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届毕业设计届毕业设计(论文论文) 上海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上海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n impact of port of shanghai on shang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学学院院 : 经济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院 专专业业 : 国国际经济际经济与与贸贸易易 班班级级 : 2006 级级 4 班班 学学号号 : 106063111 学学生生姓姓名名 : 赵赵海峰海峰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孙泽孙泽生生 二二一一年年 六六 月月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I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 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 赵海峰 学号 106063111 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学位 论文 上海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人员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作者愿意遵守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 关于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允许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被查阅。 本人授权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 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在校园网内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赵海峰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II 内内 容容 摘摘 要要 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连接点,不仅在交通运输网络起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而且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心的增长点。所以眼下政府对中国的港口 发展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深刻认识到分析港口对重要 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确定港口对腹地城市经济的贡献,是当前 一项十分重要与迫切的研究课题。本为研究了上海港对上海城市经 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是导论和文献综述,其 次阐述了上海港的发展历史、现状、港城发展的历史性沿革及阶段 性,第四章采用 DEA 方法和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来 实证分析上海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不足 之处。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下结果:第一,从上海港 的发展现状看,上海港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上海港城关系历史沿革及阶段性看, 上海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港城共兴史,充分说明了“城以港兴、 港为城用,港城共荣”的真理,说明了港口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 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通过 DEA 建立评价模型,证明上海港和上 海市是双有效的,即城市与港口集装箱发展都是有效的。说明上海 港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到一个有效水平。第三,通过柯布道 格拉斯生产函数,并结合计量学,很好的反映了上海港对上海城市 经济发展贡献上的显著性,从而证明上海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 推动作用。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V 关键词关键词:集装箱吞吐量、上海、GDP、DEA、生产函数 ABSTRACT Port as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water transportation,not only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but also plays in a invreasin- ly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it also has become the heart of growth.So now the goverments 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en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and also increasingly demanding on the port,the port is expanding,function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port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determine the port contribu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research topic.T- his topic.This paper has a quantitiative studaies fo the shanghai economic by shanghai port,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the first is an introdu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followed by description of shanghai ports history,current statues,historical revolution and city development stage ,the forth chapter analysis the shanghai economic impact from shanghai port,the last one is the conclus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aper,empirical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study found the folling results:first,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port,Shanghai Ports con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achieved leapfrog development,and rising statues and from the shanghai city history and the stage view,the history of Shanghais development is itself a city and history together,fully illustrated with the truth of “city and port developed together” ,shows