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 是什么,文化 的作用,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文化影响的途径(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影响人的作用,对人,对社会,第一单元 文化与社会,主干知识,文化的发展,横向,纵向,实质,文化 传播,含义 为什么 怎么传,前提 (原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意义,含义,典型表现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怎么办(态度、原则),途径: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手段:传媒大众传媒:标志形式作用 我们: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含义,特点,作用,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 创新,根基,要求,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如何创新,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必要性,核心内涵,要求,基础,(三)重 点,1、文化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共性与个性) 3、文化传播交流(途径、手段(大众传媒)、意义、态度) 3、传统文化(含义、特点、作用、态度) 4、文化发展 (含义,与继承的关系,影响因素) 5、文化创新:实质、与实践的关系,作用,主体,途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 6、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与文化借鉴、融合的关系(108) 7、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一、世界文化多样性,1、是什么? (1)含义: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典型表现: A、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B、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 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精粹,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文化在交流中传播,3、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1、什么是文化传播,2、(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1)大众传媒的形式,(2)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商人的贸易活动,人类的迁徙活动,教育,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印刷媒体的推广,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而传媒指的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侧重于文化传播的手段、工具。,(3)地位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意义: (1)对内-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世界文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5、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 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三、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 A、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传统建筑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C、传统文艺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的继承(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传统文化的特点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5)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A 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B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6)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B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区别: 文化继承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文化发展就是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四、文化发展:,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4)教育方式的变革。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五、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A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B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3)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A、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B、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哲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4)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 a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b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根本否认传统文化,拒绝任何外来文化,连线题,重点,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克服几种错误的观点:,(2)我们应如何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09),A、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B、着眼人民的需求 C、发扬优秀传统, D、汲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E、积极创新,铸造新辉煌。 F、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六、建设“学习型社会”P109,(1)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2)“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全民学习,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 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人的一生。,(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4)“学习型社会”具备以下特点 A、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B、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C、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09江苏卷19)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答案】D,体验高考,例题2.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和深远影响是( ) A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 C传统艺术 D. 传统思想,立意: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基本形式的认识。,A,(09江苏卷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 B C D,体验高考,A,练习 1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了4次大的搬迁,最终以粤东、闽西、赣南为中心,分布到全国9个省区。千百年来,客家人把古老的文化带出中原,带到南方,传播到海外,并以泰山不拒细上的兼收并蓄,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终使客家文化发扬光大。这表明 A客家文化喜欢迁徙,不喜欢稳定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唯一途径 D客家文化包容了所有的民族文化,B,4我国戏曲剧种繁多,北京有京剧,河南有豫剧,四川剧,广东有粤剧,上海有沪剧,浙江有越剧,山东有吕剧这一事实表明 A.文化具有民族性 B.文化具有区域性 C.文化具有世界性 D.文化具有继承性,B,(09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安银行漳州市芗城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石家庄市正定县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浦发银行重庆市渝北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浦发银行合肥市蜀山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浦发银行大连市沙河口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兴业银行苏州市吴江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兴业银行襄阳市樊城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贵阳市花溪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招商银行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新媒体文案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托育园厨师安全工作责任书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非典型骨折课件
- 封闭区倒塌围墙修复施工方案
- 户口本翻译样本-Word范文-Word范文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