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 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_第1页
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 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_第2页
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 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_第3页
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 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_第4页
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 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新建区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从7月1日起,XX市新建区仲裁院试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素式办案模式(试行二倍工资及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争议),是XX市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试行要素式办案的县区。要素式办案,是指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时,归纳出案件主要事实涉及的基本要素,并围绕案件争议要点进行庭前指导、开庭审理和制作裁决书的案件处理模式。在立案前,仲裁员会引导当事人填写案件要素调查表,仲裁员则会根据当事人填写的调查表,总结、归纳出争议要素,并围绕争议要素进行审理。庭审结束后,仲裁委制作要素式裁决书,对无争议要素逐项进行简要概括,对争议要素逐项集中陈述双方诉辩意见、证据和仲裁委员会认定的理由及依据。据悉,要素式办案模式的推行,将有助于当事人更好行使仲裁权利;有助于仲裁员正确把握庭审方向,快速查明案件事实,提高庭审效率;有助于节省裁决书制作时间,提高结案效率,实现庭前“一目了然”、庭中“一针见血”、庭后“一锤定音”,确保仲裁裁决文书文字量整体减少30%,仲裁庭审时间缩短25%,仲裁结案时间缩短20%以上。XX市新建区仲裁院将通过推行要素式办案,深化仲裁庭审方式改革,探索以强化案前引导、优化庭审程序、简化裁决文书为核心内容的要素式办案改革,建立起快捷、简便、高效、便民的仲裁办案新机制,切实提高仲裁办案效能,及时妥善化解劳资纠纷,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省应急管理厅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会议,也是厅里召开的为数不多的专业性会议,而且直接开到县级,体现了厅党组对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落实全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做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等重要论述为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此,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到救灾工作之中。第一,应急救灾工作直接关系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省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省份,每年都有因灾死亡人口,正常年份受灾人口在300万人左右,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左右,救灾任务繁重,责任也十分重大。灾害发生后,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既是救灾工作的核心职能,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责主业。这就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救灾工作理念,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到位后,要及时分析研判形势,在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建设、救灾投入、队伍建设等主体责任落实上,补齐短板、破解难点、化解矛盾;在灾害风险监测、灾情预警预报、群众转移安置等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上,出实招、谋良策、下真功,确保救灾工作环环相扣、万无一失。第二,灾情信息管理直接关系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救灾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负责灾情的统计上报、灾情核查和损失评估。灾害发生后,基层工作人员只有第一时间及时准确的上报发生时间、灾害种类、影响范围、造成损失等灾情信息,才能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灾情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信息报告制度,组建好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尽快熟悉相关工作要求,畅通灾情报送渠道,提供基本工作保障条件,确保灾害发生后及时核定和上报灾情信息,为救援救灾工作及时展开赢得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第三,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直接关系灾区社会的安全稳定。按照“三定”方案规定,救灾和物资保障部门担负着提供救灾资金和物资保障,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服、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的重要职责。救灾实践表明,每逢重大灾害,都会出现通信中断、道路堵塞、物资匮乏、灾区群众恐慌心理加剧等极端状态,能否在最短时间为灾区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直接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为此,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不等不靠,未雨绸缪,做好应急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统筹安排;健全跨部门、多层次的救灾联动协同机制,在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通信、医疗、防疫、治安等综合性保障,确保灾区人心稳定和社会安定。第四,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应急管理部门,救灾工作直接服务广大受灾群众,每项工作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过程中,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公信力。为此,各地在救灾款物使用管理上,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工作程序,完善审核审批手续,坚决防止平均分配、优亲厚友、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确保每一分钱和每一件物品全部用于灾区群众,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灾区群众的手中。二、加强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一)2019年自然灾害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从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年自然灾害分析研判的情况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全国降水分布不均,呈现“南涝北旱”趋势;台风生成可能偏多偏强,强对流天气较常年频繁;地震活动水平高于去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气象年景偏差。从省厅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年自然灾害分析研判的情况看,一是受去冬今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春季大风天数增多,林区可燃物超载等因素影响,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等森林火灾风险处于较高状态,防范和扑救难度增大;二是受去冬今春降水偏少和气温升高的影响,春夏之际松嫩平原西南部及大庆、绥化、哈尔滨部分地区发生干旱灾害的可能性增大;三是预计2019年我省夏汛洪水总趋势为中水,但受短时局地强降雨和台风北上等因素影响,不排除中小河流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综合近年来我省自然灾害实际发生情况,尤其是近年来暴雨洪涝、冰雹、干旱等灾害时有发生,对应急救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需要引起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二)机构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市(地)机构改革进入收尾阶段,县级机构改革正在进行当中,随着救灾人员变动和职责调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受基层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限制,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面临弱化。