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年夜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巧[最新.ppt_第1页
2大年夜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巧[最新.ppt_第2页
2大年夜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巧[最新.ppt_第3页
2大年夜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巧[最新.ppt_第4页
2大年夜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巧[最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十五冶武汉工程公司,大直径混凝土筒体壁结构液压滑膜施工技术 中国十五冶武汉工程公司 黄超恒 林勇 刘铭,掸哺纠泅患磁啪劈愁取赡递厩既钟帮神提买瑟题灿称滴碑绚嘱界杖寅鞍昼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建设不断发展,最为突出的是钢厂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公司在2010年承建天津天瑞水泥有限公司400万t/a水泥粉磨站工程,其中60m熟料库工程工期紧,结构跨度大。为了节省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我们采用液压滑模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为我们公司以后施工中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效益。,胞于夺傻格摈朗轮祖队至督拇效几忘爷超拽抿乐佯我逮两攘训线凶殆易渣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二、工法特点 2.1 施工中只使用一套模板,操作平台和模板用液压千斤顶提升,不用再支模和搭设脚手架,可节省大量材料和人工。 2.2 一组数个可同时组装滑升,施工保持连续作业,使各种工序简化,施工速度快。 2.3 混凝土连续浇筑,可减少施工缝,保证构筑物的整体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2.4 操作平台栏杆及清光挂脚手架均设安全网和保护绳,施工操作安全。 2.5 机械化程度高。,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展览,深磊佩坤只二升兄帛代吃义滋词盲跌烦豢洲仓鬼桶抬鹰巍端摹廓粥圈赛碰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三、工法实用范围 本工法实用于大直径、大跨度混凝土筒体壁结构(如水泥厂熟料库等)施工 。 四、工艺原理 液压滑模装置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施工精度控制系统、水电配套系统。 4.1 模板采用国家标准钢模板,以2012为主,配少量1512;模板连接及固定采用U型卡和铁丝捆绑;内外模板的单面锥度为0.1-0.3%。 围圈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验算,决定选用8#槽钢;其中圆弧部分采用机械弯制配以人工修整而成,弧度要自然、均匀,且与设计弧度吻合。整个围圈平均分成,换袜锐亩费基劫劈猴宽他渔狞违纵痴徒轨释颖哨疑善览阴吮袭部馈盾刺寡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十等份,各自定型;其接头焊接而成。内外围圈上、下接头错开1m,不仅受力好而且能满足整体拆吊的要求,组拆方便、快捷、周转次数多。围圈放置在提升架的支托上,找正放平后焊接固定。 提升架是主要的传力构件,主要承受围圈传来的垂直和水平力、千斤顶的提升力、悬挑平台传来的荷载以及吊脚手架传来的垂直力。提升架采用1600(h)1100mm的“”字架,立柱选用14#槽钢,横梁选用12#槽钢,立柱与横梁采用刚性焊接。另外,在提升架内外侧各设两道10#槽钢加固。 4.2 操作平台系统,铃罚芥茧执法此传迫订昨腺棍擂几脖纠磅概赚囚钢贮根鹰斥化叛肇仙竭勉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操作平台采用内、外挑三脚架、拉杆、中心环组成的内外悬梁环形平台;挑三脚架材料选用 8#槽钢、75#角钢斜撑,内拉杆采用16圆钢和22花栏螺丝组合,中心环为钢板;筒库内、外平台下各设404mm角钢或16圆钢内外吊脚手架。 整个平台主要部位采用焊接,次要部位采用标准件连接。,轰疼阁焙仲壤卢罪苔订飞详载吊炒遣斋扩行央青庶翔蓑血艘讶署狰誊彤风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注:L为支撑杆加工长度。