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古诗四首教学目标:1会正确书写“横、侧、庐、缘、亩、渠、源、移”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4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两位诗人的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二、教师范读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诗人正站在黄河边的鹳雀楼上观看景色,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四、指导学习生字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楼:l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独体字,两笔。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m,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ng,读后鼻音。独体结构。有7笔。层:cng,读平舌音,后鼻音。五、导读课文,适时演示电脑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大意1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2指名试读试讲后,教师精讲点拨:第一句:白日:此处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渐渐沉下去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实,鹳雀楼距离大海尚有千里之遥,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一轮落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第二句:欲:想要。穷:穷尽,含有彻底的意思。千里,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指很远很远的地方。更;再。这句诗的意思是:要想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也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六、体会诗的意境1引导思考:想一想,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1)这首诗写出了壮丽的黄昏景色。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先向西眺望,看到泛白的太阳依傍着群山缓缓下沉,再俯视黄河,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东流去,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啊!目送落日,直到它逝去为止;放眼黄河,欲目送它流入大海。既有雄浑壮丽之景,又有留恋遐思之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2)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开阔的心胸和观察美景的情趣。诗人面对日落水漾的壮丽美景,游兴未尽,不能满足,他急于扩大自己的眼界,还想看得更开阔更高远,于是写出了要看尽这千里风光,必须再登上一层楼。2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七、指导朗读,背诵课文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白日 / 依山尽,黄河 / 入海流。欲穷 / 千里目,更上 / 一层楼。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八、课堂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组词:人( )日( )入( )目( )3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场景设置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二、导入1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课件:放映庐山录像。)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三、讲解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3范读古诗,讲读法: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课件:配乐)1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课件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生汇报。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3巩固: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生观看录像。(课件:庐山风光视频)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1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2背诵: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3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师略讲观书有感(其二)无题。生自学观书有感(其二)无题。10、结束: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学生想象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于是就自然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1填空题“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 )部首,再查( )画。第四笔是( ),名称是( ),第五笔是( ),名称是( )。2补充诗句( )依山尽,( )入海流。欲穷( ),更上( )。横看( ),( )各不同。不识( ),只缘( )。3依据诗句完成下题登鹳雀楼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答案:依、入、目、上、尽、流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答案:白、黄诗句中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师资格考试题型及答案
- 民商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一地理考试内容及答案
- 湖北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机械四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期中考试七上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全世界十级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相关业务知识判断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病案信息技术(医学高级)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超声医疗安全风险培训课件
- 蜜蜂科普知识教学课件
- 矿山运营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2026三维设计一轮总复习高中化学-第17讲 卤族元素 溴、碘单质的提取
- 光伏售电合同协议书范本
- 港口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措施
- 2025年银行声誉风险应急演练报告范文
-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WST855-2025解读课件
- 制造车间作业指导书范本
-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手册
- 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制作“冰琥珀”》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