从我们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大部分市级和所有的县级应急部门没有专门设立救灾科(股),统筹整合了风险监测、防灾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职能,有的还合并了其它职能。由于工作职能增加,人员力量不足,没有人员专职专司,势必造成救灾工作的弱化。二是基层救灾队伍成份新,短期内难以达到工作标准和质量。从市级层面看,有12个市(地)原民政救灾工作人员转隶到应急管理部门,较好的保障了工作的连续性。但从县级层面看,由于混岗混编现象突出,受编制性质和身份限制,原民政系统从事救灾工作的人员转隶到应急管理部门比例很小,而乡镇(街道)救灾工作将全部由新的人员承担。这么大比例的新到职人员,短期内难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三是基层基础工作欠账较多,不适应大应急体制下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基层救灾应急预案缺乏完整性和操作性,跨部门应急联动协同机制不健全,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投入不足,缺少应急避难场所和集中安置场所,基层工作保障措施难以落实,灾情核查和损失评估缺乏专业性和标准化,部分地区救灾款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这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既有老问题,又有新情况,既有系统性的问题,也有区域性的问题,需要我们着眼应急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找良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走出新时代应急救灾的新路子。三、进一步明确思路和目标,着力做好2019年重点工作2019年是全省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后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落实防范救援救灾工作一体化运作模式要求,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保障能力,加快工作融合,强化应急准备,着力提升灾害救助水平和物资保障能力,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应对重大灾害的实践中检验队伍,锤炼作风,提升本领。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完善救助应急预案,健全救灾工作机制。结合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能的调整,尽快修订各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和工作分工,适度调整响应启动标准,细化响应保障措施。尤其是乡村的救助预案,要切实增强实操性和行动性,明确紧急转移路线、集中安置场所以及组织实施的具体措施。要着眼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之后灾害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模式要求,加快内外融合,尽快建立跨部门、多灾种、全过程的灾害救助预警预报、灾情会商研判、灾情核查和损失评估等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救灾应急处置更加科学高效。(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做好灾情管理工作。要按照“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全面准确”的要求,完善省-市-县-乡-村5级灾情报送管理体系;尽快落实县、乡、村灾情统计报送人员,及时更新全省灾害信息员数据库,确保灾情管理工作不断档。要严格落实分级培训制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尽快熟悉灾情报送系统,掌握灾情报送的要素、规范和时限要求。要严格执行灾情统计报送制度规定,禁止出现瞒报、漏报、误报、谎报灾情问题的发生。(三)推进救灾物资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按照“救灾物资靠前部署、就近保障”的要求,建立以哈尔滨省级中心库和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大兴安岭、克东省级分库以及伊春市级库为主体的省级救灾物资分区域保障机制和救灾物资分储机制,5月底前省级主要救灾物资全部分储到位。针对我省灾区救灾物资实际需求,增加省级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在保障常备物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个性化物资储备。会同公路、铁路、民航、海事等部门建立救灾物资紧急运输保障机制;依托各航站和直升机起降点,建立空中投送走廊,形成立体化物资保障网络。建立救灾物资生产企业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切实提升重大灾害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与此同时,各地要切实加强救灾物资管理,建立物资统计台帐,完善发放手续,确保物帐相符。省级分储的救灾物资,没有省厅调令,任何单位不得动用。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6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全省救灾物资资源普查工作。(四)充分做好应急救灾准备,确保灾害应对高效有序。分灾种编制灾害救助操作手册,保障预案启动简便快捷,应急响应紧张有序。要加强灾害信息预警预报,密切关注灾情发生发展变化,确保灾害信息到村、到户、到人。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救助应急响应,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迅速调拨救灾款物,确保灾区群众有临时住所、有保暖措施、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进入汛期后,各级应急救灾人员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实行灾情零报告制度。与此同时,各地要切实加强应急救灾资金的管理,严格按规定范围使用,不得挤占挪用。要继续做好冬春救助工作,坚持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坚持救助标准分类实施,坚持减少数量提升质量,解决好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大水漫灌、平均发放、标准偏低等问题。四、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加强衔接,确保改革期间救灾工作平稳过渡。进入5月以后,风雹、干旱等灾害将陆续发生,救灾工作将陆续展开,而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刚刚组建,绝大多数救灾职能尚未承接,救灾岗位和工作人员尚未确定,过渡期基层灾情统计报送工作面临断档和脱节的危险。为此,各地要按照宁可跨前一步形成重叠,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空隙的要求,加强同民政部门的工作衔接,对应急管理部门暂时不能承接救灾职能的,要加强沟通协调,仍由民政部门原渠道统计报灾和组织实施。与此同时,县级应急管理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明确岗位职责,确定负责人员,理顺对下工作机制,尽快承接救灾工作职能,确保改革期间救灾工作有效衔接。(二)加强协调,做好救灾资产划转和文档资料移交工作。各地要严格按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相关纪律规定,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将国家2015年配备到县的42台救灾专用车辆,“十三五”期间中央资金支持建设的23个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本级发改立项、财政投资的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物资全部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同时,对历年救灾工作形成的文档资料列出移交清单,指定专人负责,履行移交手续,确保历史资料的完整性。(三)落实分级培训,尽快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要建立和落实常态化的分级培训机制,重点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培训力度。省级今年培训由市(地)、县(市)扩大到市(地)辖区,5月下旬组织开展培训。市(地)重点培训乡镇和街道救灾工作人员,县(市、区)重点培训村级灾害信息员。市、县级培训工作要尽早谋划,力争在5月底前完成。市(地)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省厅给予支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