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热点题型】题型一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例1、如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B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提分秘籍】 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2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含义比较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象征含义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每一阶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特殊形状无极少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100%一般说来,能量传递的平均效率大约为10%20%。【高考警示】(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2)能量传递效率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个体或两个种群之间。(3)建立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但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举一反三】 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 从能量关系看题型二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例2、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 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 疏松土壤可能加快过程【提分秘籍】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解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光能化学能热能(一般形式)以化学元素形式流动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联系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高考警示】(1)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2)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举一反三】 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 能量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题型三 对能量流动相关计算及应用 例3有一食物网如右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A. 550 kJ B. 500 kJC. 400 kJ D. 100 kJ【提分秘籍】 1.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或20%来解题。(1)设食物链为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10%)3。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2)在食物网中分析:如在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消耗的能量越少,如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计算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应取最短食物链AD,并以2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20%;计算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时,应取最长的食物链ABCD,并以1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10%)3。(3)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给定食物网(链),按照要求进行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2)根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确定食物链(网)。【举一反三】 如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 y90ax10x B. y25ax5xC. y20ax5x D. y10ax10x【高考风向标】 1.(2015海南卷.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2.(2015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3.( 2015四川卷.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4.( 2015四川卷.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 2015课标II卷.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 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 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1(2014江苏,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2014新课标,31)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3(2014天津卷)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4(2014山东理综,27)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和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高考押题】 1. 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A. 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 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 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 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去向相同B. 信息传递发生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碳循环D. 枯枝败叶中的能量不能被植物所利用3. 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 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 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 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故需要能量少4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释放量;分解者呼吸释放量;消费者呼吸释放量;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B. 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 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D. 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5.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6.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错误的是()A. 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 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C. 分解者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CO2、H2O、酒精和乳酸等D. B、C、D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给A利用7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 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 E1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8. “波恩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再次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图中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 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可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D. 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9.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CO2和COB. 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 丁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甲、乙、丙总能量的10%20%D. 丙处在第三营养级10. 两位同学在观看有关恐龙的影片,甲同学提出:“我体内的能量中可能有远古恐龙体内的能量”,乙同学提出:“我体内的物质中可能有远古恐龙体内的物质”。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说法()A. 两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B. 两同学的说法都不对C. 只有甲同学的说法有道理D. 只有乙同学的说法有道理11.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该图主要体现的是碳元素的循环 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图中的生理过程b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A. B. C. D. 1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C. 物质循环的进行需要能量的推动D. 能量流动的载体是各种有机物1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填数字序号)过程实现的。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填数字序号)箭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522-9: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9: Climatic tests
- 2025年现场施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利工程管理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宝石学与鉴定技术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政策分析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健康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题及答案
- 2025年科技与管理结合的职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户外教育与青少年发展课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七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课件2025年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DL∕T 5370-20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术规程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监控立杆基础国家标准
- 亿赛通数据泄露防护(DLP)_CDG_V3.1用户使用手册
- 方格子汉字独体字表
- 德鲁克的绩效观
- 那洛巴尊者传
- 包材产品HACCP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