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昭峰: 风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第4期 特 别 推 荐 风 电 在 我 国 能 源 发 展 中 的 定 位 魏昭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北京100761 ) 摘要: 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是风力发电实现了倍增 式发展。 但风电的高速发展与电力系统、 产业体系和政策机制之间存在诸多不协调, 需要理清根本原因, 进一步深化解决。 基于我国风电发展的既有特点和现实问题, 从能源利用、 能源发展的角度和风电发展的 最终目标3个方面进行逻辑论证, 提出了风电的能源定位问题, 论述了当前风电发展应立足于风电产业化 体系的完善以及智能电网建设和新储能技术研究, 为未来风电大规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风电; 定位; 能源品位; 能源发展; 替代能源 中图分类号:TK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649(2011)04-0001-05 收稿日期:2011-01-20;修回日期:2011-02-10; 作者简介: 魏昭峰(1957),男,河南商丘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行业规划研究等。E-mail:weizhaofeng 0引言 当前, 能源战略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我国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面临的2个重要问题, 积极 发展可再生能源,节约和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促进能 源结构调整,减轻环境压力,是保障我国能源与环境 安全、 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 选择。我国政府已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大力发展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 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目前在可再生能源 中,除水电外,风力发电技术最成熟、最具备规模化 商业开发条件,加快开发风电等清洁能源资源,有利 于促进我国能源供应的低碳化和多元化, 对于调整 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源格局、 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 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低 碳经济有重大意义。 1我国风电发展现状 我国风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2000年 后进入高速发展期,特别是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 颁布实施以来, 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4 a实现 翻倍增长。2010年底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3 017 万kW, 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3.2%, 是2000年 34.4万kW的88倍, 风电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2 位,是全世界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 风电已成为当 前我国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主要特 点1为:(1)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形成。 风 资源富集地区的各级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确立 区域绿色发展战略,建立健全风电开发政策,为风电 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类型投资主体不断 开拓思路,增强低碳环保意识,承担绿色发展重任, 创新绿色低碳技术,积极投身实践,有力推动了风电 高速发展。 (2)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中 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统计,截至2010年 底,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新增1 399万kW,比上 年增长76.53%,“十一五”期间并网风电总装机容量 年均增长96.67%。(3)风电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我 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有83家, 其中华锐风电、金 风科技和东方电气3家企业进入全球风电设备制造 商十强。国内风电设备性价比不断提高,采用国产机 组使得风电场工程造价大幅下降, 目前平均造价约 为8 600元/kW。 (4)风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相继 制定实施。自2005年2月可再生能源法制定颁布 后,国家陆续出台了涵盖产业布局、项目建设、装备 制造、 接入消纳等方面配套的政策法规。 同时从 2003年开始,连续启动了五期陆地风电特许权招投 标, 并于2010年完成了首次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投 标,风电特许权项目较好地推动了风电的快速发展。 然而,我国风电开发仍存在重规模轻规划、重开 发轻消纳、重建设轻生产的现象,风电产业同样存在 重产量轻质量、 重市场轻技术、 重引进轻研发的现 象。 风电的粗放发展不但突破了政府规划和行业预 期,也超出了电力系统和产业体系的承载能力。