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3《TravelPlans》(Lesson3)教学设计人教新起点.docx_第1页
2018学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3《TravelPlans》(Lesson3)教学设计人教新起点.docx_第2页
2018学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3《TravelPlans》(Lesson3)教学设计人教新起点.docx_第3页
2018学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3《TravelPlans》(Lesson3)教学设计人教新起点.docx_第4页
2018学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3《TravelPlans》(Lesson3)教学设计人教新起点.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t3 Lesson3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 Unit3【主 题】Travel Plans【课 时】第3课时:Lesson3一、本课教学目标1. 能够读懂有关旅游计划的短文,能够获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完成任务,尝试用所给句型want(s) to . 及. can 进行口头表达,并借助语言框架、结合自己及他人的旅游计划进行简单书写。2. 能够比较流利地朗读短文。3. 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以口头和书面形式介绍自己及他人的旅游计划。教学建议A. Read and match.1. 热身活动。(1) 做猜谜游戏。教师先示范:I want to swim. Where do I want to go? 之后,请学生仿照范例两人一组准备谜语。然后说出来请全班猜一猜。Tip: 此处猜谜活动的答案并不一定唯一。(2) 写计划,找朋友。教师请几位学生共同示范,每人写一个景点名称、能从事的活动,之后询问其他同学:Where do you want to g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两个人答案一样的为朋友。之后可在全班计时完成此游戏。(3) 教师把一张简易的中国地图贴在黑板处,在课前或根据东西南北的地理方位,或根据历史、文化、风景等因素,选取四至五个地点,用红色圆圈或小星星图形等标出这些地点。指着其中一个地点,在全班征询自愿当此地“导游”的学生,让他或她到黑板前,为大家介绍这个地方,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复习对话语言。然后四人一组再谈论其他地点,并选取几个组在全班表演他们的“导游词”。Tip: 热身活动不必都做全,以功能句、对话的复习与引入为主线,以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扫除阅读障碍为目的,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所用时间。2. 导入A项阅读。教师出示男孩图片,介绍说:This is Zhou Ming. 之后出示生日蛋糕图片,说: Its his birthday today. Guess what happened on his birthday.3. 阅读短文,提取信息,完成任务。(1) 要求学生第一次只读第一自然段了让他们总结段落大意。先尝试要求几个学生说一说这段的大意。如果学生表达有困难,教师引导他们,提问说:What does Zhou Ming want to do on his birthday? 找到原文中“I want to travel.”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大意:Zhou Ming wants to travel on his birthday.(2) 再读文段,提取细节信息。学生再读第一段,看看有哪些句子能说明大家总结出来的大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问题 1: How many people can you find in the paragraph?问题 2: Who are they?问题 3: How many places are there in the first paragraph?问题 4: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问题 5: What can they do in these places? f司题 6: Who will go to these places with Zhou Ming?问题 7: How can they go there?Tip: 这七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将第一段的基本重要信息完全串联起来,同时对同一个信息又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学生再读第一段时要画出关键信息。(3) 完成读后任务。根据画出的信息,独自完成连线题目。(4) 核对答案。教师首先进行示范:My father wants to .We can 学生仿照这个句子框架,两人一组核对余下的答案。之后全班核对答案。Tip: 这个连线活动只涉及人物与地点的关系,比前面七个问题要容易,可先完成。(5) 连线后,全班分成两大组,比赛抢答前面的六个问题。答对一问得一分,答错一问的倒扣一分,最后答对最多者获胜。(6) 为了帮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理出思路,要求学生填写下表。PlaceWhoWhatHowHarbinmotherskiby trainZhou MingSanyafatherswimin the seaby planeDunhuanggrand-mothervisit theMogao Caves/Hangzhougrand-fatherrow a boat/(7) 进入第二段阅读。第二段是故事的结尾,而且有意想不到的结尾。为了制造悬念,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教师提问: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Zhou Ming wants to go. Which place does he choose? What happens next? 如果学生理解问题有困难, 教师也可以适当用汉语表达,总之问题要 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推理。(8) 学生打开课本,独自阅读。然后全班核对答案。教师在核对答案时,除了引导学生回答如上问题,还要把注意力放在本段的大意上,告诉学生,有时一段文 字中有些个别语句决定了文章大意,我们可以叫这些语句为“文眼”。请学生找到“文眼”。其实周明做了个梦,所以“文眼”就是“dream”。Tip: 第二段的主旨用意是让故事情节完整,里面没有本课的重点词汇与功能句,大部分语言现象学生以前都见过。教师确认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即可。如有必要,个别词语稍加解释,如have to是“不得不”的意思。从故事的立意上,渗透情感态度的教育。例如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If you were Zhou Ming, what would you do? Why? 等思考题。(9) 学生听短文录音跟读短文。(10) 学生独立朗读短文。(11) 学生两人一组朗读并互相评价。(12) 汇报展示。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朗读后,引导学生关注第二段意想不到的结尾,体会短文的趣味性。备选活动Whats missing?将课文第-段中所有to, by, can 后面的语句删掉,让学生阅读,找出遗漏的地方并补全。补完后的文段不一定和原文一样,只要内容合理,语言无误即可。见下例。Today is my birthday. I want. My mother wants to by. We can. My father wants to by. We can. My grandmother wants to. My grandfather wants to. We can and .鼓励学生合上课本,完成这个读与写 结合的任务。文化背景知识冰雪城市:哈尔滨是黑龙江的省会城市,以冬季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而闻名,这个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时间持续一个月。中国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称为世界四大冰雪节。冰雪节期间举办冬泳比赛、冰球赛、雪地足球赛、高山滑雪邀请赛、冰雕比赛、国际冰雕比赛、冰上速滑赛、冰雪节诗会、冰雪摄影展、图书展、冰雪电影艺术节、冰上婚礼等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动。人间天堂: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更以西湖而闻名于世。游客可以泛舟于西湖,也可以赏花观鱼于湖畔。中秋时节,西湖更是赏月的好去处。许多杭州市民每天在湖边锻炼身体,跳舞练剑,很是幸福。世界瑰宝: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各个朝代的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七百多个,壁画四万多平方米、泥质彩塑两千多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南海明珠: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国最长寿地区(平均寿命80岁)。三亚市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三亚的交通资源有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在三亚游客除了可以在海上游泳外,还可以进行其他海上运动,有海上游艇观光、海上垂钓、帆船运动、潜水、空中跳伞等项目。游客还能品尝到当地的美食。B. Read again and write.1. 明确题目要求。教师请学生朗读所给的语言结构,明确题目要求。2. 默读文段,画出题目中提示性的信3. 独立完成填写。学生默读A项短文,独立填写有关周明一家旅游计划的信息。4. 学生两人一组核对答案。5.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句子,进行简单评价。其他学生根据评价修改自己的书写。6. 学生尝试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和家人的旅游计划。(1) 教师示范,以第一人称形式给出与B项类似的语言框架。(2) 学生仿照范例,想一想。(3) 学生两人一组说一说。(4) 学生独立写一写自己及家人的旅游。(5) 学生同桌之间交换旅游计划,由同伴转述自己的旅游计划,注意人称和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Tip: 教师提供的范例,应仿照B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