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时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习目标尝试设计并进行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1.实验原理(1)糖类的检测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淀粉稀碘液蓝色。(2)脂肪的检测脂肪苏丹染色液橘黄色。(3)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实验操作(1)实验材料的选择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且颜色较浅,易于观察,如苹果、梨、白萝卜等。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核桃种子。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一般选用牛奶、豆浆等,但需要进行稀释。(2)实验流程鉴定淀粉a.配制样液:取蔗糖和淀粉各2g,分别溶于100mL的清水中c.观察记录:A试管内不变蓝色,B试管内变为蓝色鉴定还原性糖a.配制样液(方法同鉴定淀粉)c.观察记录:A、B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鉴定脂肪a.制片:将要探究的植物组织,如核桃和花生的种子、洋葱根尖等,制作临时装片b.染色:用苏丹染色液对装片进行染色,并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c.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看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结果与结论:若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说明该植物组织细胞中含有脂肪,否则,不含有脂肪鉴定蛋白质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卵清蛋白稀释液取样液2mL加入试管加入NaOH溶液2mL:溶液无颜色变化加入CuSO4溶液34滴:溶液变紫色实验结论: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1.实验在材料选择上有哪些原则?答案(1)选择的材料应富含待检测的物质。(2)材料应该为无色、白色或者颜色较浅,有利于实验结果的观察。2.试归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并分析下面两个问题:比较项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甲液乙液A液B液成分0.1g/mL NaOH溶液0.05g/mL CuSO4溶液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鉴定物质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添加顺序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先加入A液2_mL,摇匀,再加入B液34滴,摇匀反应条件隔水加热不需加热,摇匀即可反应现象组织样液变为砖红色组织样液变为紫色(1)现有两瓶没有标记的尿液样品,分别是1名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和1名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的尿样,请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区分。答案方法一:用斐林试剂对两瓶尿样进行检测,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样。方法二: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有紫色反应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样,另一瓶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2)无糖奶粉中因不含葡萄糖等糖类,受到患糖尿病老年人的喜爱,要检验某种无糖奶粉是否合格,可能用到哪些试剂?答案符合要求的无糖奶粉应该无糖,但是含有蛋白质,因此要用到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来检测。3.选用核桃种子进行切片观察鉴定脂肪时,宜将种子浸泡,是否浸泡时间越长越好?答案用核桃种子进行切片观察时,需提前浸泡。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太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一些。4.在“植物细胞都含有脂肪吗”实验中,选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有什么作用?答案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苏丹染色液的浮色。1.用稀碘液、苏丹染色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试剂种类稀碘液苏丹染色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稀碘液、苏丹染色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可知,甲植物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植物干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植物干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2.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CuSO4溶液)、蒸馏水,若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A.只有B.和C.和D.、和答案C解析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区别是:斐林试剂甲液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 NaOH溶液;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成分都是CuSO4溶液,但浓度不同,分别是 0.05 g/mL、0.01g/mL。根据题意,双缩脲试剂B液可以通过蒸馏水和斐林试剂乙液稀释而成。易错警示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中有关试剂的4个误区(1)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为“翡”,双缩脲试剂中的“脲”不可错写为“尿”。(2)斐林试剂只能检测具有还原性的糖类,而一些非还原性的糖类,如蔗糖、淀粉等,无法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3)在检测有机物的实验中,唯一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是脂肪的检测;唯一需水浴加热的实验是还原性糖的检测。(4)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但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如双缩脲(NH2CONHCONH2)。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可以用甘蔗做还原性糖鉴定实验()(2)脂肪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4)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5)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硫酸铜溶液可以混用()答案(1)(2)(3)(4)(5)2.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的鉴别实验中,按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待测物试剂颜色反应条件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脂肪橘黄色斐林试剂砖红色隔水加热A.蔗糖、苏丹染色液、紫色B.蔗糖、苏丹染色液、红色C.还原性糖、苏丹染色液、紫色D.果糖、苏丹染色液、红色答案C解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隔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果糖为还原性糖,蔗糖为非还原性糖。3.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需要加热C.两种试剂中的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D.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等量混匀答案A解析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A正确;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B错误;斐林试剂中的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双缩脲试剂中的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0.01 g/mL,C错误;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入2 mol NaOH溶液,摇匀后,再滴加34滴CuSO4溶液,不能等量混匀,D错误。4.青苹果汁遇稀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这说明()A.青苹果汁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青苹果含有较多的淀粉,而熟苹果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糖,但并不排除含有淀粉的可能。苹果转熟时,根据颜色变化,可推断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但不能推断该还原性糖是麦芽糖,还是葡萄糖。5.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是否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沉淀。(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来洗去浮色,这是因为_。(3)本实验注意事项: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_。在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试管口不要朝向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不易刷洗。答案(1)斐林试剂砖红色(2)苏丹染色液苏丹能溶解在酒精中(3)分别配制、储存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烧杯底部实验者或他人太高题组一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1.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B.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蓝色,加热后先变绿,再变成砖红色C.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D.实验结束时剩余的斐林试剂应该处理掉,不可长期保存备用答案B解析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蓝色,加热后先变棕色,再变成砖红色。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检测的实验(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B.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性糖的溶解C.用于该实验检测的斐林试剂也可用于检测蛋白质,只是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加0.1g/mL的NaOH溶液,后加入0.05 g/mL的CuSO4溶液答案A解析苹果果肉的颜色比植物叶片的浅,所以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在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等量NaOH和CuSO4溶液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3.在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淀粉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曲线a,检测该物质可用双缩脲试剂B.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曲线a,检测该物质可用斐林试剂C.表示淀粉变化的是曲线a,检测该物质可用双缩脲试剂D.