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山谷中的谜底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规范书写本课 4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 “曲” 、 “弹” 、 “似”,理解并积累四字词语“引人注意、漫天飞舞、苍翠挺拔、 完好无损”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谜面、 谜底和得到的启示理清文章的脉络。 4.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读题质疑解疑 1. 揭题齐读。 2. 读课题时, 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交流:山谷中有什么谜? 谜底到底是什么?谁揭开了谜底?是怎么解开的?) 3. 点评:题是文的眼睛,读题时产生问题,就为读书思考开启了一扇窗户。 4. 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 读书就要这样:读中质疑,思考解疑。 2、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出示生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魁北克 苍翠挺拔 女贞 帐篷 枝丫 弹性 柘 弯曲 摧毁 引人注意 漫天飞舞 完好无损 2. 听写生词。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4. 我们知道谜语分谜面和谜底,那么课文中的哪些部分写的内容是谜面,哪些部分写的又是谜底?除此以外还写了什么?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 3、 精读感悟-寻找谜面 (1) 学习 1、2 自然段。 1. 现在我们就到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一条山谷中去看看, 在那里究竟能看到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说一说。2. 预设: A 走向:这条山谷是南北走向的。 B 奇异的景观。(板书:谜面 柏等杂树) C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标画出表述奇异之处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出示句子: 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柘、 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东坡只有雪松,西坡有松、柏、柘、女贞等杂树。 (1 )读句子,小组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抓住 “没有” 、 “唯一”、“只有”等体会这个山谷的景观奇异、罕见。) (2) 读出你脑海中展现的奇异景观,罕见的画面。 (3) 指名读,适时评价鼓励。 (4) 这情景实在罕见、有趣!把自己的惊奇心情融入到这句话中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4、 精读感悟-一探谜底(学习第三自然段)1. 只有拥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洞察这个世界, 拥有一颗探索的心去思考这个世界的人,才会看到常人看不到的许多现象,解开常人解不开的谜底。 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是怎样解开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用直线把你找到的谜底划出来。 2. 出示谜底内容: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 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兴奋、激动)。谁来响亮地把谜底告诉同学们。(指名读)其他生思考: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山谷有了这个难解之谜?哪些关键词能够解释? (2) 引导学生找出“雪大”和“雪小”、“压断了”和“压 不断”等表面现象,解释谜底。(板书:谜底 坡雪小) (3) 为什么同是一个山谷,会存在“东坡雪大,西坡雪小”的奇异现象?(由于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特殊的风向就造成奇异的自然现象。) 第二课时1、 精读感悟二探“谜底”,感受雪松特殊的“本领” 1. 除了“东坡雪大,西坡雪小”这一地理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雪松“这一本领”指什么? 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找出写雪松“本领”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 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1 )自由读一读这句话, 4 人小组讨论雪松的本领是什么? (2) 指名汇报。(板书:弯曲)如果积雪积了很厚,重重的压在雪松身上,雪松不弯曲,会怎样? (3) 当受到重压时雪松及时向下弯曲,就避免了被折断的命运。假如它一味地弯曲,会有那苍翠挺拔的身姿吗?所以,雪松还有一个本领及时反弹。(板书:反弹)正是雪松这及时反弹的本领,才使它一直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所以,雪松的本领就是先弯曲,再反弹。 3. 有人说雪松在积雪来临时,应该迎难而上,怎能向困难低头?雪松是弱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4. 所以, 雪松不但不是弱者, 相反它是强者, 更是智者! (板书:强者 智者) 5. 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来表现雪松的本领呢? 出示: 就这样, 反复地积, 反复地弯, 反复地落, 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1) 狂风呼啸,漫天飞舞的大雪肆虐地朝大地袭来,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山谷被皑皑的白雪覆盖着,雪松就这样 (2) 面对着暴风雪的一次又一次侵袭,雪松就这样 (3) 风还在刮、雪还在下着,柘树倒下了、柏树倒下了、 女贞等其他杂树也倒下了,只有雪松弯曲、反弹,再弯曲、再反弹它仿佛是这个静穆世界里最后的斗士。雪松就这样 6. 这就是雪松, 面对风雪的侵袭, 用一时的弯曲获得了新生。 这样的弯曲充满智慧,这样的反弹充满力量!这就是山谷中的 谜底。让我们再次把谜底告诉大家。(齐读: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7.面对这一谜底的揭开,你想到了什么?(可以从雪松、旅行者、杂树等方面谈看法) 2、 感悟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过渡:从这一棵普通的雪松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也想到了许多,尤其是第二位旅行者,他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1. 