这主 要是风电的过快发展同电力系统、 产业体系和政策 机制等之间不协调而引起的, 归根到底也是对风电 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不准确而造成的。 中 国 电 力 ELECTRIC POWER 第44卷第4期 2011年4月 Vol 44,No 4 Apr. 2011 1 第44卷中 国 电 力 特 别 推 荐 2风电定位的意义 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促进风力 发电的快速发展。 但风电在近几年持续高速发展中 逐渐暴露出安全、消纳、效益、技术装备等诸多问题。 目前风电行业已进入矛盾高发期, 不但在产业上出 现了发展过快、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在开发上也显 现接网难、送出受限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建设的大规 模、 大容量风电基地大多数位于距离负荷中心较远 的电网末端, 导致风电与电网以及与其他电源之间 的矛盾更加突出。 风电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很大程 度上是由于没有真正了解风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 内涵和定位,不能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引导风电发展, 使风电渐渐走上“上规模、上速度”的发展道路。正确 处理风电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使风电行业 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不仅要分析研究现有问 题和矛盾,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更重要的是 要清楚地认识风电自身的属性和特性, 明确风电在 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 本文讨论的风电在能源发展中的定位, 是从能 源利用角度,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风力发 电的发展战略。其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发展,而不 只是对于现状的总结和发展程度的概括。清晰、准确 地把握风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 有助于认清 风电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政 策,编制可行的发展规划,有效解决风电发展中的矛 盾,引导风电行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 将从能源利用的角度, 从能源发展的角度和风电发 展的最终目标3个方面来具体讨论风电在我国能源 发展中的定位。 3风电的能源品位评价 认识风电定位, 尤其是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 位,不能单纯讨论风电本身,而要从整个能源利用的 角度看风电处于什么位置,属于何种能源品位。能源 品位有高低之分, 一般来说高品位能源技术上较容 易转化为电能, 电能供给特性能够满足电力系统负 荷特性的要求,支撑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对于高 品位能源,低品位能源较难转化为电能,其电能供给 特性与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差异较大, 利用难度大或 技术不够成熟。 表1中通过能流密度、 前期开发投入等9项指 标,对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目前主 要的5种发电能源进行了对比评价。火电、水电和核 电的能流密度较高、利用小时数高、存储性强、连续 供应能力强,满足电网负荷变化的要求,对电网影响 较小,这3种能源属于高品位能源,因此火电、水电 和核电较易被开发利用, 在当前能源结构中处于重 要的地位,被称为“电力系统的三大支柱”;风电、太 阳能发电的能流密度较低、 利用小时数低且都难以 大规模存储,对电网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间歇性和不 可控性的特征, 导致其供给特性难以与电网负荷特 性相吻合,不能作为电力系统的支撑电源,在发电能 源中属于低品位能源。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 期,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而目前我国电源结构不够 表12010年各类发电能源品位评价 Tab.1Gradeevaluationofvarioustypesgenerationenergyin2010 注: 1)国内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的地区。 评价指标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环境污染 污染大 (产生碳排放以及硫、硝、 汞等) 污染小 (存在生态保护问题) 核废料污染大,需要 特殊处理 无污染 (但对飞鸟有一定影响) 无污染 (但制造硅晶片有较多污染) 能流密度 蕴含总量 较大(标准煤发热量 为7 000 kc/kg) 煤炭资源量近 1 500亿t 较大 技术可开发量 为5.4亿kW 前期开发投入 工程造价/(元kW-1) 大 3 8004 200 大 7 0008 000 最大(U235裂变释放 热量164亿kc/kg)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 测中国可能的铀储 量为177万t 很小(约100 W/m2) 技术可开发量 712亿kW 很小(约100 W/m2) 年辐射总量 1)高于 5 GMJ/m2 大 15 000 小 8 0009 000 小 20 000 利用小时数/h 存储性 4 5005 500 可存储 (通过煤、气等存储实现) 3 3003 500 可存储 (通过大坝库容实现) 连续供应 原料运输 可以 需要 季节性较强 不需要 7 0008 000 可存储 (核燃料存储) 1 8002 300 不可存储 1 4003 200 不可存储 可以 特殊需要 不可以 (有季节性、时段性变化) 不需要 不可以 (有季节性、时段性变化) 不需要 2 魏昭峰: 风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第4期 特 别 推 荐 合理,电网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综合开发利用 高品位能源,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降低能源利 用成本。 