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ocx_第1页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ocx_第2页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ocx_第3页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ocx_第4页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产业管理期中论文苏州大学信息产业管理期中论文信息资源管理任晓婕2014/4/18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信息资源管理1103406022任晓婕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DVD光碟、电子图书、数字杂志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应运而生,相继跻身出版物行业。我国出版的数字化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现在数字化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化出版也是大势所趋。尽管较之国外稍显落后,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总体呈上升势头,在新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数字出版迎来高速发展期。关键词: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前景AbstractAlong with the matu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mature, DVD, electronic books, digital magazines and other new digital publication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one after another among the publication industry. From the late 1980 s and early 90 s, China began to digital publishing. Now the digitization has increasingly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For the publishing, digital publishing is als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ompared with abroad countries, Chinas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s slightly behind, but generally on the rise. Under the double push of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arket demand, the digital industry chain is abl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gital industry form is also increasingly rich and industry scale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s a result, digital publishing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Keyword: Digital Publish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spect目录数字出版定义与特征1数字出版业发展推动力1技术因素:1经济推动:2政策支持:2数字出版业发展阻碍21.企业内容标准和发布格式不统一,资源共享困难32.数字出版赢利基本模式模糊33.数字出版流程及数字技术方面复合型人才匮乏3数字出版业建议措施31.基于云出版的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对策32.借助优质内容,寻找赢利点,确立基本盈利模式43.培养数字出版专业复合型人才4数字出版业前景预测41.移动终端将成为整合数字出版的下一个方向42.内容创造者、提供商将掌控定价权53.数字出版逐步走向云出版5结语5参考文献:6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数字出版定义与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DVD光碟、电子图书、数字杂志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应运而生,相继跻身出版物行业。我国出版的数字化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数字化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化出版也是大势所趋。最简单的理解数字化出版:出版+数字化=数字化出版,即数字化出版是从传统出版嬗变出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在新技术的支持推动下,数字化出版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征:1. 产业生命周期特征:成熟期、高速成长期、市场导入期2. 产业成本特征: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3. 产业知识产权特征: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出版整体解决方案4. 产业链利益分配特征:“微笑”曲线5. 产业集群开放性特征:涉及面广、动态重组快6. 产业价值链重构特征:多媒体技术带来价值链大范围重构数字出版业发展推动力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高调独领风骚,掀起数字化浪潮,其背后强大的推动力功不可没。笔者查阅资料,总结出三大推动力:技术因素、经济推动及政策支持。技术因素:技术催生出版产业新革命。纵观出版史,每一次飞跃都是技术应用的推动,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出版成为现实,数字技术的出现则为出版业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数字出版从上市、生存到赢利,不论是引进销售还是应用创新都离不开技术动因。而全媒体技术的投入更使得数字化出版潜力无限,在第三届中国数字博览会上,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的全媒体出版物朗文-新概念英语获得年度数字出版物优秀作品,此成功案例带给整个出版业新思路。经济推动:经济因素是出版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金融危机为数字出版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危机中蕴藏着许多机遇,对数字出版起到助推作用。从出版心态来说,出版人、出版商和读者都会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采取一种求新求变的方式来解决和应对金融危机,如在数字出版收费平台上,面对读者的阅读章节弹性收费以及版权管理的更新情况;数字版权的形式及付费方式等。从“危”到“机”,数字出版挑战无限可能,此外,伴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3G、4G时代的到来,使得沉甸甸的纸张、昂贵的图书都被电子符号代替,数字出版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政策支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给数字出版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2006年,国家先后公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3个重要的规划中,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了科技创新的重点。2011年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发展数字出版作为出版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014年数字出版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指出:数字出版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各地各级管理部门要准确把握新起点上数字出版工作的新任务。