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古诗二首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古诗二首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古诗二首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古诗二首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古诗二首教案设计冀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寺”,掌握“妆”与“寺”两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3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意味与美感。4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二)教学重点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意味与美感。(三)教学难点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古诗二首设计者教学流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置身西湖1谈话:常言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然而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美。2出示图片3交流看后的感受?4引题:“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就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出示题目。二、介绍作者1苏轼何须人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用一句话说一说作者给你留下的印象。2介绍写作背景三、品读诗文,体验情感(一)认读诗文1范读2自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律3检查朗读(二)感受诗意1自学: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诗意。2交流自学结果。这首诗写了什么?3品诗现画,(1)出示阅读话题:读完这首诗,大家感觉到西湖的美吗?美在哪呢?用心读一读,品一品,看看这次你从诗中的字里行间能看到了西湖怎样的美丽景象?(2)学生自读(3)全班交流:交流要点:水光潋滟晴方好1从“水光潋滟”中看到了水光波动,金光闪闪,五彩斑斓的西湖。2设问: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像)山色空濛雨亦奇。1从“山色空濛”中读到了“迷迷蒙蒙”2设问: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这两句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西湖?师:西子是谁?究竟有多美?(西子资料)生畅言。师:那此时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了,西湖得有多美?(生想象)“淡妆浓抹”什么样?“盛装浓抹”之下的西湖什么样?“淡妆” 之下的西湖又是什么样?谁来读?(四)体会情感。师: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看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带着体会读文。(五)小结:寥寥四行短句,画描出西湖的精髓,西湖就如那吴越时代的美女西施,淡妆粉黛也好,浓抹唇眉也罢,都不能增减她靓丽中的妩媚;而西湖不亚千年前的西施,不管晴空艳阳,还是细雨和风,都无时不展示她别样的韵味,另类的风情。诗人赋予了西湖灵魂,非东坡妙思佳句不足以极其美;西湖挑逗出诗人才华,非西湖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背诵饮湖上初晴雨后2谈话:今天,就让我们走入另一位诗人的作品,去品味那不同的西湖。出示课题。3简介作者: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据说他写的诗有两万多首,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流传至今的就有四千多首。二、品读诗文,体验情感(一)认读诗文1范读2自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律3检查朗读(二)感受诗意1自学: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诗意。2交流自学结果。这首诗写了什么?3品诗现画,(1)出示阅读话题:读完这首诗,大家感觉到西湖的美吗?美在哪呢?用心读一读,品一品,看看这次你从诗中的字里行间能看到了西湖怎样的美丽景象?(2)学生自读(3)全班交流:预设:你在读时,眼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是从哪首诗中的哪个地方看到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接天”、“无穷”中看到了无边无际,涌向天边的荷叶。一片碧绿。从“映日荷花”中看到了分外娇艳的荷花。题目“晓”师:将远景拉近,再近些,把题目一定读上,读整首诗。还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距离贴近这满池的荷叶与荷花,想像清晨带着美丽露珠的荷塘画面。)4谈话:这首诗的题目写到是送“林子方”的,和友人分别时应该有说不完的话,他写的诗也应该是表达自己分别时的情感的,怎么他和友人分别时把心思都放在了美景上,忘记了朋友呢?(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与想法。大诗人是想通过这“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来告诉别人他们的友谊是纯真的呢,还是想让林子方知道,千万不要忘记他们的友谊,他们的友谊就像这荷叶和荷花一样呢?)5读出体会。三、鉴赏诗词。谈话:同一个西湖,两个诗人写下了两首相同又不同的诗。1大家觉得呢?相同之处是什么?(在于都写西湖,都写了西湖之美。)2美的不同之处呢?(生畅言)3教师小结:一个是从绝妙的天气入手,一个是从季节的对比特写;如果说饮湖上初晴后雨像一个广角镜头,为我们展示了西湖晴雨之间的一幅幅全景图,那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大红大绿的特写镜头之中;如果说,苏子的“西子”传达了西湖的神韵之美,杨兄的“无穷碧”、“别样红”则为我们奉上了一席奢华的视觉盛宴,叫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与那“不与四时同”的六月西湖。二位诗人因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受力,凝炼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西湖之美。四、拓展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被西湖牵引而至,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欣赏西湖,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西湖,书写了各美其美的西湖,想不想看看他们分别是怎样描绘这样“难画亦难诗”的西湖的呢?苏轼因西湖而更加多情,一生两次到此,写下了众多诗篇。与莫同年饮湖上就是他阔别西湖十五年之后旧地重游的一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叫多少游人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一曲春江花月夜令多少人魂牵梦绕于西湖!身临其境,感受西湖的美。了解作者扫清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品诗想像,表达,感受诗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温故知新,也为两诗的对比打下基础。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