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6B碳酸盐岩构造颜色.ppt_第1页
CH06B碳酸盐岩构造颜色.ppt_第2页
CH06B碳酸盐岩构造颜色.ppt_第3页
CH06B碳酸盐岩构造颜色.ppt_第4页
CH06B碳酸盐岩构造颜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碳酸盐岩,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几乎具有全部沉积岩的构造类型 特殊构造,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碳酸盐岩中 常见构造,缝合线构造 帐篷构造 鸟眼构造 叠层石构造 示顶底构造 硬地面构造 古岩溶 虫孔及虫迹构造,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裂缝构造 1.大小 2.与层面的关系 3.成因 原生论 次生论 4.石油地质意义 流体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一、缝合线构造,一、缝合线构造,一、缝合线构造,一、缝合线构造,一、缝合线构造,一、缝合线构造,一、缝合线构造,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二、帐篷构造,这是一种碳酸盐岩潮坪环境形成的脊形背斜构造 形态 成因 分布 发育过程,1.概念 在泥晶或粉晶石灰岩或白云岩中,常见一种毫米级大小的、多呈定向排列的、多为方解石、石膏、石英等矿物充填的孔隙。因其形似鸟眼,故称鸟眼构造; 又因其形似窗格,故也称窗格构造; 又因这样充填或半充填的孔隙呈白色,似雪花,故也称雪花构造。 2.成因:干燥收缩孔、生物腐烂气泡孔 3.主要发育在潮坪(特别是潮上坪)等浅水暴露环境中,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三、鸟眼构造,-1.基本组成 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由规律的交替的一类构造。 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 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2.成因 与光合作用有关 与潮汐作用或风暴作用有关,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四、叠层石构造,叠层石构造 3、形态分类 柱状、层状、锥状、波状 4、潮坪环境 柱状、锥状能量高 潮间下至潮下上; 层状、波状能量低 潮间上、潮上。,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四、叠层石构造,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在20 世纪70- 80 年代, 中国学者对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描述了类型众多的叠层石属种, 并把叠层石组合应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近年来, 为了揭示叠层石的形态发生,中国学者正在探讨硅质叠层石的生物组构模式和叠层石微层理的成因, 以及叠层石中微生物生长、运动和造席过程。,四、叠层石构造,研究的微小型叠层石P seud ogym nosolen f. 产于华北蓟县中元古代蓟县系雾迷山组, 年龄近1 300M a。该种叠层石具有非常清楚的生长节律, 而且由小到大至少可划分出三个的级别, 即“基本层”、“基本层组”和“叠层石带”,它们分别被解释为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根据月节律中的昼夜节律数和年节律中的月节律数,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近1 300M a以前, 古月球绕古地球旋转1 周至少需要42 天, 古地球绕古太阳公转一周, 古地球至少要自转546 周, 古月球绕古地球至少要旋转13 周, 古地球自转1 周最多仅需16. 05 小时。,四、叠层石构造,碳酸盐岩的孔隙中两种不同特征的充填物:孔隙底部或下部主要为泥粉晶方解石;孔隙顶部或上部主要为亮晶方解石。 二者界面平直,且同一岩层中各孔隙中的类似界面都相互平行。 亮晶部分指示上层面,微晶或细粒碳酸盐部分指示下层面。,有孔虫体腔内示顶底构造,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五、示顶底构造,五、示顶底构造,五、示顶底构造,五、示顶底构造,五、示顶底构造,六、硬地面构造,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七、古岩溶面,硬地面构造是同沉积的粘结层,是碳酸盐沉积物与大气降水相接触溶解产生的不规则钵穴面,遗体化石 遗迹化石:生物穿孔、生物潜穴、生物爬行痕迹 古生态学 生物群、死亡群、遗体群、埋藏群、化石群 和碎屑岩中的一样丰富,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八、虫孔及虫迹构造,一、颜色的类型 (一)浅色类 白色、灰白色、浅灰色等; (二)暗色类 灰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灰绿色等; (三)红色类 黄色、褐色、红色、紫红色等。,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二、决定颜色的因素 (一)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的相对含量 (二)颗粒、晶粒以及基质的粒度 (三)色素离子 (四)有机质 (五)风化作用 三、环境意义 (一)浅色类环境意义浅水的海湾或泻湖 (二)暗色类环境意义停滞缺氧的深水盆地 (三)红色类环境意义先前的环境或沉积环境,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一、野外研究方法 1.岩类学的研究 石灰岩: 加稀盐酸很快起泡,响声较大 白云质石灰岩:加稀盐酸很快起泡,响声不大 灰质白云岩: 加稀盐酸微微起泡,响声更小 白云岩: 加稀盐酸不起泡或起泡微弱 2.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 3.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研究 4.油气生储盖有利地段及地区的判断 5.采样,二、室内研究方法 1.薄片法 2.揭片法 3.酸蚀法 4.染色法 5.全样品难溶组分分离法 6.化学分析法 7.差热分析法 8.热重分析法和热发光法 9.电子显微镜法 10.X射线衍射法 11.同位素法 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年龄法,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复 习,序言 碳酸盐岩的概念和碳酸盐岩岩石学 碳酸盐岩的成分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颗粒、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