tje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V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and urban economy closely related to growth.Second,through the DEA evalution model,prove that shanghai and shanghai port is a two-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port,means city development and containers development is effective. Shows that the ability shanghai pulling effect on the urban economy has come to an effective level.Third,by Cobb-Doulas product function,comb- ined with metrology reached a high goodness of fit coefficient,which also refects the economic develpment of Shanghai citys significant contribute, thus proving to the port of shanghai the importance of stimulating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container throughput, shanghai,GDP,DEA,production fuction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VI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 第二节 本文主要思路及基本框架.2 第二章 文献综述.4 第一节 国外对于港口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研究.4 一、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初始阶段4 二、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标准化阶段5 三、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发展阶段5 第二节 国内对于港口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研究.6 一、定性分析6 二、定量分析7 第三节 小结.7 第三章 上海港与城市经济发展概述.9 第一节 上海港的历史沿革.9 第二节 上海港发展现状11 第三节 上海港城关系的历史沿革13 第四章 上海港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测定15 第一节 DEA 指标选择原则以及模型构成 15 第二节 DMU 的选择和处理 16 一、城市评价指标选择.16 二、港口发展指标选择.17 第三节 评价过程和分析18 一、评价模型.18 二、评价结果分析.20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VII 第四节 生产函数测定上海港对城市经济的贡献20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24 一、结论.24 二、不足之处.24 【参考文献】.25 致 谢26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港口最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港口的功能不断拓展,地位也进一步提升。联合国贸易 发展会议(UNCTAD)将港口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从货种,活动范围,功 能战略,组织管理,生产特点,核心要素以及港口营销等方面对三代港口特征 进行了描述。 近年来,我国港口发展迅速,已经从一个(世界港口小国)实现了“世界 港口大国)的目标。虽然受到了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2009年。我国港口成产 形势依然保持积极变化态势。200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 量633433万吨,同比增长8%。200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 吞吐量196990万吨,同比增加7.9%。通过大力发展港口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布 局,加快港口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港口物流,我国正在朝着”世界 港口强国”的目标迈进。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处在对外开放前沿的沿海城市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 展趋势下赢得了发展先机。我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而制造业的扩张 对港口经济的机遇是海运和港口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国际间的运输需求也随 之增加,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海运承担了90%的外贸运输。港口经济已经成 为推动区域经济反战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沿海地区 的迅速繁荣与港口经济的促进作用密不可分。因此探索合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正 确认识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以下重要意义: 1,通过量化,有利于人们更清晰直观的认识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为合理评价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港口与港口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 协调发展; 上海港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承担了大量关系国计名生的煤炭,原油, 矿石灯重要物资的运输任务,在全国水运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作用, 同时,上海港地处港口相对密集,发展较快的长三角,上海港的发展有着显著 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因此,以上海港为研究对象,研究港口对社会发展的国民 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第二节 本文主要思路及基本框架 本文共分为五章,各章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包括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文正的主要研究思路 和框架背景; 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此章对国内外经济学学者进行的港口对城市经 济贡发展影响分析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上海港的历史,上海港的现状,以及其港城关系的历史 沿革和阶段性特征;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此章通过 DEA 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结合生产函数 模型,定量分析上海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对本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不足的 地方;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导论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上海港都城市经济发展概述 上海港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测定 DEA 评价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结论与不足 基本思路框架 图 1-1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第二章第二章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港口是具有水路联运设备和条件,水路交通的季节点和枢纽。