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ppt_第1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ppt_第2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ppt_第3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ppt_第4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柳茵 2014-07成都,内 容,冠脉微血管病变概述 临床中常见的冠脉微血管病变 研究进展、治疗及临床意义,概述,冠心病严重危及人类健康, 尽快实现心肌再灌注是救治冠 心病的关键, 但是经皮穿刺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和冠脉搭 桥术后有25% 的病人在心外膜梗塞动脉开放后, 并未实现 组织水平上的心肌再灌注, 仍然出现慢血流现象或持续的 胸痛,其主要原因在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冠脉微血 管病变(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D)有关。,冠脉造影与冠脉循环,目前冠心病治疗主要集中在心外膜大冠脉,心外膜冠状动脉对冠状循环阻力的贡献75%时才有血流动力学意义,而冠脉循环的阻力70%来自冠脉微血管,冠心病微循环研究文献量,关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许多典型的心绞痛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 典型的心绞痛,缺血的客观证据,冠脉造影狭窄50% 高血压心肌肥厚时,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冠脉造影 仅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粗大 PCI术后无复流现象,6,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取决于我们对冠脉微血管病变机制的了解和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虽然有多种药物和血管重建方案去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针对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却非常有限,Heart, Lung and Circulation 2009;18:1927.,临床诊断方法有限 现有的临床检测方法不能直接检测微小冠脉。只能通过检测心肌缺血、冠脉血流储备等间接反映微血管功能 病人的异质性 冠脉微血管功能受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疾病等多因素 机制复杂 涉及炎症、栓塞、内皮功能、血管痉挛等多种机制 治疗困难 现有的治疗(药物、PCI、CABG)疗效有限,冠脉微血管病变的挑战,机制 病因 功能异常 内皮功能不全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 平滑肌功能不全 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冠脉再血管化 血管外因素 腔外压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