同时,积极提高低品位能源利用水平,可以 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调节能源结构、与环境协调友好 发展的目的。 能源品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进步和 社会发展,当能源本身的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和 可持续性等属性改变时, 其品位也会相应发生变 化,能源品位具有相对性。 虽然目前风电处于低品 位能源,开发成本高,但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资源 不会枯竭,如果将风电转化为高品位能源,不但可 以满足电网负荷要求,提高风能利用水平,而且在 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 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优质调峰电源较少, 系统调峰能力相对较弱, 而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发用 电必须同时完成,风电因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 性的特点,难以与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相吻合,特别是 风电具有反调峰特性,更增加了调度难度。为确保整 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改善风电对电网特性的 适应能力,必须要对风电进行反调峰补偿,因此要 提升风电为高品位能源,不但要有其他相应规模的 调峰电源配合,同时能量储存更是不可缺少的。 大 规模能量储存可以有效提高设备效率、解决局部电 压控制问题、 提高风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使 风电成为连续、稳定的供应电源,减少与电网和其 他电源之间的矛盾。 因此当有效调峰电源和大规模 能量储存作为电网安全、 稳定和高效运行重要的辅 助配套之后,风电将随之提高其能源品位,拥有更大 的发展空间。 4风电的能源可替代性 认识风电定位, 不仅要认识风电在能源利用中 的位置,还要了解风电在能源发展中的发展状态。20 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发生能源危机,对 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目前,人类对电力的转化 主要依赖化石能源,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 长,化石资源逐渐枯竭,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已 引起高度重视。人类努力利用和开发各种能源资源, 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替代能源发电登上了历 史舞台,以期在未来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但替代 品能否产生替代效果, 关键要看替代品能否提供比 现有产品更大的价值/价格比。 也就是说风电能否代 替化石能源发电,成为人类主要应用的发电形式,还 要看其能否比化石能源发电有更大的价值/价格比。 首先,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无论在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其无限的蕴藏量,在开 发价值上,都有着化石能源发电无可比拟的优势。其 次,商品属性是电的基本属性之一,用户在购买“电” 这一商品时,不会关心电是怎么发出来的,怎么输送 的,用户关心的是价格、电能质量等问题,其中最关 心的是电价。 那么风电相较化石能源发电价值/价格 比究竟如何呢? 由于风电市场的扩大、 风电机组产量和单机容 量的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进步, 使风电机组每千瓦 的建设成本在过去近20年中稳步下降。80年代初 期,单位千瓦造价约为3 0004 000美元;而现在平 均造价仅约为8 600元/kW。 考虑到风电场的风力资 源、规模、运行维护成本和融资因素(如贷款利率、偿 还期等),在较好的风场,风力发电的成本已初步具 备与火电竞争的能力。 但目前风电机组总体单位造 价仍较高,风电场投资大,且利用小时数低,分不同 地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为0.510.61元/(kWh),平 均为0.55元/(kWh)。 而作为电力系统三大支柱的 火电、水电和核电的价格分别是:火电(燃煤)平均上 网电价为0.38元/(kWh), 水电平均上网电价为 0.25元/(kWh), 核 电 平 均 上 网 电 价 为0.43元/ (kWh) 2。 风电比煤电、水电、核电平均上网电价分 别高出46.9%、126.2%和29.1%。 同时,由于风电出力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 特点,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必须有其他相当规 模的水电、火电等常规发电厂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峰, 必然导致常规水电、火电机组单位发电能耗、发电成 本增加。 在我国尚未实现风电出力预测、预报,风电 机组和风电场出力尚不具备在线控制、 调节功能的 情况下,电力系统中除风电以外的其他电源的出力, 不仅须随负荷变化进行调节, 还须为适应风电出力 变化进行调节。常规水电、火电机组替风电调峰所多 付出成本,导致电力系统总体发电成本增加,由于现 有市场规则缺乏合理的补偿政策, 需通过全社会用 电量加价分摊, 因此目前大规模开发风电会显著增 加全社会用电成本。 当前风电的价值/价格比还未达到替代化石能 源发电的条件。但也应注意到,风电尚未大规模替代 并不意味着未来风电与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没有竞争 力,目前风电还处于发展初期,其替代过程可能还十 分缓慢,一旦风电造价进一步下降,电力系统调峰调 频能力大幅提高, 化石能源发电价格因资源逐渐枯 竭而不断提高,风电将在价格上确立优势,就会形成 对化石能源发电的迅速替代。 