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全省关于血液透析室与新生儿科专项检查情况通报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湖南省卫生厅 曾清,内 容 提 要,一、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医疗安全事件集录 二、全省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科检查情况通报 三、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安全事件集录(一),2009年3月30日,卫生部通报了山西省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及山西煤炭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发生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医疗安全事件集录(二),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重大医院感染事件,造成5名新生儿死亡。,医疗安全事件集录(三),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重大医院感染事件,造成8名新生儿死亡。,医疗安全事件集录(四),2008年9月3日至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陆续发生4起患者在施行麻醉术过程中和麻醉术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事件。,医疗安全事件集录(五),2005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10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由于感染严重,其中9名患者被施行眼球摘除手术,另一名患者被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医疗安全事件集录(六),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马晓伟副部长说:,上述全国严重的医疗安全事件,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教训极为深刻。这些事件不是偶然、孤立的事件,它反映出目前一些医院在发展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外延性拓展与内涵性建设的关系,追求规模发展、忽视内部管理;反应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重视不够,对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同时,也暴露出医院在医疗风险管理、特别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省尽管还没有被全国通报的医疗安全事件,但通过去年底的全省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及今年4月份进行的全省血液透析室与新生儿科专项检查及有关部门报告的情况,我省医疗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个别医疗机构甚至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输液反应事件、丙肝高感染率、霉菌感染事件)。,我省医疗安全形势同样严峻,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认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后事不忘前事之师,对医疗安全管理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我省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科 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基本情况 主要成绩 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情况,为督促、指导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从上述严重医院感染事件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加强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科(室)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厅从全省三级医院抽调血液透析、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30余名专家,组成14个检查组,于2009年5月13日-23日对全省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检查。,基本情况,此次检查对象为全省所有开展了血液透析诊疗活动的147所医疗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因于今年4月份接受了医疗安全百日安全检查卫生部抽查,未纳入此次检查之列),其中,三级医疗机构31 所,二级医疗机构109所,一级医疗机构7所。,基本情况,检查主要内容: 为血液透析室与新生儿科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人员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标准规范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等。,基本情况,从检查的整体情况来看,通过连续四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及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特别是从全国医院感染恶性事件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各级医疗机构加大了医疗安全管理力度,在保障血液透析与新生儿诊疗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情况,检查的147 所医疗机构中,得分在80分以上的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0%以上;也有2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所一级医疗机构,由于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有关标准规范,检查专家认为暂不具备开展血液透析诊疗活动的基本条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现场下达了停业整顿书。,基本情况,新生儿科检查对象为全省所有开展了血液透析诊疗活动医疗机构的新生儿科(或新生儿室、新生儿病房) 在被检查的147所医疗机构中,有41所医疗机构设置了独立的新生儿科,大部分医疗机构是在儿科内分区设置新生儿室或新生儿病床。,主要成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日趋重视和加强血液透析和新生儿科诊疗工作。 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血液透析、新生儿科诊疗活动的监管力度。在此次专项检查之前,全省大多数市州卫生局已经进行了相应检查。 二是各级医疗机构能从卫生部通报的系列医院感染恶性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认真自查自纠,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整改。环节质量控制不断加强,基本保障了医疗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血液透析诊疗活动的高风险认识不够 部分一级医疗机构和个别二级医疗机构对开展血液透析诊疗活动所需的专业条件和可能产生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不具备人员、技术水平、设备设施、检测手段、房屋场地等的条件下,盲目上马,存在的安全隐患怵目惊心。,2、血液透析室规范化管理工作起步晚,质量控制薄弱,诸多环节存在安全隐患,一是建筑布局不合理、基本条件不完善:,部分医院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与患者共用一个通道,有的医院治疗室与患者透析房间,水处理间与配药间共用一室,有的医院无隔离透析区或单元,乙肝和丙肝患者未分区透析等,二是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血液透析诊疗需要,部分医院血液透析室医师岗位不固定、或未配备专职医师;护理人员配备普遍偏少,个别医院护士配备严重不足;未按要求配备技术员,水处理及血液透析机维护工作由护士承担等。,部分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没有针对血液透析诊疗活动特点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相当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并执行新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进行HCV、HBsAg、HIV实验室检测及定期复查制度、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血液透析记录和资料收集保管制度、血液透析患者病历档案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工作人员体检制度等,大部分医疗机构无透析液配置操作规程、未对每台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建立档案等,部分医疗机构相关设备及一次性透析用品无注册制或注册制过期,个别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十分混乱。,三是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四是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管理不符合要求,大部分医疗机构透析用水的检测指标不全,未定期进行内毒素含量、残余氯及电导率监测,未每月进行一次透析用水细菌培养;部分医院未对每批次透析液的溶质浓度进行监测,或对监测到的严重异常指标熟视无睹,如有医院透析液电解质监测钾浓度长期波动在3.5-4.4mmol/l,不给予任何查找原因和整改,照旧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五是未严格执行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第一、部分医院对复用血液透析器的患者未签署复用同意书,或同意书中无需要告知的重要内容;第二、开展血液透析器复用的大部分医疗机构只有一个复用间,不具备传染病隔离复用的条件;第三,部分医院采取手工复用,未配置复用机,也无检测透析器残余血室容量和膜完整性设备;第四、复用设备、技术相对滞后,复用标识不规范、复用工作人员不固定等。,六是相关培训严重缺乏,大部分医疗机构近5年未派血液透析医护人员外出参加相关培训,部分专科医师对卫生部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不了解;手工方法进行复用透析器消毒灭菌时,有些护士、甚至护士长不知晓每次应对透析器空心纤维容积、膜完整性进行监测和外观检查来决定血液透析器是否可复用;有的医院采用错误的监测方法对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监测;大部分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和院感科专职人员对水处理管路和储水箱的消毒方法不清楚,部分人员不熟悉标准预防概念等。,七是医院感染防控不力,存在诸多 交叉感染隐患,除环境布局和透析器复用方面存在的诸多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较多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环节。大部分医院对血液透析机未做到每透析1人次消毒一次;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手卫生执行不力,没有良好的洗手习惯,缺乏洗手、干手设施;使用中的静脉用药溶媒未注明开瓶日期与时间,无菌包布破烂、布满污迹;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物品时,消毒液未将物品完全浸泡,并未对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有的医院使用工业用次氯酸钠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消毒;医疗废物管理混乱,未按有关规定分类、暂储及处置。