港口不仅在 交通运输领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日 益重要的作用。探究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合理评估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也成为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 本文选择上海港对城市经济的贡献作为考察对象,发现港口不单单是起到 运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港口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和腹地经济的发 展。基于此,本文将系统地研究国内外产业经济学学者用研究港口对城市经济 贡献的研究,同时对国内关于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研究文献进行整理。 第一节 国外对于港口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初始阶段 1953 年,由美国特拉华河港口局发表的每一吨货对地区经济价值可以 说是世界研究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第一篇报告,这个是港口经济研究的一个 重要开顿。报告研究了在费城港口地区,每装卸 1 吨货物的直接耗费和收入。 从而在那以后,美国许多港口都发表了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研究的研究报告, 如 1966 年纽约港务公司的研究港口和地区,1973 年西雅港发表的西雅 图海事商务及其对全县经济的影响),1978 年纽约港务公司发表的美国产业 的经济影响-水运业投入产出模型)等。但是除了某些数据容易被怀疑是为了有 利于港口争取更多投资而做过处理的之外,由于缺乏一个同意的标准方法,是 的以上研究报告都无法进行研究比较。 正是基于以上缺陷,Water(1977)反对利用港口经济贡献进行港口规划的 方法,也对当时一贯进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他认为由于港口就业,收入, 与港口有关的服务成本都难以获得,也无法确定,而用这些数据研究出来的结 果当然的可信度也不高,无法准确反映港口在腹地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认 为,现有的方法不能分析港口城市在没有港口的情况下的物价结构,导致进出 口对当地消费价格的影响没有得到体现,也难以确定与进出口的工作岗位,工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资,收入的数额,而且港口经济贡献研究对于新建设增加的效益或贡献很难进 行衡量。 对于 Waters 的批评,Chang(1978)也做了回应。他在肯定了 Waters 的大 对数观点的同时,也对一些港口研究在自己的观点上进行维护。他认为, Waters 的批评与港口经济贡献无关,因为 Waters 对研究对象有误解。Chang 认 为,港口经济贡献主要研究在特定时期港口的经济贡献,而非港口新建设施的 经济贡献。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模型,将港口能力与收益现状,港口利用状况和 预计的对港口能里的需求.Coto 在他的基础上对港口能力需求预测进行了研究。 Davis(1983)也对港口经济贡献研究提出了否定。认为,港口经济贡献研 究还存在的问题:没有获得普遍认可港口产业的界定:不能衡量港口服务变化 引起的港口贡献变化。Davis 提出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决。 二、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标准化阶段 为了纠正以上 Water 等提出的关于的缺少标准化方法,研究报告之间没有 可比性,某些数据容易被怀疑维了有利于对港口进行投资而做过一定处理等缺 陷,而为了纠正这种倾向,美国海事管理局于 1979 年公布的港口经济影响软 件包(Marad Port Kit)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并提出了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 的可信度,透明度和可比性。港口经济影响软件包影响了美国港口经济的 影响研究,促使研究趋于标准化,这个软件包的发布标志着港口经济影响研究 的标准化阶段的开始。 1986 年,美国海事管理局组织“坦普尔,巴克与斯隆公司”等三家机构对 软件包进行了修改,在修改本中采用了经济影响衡量港口对周围地区经济的重 要性量度。在这期间,美国的其他港口也陆续推出了有关港口社会效益的研究 报告,如休斯顿港的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弗吉尼亚港口发表的弗吉尼 亚港口群对本州经济的影响,1980 年朗维尤港发表的维尤港对考利兹县的 经济影响评估,纽约-新泽西港务公司发表的港口产业对纽约-新泽西都市 地区的经济影响等。2000 年以后,休斯顿港,波特兰港,西雅图港等发布了 港口经济贡献报告。 三、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发展阶段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随着对港口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对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提出了 新的设想,开拓了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新的领域。 DeSalvo(1994)中指出,港口经济贡献研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主 要体现在产生与投入模型的乘数模型的应用和对港口直接经济贡献有了更切合 实际的衡量,但他认为由于不能分析港口不存在情况下价格的变化及对当时产 业生产的影响,港口经济影响会被错估了,DeSalvo 的研究思路与 Waters(1978)的思路一致。DeSalvo 的建议是使用传统的供求分析估算港口消 失的成本和进出口的影响,进而分析港口的经济影响。然而由于港口研究数据 过严的关系,一直没有港口根据 DeSalvo 提出的只是一个假设进行研究过, Haezendonck,Coeck 和 Cerbeke(2002)认为,常用的根据总吞吐量的港口排 名是扭曲的,他们认为应该根据港口产生的增加值进行排名。他们举例说明, 有的港口吞吐量大幅度上升,而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一般,甚至有可能维负增长。 他们为港口经济贡献开辟了新的领域。 第二节 国内对于港口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研究 相比国外,当然我国在港口对经济影响的研究。20 实际 80 年代以后,随 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航 运界和学术界才开始对港口进行专门的研究,基本上是对港口的历史,港口所 在城市和相关区域经济的研究为主线展开。很多时候,学术界只是对港口腹地 范围的历史变化和可能影响港口城市变化因素而相对进行的定性研究。进入 21 世纪以后,学术界才开始对港口腹地经济进行定量研究。随着各大经济区域的 形成,拓展港口经济腹地的问题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研究新热点。 一、定性分析 管楚度(2000)也在交通区位及其应用一书中提出港口的规模、地形, 交通运输网络等是影响海港区位和腹地变化的因素。 李玉鸣(2000)通过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港口城市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 分析,从港城关系,港城界面的复兴,港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探讨港 口与城市关系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 易志云(2000)对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结构和发展走势进行了研究。