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现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华罗庚.ppt_第1页
中外现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华罗庚.ppt_第2页
中外现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华罗庚.ppt_第3页
中外现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华罗庚.ppt_第4页
中外现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华罗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 中国现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 华罗庚,姓名:曹启兰 学号:0820610172,本节内容,1 人物简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2 往事略集,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此后,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用了5年时间读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 氏定理之研究”,轰动数学界,由此进入清华大学,主攻数学 19341936年,写出了20篇高水平的论文,引起世界注目 1936年,赴剑桥大学攻读解析数论,(1)早年学习时期,2 往事略集,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大教授 19391941完成堆垒素数论,该著作后来成为数学经典名著,1947年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文、英文、匈牙利。 1946年应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任教,(1)早年学习时期,2 往事略集,(2)回国建设时期,1950年1月 ,冲破重重阻扰,回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1952年起先后负责筹建数学、基本理论数学、数学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及计算机8个研究室 1953年,参加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苏联访问。他作为中国数学家代表,出席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二战后首次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 1957年1月,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 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2 往事略集,(2)回国建设时期,1958年,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应用数学系主任。在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他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 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阅卷,都亲自参加,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他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2 往事略集,(3)晚年大家时期,1983年10月,他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 在美期间,他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 1984年4月,他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1985年4月,他在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3 主要贡献,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等领域中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理论数学、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发表论文、论著300多种,其中,他完成的10部专著中有8部在国外出版,有些书被译成俄、日、德、匈、英文。 他的著作堆叠素数论(1953)、 数学导引(1957)、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作)等都成为数论的经典著作。,3 主要贡献,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对华林问题、塔利问题的结果做出了重大推进,在圆法与三角和估计方面的结果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将统筹方法平话和优选法平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方法使得妇孺都能明白、掌握应用,取得了增加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效果。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4 华罗庚与教育,华罗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遗余力,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数学的后备力量。陈景润、万哲元、陆启锵、王元、潘承洞等数学家都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华罗庚与陈景润,4 华罗庚与教育,华罗庚在数学上的创新成果,曾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毛主席1964年和1965年两次给华罗庚的信中称赞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接见华罗庚,4 华罗庚与教育,除了在高等数学方面,华罗庚还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特别关心,20世纪50年代初他亲自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 为推动中学数学教学教育的发展,华罗庚积极倡议组建了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 1982年,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成立,他与苏步青、蒋泽涵两位数学家欣然接受大会筹备会的邀请,任研究会的领导职务。 建立了中学生数学竞赛, 1956年到1978年,并且亲自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写了大量中学生课外数学读物,为培养优秀数学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4 华罗庚与教育,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与世长辞.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就是华罗庚成功之路的秘诀.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纪念华罗庚的科学贡献,中国数学学会于1992年设立”华罗庚数学奖”以激励为发展中国数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启示,华罗庚的一生对于数学的贡献多之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