5风电发展最终目标 在了解风电的能源品位和发展状态之后, 进一 步分析风电发展的最终目标,有助于认识风电定位。 3 第44卷中 国 电 力 特 别 推 荐 从人类对能源利用的长远发展来看, 核聚变发电将 在未来成为人类能源应用的主导方式,而水电、风电 和太阳能发电将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很长一段时 期成为人类能源来源的主要形式。 我国风电与水电在资源禀赋上有着很多共性3: (1)总量有限。 风能总的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kW, 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5.4亿kW。按表1中的 利用小时数,风电平均约2 000 h,水电平均约3 400 h, 计算二者年发电量, 分别为风电2万亿kWh和 1.836万亿kWh。 风电和水电资源总量有限且发电 量总体相当;(2)逆向分布。 风电资源主要富集的七 大风电基地大多数位于西北地区, 水电资源主要分 布的十三大水电基地相对集中在西南地区, 而我国 西部地区用电负荷低、自身消纳能力弱,东部地区的 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在较长时期 内, 风电和水电资源集中于西部与东部负荷中心呈 现明显的逆向分布;(3)季节性明显。 风电和水电有 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我国西部冬季是大风季,夏季风 力较小,所以一年中冬季风电发电量最大,夏季发电 量最小。而水电在夏季丰水期时发电量最大,在冬季 枯水期时发电量最小。 风电和水电在季节性上形成 互补。 从当前我国的资源条件和技术角度分析, 水电 是技术最成熟、供应最稳定、经济可行、可以大规模 开发的最主要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技术较成熟,已 具备规模化商业开发条件。 但是水电有着风电无法 比拟的优势,水电可以通过库容来存储能量,根据电 力系统的要求提供连续的电能,对电网影响较小。而 风电在当前技术开发条件下, 难以成为电网安全稳 定运行的主要电源支撑。 由于风电开发起步较水电 晚,风电技术和开发规模目前落后于水电是暂时的, 我国风电有着与水电近乎相同的资源禀赋, 从二者 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 在我国未来的能源应用中风 电应会达到与水电完全相当的地位, 成为我国能源 结构中的支柱能源之一。 根据测算,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 3.3亿kW,2030年将开发完成4亿kW。2010年我 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完成风电1.5亿kW装机,如 果2020年前结合大规模开发,风电具备进一步大发 展的基础,预计到2030年规划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到 3亿kW以上。 而风电要想在近20年时间内达到与 水电相当规模的发电量, 即到2030年完成装机6.6 亿kW, 需要在目前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再加快2.2 倍,是无法完成的4。 但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的突破, 储能电站的配套建设以及电网调峰调频手段的进一 步提高,可以有效克服风电间歇性、随机性和不可控 性的弱点,将使风电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 着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 风电成本也将会进一步下 降,与水电成本相近。 可以预见,风电在本世纪中叶 将会达到与水电相当的地位。 6风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 风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是重要的辅助能源,是 节能减排和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属于低 品位能源;风电未来发展空间和潜能巨大,在具备由 低品位能源转变为高品位能源, 由辅助能源转变为 替代能源的“两个转变”条件之后,风电将大规模发 展,最终达到与水电相当的规模地位,成为我国能源 结构中的支柱能源之一。 风电要获得大规模高速发展,重要的是完成“两 个转变”。实现“两个转变”的途径主要是提高电力系 统的调节能力,即加快水电、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 以及新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发展。 尤其是新储能 技术和智能电网是支撑风电等间歇性能源大规模发 展的有效调峰调频手段, 可以满足对风电等间歇性 能源调峰调频的需要。风电本身属于低品位能源,在 缺少优质调峰资源支持的条件下, 目前过快开发风 电是不合理的。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智能电网计划,到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相应的,随着风电等间歇性能源规模不断增大,电力 系统对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需要愈加迫切, 将推动大 规模储能技术加速成熟。 同时,经过10 a的努力,我 国可以建立完备的风电产业化体系。 预计风电发展 将在2020年左右具备“两个转变”的条件,2020年 之后风电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到本世纪中叶成为 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支柱能源之一。 目前风电还只能是辅助能源,其经济性不高。相 对于稳定出力的火、水、核等能源形式,风电只有电 量效益, 无法替代有效装机。 