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刘秉镰(2002)对港城机理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港口作为一个商业实体,对 促进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李增军(2002)通过对港口及所在城市和腹地经济进行研究,认为港九不仅 对城市产生直接作用,而且还对城市所辐射的内陆腹地产生了间接作用。 董洁霜(2003)对现代港口的发展的区位优势理论进行研究,认为自然,社 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是任何港口发展与形成的 3 大因素,港口腹地范围与发 展规模受 3 大素影响。 徐质斌(2004)对港城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认为港口与城市之间具有互补 作用,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载体,港城联 动的核心是发展临港产业。 黎鹏(2004)、朗宇(2005)等对港口与腹地经济地域关系的客观存在性极其形 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港口经济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认为港口与腹地的统 一体是客观存在着的经济地域系统,其空间范围由港口经济吸引半径所决定。 二、定量分析 孟祥林(2004)从理论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障碍后,对河北 省临港产业与腹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起所在的问题 给我相应对策。 刘魏巍、董洁霜(2005)运用空间经济学的区位模型与方法,通过对温州 港集疏运货物生成及流向现状的调查分析,对温州港腹地经济结构及其形成的 原因进行系统的研究。 赵鹏军、吕斌(2005)通过分析荷兰鹿特丹港的经济发展,研究港口产业 对于港口地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港口产业对于港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 港口产业的时间演替规律和在港口产业带动下的港口地区地域空间扩展规律。 蔡加福(2005)从莆田港口腹地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影响港口腹地建设的 相关因素。并围绕如何拓展莆田港腹地进入深入研究。 第三节 小结 国外研究针对港口腹地经济方面,还涉港口与区位,港口与城市,港口与 区位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国内的研究进程上,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证。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 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有经济学、交通运输学、地理学等,还有工程技术学,管 理学等等学科。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今后港口与腹地区域经济及相关问题的研 究制订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前 进,一系列新问题不断的产生,由于人们对未来问题的前瞻性有限,有些研究 难免跟不上发展需要,论述不及在所难免,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研讨。 1,国外学者的很多研究主要是一发达国家为主,对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 较少,尤其是港口地理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也有从内陆交通运输网络角度出 发,探讨区域内港口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但是从内陆交通运输与海 运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对港口与区域发展的专门研究不多。 2,计量地理的革命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港口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但从总体来说,还是定性研究多与定量研究,定量研究非常缺乏,对港 口腹地范围分析不够深入和准确性不够。 3,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港九腹地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主要还是从宏观方面 来对港口的建设,规划,运输方式以及交通线路建设进行探讨,而对运距,运 费,相关区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港口、城市、区域这三个方面有机 结合角度出发,研究其与内陆经济腹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从围观角度对区域经 济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也较为鲜见。 4,在实证研究中,虽然众多学者对港口发展及其腹地进行研究,但只是对 单个港口进行论述,对以港口群,港口大小和空间分布情况的研究大多只是停 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到目前为止,采用定量方法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影响很少。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第三章第三章 上海港与城市经济发展概述上海港与城市经济发展概述 本章从上海港的历史沿革,上海港的现状,上海港城关系的历史沿革这三 个方面定性的来说明上海港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一节 上海港的历史沿革 开埠前的上海港:上海港的发展究其源头,其港口形态始于隋唐。唐天宝 五年(746 年)青龙(进青浦)设镇标志着上海地区贸易港口的正式形成。 开埠前的上海港:元朝前期,上海港得到迅速发展,到 1277 年在江南的上 海,澉浦,庆元同时设置市舶司为止,上海以成为江南第一大港。只是上海到 了后来,上海港不断受到港口通航条件的制约才逐步走下衰弱。直达 15 世纪初, 由于黄浦江的开设,慢慢改观起来。19 实际初,上海港已是我国东海沿岸第一 贸易大港,至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港吞吐量已达到 200 万吨。 开埠后解放前的上海港:1843 年 11 月 17 日。上海正式开放,由于上海地 理位置优势,对开展航运贸易极为有利,开埠后,与西方贸易逐渐取代了传统 的远洋贸易,主要对象是英国和美国。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港成为国际贸易大 港。由于黄浦江航道加深,进出口上海港的船舶吨位直线上升。1931 年上海港 吞吐量达到 1938 万吨。进出口船舶净吨位增加至 1900 万吨,名列世界第七位。 由于运输产品从开始的棉花,粮食和各类特产转变为媒,石油等大宗货物,促 进了上海港的大估摸改造,万吨级码头和多层仓库相继出现。而到了抗日战争 爆发后,上海港内国营及华裔经营的码头被日军抢占,全国的外贸中心由上海 移至香港,港口进出口业务也一落千丈。 建国后的上海港:1973 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 使上海港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大建设,码头布局逐步趋 于合理,设备得到更新,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1984 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 突破 1 亿吨。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港:上海港掀起了建设高潮,先后新建了关港,宝山, 外高桥等新港区。