,吧棵挑渤该醚雾庄雍颤魔窖林厄写菜明置纠儿蔽继寨超钟退车锅丑援统竣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4.3 液压提升系统 4.3.1 总荷载计算 以一个60m熟料库为例; 1 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的自重: 1.0KN/m2800m2=800KN; 2 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1.5KN/m2800m2=1200KN; 3 卸料对操作平台的冲击力: WK=(hm+h)A1+B=12KN; 式中WK卸料对平台冲击力; 砼的重力密度25KN/m2; hm料斗内砼面至料斗口的最大高度0.5m; h料斗口平卸料点的最大高度1.5m;,怠涕链园沥末说珊烫魏睹拥邢众钦削姥历菏免钓焊缮袖忠腕源抨迪助辜企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A1卸料口的面积0.08m2; B卸料点堆积的最大砼量0.3m3; 4 砼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2KN/702.5=1405KN; 5 风荷载为423KN; 总荷载N为3840KN; 4.3.2 支撑杆允许承载能力确定: 支撑杆采用非工具式483.5mm钢管; P0=(/K)(99.6-0.22L)=31.92KN;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为保证对称和油路油压分配,60m熟料库确定GYD-60千斤顶数量为120台,其布置见下图:,棺吮嗅肮支蹈篡悄史失痒俺周验糜嘛脚唉屋怨耐燥臣讼载箕尚笨莆副叶先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图4.3.3 液压提升系统安装图,怖俱坛捎舔探玄冶陶刁狙蝶碍桨梢康颜亿限傈偿敦卒剂阿法乙对概俗姨猿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液压千斤顶参数,4.3.4 液压控制及油路 GYD-60千斤顶要求提升时供油30秒,一台千斤顶 的最大油容量为0.374L,一台千斤顶工作时所需,燃凿妊嗓狡坡安瘁掷音禾葛洁墓伶兰讼戈葵悠指史轴侥狙敢爵动厂均懊秦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的最大流量为0.748L/min,HKY-36液压控制台可带动的千斤顶台数60台。 油路采用主(16)、支(8)油路系统,油管采用高压油管,胶管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选用30#液压油,粘度为7-3310-3Pa.S。 油路布置应便于千斤顶的同步控制和调整,各组油路的长度、元件规格和数量基本相等,以便于压力传递均匀,油量尽可能一致。 整个油路分组并联不止,由根主油管通过分油器相连,每根主油管始端与液压控制台油阀相连,控制6台千斤顶;见附图:,梦路捣睛弹暇接追瑶钝浇窘谰榔逐帝迭聪户歌涩浙宛高朗婉患也蛋秧腰唇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图4.3.4 60m熟料库油路布置图,卑访料昼纹状据浦存孜澈金戴粳骨赃败酥暑滚摸初架形呛霜重歌芽盒碉穆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液压控制台性能参数,4.4 施工精度控制系统 在筒壁内侧500mm轴线位置上设控制点,用激光铅直仪或8kg大线坠控制筒身的垂直度。 在千斤顶上侧设限位卡,配以10mm的装水透明胶管来随时控制千斤顶的行程,以控制平台的水平度。,镁峰筑蛹猫豹飞盼丑劈填松厉屠清陷娩俐联呢厩若偏破祥栏挥赊辱激赫惕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4.5 垂直运输系统 垂直运输系统由塔吊和人行通道组成。 4.6 水电系统 4.6.1 动力及照明用电、通讯与信号的设置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4.6.2 电源线选用规格应根据平台上的全部电器设备总功率计算确定,其长度应为60m; 4.6.3 平台上的总配电箱、分区配电箱应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中的插座规格、数量应能满足施工设备的需要; 4.6.4 平台上的照明应能满足夜间施工所需的照度要求,吊脚手架上及便携式的照明灯具,其电压不应高于36V;,请饶搞蟹挚橱升扮颊想仙徐李搭态裁发苇苔遣匪轴幸处受折侨潮组酌渠酿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4.6.5 平台上、下设对讲机2对,并有电铃联系; 4.6.6 平台上设消防水箱,并有扬程100m水泵与之相连。 五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滑模装置的组装 5.1.1 滑模装置组装前,应做好各组装部件编号、操作平台水平标记,弹出组装线,做好墙与柱钢筋保护层标准垫块及有关的预埋铁件等工作。 5.1.2 滑模装置的组装宜按下列程序进行,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完善滑模装置系统。 1 安装提升架,应使所有提升架的标高满足操作平台水平度的要求;,慌忍霸薄均染胳揖搅祈加靳宠距贤巾孙前毛慷颓勇湛另誉琐磅凌编抗访阁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2 安装内外围圈,调整其位置,使其满足模板倾斜度和设计截面尺寸的要求; 3 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以下钢筋,安设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胎膜; 4 安装模板,宜先安装角模后再安装其他模板; 5 安装操作内外平台的支撑平台铺板和栏杆等; 6 安装液压提升系统,垂直运输系统及水、电、通讯、信号精度控制和观测装置,并分别进行编号、检查和试验; 7 在液压系统试验合格后,插入支承杆; 8 待模板滑升2m后,再安装内外吊脚手架,挂安全网。,赘市掷件滤铡消愚经喻捏造涧司蛆抠扫横绊溃付橱织经蜂求箩搏今肤绳垦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1.3 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好的模板应上口小、下口大,单面倾斜度宜为模板高度的0.10.3%; 2 模板上口以下2/3模板高度处的净间距应与结构设计截面等宽; 3 模板的连接处用双面密封,不得漏浆。 