要提高风电能源性价 比,应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化体系,全面掌 握风力资源详查与评估技术、风电整体设计技术、变 流器及控制系统、风电并网技术、风电与其他发电方 式互补技术、分布式开发利用技术等,力争使我国风 电产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为 风电未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之前的 10 a,风电发展不应过分注重速度和规模,应将发展 重点放在产业化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电网建设和新储 能技术研发上。 风电开发应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能源结构调整和消纳市场、电网送出,以及电网安全 性、经济性,来确定发展目标、开发时序,以需求容量 定开发规模,以消纳方向引导电网建设。由于目前风 电开发成本较高,电网建设还在进一步加强,建议风 电发展规模年均保持在800万1 000万kW, 加上 4 魏昭峰: 风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第4期 特 别 推 荐 RoleofwindpowerintheenergydevelopmentinChina WEIZhao-feng (ChinaElectricityCouncil, Beijing 100761,China )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optimizing energy mix and developing renewable energy. The wind power capacity in China has doubled and then redoubled especiall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scords of high-speed growth of wind power with the power system, industry infrastructure and policy mechanism. Base on the inherent feature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role of wind power in the energy development was defined with logic demonstration in three perspectives, i.e. energy utilizatio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wind power development should ground on the wind power industrializ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the smart grid 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This approach offers great benef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in the near future. Keywords:wind power; position; energy grade; energy development; alternative energy 截止到2010年底国内累计装机的3 000万kW,即 到2020年完成1.1亿1.3亿kW装机,可以满足节 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待2020年之后风电 具备大规模发展条件之后,再提升发展速度和规模, 完全可以实现风电的最终目标。 现阶段,风电尚未全面具备高品位和可替代性, 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高品位,并实现部分替代。 我国的风能资源具有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风电开发 可坚持“两条腿走路”。 由于集中开发风电的代价会 比较大,在资源富集地区可以做好规划,采取与其他 能源打捆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电的模式; 在风资源 较差但电网相对成熟的地区, 因系统调度调节能力 强,风电开发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满足高 品位的条件,应采取就近消纳、直接接入配电网的分 布式发电模式, 使分散稀薄的风电资源得到高品位 利用。 同时,积极深入研究智能微电网技术,将分布 式风电以微网的形式灵活可靠地接入大电网并网运 行,与大电网互为支撑,成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 成部分,实现局部性替代,使我国风电资源得以有效 开发和合理利用。 尽管风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和矛盾,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在厘 清了风电定位之后,更加明确了风电的能源品位、可 替代性和发展的终极目标。 因此,立足当前,我国应 积极加快风电产业化发展, 大力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和新储能技术研究, 努力提高风电的能源品位和可 替代性, 为风电未来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太阳能等可 再生能源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 展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风力发电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R.2009. 2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2009年度电价执行及电费结算监管报告 R.2010. 3 潘家铮.水电与中国J.水力发电,2004,30(12):17-21. PAN Jia-zheng. Hydropower and ChinaJ. Water Power, 2004, 30 (12):17-21. 4 何祚庥.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1):5-7. HE Zuo-xiu. Solutions to Chinas energy shortageJ.