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静压)_第1页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静压)_第2页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静压)_第3页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静压)_第4页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静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工程概况12.地质岩性及水文地质13.试桩目的24.试桩工艺及方法24.1工艺流程24.2 工艺方法34.3成桩质量检验104.4人员及机械配置表115.结论126.附件12word编辑文档预应力管桩静压法试桩工艺性总结报告1.工程概况根据设计要求,DK64+358.6DK64+661范围内路基主体地基加固处理方式采用预应力管桩加固。管桩布置方式为:桩径0.5m,桩间距2.4m,正方形布置;DK64+436.5、DK64+623涵洞影响范围内桩顶设C35钢筋混凝土桩帽,桩帽尺寸1.61.60.45m,其上设0.5m厚碎石+0.1m中粗砂垫层,中粗砂内铺设一层单向塑料聚丙烯土工格栅(TGDG260型,选用一次拉伸成型,无焊接点的土工格栅),两端回折不少于2.0m,其下铺设一层土工布。其余预应力管桩加固范围内桩顶设C35钢筋混凝土筏板,厚0.6m。筏板下设0.2m厚C15混凝土找平层。管桩采用 PHC-AB500-100 型预应力管桩,桩径 0.5m,管桩直接购买合格成品运输至施工现场。2.地质岩性及水文地质(1)1-1:人工填土;(2)2-1:淤泥,软塑,级,0=40kpa;(2)3-1: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级,0=120kpa;(2)3-2:粉质黏土,硬塑,级,0=150kpa;(2)6-3:细砂,饱和,中密,级,0=120kpa;(2)8-3:中砂,稍密中密,饱和,级,=20kpa/,Cu=0kpa,u=35,Es=20MPa, 0=180kpa;(2)10-3细圆砾土,中密,饱和,级,0=300kpa。(20)2-2,泥质砂岩,Ex,强风化,级;0=300kpa。(20)2-3,泥质砂岩,Ex,弱风化,级;0=400kpa。本工点地处,河流一级阶地,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一般以21m-25m为主,沿线地表水系发育,沟渠密布,多堤埦、鱼塘,具有明显的水网化特点。沿线均开辟为村舍、稻田。有村级道路相通。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3.试桩目的核实设计水文地质资料;确定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及参数;确定施工设备性能、工艺和施打顺序;确定停止沉桩的控制标准。试桩范围: DK64+364.27(桩号:S1,S2)设计桩长16.5m、DK64+450(桩号:S3)设计桩长16m、DK64+470(桩号:S4)设计桩长16m,作为此段预应力管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桩。4.试桩工艺及方法4.1工艺流程本次试桩使用静压法沉桩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详见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顺序是:施工准备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定位布孔)打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沉桩沉入下一节沉桩至设计标高验收打桩机移位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机械就位桩起吊就位桩垂直度调整沉入第一节桩:记录施工设备贯入地层的反应,核查地质资料接桩:采用焊接或法兰盘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沉入下一节桩沉桩至设计深度:成桩深度、最终贯入度或压桩力符合设计要求桩机移位桩头处理4.2 工艺方法4.2.1 施工准备编制试桩方案并报审,编制试桩工艺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并分级完成现场交底;预应力管桩选用C80预制管桩,型号为 PHC-AB-500-100,进场材料报验、检测报告手续完善;根据桩位平面图进行施工测量放样,详见图 1图1设备选型:试桩选用JVY800H静压桩机,静压法沉桩,配重800吨,并完成设备的进场报验、检修及标定工作。试桩参数:压桩力以最后三次不小于2倍单桩设计承载力(维荷3分钟),累积下沉10mm为停压控制标准。试桩时间:2016年 7月15日4.2.2 原地面处理对预应力管桩原地面处理。施工前清除地表种植土、垃圾土等,回填素土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进行平整场地并压实。对现场进行布置,规划施工设备移动、作业的线路。在作业区域外设置临时排水系统,确保作业场地无积水,试桩作业场地详见图2。图24.2.3 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的桩位在现场进行布桩,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桩位中心和量测边桩位置,并用灰线标示。预应力管桩布桩详见图3。图34.2.4 机械就位JVY800H静压桩机,利用桩机上行走装置、移动行走就位,行走过程中保持桩架底盘平稳,桩机就位后将行走油门关闭,然后将机架底盘调到水平固定。采用打桩机自带垂直度调整器控制护臂垂直度,确保了预应力管桩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JVY800H静压桩机就位调整平衡。