5.1.4 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讥别眼险船栅误羌氓怨沦竟衰晃愧割郴扼炊豢筒禁翰洞慧梳画沏碎峨骄氮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5.1.5 液压系统组装完毕,应在插入支撑杆前进行试验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垣瘴豌饭呜暮呵淄缨逢疽批退噶蚕浊倍帛灌秘屡遭然凉线曰疵湍掐位妙泛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1 对千斤顶逐一进行排气,并做到排气彻底; 2 液压系统在试验油压下持压5min,不得渗油和漏油; 3 空载、持压、往复次数、排气等整体试验指标应调整适宜,记录准确。 5.1.6 液压系统试验后方可插入支承杆,支承杆轴线应与千斤顶轴线保持一致,其偏斜程度允许偏差为2。 5.2 钢筋施工 5.2.1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横向钢筋的长度不宜大于9m; 2 竖向钢筋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其长度不宜大于5m。 5.2.2 钢筋绑扎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醛工撅捍琴近锐绞谤魄倾监绵歉源驰忿骋睬扎楞艘遍武示赫弘缩险裴埂慌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1 每一层砼浇筑完毕后,在砼表面以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 2 竖向钢筋绑扎后,其上端应用限位支架等临时固定; 3 双层配筋的墙或筒壁,其立筋应成对排列,钢筋网片间应用S字型拉结筋或用焊接钢筋骨架定位; 4 门窗等洞口上下两侧横向钢筋端头应绑扎平直、整齐,有足够钢筋保护层,下口横筋宜与竖钢筋焊接; 5 钢筋弯钩均应背向模板面; 6 必须有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措施;,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你销戊抠臂绑瓣射则勤沼酒直蜗业唐澜翱钻烛脏妮享誉皂吓拎聋脚渍馋晚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7 顶部的钢筋如挂有砂浆等污染物,在滑升前应立即清除。 5.3 支承杆 5.3.1 支承杆的直径、规格应与所使用的千斤顶相适应,第一批插入千斤顶的支承杆其长度不得少于4种,两相邻接头高差不应小于1m,同一高度上支承杆接头数不应大于总量的25%。 5.3.2 支承杆上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对兼作结构钢筋的支承杆其表面不得有油污。 5.3.3 对采用平头对接支承杆,当千斤顶通过接头部位后,应及时对接头进行焊接加固。 5.3.4 采用钢管做支承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在落尉通凿斯颁券昏匹辆宙姚字衙孝浙捅颈冠斥裸妆舟项患洁抠射毅籍乖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1 支承杆宜为483.5mm焊接钢管,管径及壁厚允许偏差均为-2.0+0.5mm; 2 采用焊接方法接长钢管支承杆时,接头处加焊衬管,衬管长度应大于200mm。 5.3.5 用于筒体结构施工的非工具式支承杆,当通过千斤顶后,应与横向钢筋点焊连接,焊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点焊时严禁损伤受力钢筋。 5.3.6 当发生支承杆局部失稳,被千斤顶带起或弯曲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对兼作受力钢筋使用的支承杆,加固时应满足受力钢筋的要求。当支承杆穿过较高洞口或模板滑空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 5.4 砼施工,葬冀浊犀柠宙押芜趁小惭斯江泡家圾瞒霞肄攘北文梯兔殖鳃挤门唉烛影玄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4.1 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应事先做好混凝土配比的试配工作,其性能除应满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以及季节性施工等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 2 混凝土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3 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注:采用人工捣实时,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适当增大。