这些政策纲要使得数字出版业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局面,开创了数字出版业新局面。 数字出版业发展阻碍我国数字出版经过“十一五”的飞速发展,已经实现了大量内容资源从纸质出版物向数字化形式的转换,数字出版势不可挡,但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国现有的数字出版面临着种种问题,阻碍了数字内容的集成共享和复用,影响了数字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翻阅资料,总结出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主要面临有以下三大问题:1. 企业内容标准和发布格式不统一,资源共享困难国内现有的数字出版企业有的使用自己制定的标准,有的依靠引进国外内容标准,这使得针对不同来源的内容的集成和操作困难加大,同时,不同内容标准的发布格式也各有千秋,以电子书为例:不同的终端厂家支持不同的电子书格式,资源集成困难,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者能够获取的内容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书市场的发展。2. 数字出版赢利基本模式模糊我国数字出版尚在初级阶段,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业务在整体经营上仍未找到适当的赢利模式,投入大于产出的局面令出版企业进退两难。目前,除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个别文学原创网站外,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在赢利模式上面临很大困难。盈利模式的模糊,给数字出版企业前进转变的道路增添了荆棘,亟待解决。3. 数字出版流程及数字技术方面复合型人才匮乏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关键是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数字技术以及经营管理都比较熟悉或精通的人才。有关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如何操作、如何开发,而且还要懂得如何赢利。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此类复合型人才实属匮乏,人才结构多是单一型,造成了数字出版成本过高、机会把握不准的局面。数字出版业建议措施针对以上笔者总结出的问题,现初步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建议:1. 基于云出版的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对策应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在海量数据加工处理方面比传统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能为深入加工和使用数字出版内容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如此,企业应用不同内容标准或发布格式不统一造成的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2. 借助优质内容,寻找赢利点,确立基本盈利模式无论对于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读者追求的永远是高质量的内容。作为出版企业,最为重要的是把内容做深做透,形成高价值的产品,继而以此为筹码,寻求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确定赢利点,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中确立出一个基本的合适的、成熟的赢利模式,在此基础上数字出版业的道路将越来越平坦。3. 培养数字出版专业复合型人才从国家层面上讲,要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机构以及院校和专业,大量培养适应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的精尖人才。从出版机构层面上讲,可以举办专门的数字出版编辑培训班,讲授编辑出版知识和数字技术。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既懂出版又懂新技术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字出版业前景预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自2006年起对数据出版也进行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数字出版业在5年间增长了5倍,平均年增长速度49.37%。尤其是近两年,在数字出版产业链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数字出版更是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国数字出版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1. 移动终端将成为整合数字出版的下一个方向据2011年数据统计,在1051.79亿元的数字出版年度总收入中,手机出版(349.8亿元)、网络游戏(323.7亿元)和互联网广告(321.2亿元)所占的比例颇高,分别为33.26%、30.78%和30.54%。而作为数字出版主要产品的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的收入不到总收入的3%。其中,电子书24.8亿元,互联网期刊7.49亿元,数字报纸(网络版)6亿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就此指出,手机出版一直占据着数字出版主力军的位置。未来数字出版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阅读终端的移动出版。2. 内容创造者、提供商将掌控定价权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中,内容创造者、内容提供商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缺少相应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内容提供商和创造者在数字出版领域获利能力低,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数字出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就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来看,数字出版对内容创新和生产也提出来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内容对于产业的意义将会日益突出。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发展中,内容创造者、提供商掌握数字出版产品定价权指日可待。3. 数字出版逐步走向云出版通过云出版平台,出版社能够实现对社内资源加密,选择发行渠道进行授权安全分发,渠道运营商可以打通各种渠道的终端应用,方便获取出版单位授权的资源进行运营,一切的流程通过云出版服务平台进行,渠道的销售数据随时反映在平台上,出版单位可以随时掌握。云计算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对于出版产业达成合作联盟,统一行业标准,完善产业链分工,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结语尽管较之国外稍显落后,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总体呈上升势头,在新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数字出版迎来高速发展期。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等都成为数字出版时代的载体。数字出版业正在不断探索,积极演化,不断完善和缩短过程,加速迈进数字内容同时兼容三种媒体的数字全媒体出版时代。让我们一起期待全媒体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参考文献:1 科印网/news/sczc/201404/17-1076233.shtml2 和讯网/2011-07-23/131696410.html3 刘菊芳.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D.河北大学.20104 唐诚焜.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J.闽江学院学报,2010 (01)5 韩军,孙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