,八是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认识不够,部分医疗机构未配置心电监护、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吸氧装置等必备的抢救设备或配置不全,急救药品有过期现象,一断发生医疗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九是质量控制缺失,质量与安全缺乏保障,大部分医疗机构未成立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小组,未开展定期查房,针对质控问题及疑难问题未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等。,3、专科建设与发展定位不准确 血液透析是一项特殊的诊疗项目,许多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但部分医疗机构对开展血液透析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够,视其为医院创收的方式之一,忽视血液透析医疗安全,缺乏对血液透析相关人员培训及设备的严格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等,必然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大部分医疗机构对血液透析室缺乏整体长远发展规划,4、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仍然薄弱,诸多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新生儿科(室)建筑布局、工作流程不合理; 二是奶具消毒方法不正确、不规范;,2019/9/3,33,可编辑,三是暖箱、蓝光机消毒处置不到位,使用方法不正确; 四是未执行探视陪伴制度; 五是学习培训不力,相关知识缺乏。,上述只是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血液透析室和新生儿科中存在的问题。同样,我们医院的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介入治疗部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以及提供诊疗服务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存在或潜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明确责任,多措并举 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二)切实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用制度管人管事、用规范指导行为 (三)加强检查,督促落实,(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这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医疗安全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分管领导要沉下去,切实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全身心地抓好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要实行压力传递,层层落实责任制,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奖罚分明,2.实行责任追究制 要通过建立和和落实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落实到医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医疗机构要对发生的每一起医疗安全事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权、健康权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起医疗安全事件,切实做到“三不放过”,即问题未查清楚不放过,当事人未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凡属于医疗事故的,要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依法对负有责任的人员作相应处理。是领导不力,管理不到位的负责人将按规定追究其领导责任,(二)切实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标准规范行为。,发生的所有医疗安全事件都是与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技术规范有关。依法依规执业,是每个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医疗质量是靠千千万万个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做出来的。因此,提高医务人员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和能力至关重要。,要将管理者终末式的监控行为,转变为为前线医务人员提供指导、指引、培训的服务行为。,一是要抓好培训与教育,第一、抓医德医风与良知教育,医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干的是良心活,他们是否依法行事、因病施治等,主要取决于医务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至关重要。,培训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通过理念、制度与奖惩、文化等层面去建立和营造一种环境:,人人树立“人命关天、责任重大”意识; 人人践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 人人忠实于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第二、抓法律法规培训和制度建设,职业道德对医务人员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想信念与社会舆论,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信念和舆论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抵御金钱、物资的诱惑,必须借助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力量。要使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执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首先是要让医务人员学法(制度)知法(制度)懂法(制度),因此,要加强培训。,与医疗卫生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 部门规章 技术规范,法律 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规(条例) 护士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部门规章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消毒管理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省卫生厅规范性文件 各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以省卫生厅规范性文件下发的各专业质量控制标准等 规章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抢救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第三、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强化“三基三严”基本功训练。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等 医生要看得好病才是好医生,二是要抓好落实,我们已经建立健全了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的医疗临床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不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从长期的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一定要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抓落实, 制度再好,如果没有监督考核,制度就会 失去作用、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开会+不落实=0 好思路+不行动=0 布置工作+不督促检查=0 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检查评价、分析讲评、信息通报及奖惩等制度,对工作职责、核心制度与技术规范等的落实与执行情况,要逐项、分级、定期组织检查,深入分析、认真讲评,切实整改,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监管落实到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科室和诊疗的每个环节。,要着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工作都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里要突出强调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工作,是因为它们以往没有被引起应有的、足够的重视,而其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三点着力”抓好纲; 2、 “二部协奏”抓落实; 3、“一线把握”有效防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三二一”策略,“三点着力”抓好纲,A.抓好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眼睛,它必须洞察一切隐患、苗头。要配备高素质的人才,感控人员不能像坐“机关”那样守株待兔,必须频繁深入临床一线,实施“盯人、盯事、盯现象、盯流程、盯科室”的“五盯战术”,去发现问题、指导防范及实施控制。,“三点着力”抓好纲,B.抓好消毒供应室工作。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右拳,其职责是确保医疗器材、物品“一菌不染”,对其管理绝对是强硬的100%无菌合格率。如果有“差之毫厘”的马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三点着力”抓好纲,C.抓好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临床微生物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左拳,由于其承担日常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监测、培养和药敏实验及监测多重耐药细菌等情况,其整个过程就是实验室本身的生物安全管理过程,必须严格进行控制。,“二部协奏”抓落实,“二部协奏”是指医务部、护理部协调有效的工作。医院的临床工作从功能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经办办公室工作总结及计划
- 小学写事作文教学课件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 深州预制隔墙板施工方案
-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课程设计方案
-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 健康卫生托班专题培训
- 防水补漏方案模板范本
- 地产工程岗的工作总结
- 沥青路面垫层施工方案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煤改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和措施
- 布病的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院感测试题及答案
- 公司培训防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