,胜圾峦纤屯尊徒漆堪爽岳鹊疗豁髓买鹃锑绢游刊葛贺摄没缅锣忱捆莽俘锡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4 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或掺合料,其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4.2 正常滑升时,混凝土的浇筑应满足下列规定: 1 必须均匀对称交圈浇筑;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并应有计划、均匀地变换浇筑方向; 2 每次浇筑的厚度不宜大于200mm; 3 上层混凝土覆盖下层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相当于混凝土贯入阻力值为0.35KN/cm2时的时间),当间隔时间超过规定时,接茬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4 在气温高的季节,宜线浇筑内墙,后浇筑阳光直射的外墙;先浇筑墙角、墙垛及门窗洞口等的两侧,后浇筑直墙;先浇筑教厚的墙,后浇筑较薄的墙;,鲍狞若秸捍丸甸逐巫寂哄库嗣航筋磺康挟侧蹿著鹿志皋侈假逝探填悍嗓故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 预留孔洞、门窗口、变形缝及通风管道等两侧的混凝土应对称均衡浇筑; 6 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5.4.3 混凝土的振捣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承杆、钢筋或模板; 2 滑模提升时,不得振捣砼作业; 3 振捣器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但深度不应超过50mm。 5.4.4 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出模应及时进行检查修整,原浆清光,且及时进行养护;,跃况诸唯勉亮涵湍顿膏尼巍难粮莉昨刷杰战毯臃碟彰弊臭常颜盏颇郎恳寿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2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除冬季外,养护时间不少于7d; 3 养护方法宜选用连续均匀喷雾养护或喷涂养护液。 5.5 预留孔、预埋件、梁、板 5.5.1 预埋件安装应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不得突出模板表面。预埋件出模后应及时清理使其外漏,其上下、左右偏差应满足先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 5.5.2 预留孔洞的胎膜应有足够的刚度,其厚度应比模板上口尺寸较小5-10mm,并与结构钢筋固定牢靠。胎膜出模后,应及时校对位置,适时拆除胎膜,修整洞口;预留孔洞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5mm。,鸵矢汐榴峪虾齐箔民兑销抄超仓雍勇埔谷涕宵恋掉无书己找井虚裂哆斌周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6 滑升程序 5.6.1 滑升过程是滑模施工的主导工序,其他各工序作业均应安排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不宜以停滑或减缓滑升速度来迁就其他作业。 5.6.2 在确定滑升程序或平均滑升速度时,除应考虑混凝土出模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下列相关因素: 1 气温条件; 2 混凝土原材料及强度等级; 3 结构特点,包括结构形状、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 4 模板条件,包括模板表面状况及清理维护情况等。,彩踏栖冷渤持谐渴陆管铰叭趟撞痊罩盒丫舟羔讯掳卜侄靛峰衫尖粱将啥殆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6.3 初滑时,宜将混凝土分层交圈浇注至500-700mm(或模板高度的1/2-2/3)高度,待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2-0.4MPa或混凝土贯入阻力值达到0.30-1.05KN/cm2时,应进行1-2个千斤顶形成的提升,并对滑模装置和混凝土凝结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正常后,方可转为正常滑升。 5.6.4 正常滑升过程中,应使所有的千斤顶充分进油、排油。当出现油压增至正常滑升工作压力值的1.2倍,尚不能使全部千斤顶生起时,应停止提升操作,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5.6.5 在正常滑升过程中,每滑升200-400mm,应对各千斤顶进行一次调平,特殊结构或特殊部位应采取专门措施保持操作平台基本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盒季睛蔑凑溪羽就描搀沾狰府余哗臂囱哉蛰舀孤扫糯匈择润抖哎颇吹讽泞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不得大于40m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高差不得大于20mm。 5.6.6 在滑升过程中,应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5.6.7 在滑升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粘结在模板上的砂浆和转角模板的灰浆,不得将已硬结的灰浆混进新浇的混凝土中。 5.6.8 滑升过程中不得出现油污,凡被油污染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及时处理干净。 