浦东开发加上上海工业加快向周边地区梯度转换使得长江三 角洲地区成为重要箱源地,使得上海港的规模日益扩大,上海港国际竞争力不 断提升。继 2005 年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大港后,2006 年货物吞吐量完 成 5.37 亿吨(见表 3-1),蝉联世界第一;尽管上海港集装箱业务发展较晚(见 表 3-2),但是到了 2006 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 2171.9 万 20 尺集装箱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0 (TEU)。 表 3-1 上海港历年货物吞吐量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合计进口出口 年份其中:外贸其中:外贸其中;外贸 1989146042587991020304694557 1990139592593946118694498724 1991146792983993321124746872 19921629731781147023204827858 19931759642521267133514924901 19941681373112098260544701481 199516567408612097260544701481 199616402413611947268144551454 199716397471311851293145461782 199816388490411839302457052386 199918641628512936389957052386 200020440763313791454966493084 200122099865314922521671773437 2002263841060917444634989404260 20033162112968106077607110156361 20043789615836241139091137846745 200544317184922753910098167788394 2006537482126834601109911914710277 2007561442557035479128602066512709 2008581702737736480136992168913677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综上所述,上海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其取得的骄人成绩,同时也反映了港 口与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上海港以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服务 能力的不断提升,上海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表 3-2 上海港历年集装箱吞吐量统计(单位:万 TEU) 年份集装箱吞吐量 进港 出港 1989201110 1990462223 1991582830 1992733439 1993934549 19941205664 19951536983 199619792105 1997253115138 1998307141166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1999422197225 2000561266295 2001634305329 2002861414447 20031128545584 20041455700756 20051808.5887921 20062171.910641108 20072615.21276.31338.9 200828001397.81402.8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第二节 上海港发展现状 上海港地处太平洋,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位于我国 18000 公里大陆海 岸线中部,背着 6300 公里长江,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 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属河口型的沿海港口。上海港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际 通航港口,自然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发达,集疏渠道畅通,是推动长三角和长 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目前上海港的码头主要分布在黄浦江两岸,长江口南岸,杭州湾北岸和洋 山深水港区,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的一些客运码头及少数生产性码头,及 建成投产不久的洋山深水港(见表 3-3),截止 2008 年底,上海港港区拥有码 头泊位 1203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137 个,码头线总长 114900(见表 3-4),货 物吞吐量能力为 38105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 1370 万 TEU,旅客和汽车吞吐能 力分别为 2373 万人次,310 万辆次。 表 3-3 上海港码头泊位分布情况 地域方位码头长度(米)泊位数(个) 合计上海港界范围内915701140 长江段长江口南岸20616136 杭州湾段杭州湾北岸385121 浦东段黄浦江东岸,南岸30009 浦西段黄浦江西岸,北岸24860353 定海港段定海港两岸36028353 白脸泾段白脸泾两岸130542 高桥港段高桥港两岸2107 水上平台长江口,绿华山170017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2 上述合计外:三岛崇明,恒沙,长兴1094466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上海港内河港区内有码头泊位 818 个,最大靠泊能力 3000 吨级,货物吞吐 能力为 6792 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为 14 万 TEU. 2006 年上海港航班密度达到每月 2173 班次,其中国际航班 978 条:上海 港引领船舶 5.5 万艘次,其中集装箱 2.3 万余艘次,船舶平均在港停泊时间仅为 0.39 天。2008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4.7 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 地位: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 5.82 亿吨,其中,外贸出口 1.3677 亿吨,外贸进口 1.3699 亿吨。 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集装箱枢纽港,截止 2008 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 班达到每月 2106 班,其中,远洋航线 498 班,近洋航线 535 班,内贸航线每月 279 班,2008 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800.6 万 TEU,占全国规模以上集装 箱量的 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 装箱量 388 万 TEU,国际中转箱 78.5 万 TEU,内贸集装箱吞吐量 2139 万 TEU,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总量的 76.4%,集装箱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 表 3-4 上海港码头泊位概况 码头名称合计公用码头专用码头 一泊位总计 码头单位数(个)27025245 码头长度(米)715702460366967 泊位数(个)1104175965 其中:万吨级(个)1718091 1,生产用泊位 码头单位数(个)17319154 码头长度(米)604312219638235 泊位数(个)616121495 其中:万吨级(个)1298049 2,非生产用泊位 码头单位数(个)97691 码头长度(米)31139240728732 泊位数(个)52454470 其中:万吨级(个)4242 二浮筒总计623824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货物吞吐量按货类及航向分类见表 3-5,可见货物吞吐量中占比重较大的是 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矿物性建筑材料,钢铁,石油气及制品等关系国计名 生的重要物资,且煤炭及制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矿物性建筑材料,钢铁均 已内贸进口为主,金属矿石以外贸进口为主。