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 请在书本标记数字,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每篇用第一篇开头的词作题目。,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家像百货店,道家像药店,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 南怀瑾,粮食店。,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 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其人,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生经历:孔子从小就对“礼”感兴趣,很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 30出头,孔子就很有学问,关于如何治国有自己的主张,在诸侯中也有了一些名气,并开始有了自己的弟子。 35岁的时候,为了躲避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齐国不能用他,又回到鲁国。,孔子其人,50岁的时候,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在外交斗争中也取得了成功,鲁国的风气很快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间。但是鲁定公终于懈怠政事,对孔子等人也开始懈怠起来,孔子见机而作,带上学生开始周游列国,他去过不少国家,虽然各个君王都很尊重他,但是没人任用他。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肯屈就。 14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终。,在哲学上,孔子提倡中庸之 道;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三、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孔子生活的年代正值“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孔子推崇西周的文化,企图以“礼”匡正天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伦理范畴,“仁者,人也”(中庸)。孔子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还说:“仁者,爱人。”基于“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教育方面,基于“仁”,孔子树立了君子的道德标准。孔子的教育理念也是基于“仁”,教育是为了完成君子人格的养成。孔子首倡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方法(如“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和教学态度(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乐学好学 博大仁慈 安贫乐道 坦荡胸怀 克己复礼 孝悌之心,核心“仁”,三、论语智慧,“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伸到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 ;“仁”延伸到朋友是“信” ;“仁”延伸到国家是“忠” ;“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问题探究一: 1、熟读论语十则,找出文中涉及学习问题的有哪几则?表达了孔子的哪些观点?,明确:有一、二、三、五、六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学也已。”,敏:敏捷,勤快,而:表并列,就:靠近,于:对于(在),正:修正,已:通“矣”,了,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啊。”,译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踰矩。,于:在,立:自立,不惑:遇事不迷惑,天命:上天旨意,自然的禀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种含义。,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听到别人 也能包容。,从:遵从,随,踰矩:越过规矩,有:通“又”,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求学;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没有疑惑;五十岁知道了天命;六十岁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十岁时一切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第二则),语录理解,(我)教诲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诲:教,女:通“汝”,之:助词,不译,知:知道,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知:通“智”,译文:,孔子说:“子路,我教诲你的你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明智的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爱好,乐:以为乐,之:代词,它,代知识,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 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的人。”,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人活跃,仁德的人沉 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知:,通“智”,乐:yo 喜爱,司马迁评孔子: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总结:“学习观”,1、学习要有志向,要能刻苦。里仁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既要学习,又要将所学的应用于实际行动。 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言过其实,要有自知之明。 4、学习还要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培养自己的学习的兴趣。,“仁”的学说,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侍:陪侍,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共同享用,敝之(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憾:抱怨,伐善:夸耀长处,施:表白,安之,信之,怀之:,译文:,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言行回复到周礼上。,一日:一旦,表假设,归仁:归,称许、赞赏。仁,有仁道的人。,焉:语气助词,了,为:实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不敏:不聪明。,由:依靠。,请:请允许,希望。,而:难道。,从事,照着去做。,事:,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德之人。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聪敏钝,也愿意实践这这几句话。”,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总结“仁”的学说,1、“仁”的核心就是“博爱”。 2、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即“克己复礼”。 3、孝悌为“仁”的根本。 4、“仁”用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题探究之三:什么人才称得上“君子”?,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宽广,戚戚:忧伤,坦:开朗,1、为什么君子心胸开阔,小人会常常忧愁哀伤?,明确:君子光明磊落,心无私欲杂念,心胸坦荡而表现为无忧无虑;小人则好为咎过,口蜜腹剑,心怀叵测,表里不一,且心胸狭隘,所以经常忧愁。,2、成为“君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一个要求: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饭:吃,名作动词,饮水:喝水,疏食:粗粮,而:连词,修饰,之:代肱,而:却,转折连词,于:对于,2、成为“君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二个要求: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中有关“君子”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固穷。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君子不以人举人,不以人废言。,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仁义是我 们心灵的故乡。仁是善的表达,义是爱的奉献。道德和仁义,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一种智慧,与其说是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信仰。这种思想,这种智慧,这种信仰,就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感动历史人物颁奖词,文强,重庆市司法局局长。2009年8月7日被双规,2010年4月14日,一审宣判,文强因受贿1211万元、包庇纵容5个黑社会性质组织、1044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强奸,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他的任期内,全市1400多起命案未破,500名杀人犯在逃,他又被称为“全市最大的黑社会保护伞”。2010年7月7日,文强被执行死刑。文强对律师说:“杀我也行,但程序上也太快了吧。”他表示,并没有有意识去做危害社会的事情,他说他的要求不高,“给我一条命也行”,“应该考虑我这么多年来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他还说道“我死了,也会有人怀念我的”,作业布置: 1、请你联系论语十则,联系现实,写一两则心得,50字左右。 2、推荐阅读:于丹论语心得 南怀瑾论语别裁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灵魂 刘墉非礼勿视,五、孔子重要弟子介绍,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重要者有: 1颜渊 - 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渊(前521年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2子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 。少孔子九岁,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为人豪爽,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有较强的行政能力,曾做过鲁国季氏的宰臣,协助孔子“堕三都” ,后来又担任了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在卫国宫廷政变,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参与了争斗,当被击断冠缨时,还牢记“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礼仪,结果在重新结缨带时被杀,并被砍成肉浆 。 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三十八次,是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3子贡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论语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子贡对孔子的颂扬在孔门弟子中是出名的,他曾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去世,子贡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子贡晚年居齐,直至终老。,4曾参 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著名弟子。 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为人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比较迟钝,孔子曾评价他说:“参也鲁”。但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是他首先揭示出来的。曾参非常注意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工夫,认为替别人办事要讲“忠”,与朋友交往要讲“信” 。强调读书人应该弘扬毅。曾参以“孝”著称,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据说传世的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汉代和论语一起升格为儒家经典。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5子夏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史记儒林列传),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李值班员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鼓风炉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五部分 正确施救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高教版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 催化剂生产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电解操作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备品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特种冶炼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拜耳法溶出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墨化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仪器仪表制造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8000字》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
- (中职)PLC实训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 QC成果施工现场移动式网络布设及监控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 《发育生物学》课件第八章 胚轴的特化与体轴的建立
- 新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教案
-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2022-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