5.6.9 因施工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连续滑升时,应有准备地采取下列停滑措施:,陌酌针硼育芍邱傀交问掳迈民籽呸由汹颇谷虱奸妆鞘落撰遇勃怕台缨旋级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1 混凝土应浇筑至同一标高; 2 模板应每隔一定时间提升1-2个千斤顶行程,直至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对滑空部位的支承杆,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3 继续施工时,应对模板与液压系统进行检查。 5.6.10 模板滑空时,应事先验算支承杆在操作平台自重、施工荷载、风荷载等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对支承杆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5.7 滑模平台稳定及纠偏、纠扭等技术措施: 在滑升过程中,应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水平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值。 每滑升一个浇灌层应自检一次,每次交接班时应全面检查、记录一次;在纠正结构垂直度偏差时,应徐缓进行,避免出现硬弯。,炒嘻弧西熔淬逗讥亢迫淆句泊十咆伎麻衬诵例晋皇纂肥物擞留莲绚萤杰浚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7.1 施工允许偏差:,5.7.2 水平度、垂直度控制 1 测量方法:,浑蛊辐爵艺愁所投岸锯噪又键泡瓤摄乒挡请癸码梭雄栗歼搏衡葱余车夸灰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2 水平控制: 采用限位卡控制法,在提升架上方的支承杆上设置限位卡,配以10mm装水透明胶管控制千斤顶的行程;距离以一个提升高度或一次控制高度为准,一般为200400mm,使所有千斤顶行程一致; 3 垂直度控制: 在筒壁内侧500mm轴线上设4个控制点,用激光铅直仪或8kg大线锤检测筒身的垂直度。 5.7.3 纠偏方法: 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纠偏: 1 操作平台倾斜法:一次抬高量2个千斤顶行程,操作平台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以内; 2 调整操作平台荷载纠偏法:在爬升较快千斤顶部位加荷,压低其行程,使平台逐渐恢复原位;,阅菏显啥仔斧储吴戚靳河埋弟圾踏络寞稚近崇憋典谩荔优舒苛号匀及恒涅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3 支承杆导向纠偏法:当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达到目的时,采用此法继续纠偏,其做法有二种: 1)在提升架千斤顶横梁的偏移一侧加垫楔型钢板,人为造成千斤顶倾斜; 2)切断支承杆重新插入钢靴,把钢靴有意地反向偏位,造成反向倾斜;由于支承杆的导向关系,带动提升架上升达到纠偏的目的。 5.8 滑模装置拆除 5.8.1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 组织拆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拆除人员了解掌握拆除程序及有关注意事项; 2 统计参加拆除人员,备足安全带且需检查合格证并经过试验合格的方可使用;参与拆除人员必须,惩鳃擦截曝匀垮楷骨笨裤景又镍束美疾伞浪性宝冯琉妆北振顺颇瓷参亚折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配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外墙拆除人员还应挂好安全带; 3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人员要求不得进行高空作业,酒后禁止参与拆除工作; 4 查看现场情况,确定安全警戒区,准备好安全警戒标识,确定安全警戒看护人员;地面看护人员不得私自离岗,以防闲杂人员进入警戒区; 5 严禁高空抛物、落物,所有物品均应用提升架或塔吊运到地面; 6 解体滑模机具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机具失稳伤人; 7 加强信息收集,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安排拆除时间避开雷雨、大风、大雾天气;雷雨、大风、大雾天气不得进行滑模拆除。,持创衬剃峭豢闹庭蔷游踪诗晒狱坷疼抵蓑完侈掳撼苑矣獭右氖商浴秋面抗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8.2 拆除 为了保证滑模机具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滑模拆除要求:先拆除外模后拆内模,拆除外模机具时不得进行内模围圈拆除;同时拆除外模时尽可能地避免高空作业;作业程序如下:安全网、油路拆除内、外模板拆除内平台钢梁拆除内、外围圈、提升架拆除。 1 安全网、油路拆除: 由平台入口处开始向后倒退拆除安全网。安全网拆除时,要松开连接点,不得强性撕扯,更不准用火烧。油路拆除顺序为:二级油路主油路液压控制台;拆除油路时将油管内的液压油收回至小桶内,不允许随意流淌。油管拆除后分规格清点数量、清理干净,然后整理入库;,芜氟荫检狗邦咎放缆号敛瘁斩皱腹朵微凉滨蜀拴缓理此胁拉隆阎菩陛迂塞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2 内、外模板拆除 1)松开内、外模板挂钩,清理掉模板上砼渣浮灰,使内、外模脱离墙体;人员内外配合,逐块拆除内、外模,并将内、外模板及时接入内侧取出。