出示句子: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2. 读句子。 3. 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采用哪两种方法?用文中的话来告诉大家。(正面抗争、弯曲反弹) 4.对于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要想读懂它,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联系上下文和结合实际。(举例子)谁能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这句话的道理? 预设一: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去吴王那里做奴隶,就是“弯曲” 一下, 最后勾践终于把吴国灭了,就是在“反弹”! 预设二: 当年游击队用“地道战”打败日本鬼子也是一个例子。他们 (游击队) 在日军大举进攻时不与硬拼, 先躲进地道里, 就是 “弯曲”一下,利用“地道战”巧妙地杀死敌人就是“反弹”,他们真聪明。 5.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启示 弯曲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6.出示: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7. 齐读这句话,作为人生前进的导航。 8. 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练习补充空白: 弯曲 “不是而是”(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引说)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_,而是_。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_,而是_。 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而是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而是_。 9.小结:是的,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雪松用它独有的“弹性”战胜了它们;其实,作为人,我们身上也有着这样一种弹性,那就是一种“韧性”,有的时候,面对外界的压力时,“弯曲”也 许是除了正面抗争以外的另一种处事策略。 有心的同学也可以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做成书签, 把它收藏起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0. 齐读: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11.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篇末点题) 3、 积累拓展 1. 你知道哪些有关“弯曲”智慧的名言警句? 2. 同学们,老师要送给你们几句名言,希望你们记住它是怎么说的,告诉人们什么的道理。出示: (1)大丈夫能屈能伸。 (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小不忍则乱大谋。 3. 读在脑里,记在心里。 板书设计:17 山谷中的谜底谜面 谜底 弯曲 启示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山谷中的谜底:西坡有松、柏等杂树,东坡只有雪松;东坡雪大,西坡雪小 。反弹 ( 强者 智者) 弯曲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1. 课的导入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要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本课的教学我直接切入魁北克省的南北走向的山谷中的奇异景观,顺水推出“谜”和“谜底”,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进而展开重点段落的教学,感悟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 2.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 我引导学生读揭示谜底的第三自然段。首先抓住谜底引发小组合作讨论:A 为什么东坡雪大,西坡雪小?B 雪松有什么本领? “雪松有什么本领” 是一个关键问题, 让学生在自读时紧扣第三自然段,圈出关键词句,各自谈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讨雪松是如何运用弯曲、反弹的本领达到最终目的。这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我让学生参加了辩论,在辩中感悟了雪松的特殊本领。又针对“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我以读为主线索,以读促情,以悟促读,以自读、默读、齐读以及创设情境的引读这多种形式的读,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到雪松与积雪抗争时的情景, 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雪松那顽强抗争的形象清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领悟雪松是强者、胜利者。 3.为了加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文章主旨)的理解,我让学生举了一些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不足之处: 1.由于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体会不到生活中的一些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瓜消暑活动方案
- 和合致远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司考试题及答案
- 公寓客服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不玩化学品
- 甘肃专升本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功能迭代需求分析与评估工具
- 儿童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供应商信息管理与评价标准体系
- 动画 识图考试题及答案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完整答案附带答案详解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国防法规优秀课件
- 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解读
- GB/T 1631-2008离子交换树脂命名系统和基本规范
- 清洗地毯操作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