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板块五明清(1368~1840年前)第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时提升训练.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板块五明清(1368~1840年前)第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时提升训练.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板块五明清(1368~1840年前)第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时提升训练.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板块五明清(1368~1840年前)第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时提升训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明清时期的经济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1清代铸币混乱2明清商帮的外贸路线3区位优势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4晚明海外贸易5清代对外贸易6综合7一、选择题1.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这表明明清时期()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解析:A据材料中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多、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使牛耕较前代减少,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投入大量劳动力”说明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2.(2018山东日照二模)清前期,银两和制钱(官方铸行的钱币)都是法定货币,在市场上同时流通,但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状、名称、纯度不一,银钱比价混乱。这种状况()A.便利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B.加剧了中国白银外流的局面C.阻碍了中西经济贸易的发展D.反映了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解析:D材料反映了中国货币的落后与混乱,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扰乱了国内市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货币的落后与混乱不利于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A项错误。清前期的正当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是大量银元流入中国而非中国白银外流,B项错误。阻碍中西经济贸易的是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而非混乱的币制,C项错误。3.(2018河北衡水二调)晋商曾经开辟了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绵延清代200余年的外贸路线。这反映出晋商()A.迫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主要业务是经营对外贸易C.具有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C据材料可知,晋商开辟了自中国南方到北方,并直通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路线,此即后来所说的“万里茶道”,这一方面是晋商逐利的体现,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晋商克服困难,敢于冒险的开拓进取精神,C项正确。明清政府加强而非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B项错在“主要业务”,晋商属于明清崛起的区域性商帮中的佼佼者,其主要业务是国内的商业贸易。近代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项错误。【新知生成】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从中国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 760千米,其中水路1 480千米,陆路3 280千米。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从恰克图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使茶叶之路延长到13 000千米之多,成为名符其实的“万里茶道”。4.(2018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月考)据史料记载,广州、博罗、四会等附近有大城,有市、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而且三地都处江边,四会则控制着现在的佛山、南海、高明、三水等地,是西北江的交汇处,也是货物流通的枢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交通枢纽对商品集散地的重要性B.广东与中原的经济来往频繁C.官方对商品贸易进行严格管理D.广东瓷器经河道运输至中原地区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强调的是交通枢纽处有政府的管理、在货物流通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中“三地都处江边”“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涉及海上丝绸之路,应属对外贸易,B、D两项排除;材料提到官方对商品贸易的管理,但并未提到严格管理,而是为了凸显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5.(2018江苏六市二调)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晚明海外贸易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臣请言开洋之利。我中国人若贩吕宋,则单是得其银钱而已。是以中国湖丝百斤至彼悉得价可二三百两。”何乔远请开海事疏“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商人回澳,征水陆二饷外,属吕宋船者,每船更征银百五十两。”张燮东西洋考“所通乃吕宋诸番,每以贱恶什物易其银钱,满载而归,往往致富。”李廷机李文节集A.晚明政府禁止民间海外贸易B.白银自吕宋流入中国C.西方殖民者垄断东西方商路D.中国商人主导对外贸易解析:B据材料可知,三则不同史籍记载的共同信息是晚明对吕宋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商人获利颇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B项正确。A项中“禁止”与材料“故商人回澳”矛盾,C项中“垄断”、D项中“主导”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A、C、D三项。6.(2018湖南怀化一模)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区域从沿海扩大到东南,从江浙扩大到内地。从此,一个新的货币量词进入汉语体系,那就是“圆”(后又写成“元”)。这反映了()A.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C.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D.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解析:B据材料可知,康熙年间,美洲银元在中国使用区域扩大,表明美洲银元大量流入我国,海禁政策有所放松,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故B项正确。A项始于鸦片战争,故错误;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仍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型,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8东北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根据材料,结合中国明清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材料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和繁荣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后半部分;第二、商业发展和繁荣没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前半部分。材料认为明清商业发展和繁荣的原因是巨大市场和长期政治稳定,选择这一论题进行论述需要结合所学,列举明清商业市场扩大和明清政治稳定的表现和原因。选择第二个问题进行论述则需要列举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领域的知识。答案:示例:论题: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巨大市场和长期政治稳定。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的商品生产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对外贸易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之一。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