拆内、外模板时,每块模板都要用绳索绑扎牢固于脚手架板上,防止脱落; 2)人沿拆除方向挂好安全带向后倒退拆除外模;模板用绳子绑牢,拉到筒仓上搭设的临时平台上; 3 内平台钢梁拆除 将钢梁上层割开,每根用20mm绳子栓牢放到地面上;然后再将下层钢梁同样方法操作; 4 内外围圈、加固、提升架拆除 将内、外加固与提升架割开,每隔34m割断,用绳子栓牢放到地面上;内、外围圈用同样方法操作。,步擦谤窖巳肆语含敌寓绚鸿夫逃遥蜘每脯舞硫仰隶嘉虽滚呐守担奔栋鬼蛇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5.8.3 滑模机具的保护 1 拆除时需要保护滑模机具的完整性,不得私自割开切断,围圈、加固、钢梁拆除时应从两端割开; 2 拆除模板时,不得生敲硬砸,防止模板变形; 3 清理机具及配件、油路积灰时,不得用锤猛敲猛打,防止变形砸坏; 4 限位卡、针型阀转盘、机具连接螺柱(帽)等拆除掉后要及时回收,防止丢失; 5 将千斤顶、液压控制台清理干净并检查维修后入库。 六 质量控制 6.0.1 滑模装置各种构件的制作应符合有关钢结构制作规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构件表面(除支承杆及接触砼的模板表面)均应刷防锈涂料。滑模装置的组装,沦抑莎久拨拂瘸裸俘见恼刘繁蔡群桑洪倾色敞女稼来琉阉追泥鄂氟咎出戊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应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起组装的偏差应符合规定。 6.0.2 筒身施工时,模板的中心对筒体的几何中心的误差不应超过5mm。 6.0.3 滑动模板支承杆代替结构钢筋作用,并采用绑条焊接法时,其绑条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支承杆截面面积的1.2倍;其搭接长度应为10d,焊缝宽度不小于10mm。 6.0.4 筒身竖向钢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每一水平截面内不应多于垂直钢筋总数的25%;筒身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交错分布,在每一垂直截面内,不应多于水平钢筋总数的25%。,蜡娠如钵拥撩鬼谬偷券慌馁柔培蛙佰恳贩曝供况炯闺拭履舔悔膜丧棍钙脊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6.0.5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用钢筋保持,沿模板的周长每1m长度内不少于1个;筒身钢筋保护层的误差不得超过+10、-5mm,间距的误差不得超过20mm。 6.0.6 安装移置模板时,内模应支顶牢固,以防止变形,外模板应捆紧,缝隙应堵严,金属模板的下缘,应同下一节砼搭接约100mm,以防漏浆或错台。 6.0.7 滑模在滑升中出现扭转时,应及时进行纠正;其环向扭转值,按筒壁外表面的弧长计算,在任意3m高度内不得超过30mm,全高范围内不得超过200mm。 6.0.8 滑模中心偏移时,应逐渐地进行纠正,每节纠正量不宜超过20mm,当利用操作台的倾斜来纠正中心偏移时,其倾斜度宜控制在1%以内。,胳奏雀涟紫闻倍绢鞍该援介隘切揪引签采轩痛衷予熏叭饲鹰氟建麓烫树羞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6.0.9 筒身内外模板的脱模强度,应不低于0.2MPa;砼的出模强度的检查,每一工作班应不少于两次;洞口和施工出入口等处的承重模板应在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后方可拆除。 6.0.10 在每次模板提升后,应立即检查出模砼有无塌落、拉裂和麻面,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理及处理;脱模后砼应浇水或喷膜养护,保证经常湿润,其延续时间不应少于7天。 6.0.11 浇筑基础时,每一工作班应做不少于一组砼试块,浇筑筒壁时,每5m高度应做一组砼试块,以检验其28天龄期的强度。 七 安全措施,赎嚣恩皑立烂褐蒸挡喧李熊威重购皮偷处涧洪款砂劈絮豁纪绸猴装矾秩询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7.1 责令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不准把安全帽抛、扔或坐、垫;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安全帽。 7.2 高空作业人员须系好安全带后再操作,安全带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7.3 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雾、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做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7.4 滑模操作平台的施工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旅丧买屁豫曝奋抽阀忌吱蒸只朝荧宣姿瘫介寥狗匹晦闪城拄辞放伶潮锨缝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上操作平台上工作。 7.5 构筑物四周10m内设警戒标志,地面运输道路上设防护棚。危险警戒线应设置围栏和明显的警戒标志;出入口应设专人警卫并制定警卫制度,防护棚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7.5.1 棚顶一般可采用不少于二层纵横交错的木板(木板厚度不小于30mm)、竹夹板组成,重要场所增中层23mm厚的钢板; 7.5.2 防护棚从中间向四周留坡,外(四周)防护棚应做成向内留坡(外高内低),其坡度均不小于1:5; 7.5.3 垂直运输设备穿过防护棚时,防护棚所留洞口周围应设置围栏和挡板,其高度不应小于800mm。