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表 3-5 上海港分货类吞吐量统计 合计进港出港货物/航线 外贸内贸外贸内贸外贸内贸 合计5374 8 212683248 0 3460 1 109912361019147102778870 煤炭及制品81656680996531656466163411633 石油天然气20994611637125339685784666780 金属矿石571126263085423226231609147931476 钢铁37758212954224222220191533598934 建筑材料770814769374212742028613274 水泥77277656680668104797 木材200106941701016930425 非金属矿石685186676465641401326 化学肥料及 农药 2328414912878491055100 盐9625718525611010 粮食22053167141528879178 机械,设备461138217902225184438023861977409 化工684294390401179222284115168 有色金属473982619721201 轻工,医药148913571326025267688683155 农林渔业产 品 1638380122814041140 其他1709 3 113935700770947712938938466222762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第三节 上海港城关系的历史沿革 通过上述分析上海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可得出一个结论:上海的发展 史是一部港城共兴史。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上海因港口兴盛而建城上海地区最早的港口设置在水运条件优越的青龙 镇。但由于港口自然条件的变化,使得上海镇港代替了曾兴盛一时的青龙镇港。 1267 年上海正式建立镇治,标志着上海镇港的正式形成。1291 年上海立县于镇。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4 可见正是因为港口,上海才得以立镇、成县而逐渐发展兴旺起来的。 2.上海城市因港口而发展兴起综观上海城市以及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可 以明显看出,上海城市兴起的轨迹是“以港兴商、以商成市”。上海地下无矿 藏,地上无特产,历史上也没有成为政治中心,其得以兴起,首先是交通因素, 应归功于其地理优势。而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通过港口来发挥作用的, 因此可以说港口是上海发达的根本保证。“襟江带海”、“腹地广阔”是人们 经常用来形容上海地理位置优越的字眼。在港口业发达之前,江、海并不能赋 予上海多少优惠,城市也就得不到发展,在发展海运之前,或在闭关自守的年 代里,中国发达的城市除了京城和省府治署所在地,便是因嘈运而发达的大运 河沿线上的城市。海运发达,靠海才有优势;海运发达,襟江才有经济意义。从 这个意义上讲,上海的命运,天生就和港口联系在一起。 3.上海港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城市及其腹地是港口的生命之源。港口腹地范 围的大小、经济资源的丰富和经济水平的高低及其依托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港 口生存和兴衰的基础条件。上海港口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上海城市的兴起, 而上海城市经济的振兴,又带动了港口规模的扩大。尤其自 1996 年国务院提出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后,上海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上 海港承担城市经济发展所需重点物资的运输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功能的不断完 善,上海港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上海港的发展为为整体建设上 海“四个中心”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集聚效应的发挥、 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上海港提供并吸引了足够的货源,进一步推动了上海港的发 展。因此该阶段是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繁荣和谐发展阶段。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5 第四章第四章 上海港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测定上海港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测定 定性的研究港口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机理,有利于认清港口的发展阶段和 发展方向,有利于为港口周边区域的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定量的评价港口 对城市经济以及区域经济贡献的有效性,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港口不同的发展 水平及对其所在城市、所处区域不同的推动作用。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从而 推动我国港口城市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推动港口所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乘数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及 EAV 指标分析方法,都是在假设港口对城市及 区域经济一定有效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样就等于默认了港口投入必然导致城市 的产出,相当于肯定了港口的贡献一定有效。但事实上,有些港口城市虽然拥 有良好的港口条件,但是由于城市发展决策上、港口组织管理上的各种原因, 港口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的 发展长期依靠内生性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这种情况下,既便港口投入对城市产 出具有一定贡献,但并非属于主动且有效的贡献,港口仅仅作为一个城市的交 通枢纽而存在,港口和城市是否能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发展是要打个问号的。 另外,上述评价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现代港口发展过程中的集装箱化、深水 化等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因此为了弥补过去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我们评价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有 效性时,需要使用一种要既能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差异,又能考虑到投入与产出 之间的相对有效性的实证方法。因此,本文用 DEA 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分别评 价城市发展的有效性和港口发展的有效性,综合后进行分析,从而来评价港口 对城市的经济贡献的有效性,研究港口和城市是否达到一个有效的配置。运用 数据包络方法评价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评价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有 两步:首先要评价是否有贡献,即贡献的有效性问题;然后要评价贡献有多大, 即贡献的显著性问题。 