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1页
科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2页
科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本课特点、地位及作用1、本节课是通报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中的第三节。该册教科书是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与原有的教材相比,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本节课也有这样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3、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亲自感知获得知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程中还安排了用纸条虚拟光束来解决成像原理这一教学难点,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情趣。在课后,还安排了像万花筒、曲面镜等实际操作问题,使得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我关注的是,学生上课是不是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否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通过动手制作明确成像原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难点:虚像的概念,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应对策:在组织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补充,完成重点的落实。结合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用纸屏接不着像的事实,突破学生在理解虚像概念时的难度,通过纸条模拟深刻理解成像原理。同时在总结时,也可利用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完成重难点的教学。二、教法与学法:(一)教法: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结合本节课的要求和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目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法,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使学生思维清晰,逻辑通顺,对知识点的认识从直观感受升华到理论规律。(二)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学生体会知识获得的探究过程。“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本节课我着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平台,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所以应引导学生主要用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来完成本节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并提醒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共同体验成功的愉悦。当然要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如: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竖直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竖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3)怎样判定蜡烛A与它的像B重合: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这时,用笔贴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的位置.三、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及内容,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一)、新课引入 小活动:请每一位同学拿出准备好的镜子进行观察,同时结合说明凡是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就叫平面镜,尤其提醒并非局限于必须是玻璃材料的,然后照镜子体验“像”这一概念,并结合提出的问题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镜中像的位置、大小跟人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活动比泛泛而谈的语言引课更具吸引力,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象照镜子这样很普通的活动,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过程的起点,教师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胃口调动起来(二)、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探究,应该遵从一定过程有目的的进行,而不是大撒把,因为我们毕竟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过程,他有一定的时间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在实验探究中应引导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相应问题,最后将问题明确统一。即: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比较在大小、位置、虚实各方面有什么具体的特征呢?2、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大胆的进行猜想,说出猜想依据。3、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组讨论,最后选出小组代表说明自己的想法与计划安排。要求说出所选器材,选择原因。允许不同计划组进行说明,并允许按自己的计划进行探究,当然得符合科学规律。最后,通过计划的交流,共同确定大体思路是:实验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究像的虚实,第二部分探究像的大小、倒正及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等。(在这里给学生介绍物距和像距的概念)。在此提示学生器材的组装方式,并对实验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说明,如: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从而测量物距与像距。4、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在进行虚实像的探究时,提醒学生可用白纸或手做屏来观察。及时得出结论,通过这一步引导学生突破虚像的概念这一难点。在之后进行的第二部分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在巡视中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组如何进行研究测量,并提醒纪录。5、交流与评价各组之间相互交流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提供自己的成功经验,交流得到的实验结论,弥补不足之处。并组织好语言,力求最为清晰干练的表达。6、得出结论 由学生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可多找几组同学进行总结。最后,得出结虚像、等大、等距、像物连线垂直镜面。从几何意义上讲即:像物关于镜面轴称。(说明:物理课是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本节课正是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也代表了这册新教材的独到之处,所以应重视这次探究活动的进行,带领学生深刻感悟探究的各个环节。)总结时,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三)、动手操作在得出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后,学生自然对成像原理有极大地了解渴望,而这一知识点却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纸条模拟光束来进行难点的解决,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像物对称”这一成像特点。在这里可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从而解决这一难点。(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应用:通过实验得出成像规律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如水面倒影(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的),生活中平面镜的使用等问题。例如:1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3.某些店里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4、昆虫观察箱。(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观察,举出一些实例。也可以作为课后的活动,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适当涉及“光污染”的有关实例的知识。) 拓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一些简单线条物体在平面镜 中成像,加深对这一学习重点的理解。、教师联系课本P63图4-3-4可以向学生渗透利用成像原理来作图。(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来完成(六)巩固练习:主要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