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C.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D.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解析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秋冬季节与夏季相比,蝗虫的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异;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下差异很大;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是种群密度。答案D2.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D.增长型,出生率0,t1后种群数量继续增大,所以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也属于增长型;而t2时增长率0,所以年龄结构应为稳定型。答案C7.导学号10894066下图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X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B.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C.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的是DE段D.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解析C点的种群数量为K/2,此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人工灭鼠时如果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田鼠很容易再度泛滥。答案D8.下图表示在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B.C.D.解析“S”型曲线中,K/2是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候,而K值是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的时候,即种群数量不增长。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答案C9.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种群数量可以大于K值(环境容纳量)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在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将保持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是环境容纳量,不会因合理密植与否而改变。答案B10.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上升BC段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比较曲线y与曲线x可知自然状态与理想状态存在差别A.B.C.D.解析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答案A11.右图表示某海域一鱼群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K值是环境容纳量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C.在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D.捕捞后鱼群数量维持在K/2,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增长解析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还没有达到最大值,所以此时不是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是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答案C二、非选择题12.下列是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2)右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调查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时确定的小样方(1 m2)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地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各调查小组对苦荬菜调查的结果统计组别12345678910株数0233464233解析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常用样方法,就是在被调查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并计数所有样方内个体数(注意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个体均计数),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求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答案(1)害虫防治(2)将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均涂黑。(3)3株/m213.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解析(1)550 头250 km2=2.2 头/km2,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 000 头2)250 km2=2 头/km2。(2)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其捕食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进而使甲种植物数量增多。答案(1)2.2 头/km22 头/km2(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4.导学号10894067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点左右,原因是。(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解析(1)在CD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个体间争夺食物、空间等生存条件,种内斗争最激烈。在此段(从t3开始)由于食物、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故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2)若题图表示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应保持在K/2(即B点),此时种群的增长最快,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3)灭鼠时若只是杀死一部分老鼠,鼠种群数量下降到C点以下,但很快又恢复到C点。若降低环境容纳量(即K值),如清除垃圾、储藏好食物,可有效地控制鼠害。(4)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的关键是准确计数小方格内的数量,求出平均值,再结合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体积,求出容器中酵母菌的数量。答案(1)CD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既能捕获较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恢复(3)增加老鼠的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有盖玻片的血球计数板上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去多余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计算出一个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以此为据,估算容器内酵母菌总数15.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实验组ABCD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1)图中曲线分别是组、组和组的结果。(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解析表中数据表明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两个:营养物质和氧气;在溶剂一定的环境中培养酵母菌,营养物质限制了酵母菌的K值;同时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氧气充足情况下才能快速繁殖。如A和B实验组营养物质浓度一样,但培养液体积不一样,B组中培养液多,对锥形瓶来说,气体交换面积减小,种群获得的氧气少,不利于酵母菌的繁殖;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