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检测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检测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检测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检测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检测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卷(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某地自然带分布图,基带为温带阔叶林带。读图回答13题。1图中自然带分布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析:选C从图中信息判断:温带阔叶林带、寒温带针阔混交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高山岳桦矮曲林带、山地苔原带的分布是由西向东变化,既不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布、也不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而且材料中还出现了山地自然带,故直接选C。2我国平原地区缺失苔原带的原因()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解析:选A苔原带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而我国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纬度低是我国缺失苔原带的原因,所以选A。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A美国东南部 B中国东北地区C巴西高原 D俄罗斯北部解析:选B美国东南部为常绿阔叶林带,A错;中国东北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符合题意,选B;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带,C错;俄罗斯北部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带,D错。(2019届长沙市长郡中学调研)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 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地面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 mm左右,据此完成46题。 4该山峰最可能位于()A太行山 B秦岭 C武夷山 D大别山解析:选C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 000 m左右且山体所在地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丰富说明东南坡为迎风坡,据此结合选项,武夷山符合,选C。5海拔1 600 m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海拔1 600 m2 000 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水热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这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示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据此分析选C。6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A东南坡海拔1 400米处 B西北坡海拔1 600米处C西北坡海拔1 200米处 D东南坡海拔1 900米处解析:选B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中乔木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应该是三类乔木都有并且比例相差不大的地区。由图并结合选项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 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据此选B。(2019届长沙市长郡中学调研)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9题。7图中M自然带东西宽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土壤 D人类活动解析:选A图中M自然带位于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区域范围小,所以自然带的东西宽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对。洋流、土壤、人类活动不是影响自然带宽度的主要因素,B、C、D错。 8甲、乙、丙、丁四自然带中,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选A郁闭度是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甲、乙、丙、丁四自然带中,甲地是热带雨林带,植被茂密,郁闭度最高,A对。乙是热带草原带,丙是热带沙漠带,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郁闭度低,B、C、D错。9我国下列地区植被景观与N岛最相似的是()A海南岛 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 D柴达木盆地解析:选C图中N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我国植被景观与N岛最相似的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应是山东半岛,C对。海南岛是热带季雨林景观,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常绿林景观,柴达木盆地是荒漠景观,A、B、D错。(2018届山东潍坊高考预测卷)读早春短命植物大致分布范围图,回答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早春短命植物分布在内陆地区,这些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植物利用早春融化雪水或雨水生长发育夏秋季无植物的原因是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短命的原因是一年中只有早春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A B C D解析:选D从图中分布的地区看早春短命植物一部分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这些地区会受到海洋气团控制,错;植物利用早春融化雪水或雨水生长发育,对;夏秋季无植物的原因是该区域夏季炎热,短命植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逃避干旱的夏季休眠现象,这些地区不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错;短命的原因是一年中只有早春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对。选择D。11我国伊犁(伊宁)一带短命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是()A冬季受北冰洋气流影响,降雪量大B早春积雪融化,为植物提供充足水源C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植物生长速度快D从河谷到高海拔地区落差大,植物种类多解析:选D冬季受北冰洋气流影响,降雪量大,早春积雪融化,为植物提供充足水源,这些只能说使植物生长好,不是导致种类多的主要原因,A、B错;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植物生长速度快,不是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C错;从河谷到高海拔地区落差大,水热条件差别大,植物种类多,D对。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解析:(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此题可借鉴热带迁移农业的知识来进行作答。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13(3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苔原带的2 1402 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 1402 220处的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苔原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1)判断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2)说明坡度较大部位易被草本植物入侵的原因。(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解析:(1)2 1402 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特殊区域”指较低海拔、陡坡处,根据图示,草本植物易入侵的部位,海拔低,坡度大,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2)坡度较大部位的土壤较薄,草本植物较灌木易于着生和定植,所以易被草本植物入侵。(3)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