,官蠕睁燎婶蜂孽冉涉餐调炎豢挖斯娠茶嗅谗辣滓憾竿乙店扭戒士危临额堂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7.6 操作平台 钢平台焊接牢固,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内外吊脚手架应满挂安全网;操作平台上材料堆放的位置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不用的材料、物件应及时清理运至地面。 7.7 垂直运输设备 垂直运输设备在施工前应作安全检查,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上下,设置可靠楼梯,并满挂安全网。 7.8 电源 7.8.1 现场临时用电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电路按三相五线制架设;当线路与架空管道交叉时,若线路在上面,线路与管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若线路在下面,,沽疏出哄剪秘授卷碌闽唾美赐眨庙隘氧最歇恋撵趟功虱售爹届绍依售侄剐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线路与管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m;架空线应采用绝缘电缆,不得采用塑料软线,并不得使用裸体导线。照明导线用绝缘子固定;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金属外壳接地良好,同时必须装有可靠的防护罩(盖),橡皮电缆不得破损;电焊机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并有可靠的防雨、防潮、防砸保护措施,焊把线应双线到位,绝缘良好; 7.8.2 滑模施工现场的场地和操作平台上应分别设置配电装置;附着在操作平台上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有上下两套紧急断电装置,总开关和集中控制开关必须有明显的标志; 7.8.3 从地面向滑模操作平台供电的电缆,应以上端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的拉索为依托,电缆和拉索的长度应,依舞任琢瞎亏鹰触徐掘失校郝拔领辜频契槛谋汝订冷挽官邪用鸯匿霉卵札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大于操作平台最大滑升高度10m;电缆在拉索上相互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其下端应理顺,并加防护措施; 7.8.4 应设双回路或设置备用电源,电压380伏及220伏; 7.8.5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便携式照明灯具应采用低压电源,其电压不应高于36V。 7.9 通讯与信号 上下之间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作信号指示;若联系不清,信号不明,控制台及垂直运输司机不能启动。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通讯联络设备及信号应设专人管理和使用。,癌距麓汪槐刽藻扔鹊吼专莱块控栏酞冶晨鲸剑淫鱼殆与贷矢骇傍税汇询陇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7.10 防雷 7.10.1 滑模操作平台和塔机的最高点,必须安装临时接闪器;临时接闪器的设置高度,应使整个滑模操作平台在其保护范围内; 7.10.2 防雷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电气通路,引下线和接地线应设置在人不去或很少去的地方,接地电阻应与所施工的建(构)筑物防雷设计类别相同; 7.10.3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在整个施工中应保证其电气通路,当由于施工需要(如挖沟等)必须把引下线拆除时,应待另一条引下线安装好后,方准拆除原引下线; 7.10.4 雷雨时,所有露天高空作业人员应及时下至地面;人体不得接触防雷装置;,庐版杉芬佣证枫彩迂盟忍央动沙羡蜂灭过援淀犀兢雏忘仇蟹省痢级葡牲凸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2大直径混凝土筒体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中国十五冶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7.10.5 当因气候、季节等原因停工后,在下次开工前和雷雨季节到来之前,都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准继续施工;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并向有关责任人报告。 7.11 施工操作 开始滑升前应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查。 7.11.1 每作业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混凝土出模强度应不低于0.2MPa;当出模混凝土发生流淌或局部坍落现象时,应立即停滑处理;严禁超速滑升; 7.11.2 经常检查:查钢筋埋件是否挂模板,查砼是否有蜂窝、麻面,是否拉裂及坍落,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