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常见致病真菌.pps_第1页
课件:常见致病真菌.pps_第2页
课件:常见致病真菌.pps_第3页
课件:常见致病真菌.pps_第4页
课件:常见致病真菌.pp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31/2019,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返回总目录,退出,8/31/2019,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本 章 导 学,真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带给人们不同程度的身心危害,故哪些真菌可以引起人类感染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在前已述及的真菌中,存在着一些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它们是谁,引起哪些疾病,为什么能够引起这些疾病,都值得我们关心。本章就对这些问题展开必要的讨论。,返回总目录,退出,8/31/2019,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学 习 内 容,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思考题,返回总目录,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8/31/2019,浅表感染真菌亦称皮肤感染真菌,是指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包括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等),并引起浅部感染的一群真菌,临床上主要引起各种癣。,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一.皮肤癣菌分类 分为三个属: 1.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2.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3.小孢子癣菌属(Microsporum),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小孢子癣菌,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1.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致病菌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 侵犯部位:侵犯表皮、甲板、毛发 疾 病:体癣、足癣、手癣、股癣、甲癣、发癣 形态学特征: 大分生孢子细长、薄壁、棒状、两端钝圆 小分生孢子侧生、散在,呈葡萄状,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断发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足 癣,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发 癣,甲 癣,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2.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致病菌种:絮状表皮癣菌 侵犯部位:侵犯表皮、甲板,不侵犯毛发 疾 病:体癣、足癣、手癣、股癣和甲癣 形态学特征: 大分生孢子侧生或顶生,棍棒状,壁薄 小分生孢子无,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3.小孢子菌(Microsporum) 致病菌种:奥杜盎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侵犯部位:毛发,皮肤 疾 病:头癣、体癣 形态学特征: 大分生孢子厚壁,梭形 小分生孢子卵圆形,侧枝末端,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二、微生物学检测 1.镜检:标本10%KOH,稍加温,镜检,标本中发现 菌丝和孢子,可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标本接种于沙保培养基进行培养,根据 菌落特征、菌丝和孢子特点等鉴定,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一节 浅表感染真菌,三、防治原则 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保持鞋袜干燥,防止皮肤癣菌滋生。 2.抗真菌药物:头癣可选用灰黄霉素、咪康唑等;体癣和股癣宜选用伊曲康唑;甲癣可口服灰黄霉素或伊曲康唑治疗数月,但容易复发。,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是指侵犯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的病原性真菌。涉及诸多真菌门类,主要有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等。,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一、假丝酵母菌 (一)生物学特点 形态:菌体圆形或卵圆形、G+ 繁殖:芽生 组织内:芽生孢子、假菌丝 培养:厚膜孢子 菌落:类酵母型菌落 营养要求:不高,沙氏培养基(酵母样菌落),退出,8/31/2019,假菌丝,厚膜孢子,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退出,8/31/2019,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一、假丝酵母菌 (二)致病特点 1.机会致病菌致病:存在于口腔、上呼吸道、肠道与阴道黏膜的正常微生物群,当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时,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2.所致疾病:皮肤、黏膜感染;内脏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假丝酵母菌感染,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一、假丝酵母菌 (三)微生物学检测 1.直接镜检 假菌丝和芽生孢子可帮助诊断。 2.培养与鉴定 (1)芽管形成试验 (2)厚膜孢子形成试验,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一、假丝酵母菌 (四)防治 1.局部用药:制霉菌素、甲紫、酮康唑和氟康唑等。 2.全身用药: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二、新生隐球菌 (一)生物学特点 分布:鸽粪;人类的体表、口腔、粪便。 形态:圆形的酵母样细胞,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荚膜。 繁殖方式:芽生,无假菌丝。 菌落:酵母型菌落。 荚膜多糖:A、B、C、D 4个血清型。 临床分离株:A、D型。,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二、新生隐球菌 (二)致病特点 感染类型:外源性(多数)、内源性(少数)。 致病物质:荚膜多糖。 感染途径:呼吸道。 所致疾病:肺部感染。 播散感染: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预后不良。,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一、新生隐球菌 (三)微生物学检测 1.直接镜检(墨汁涂片法) 圆形菌体,透明的肥厚荚膜 2.分离培养 培养沙保弱培养基 菌落酵母型菌落 (四)防治 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新生隐球菌墨汁负染,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思考题,1.根据本章对浅表感染真菌感染症状的表述,请回忆一下你或你周围的人患过类似疾病吗?是如何诊断和治疗的? 2.根据本章对深部感染真菌感染症状的表述,请回忆一下你或你周围的人患过类似疾病吗?是如何诊断和治疗的?,退出,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一、浅表感染真菌,(一)马拉色菌属 所致疾病:花斑癣(汗斑)。 特 性:菌丝弯曲,粗细不一,孢子成丛状,厚壁。 致 病 性:引起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癣斑,好发于颈、胸、腹、背和上臂,形如汗渍斑点,俗称汗斑,只有碍美观,不影响健康。 防 治:患者衣物须消毒,外用搽剂,严重者可用两性霉素B等。,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二、系统感染真菌,(一)肺孢子菌属 所致疾病:间质性肺炎、中耳炎、肝炎等。 特 性:分为滋养体、囊前期和孢子囊阶段。滋养体呈多态形,多为单核,偶见双核;孢子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含28个孢子。 致 病 性:为机会致病性真菌。健康人常为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还可引起中耳炎、肝炎等。 防 治:治疗可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或羟乙磺酸戊烷脒。,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二、系统感染真菌,(二)曲霉菌属 所致疾病:肺部曲霉病。 特 性:该属包括18个群,总数达800多种,至少有40多个种对人类致病,最多见的为烟曲霉, 其次为黄曲霉。菌丝有隔、分枝,呈多细胞性。典型分生孢子柄,倒立烧瓶状顶囊,顶囊上长出密集小梗与圆形小分生孢子,孢子颜色多样。 致 病 性:为机会致病性真菌,可侵犯机体许多部位以肺部曲霉病多见。 防 治:治疗可用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二、系统感染真菌,(三)组织胞浆菌属 所致疾病:慢性肉芽肿炎症,抑制免疫功能。 特 性:分荚膜组织胞浆菌与杜波伊斯组织胞浆菌两种。在单核或中性粒细胞内寄生为酵母样菌体;在体外常规培养,形成有隔菌丝,可见带刺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为双相菌。 致 病 性:引起外源性深部感染。主要侵袭淋巴组织和内脏器官,引起慢性肉芽肿炎症,抑制免疫功能。 防 治:治疗可用两性霉素B等。,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二、系统感染真菌,(四)镰刀菌属 所致疾病:角膜、指(趾)甲及深层组织感染。 特 性:菌落生长快,颜色多样。菌丝大小、分隔、分枝方式与曲霉菌相似。大分生孢子常为镰刀型。 致 病 性:机会致病性真菌,能引起角膜、指(趾)甲及深层组织感染。 防 治:治疗可用氟康唑、多黏菌素等。,8/31/2019,返回本章目录,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退出,附录:其他常见致病真菌,二、系统感染真菌,(五)青霉菌属 所致疾病:脑、肺、胃、肠、皮肤等多种器官感染。 特 性:菌落呈棉絮状或粉状,有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分枝23次,每枝末端细胞分裂为成串的分生孢子,扫帚状。 致 病 性:机会致病性真菌,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引起食物霉变。机体抵抗力极度衰弱时,本菌可累及脑、肺、胃、肠、皮肤等多种器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