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教或宗法式儒教中的非人格神实在,天或天命,有关天或者天命的讨论,孔子 孟子 董仲舒 朱熹,荀子天论 王充的天行 韩愈天对 柳宗元天说 刘禹锡天论,有关儒家古代典籍中“天”字的涵义,1.物质之天(诗书左传国语 ) 2.主宰之天(论语) 3.命运之天 4.自然之天 5.义理之天,傅伟勋将“天”概括六义,天地之天 天然之天 天皇之天 天命之天 天道之天 天理之天,德国基督教神学家孔汉思 注意到了“天”所具有宗教意味,“孔子的宗教视野是”天”它取代了古代中国原有的那些有生命的神,在论语里只有一次天被称为上帝。天高于一切,人(特别是君王)应当听从天的旨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在论语中出现十八次,每次都和意志、行动、情感有联系。”,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评析】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拜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假如我做了不正当的事的话,老天爷责备我吧!老天爷责备我吧!,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指未来的子孙后代。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论语中有关“天”字的引语,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1)如不言,则小子(2)何(3)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4)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5)哉?” (宇宙万物存在的”天道“和孔子对”天道“的体验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1)如不言,则小子(2)何(3)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4)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5)哉?”,孟子思想里的”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天在这里体现为道德规律和价值根源) 【译文】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中庸对“天”终极实在涵义作了解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译文】 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中庸对“天”终极实在涵义作了解释,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所以,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警惕.,中庸对“天”终极实在涵义作了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奇飞书教学课件下载
- 萍乡地下室防腐施工方案
- 小儿全麻手术中护理配合
- 临沂市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 内部市场化培训
- 随州顶管施工方案费用
- 现浇砼雨水口施工方案
- 民爆安全员题库及答案解析
- 爆炸车辆维修方案范本
- 铁路劳动安全-常见事故预防
- 26个字母(课件)英语三年级上册
- 110KV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书
-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课件
- 旅游服务礼仪PPT第4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与承包人实施方案
- 江苏省临检中心 临床化学继教班 7.质控规则及IQCP概述欧元祝
-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 StarterUnits 1-3学历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客诉客退产品处理流程
- 自来水厂操作规程手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