第一节 DEA 指标选择原则以及模型构成 在确定输入输出指标时,应注意的原则: (1)对输入输出指标进行分类时,输入指标是那些被单元利用的物质或行为, 输出指标是被决策单元形成的产物或利益。一般地说,输入指标的数值越小越 好,输出指标则越大越好。 (2)在选择投入项和产出项时,必须符合“等分性”原则,即当投入数量增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 加时,产出数量不得减少。 (3)评价指标一定是可定量化的。一般来说,DEA 方法要求输入输出的参 数必须做到定量化。 (4)评价指标要有可比性。由于 DEA 方法是对若干具有相同输入输出指标 的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分析,因此,要求决策单元具有相同的参数。 (5)使用 DEA 方法进行效率评价时,理论上选取的指标数目越多,则越有 利于反映出不同项目之间的共性,有利于决策单元之间的效益的比较。但是,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出的经验法则却是,指标数目在小于或等于决策单元 数目的一半时,得到的评价效果可信度较高,指标体系对信息的反应也较为完 整准确。 总之,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那些对决策单元影 响较大,管理信息多、易于操作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本文以 DEA 方法中的模型为基础,建立港口区域经济 DEA 评价模 2 C R 型,从而评价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模型分为两个子模型: (1)港口腹地区域有效性评价模型。 (2)港口有效性评价模型:在港口有效性评价中,对港口中的集装箱运输发 展现状进行独立的有效性分析(港口集装箱有效性评价),突出港口当前集装箱 化趋势给港口和港口城市、港口腹地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 DMU 的选择和处理 本文采用横向比较方法,选择三大区域沿海的港口及港口直接腹地地区分 别进行评价。鉴于样本的可得性,同时为了准确的评价,数据选择时选取了上 海港和城市的各项经济指标。 一、城市评价指标选择 区域有效性评价即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它是一个复杂庞大 的系统,存在着许多输入与输出,可供选择的指标也是名目繁多,但是根据 DEA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我们的评价目标,本文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性 时选择的指标为: 输入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业人员总量。 输出指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7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区运行一个主要的投入是资金投入。固定资产 投资额所占比重较大,是反映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各个地 区各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较大,为了清除这种波动,以及减少物价变化等因 素的影响,把 1989-2008 年数据取平均值处理,作为输入。 (2)地区从业人员总计。地区运行的另一个主要投入是人员的投入,也是把 2002-2006 年数据取平均值处理。 (3) GDP。众所周知,GDP 是衡量地区经济输出的主要指标,GDP 是逐年 增加的,反映了这些城市经济运行状况逐步上升。同样把 1989-2008 年数据求 平均处理作为 GDP 输出指标数值。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选择这个指标,是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商业经济的 活跃程度,而且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尤其对于港口城市来说,其物 流量比较高,商业零售额也往往比非港口城市高出几倍。因此它能很好的评价 港口城市特殊的结构和产出。同样把 1989-2008 年数据求平均处理作为输出指 标数值。因此得到表 4-1。 表 4-1 评价指标输入输出表 城市地区投资总额 (亿元) 从业人数(万人)GDP(亿元)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上海2026.5815831.3024989.4411797.398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 二、港口发展指标选择 港口的性质比较复杂,有公共部门的性质,也有企业的性质。此外由于港 口的数据收集的难度也较大。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选择以下指标: 输入: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堆场面积 输出:集装箱吞吐量 (1)万吨级以上泊位数。随着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愈发显著,现代港口发展 也显现出深水化和大型化的趋势。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特别是集装箱船舶大型 化)的趋势,港口深水泊位的建设己经成为现代港口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选择 该指标作为生产性泊位数指标。 (2)堆场面积。堆场面积是港口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装箱码头所必 须考虑的一个制约因素,在设计或扩建港口时,所需的堆场面积通常有年吞吐 量、装卸方式、堆场布局、机械配备、堆场管理等因素决定。 (3)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现代运输业的主要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招聘教师3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谷胱甘肽及酵母提取物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辽宁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面向毕业生(第二轮)校园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公司员工请假管理操作手册
- 保险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分析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兴仁市马马崖镇村级卫生室医生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内蒙古第七批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2025年4月29日发布)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河南信阳市潢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3名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房颤射频消融病例报告
- 神经心理与皮纹特征-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技术在宠物行为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洞察阐释
- 2025至2030中国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 电子病历系统集成与建设方案
- 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
-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 CJ/T 526-2018软土固化剂
- (高清版)DG∕TJ 08-2251-2018 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 冻伤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