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 Sciences,2005,19(1):5-7. (责任编辑张重实 ) 电力动态 高压直流输电(HVDC)市场到2015年将 增长44%输电网络是现代社会的关键组件,是社会大厦 的支柱,是所有能源领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工业和政府的 领导们越来越意识到,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技 术,就必须持续扩大输电系统容量及其承载信息的能力。 根 据美国PikeResearch(尖端研究)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输电 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就是高压直流(HVDC)输电。 据 该公司预测, 未来几年,HVDC输电的投资将每年增长 44%,将从2010年的84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21亿美元。 HVDC输电占地面积小,损耗少,且应用广泛。 可用于 地下输电、水下输电、长距离输电、点对点输电、异步电网连 接、背靠背输电、潮流定向控制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整合等。 Pike Research的分析发现,HVDC输电市场的增长主 要来自于中国,来自于中国的长距离HVDC输电;其次是 欧洲的海底HVDC输电及其长距离HVDC输电和用于可 再生能源发电整合的HVDC输电。 美国目前HVDC输电市 场仅占2% ,到 2020年可能会持续增长到8%。 Pike Research关于“输电基础设施”的分析报告中还对 美国未来输电市场的管理问题、规划、成本分摊及商业项目 的运作模式进行了预测。 5 第44卷中 国 电 力 电力动态 三峡地下电站第2台发电机组转子吊装成功美国力推海上风电 继较早前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表态,美国 要在2035年实现80%的电力供应来自清洁及 可再生能源的目标,美国能源部很快作出反应, 宣布将投入5050万美元,用于海上风电的技术 研发。 这项投资决定由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内 政部长萨拉查共同宣布, 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 革新降低海上风电的成本。 萨拉查说,美国正以 更加高效和先锋的规划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 以确保美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并指 出美国东岸的特拉华州、马里兰州、新泽西州和 弗吉尼亚州具备发展风电的独特优势。 朱棣文表示,5 050万美元投资将用于3个 方面, 其中2 500万美元用于风机的设计和研 发; 1 800万美元用于离岸风机的部署和消除对 环境的不利因素, 剩下的750万美元将用于研 发和完善下一代风机驱动系统。 按照能源部的规 划,美国计划到2020年将海上风电扩容至10 GW, 到2030年达到54GW。 中国启动未来先进核裂变能等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日前宣布,至2011年 年底,将启动包括未来先进核裂变能、 空间科学等68个战略性先导科技专 项。 这些先导专项是中国科学院在中 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 究基础上, 瞄准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 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的,是集科技 攻关、队伍和平台建设于一体,能够形 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的战略行 动计划。 战 略 性 先 导 科 技 专 项 是 “创 新 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院秘 书长邓麦村介绍说,战略性先导科技专 项分为前瞻战略科技专项(a类)和基 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b 类) 2类。 截 至目前,未来先进核裂变能、空间科学、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 应对气候变 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等4个a 类项目正式立项; 面向感知中国的新 一代信息技术研究、 低阶煤清洁高效 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深部资源 探测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3个专 项进入预启动阶段。 “创新2020”是中国科学院继知识 创新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项重大战略 性科技系统工程,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行力-咨询方案
- 跨国科技公司股权并购及全球业务整合协议
- 物业经营托管与社区文化活动合作协议样本
- 生态旅游区物业与开发商联合开发合同范本
- 时尚产业特殊劳动关系设计师聘用服务协议
- 商务写字楼租赁合同附加租赁面积及租金结算协议
- 禽类养殖基地与食品加工厂联合研发合作合同
- 跨境电商合伙协议签订指南及注意事项
- 文化艺术中心租赁合同文化活动组织与推广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书中子女抚养权及赡养费支付合同范本
- 韩国《寄生虫》电影鉴赏解读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
- TTT系列课程-结构化思考力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锂离子电池生产安全讲座
- 主题教育苏轼生平介绍人物经历等PPT模板(内容完整)
- 眼科学-眼科检查(课件)
- 产品碳足迹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美国地图高清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