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导航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现状:人口_和_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_的行列。 前景:人口_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_。,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低生育水平国家,基数,增长,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_亿以内;_,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_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_被大量消耗。 _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继续控制_。 加大保护_的力度。,14.5,21世纪中叶,人均耕地,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和环境,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加强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推进_。 2全球性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判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2)我国自16世纪以来,人口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自16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J”型增长,并将一直呈“J”型增长。() 人口激增为我国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等政策来减缓人口的增长。() (3)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4)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5)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2根据题图,回答问题。 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下列问题:,(1)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人口增长初期,劳动力增加,开垦土壤,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继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耕地退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2)人口数量最终急剧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死亡。 (3)人口膨胀最后会不会导致地球毁灭? 【提示】 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考法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18湖南名校联考)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人口数量停止增长 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因世界人口激增,自然资源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随着环境污染加剧,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人口数量停止增长;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毁灭。 【答案】 D,2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 B产生曲线b与曲线a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解析】 A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B项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曲线b(“S”型增长)的差别主要在于环境阻力不同;C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D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左右。 【答案】 C,【知识拓展】 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异同 (1)相同点: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会决定人口密度大小。年龄组成可预测人口密度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等。 (2)不同点: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考法2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2018浙江省名校新高考联盟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湿地 D来自电厂的废热不属于水体污染物,【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代谢紊乱,农业生产能力下降,A正确;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而不是一氧化碳的排放,B错误;不断的开垦草原,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存的环境,C错误;来自电厂的废热会造成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因此来自电厂的废热属于水体污染物,D错误。 【答案】 A,4(2018浙江省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减少将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B化石燃料的燃烧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C全球气候变暖可使农业生产能力提高 D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解析】 臭氧减少会形成空洞,会使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上,将会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A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在短时间内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使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出来,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不会使农业生产力提高,C错误。酸雨中所含的二氧化硫,酸形式主要是硫酸和硝酸,D正确。 【答案】 C,【方法技巧】 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若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 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构成 范围:_。 组成:所有的_,它们所拥有的_以及各种各样的_。,生物圈,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全部基因,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实例,3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_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2)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_,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3)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从原地迁出,4可持续发展 (1)内涵:追求的是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保护_。 保护_。 建立_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自然、经济、社会,生物多样性,环境和资源,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判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2)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3)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4)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6)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2根据题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图1中、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 【提示】 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基因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直接,(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 【提示】 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考法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的辨析 1(2018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解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降低了生物多样性,C错误;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使物种有灭绝的可能,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D错误。 【答案】 A,2(2018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模拟)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从黄花蒿等野生植物茎叶中提取、研制出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可有效治疗疟疾体现出其具有直接价值 B黄花蒿等野生植物也具有保持水土等间接价值,C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具有抗疟疾作用体现出其具有潜在价值 D总体而言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解析】 生物的药用价值体现其直接价值,A项正确,C项错误;植物保持水土的价值属于其间接价值,B项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D项正确。 【答案】 C,【总结归纳】 分析“多样性”的方法 (1)从DNA分子方面分析,每个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2)从蛋白质方面分析: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3)从细胞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从物种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5)从生态系统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法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 C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外,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解析】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A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B正确;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主要原因,C错误;对于珍稀濒危物种,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和买卖,D正确。 【答案】 C,4(2018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汨罗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表显示2017年孝感市东北部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就地保护是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 D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生物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持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C正确;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答案】 A,【总结归纳】 1.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2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减少。,1(2017北京卷)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可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2(2017江苏卷)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 题干信息“生态效应逐渐显现”,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合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B合理;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种多样,C合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不合理。 【答案】 D,3(2016全国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二者均具有各自的规律,A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排水巡查员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财税顾问咨询方案价格
- 咨询老师奖励方案
- 新媒体营销团队建立方案
- 咨询竞标方案
- 清明采茶节活动策划方案
- 水杯营销方案策划书英文
- 沈阳液压传动方案咨询
- 高铁乘务员营销方案
- 建筑施工节能控制方案设计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 农贸市场装修施工方案
- 2022年广东双百社工笔试真题及答案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 EPLAN电气设计 课件全套 陈乾 任务1-15 初识Eplan、Eplan的安装-图纸设计与电气元件选型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