图44.2.5 桩起吊就位管桩运至现场存放在场地坚实、平整的场地内,桩堆放底层在距两端2m(0.2L)吊点位置垫放枕木垫枕,垫枕支撑点在同一平面上堆放层数不超过三层,不同规格的桩分开堆放,并采用钢管架支撑外缘方式防止管桩滚动。2016年7月15日沉桩时采用单点捆绑法,绑点位于桩头1.8米处(0.2L),管桩在起吊、装卸时保持平稳,轻起轻放。4.2.6桩垂直度调整当管桩桩头插入地下0.5m后,由现场专职测量人员采用水平靠尺进行监控,监测沉桩机上的水平仪的气泡居中。观测时,上端与下端的垂直度偏差0.5%。通过桩机操作室水准泡调平机身,须保持位置及方向正确。附加水平靠尺进行检查,详见图5图54.2.7沉桩桩在入土前,在桩机上每间隔1m画出标示线,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各类地层的贯入度和压桩力。对准桩位后,开始沉桩,保证桩的垂直度,入土达到2m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开始正常沉桩,试桩S1设计桩长13m,S2设计桩长14m,S3设计桩长14m,选用现场为13m、14m、15m。其中S1连续贯入11m,沉桩过程连续进行,中途未停顿,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最终压力值达到9Mpa,对应压桩力295.3t,并复压3次,维荷3分钟,累积贯入度为2mm。S2连续贯入11.2m,沉桩过程连续进行,中途未停顿,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最终压力值达到9Mpa,对应压桩力295.3t,并复压3次,维荷3分钟,累积贯入度为3mm。S3连续贯入11.3m,沉桩过程连续进行,中途未停顿,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最终压力值达到9Mpa,对应压桩力295.3t,并复压3次,维荷3分钟,累积贯入度为3mm。图 74.2.10钻机移位JVY800H静压桩机,逐排进行施做。试桩S1和S2、S3最终贯入度为11m,11.2m,11.3m ;压桩力以最后三次不小于2倍单桩设计承载力(维荷3分钟),累积下沉10mm为停压控制标准。均达到规范要求。4.2.11桩头处理施工前结合设计桩长和实际单桩长度进行配桩,配桩按设计长度将设计长度小数收整,取整米数。打入桩时直接将桩头打至设计标高,减少截桩数量。2016年5月4日,截桩采用环切工艺,采用截桩机截桩。截桩详见图10、图11。桩头处理后,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和单桩承载力检测准备。图10 图114.3成桩质量检验采用低应变检测方法进行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采用平板荷载试验检测单桩承载力,荷载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总重 205吨,大于设计83.9吨的 2.4 倍,检测结果分别为(S1)桩长11m、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承载力839KN、(S2)桩长11.1m、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承载力839KN、(S3)桩长11.2m;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承载力839KN,试验报告详见附件,试验照片见图12、图13。图 12 图134.4人员及机械配置表4.4.1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施工机具配置表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规格1发电机台150KW2电焊机套23静压沉桩机台1JVY800H静压桩机4吊车辆125t5截桩机台2辅助设施与机具:小推车、重锤、水准仪、全站仪、测绳、钢尺等。4.4.2、劳动力配备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序号岗 位姓 名职 责1项目总工杨绍波负责现场施工总体策划、管理、协调2技术负责人王亮对现场施工技术把关、负责现场技术管理3质检工程师朱海涛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控制4安全员谢正清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工作5试 验杨从伟负责现场具体试验工作6技术人员章李红负责现场具体技术工作7测量人员邹亚中负责施工测量放样4.4.3现场作业人员配置:打桩施工队共分1组7人。现场作业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人数职 责1班组长1负责施工指挥,协调各工序间联系2打桩机1负责沉桩3修理1负责机械维护和修理4电工1负责施工用电5安全员1负责现场施工中的安全质量6电焊工2负责管桩的焊接5.质量检测结果2016年7月15日至2016年7月18日,现场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桩身完整性较好,承载力和沉降量为(S1)1678KN,2.35mm;(S2)1678KN,3.19mm;(S3)1678KN,5.23mm满足承载力不小于839KN,沉降量不大于40mm,符合设计要求。6.试桩成果总结6.1施打顺序:试桩S1和S2试打完毕后,地面有轻微隆起情况,根据S1和S2地面隆起情况,为避免此情况,可采取跳桩施工。6.2根据试桩结果,确定静压机可满足设计要求。6.3根据试桩结果,。6.4贯入度:PHC 桩压桩力确定:(S1)终压值为9Mpa;(S2)终压值为9Mpa;(S3)终压值为9Mpa,( 最后3次复压,并维荷三分钟的累积贯入度:(S1)1mm;(S2)3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