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周婷,Diffuse Panbrochilitis,定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 炎症病变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 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历史,1963年其临床及X线的表现首先被日本Takizawa教授所描述 1969年中山、本间最先依据病理组织学的特点提出DPB的概念,并将其区别于其它气道阻塞性疾病。,历史,日本曾在80年代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648例,组织学确诊82例4。 东亚地区的韩国及我国的台湾省也陆续有个案报告。 直至1981年我国对本病做了详细介绍,病因,感染:多有慢性副鼻窦炎病史(80%以上),冷凝集试验多阳性及红霉素疗效好,推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 遗传:有一定的人种特异性及家族发病倾向,日本DBP HLA-B54 多阳性( 63.2%) 免疫: BALF NE%,CD4/CD8, CD4,CD8 淋巴细胞总数。 刺激性有害气体吸入与大气污染:强酸烟雾、氯气、溶媒性气体、化学药品和各种粉尘,如二氧化硫污染区域DPB发病率较一般地区为高。,流行病学,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 男女之比为1.4:1, 发病年龄一般在2050岁 与吸烟无关 84.8%患者合并鼻窦炎 最初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为90%。,临床表现,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脓痰)、呼吸困难 常伴发鼻窦炎 与其他疾病伴发,如类风湿关节炎、肺癌、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体征 两肺干湿啰音,两下肺为著,发绀、杵状指。 晚期可出现呼吸衰竭或肺心病体征。,实验室检查,WBC、NE增高(急性加重期)。 -球蛋白、ESR,类风湿因子阳性(不特异)。 冷凝集试验效价增高(特征性),多64倍以上,IgA升高。 末梢血CD4+/CD8+比值升高。 BALF细胞数、NE,LY% 。 BALF D4+/CD8+ 。 HLA-Bw54阳性率明显增高。,肺功能,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EV1实/预,FEV1/FVC,残气量、残气率。 早期出现低氧血症,肺弥散功能和肺顺应性通常在正常范围。,CT征象分析,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是DPB的典型CT表现。 分布广泛, 但不均匀, 常以某一段、叶或两中下肺为主, 与该病形态学改变一致。 小叶中心性分布, 结节大小2-5mm, 无融合趋势。,DPB,CT征象分析,小支气管扩张 多为细支气管壁增厚, 无囊状支气管扩张(区别于其他原因的支气管扩张) 可能与细支气管全壁炎所致的细支气管壁增厚有关。,1,CT征象分析,小斑片样磨玻璃影、斑片状和大片实变影、小空洞 为感染性病变不同阶段的共同征象, 无特异性 范围、形态、密度等与感染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病程有关。 多以弥漫性细粟粒样小结节影为背景伴随出现。,CT征象分析,空气潴留征 小气道狭窄或阻塞可引起肺内含气量增多,气体潴留。,CT征象分析,肺间质纤维化 胸膜下网状影及蜂窝影,CT征象分析,鼻旁窦炎 DPB主要合并症, 最常累及上颌窦 文献报道有80.5%和84.7%的DPB患者伴有或既往有鼻旁窦炎,诊 断,1998日本厚生省第二次诊断标准,必须项目: 1 持续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2 慢性副鼻窦炎或既往有副鼻窦炎病史 3 双肺弥漫分布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CT呈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参考项目 1 断续性湿罗音; 2 1秒率降低(70%)以及低氧(PaO:80mmHg); 3 冷凝集试验1:64以上,确诊: 符合必须项目 、 和, 加上参考项目中的2项以上; 一般诊断: 符合必须项目 、 和; 可疑诊断: 符合必须项目和 。病理活检有利于本病的确诊。但典型病例经X线和高分辨率CT(HRCT)即可诊断, 而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 须取肺组织活检确诊。肺活检取材以开胸或胸腔镜为好。,病理,大体标本: 表面弥漫细小灰白色结节 切面见广泛细支气管为中心结节 支气管扩张,病理,双肺弥漫性分布,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的慢性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病理,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管壁全层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其他肺组织区域可以完全正常 支气管腔及周围肺泡腔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病程晚期,细支气管周可见间质纤维组织增多,鉴 别 诊 断,慢性支气管炎,误诊率极高 慢支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强,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 HRCT能更清晰地区分二者。,支气管扩张(BE),CT示某一叶段多级支气管的囊环状薄壁透光影和“双轨征” 多累及较大支气管, 严重者常可见支气管黏液嵌塞和/或液平。 病变范围远不如DPB广 一般无肺功能改变,PaO2多正常。,肺结核,病灶有多态性的背景特点, 病变除“树芽征”外, 还伴有斑片影、空洞等多种形态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则表现为细粟粒样结节影, 其密度更淡, 分布更密集, 有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尘肺,早期影像学表现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粟粒样小结节影, 但不呈小叶中心性分布。 只有当气道损伤延伸至小气道时, 可出现细支气管扩张及小叶中心结节影 早期一般不伴发支气管扩张,亦无树芽征和支气管壁增厚。 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伴钙化是其特征 有生产性粉尘接触史。,治 疗,红霉素 历史,1982年工藤翔二等开始尝试长期、小剂量使用红霉素治疗DPB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被1990年日本厚生省弥漫性肺疾病研究班的双盲研究所肯定 。,红霉素 机制,红霉素改善DPB的症状是依赖于它的抗炎作用,而非抗菌作用。 抑制气道上皮分泌粘蛋白及通过阻断Cl-通道抑制水分的分泌,使气道粘膜的分泌减少。 抑制气道上皮分泌的IL-8及NE释放的LT-B4,减少NE在气道粘膜的集聚。 抑制末梢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成熟、分化。,红霉素,不论细菌培养结果如何,红霉素均应为首选用药。 用量为 400-600mg Qd 用药6个月以上,有效至少1年 进展期病人则需持续用药2年以上。 停药后复发的病例,再用红霉素仍然有效 红霉素治疗4周症状仍不改善者可试用14环的大环内脂类药物如克拉仙(CAM)或罗红霉素(RXM)。,红霉素 反应,多数病人用药4周后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 颗粒样结节状阴影减少或消失 FEV1实/预,其他治疗,糖皮质激素 强的松 1-2mg/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关注子女权益及共同财产分割
- 老龄公寓物业项目产权及管理权转让协议
- 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费用、财产分配与监护权协议范本
- 租赁合同终止纠纷起诉书范本与标的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 离婚协议简易范本: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模板
-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和良好实践
- 外国戏剧史课件
- 2025年病理学乳腺癌组织学特点答案及解析
- 颜色单词教学课件
- 武术散打搏击课件
- DRG付费培训课件
-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请
- 心内科STEMI再灌注治疗率提升
- 2025小红书电商简介
- 装载机司机安全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 高空外墙清洗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赖特-罗比住宅详细分析
- 机车故障处理管理办法
- 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指南
- 布病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