表示淀粉变化的是曲线a,检测该物质可用稀碘液答案B解析小麦种子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逐渐分解生成麦芽糖,故a表示麦芽糖的变化,b表示淀粉的变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题组二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4.某学习小组选用苏丹染色液,使用显微镜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B.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染色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C.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D.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脂肪可以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A项正确;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以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C项正确;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不是脂肪,且该实验无法反映物质含量的多少,D项错误。5.下面各组分别表示鉴定材料、所用试剂和产生的反应现象,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马铃薯、苏丹染色液、橘黄色C.豆浆、双缩脲试剂、紫色D.花生种子、苏丹染色液、橘黄色答案B解析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应该用稀碘液检测,呈现蓝色。题组三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6.将面团用纱布包裹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所用的试剂分别是()A.稀碘液、苏丹染色液B.双缩脲试剂、稀碘液C.斐林试剂、稀碘液D.稀碘液、斐林试剂答案B解析面团是由小麦种子碾碎所得,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蛋白质。在清水中搓洗后,黏在纱布上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洗出的白浆主要是淀粉,用稀碘液鉴定,故选B。7.检测植物细胞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最好方法是()A.研磨组织细胞,检测研磨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B.分离出细胞研磨液中的各种膜成分,分别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C.将活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D.分离细胞结构获得液泡,检测液泡内容物是否存在蛋白质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液是指液泡中的液体,因此要检验植物细胞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需要分离细胞结构获得液泡,检验液泡内容物是否存在蛋白质,D正确。8.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A.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 g/mL的CuSO4溶液B.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C.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 g/mL的NaOH溶液D.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入0.1g/mL的NaOH溶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答案B解析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先要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混匀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题组四综合应用9.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性糖、脂肪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苏丹染色液B.鉴定还原性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呈无色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答案C解析鉴定还原性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A错误;鉴定还原性糖需要进行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B错误;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呈无色,C正确;用苏丹染色液鉴定脂肪时可见橘黄色颗粒,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呈紫色,D错误。10.(2018湖北宜昌一中期末)某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将碘液滴在一块干面包上,面包变成了深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面包,并用斐林试剂检验,溶液中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因此,他得出结论,面包被嚼碎时产生了还原性糖。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在于()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C.未对干面包做还原性糖的检验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答案C解析将碘液滴在干面包(未嚼碎)上,面包变成了深蓝色,只能说明其中含有淀粉,并不能排除是否有还原性糖,因此还需对干面包做是否含还原性糖的检验。11.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30天苏丹染色液橘黄色D第40天稀碘液蓝色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B错误;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染色液发生反应呈现橘黄色,C正确;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稀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D错误。12.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鉴定发芽的小麦种子中的还原性糖和蛋白质B.1、3、5号试管中会呈现无色,2、4、6号试管中会呈现砖红色或紫色C.2、4对照可以说明鉴定还原性糖需要加热D.该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方法不同答案B解析从实验的分组设置和试剂的应用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鉴定发芽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和蛋白质,A正确;1、2、3号试管会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只有4号试管呈现砖红色,6号试管呈现紫色,B错误;2、4的不同之处为是否水浴加热,结果只有4号呈现砖红色,说明鉴定还原性糖需要加热,C正确;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D正确。1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A: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B:证明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实验用品:新取尿液样品、清水、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1的CuSO4溶液、蛋白质稀释样液、试管、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在A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_,本实验_(填“需要”或“不需要”)水浴加热。(2)写出A实验可能的现象和结论:_。(3)写出B实验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的现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的蛋白质稀释样液(编号为甲)和2mL的待测尿液(编号为乙)。蛋白质稀释样液在本实验中起_作用。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 mL的_溶液,振荡,摇匀。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34滴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结果预期:甲试管_;乙试管_。答案(1)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质量浓度为0.05gmL1的CuSO4溶液需要(2)若向待测尿液中加入试剂并检测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还原性糖;若向待测尿液中加入试剂并检测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还原性糖(3)对照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质量浓度为0.01gmL1的CuSO4发生紫色反应不发生紫色反应解析A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具体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1的CuSO4溶液),而题干中只提供了质量浓度为0.01 gmL1的CuSO4溶液,该溶液只能作为双缩脲试剂的B液使用。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需要水浴加热,如果待测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还原性糖,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还原性糖。B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尿液中不含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其使用方法是先加质量浓度为0.1 gmL1的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质量浓度为0.01 gmL1的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组织开展西安地区校园招聘的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市诏安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募见习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东东莞麻涌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罗山科技园开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南平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未达开考比例及核减岗位招聘数情况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HO-PEG-AS-MW-34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昆明市盘龙区面向全国引进高中教育管理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必会)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近年考试真题题库(300题)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烘焙与甜点制作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线路光缆施工方案
- 弹塑性力学讲稿课件
- 心怀国防梦争做好少年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运动的快慢》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 地基事故案例分析
- 2023淘宝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