐增高 我国无流行病学资料 占耳性眩晕的6164%,病因和发病机制,解剖因素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病毒因素 血管因素 代谢因素 心理因素,治疗,无特效疗法改变临床病程,原因,确切病因不明 安慰剂药效已被广泛认可 此病有缓解或消失的倾向,保守治疗,眩晕急性发作 普鲁氯哌嗪 肉桂苯哌嗪 异丙嗪 安定 维持治疗 利尿剂 安慰剂 血管扩张剂 心得安 皮质类固醇激素 眩晕最终消失者占患者的70%90%,手术治疗,30%1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分为保守性手术和破坏性手术 保守性手术主要指内淋巴囊手术 破坏性手术指迷路切除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化学性迷路切除术,临床资料,19832003 手术治疗梅尼埃病98例 年龄 2070岁 已状窦后前庭神经切断术35例 内淋巴囊引流术63例,梅尼埃病首发症状与病程,1995CHE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分4期,内淋巴囊手术,主要包括引流术和减压术 国内报道引流术和减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多采用内淋巴囊切开乳突引流术,内淋巴囊尸体解剖,常规耳后切口,完成乳突轮廓化,外半规管延长线下后半规管后寻找内淋巴囊,切开内淋巴囊,常规耳后切口,完成乳突轮廓化,内淋巴囊,乙状窦,找到并切开内淋巴囊,内淋巴囊,乙状窦,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切断术,桥小脑角区解剖,桥小脑角解剖,2019/8/26,31,可编辑,耳蜗神经,前庭神经,面神经,手术方式选择标准,选择手术方式时主要根据病人听力水平 实用听力者(听阈小于50db,和/或50db言语分辨率大于50%)首选内淋巴囊手术 无实用听力者首选乙状窦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手术方式选择标准 尚需考虑下述因素,严重程度和频率 生理年龄 职业和生活方式 对侧耳状态,疗效评价及随访指标,疗效评定 根据我国1996年上海会议标准和1995美国CHE标准,术后2年评定疗效 术后随访220年,平均随访10年,疗效评定标准,眩晕控制评定 听力评定 工作生活能力评定,眩晕控制,眩晕疗效值的公式:疗效值=治疗后24个月月平均发作次数/术前6个月月平均发作次数100 A级 0 (完全控制) B级 140(基本控制) C级 4180 (部分控制) D级 81120(未控制) E级 120 (加重),听力评定,以治疗前6个月内最差一次的0.25、0.5、1、2和3kHz听阈平均值减去治疗后1824个月最差的一次相应频率听阈平均值进行评定 A级 改善30dB B级 改善1530dB C级 改善014dB(无效) D级 改善0(恶化),工作生活能力评定,患者自己评估 分六级,并发症观察,前庭神经切断术后观察 平衡功能 脑水肿 颅内出血 脑脊液漏 感音神经性聋 颅内感染 切口感染等 内淋巴囊引流术后观察 感音神经性聋 脑脊液漏 中耳感染 面瘫,结果,眩晕控制,前庭神经切断术 完全控制 33/35(94%) 基本控制 2/35 (6%) A级一例术后4年眩晕复发 内淋巴囊手术 完全控制 28/63(45%) 基本控制 13/63(20%) A级6例术后35年眩晕复发,听力评定,前庭神经切断术 听力下降率83%,无变化17% 继续随访大部分病人听阈有缓慢上升趋势 内淋巴囊引流术 听力改善率11%,听力恶化率32%,无变化57%,各项手术两年时治疗效果,工作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每个病人术后和术前自我评定比较,生活工作能力评定提高一级或者以上水平称为改善 前庭神经切断术生活工作能力改善率100% 内淋巴囊引流术生活工作能力改善率66%,并发症,前庭神经切断术 脑水肿 2例 脑脊液漏1例 术侧头痛1例 平衡不稳感35例 个别病人术后出现严重的平衡不稳感 持续2至3月 感音神经性聋2例 内淋巴囊引流术:感音神经性聋1例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正常,耳鸣的变化,前庭神经切断术:耳鸣21例,术后2年随访无变化6例,加重15例,其中2例患者耳鸣难以忍受,行迷路切除术后,一例缓解,一例仍无明显改善。 内淋巴囊引流术:耳鸣53例,术后2年随访缓解13例,减轻或无变化27例,加重13例,耳闷胀感,前庭神经切断术8例,耳胀满感无变化6例,加重2例 内淋巴囊引流术10例,8例消失,2例减轻,讨 论 前庭神经切断术,乙状窦后径路手术的主要优点是可避免损伤内耳结构及面神经 无证据表明因为对侧耳可能会发生梅尼埃病而不行已发生梅尼埃病侧前庭神经切断 应避免双侧前庭神经切断,前庭神经切断术,前庭神经切断虽然是治疗严重周围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所有病人都能获益 不能改善听力及耳鸣 提示术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 严重耳鸣患者尝试应用迷路切除术治疗,破坏患者的外周听觉器官,但是这种治疗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因此我们认为耳鸣产生的部位可能不仅在听觉外周器官,可能与听觉中枢例如听皮层有关,前庭神经切断术,主要术后并发症是平衡失调 乙状窦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无严重的、致死的并发症发生 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术中操作导致小脑前下动脉痉挛或者损伤耳蜗神经有,前庭神经切断术,在桥小脑角前庭神经纤维占据第脑神经的上半部,耳蜗神经纤维占据下半部,两者之间常有裂沟,裂沟上常有一条滋养血管纵形其中,因此裂沟多较明显可辨,但这种分辨方法不可能十分精确,因有近25%患者在桥小脑角区前庭神经与耳蜗神经之间无明显裂沟,即找不到明显的滋养血管来分界。我们就按各50%的标准从中间分离开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有时为了确保将前庭神经切断,有意将第脑神经的前2/3切断,即多损伤一些耳蜗纤维而不漏切一点前庭纤维,内淋巴囊手术,内淋巴囊手术种类很多,例如引流术、减压术、切开术、颞肌造瓣术、珠网膜下腔分流术、单向瓣膜术等等,我们同意刘兆华的观点,认为行引流术较好,手术方式简单,安全有效,无颅内感染,效果不佳的弊病,我们将银夹夹在囊的切口一侧,使切口不易闭合,可保持永久引流,内淋巴囊手术,手术方法简单,符合生理要求,目前仍应作为早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内淋巴囊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将从手术中受益 该手术具有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差的特点,内淋巴囊手术,后半规管损伤引起感音神经性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