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过程与方法: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情感价值观:4、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生字。2、理解诗意。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师:刚才有个小朋友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本周六他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过周末。看来,这个小朋友是想干什么呀?生:请客。师:他想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师: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请客”、“做客”、“客人”都有一个“客”字。对,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写。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二、初读古诗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一个“客”字,先认真听一听这首诗的朗读,注意诗中生字的读音。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2、自读全诗,巡视指导。3、检查自读,加强识字:抽生读诗,其余听读,评价,正音。4、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识作者部分,简介作者。5、师: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谁能说一下诗题的意思?提示:回乡偶书的“偶书”,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三、领悟诗意1、紧扣“客”字”,启发思考: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发现它了吗?生:“笑问客从何处来”。2、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生提问: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3、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找答案。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自读诗歌,勾画。4、指名回答刚才的问题:例:(1)从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来看,他是客,那些不认识他的孩子把他当作“客”了。(2)在插图中也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客”,因为他骑着马,马驮了一大包行李,这也是那些小孩认为他是“客”的原因。(3)他不是客。这首诗是贺知章写自己的回乡经历,他三十六岁外出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告老还乡,你们看第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就是这个意思。(4)从第二句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还说着这里的话,几十年了都没改变乡音。5、师:是呀!诗人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八十五岁才回来,整整五十年哪!多少个日日夜夜啊!诗人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可因为公务繁忙、交通不便就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想了多少年,梦了多少年,家乡的一切还如我想象中的一样吗?大家一起来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生读诗句。6、师: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指名答,例:我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回来;两鬓的头发已经疏落了,但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7、师:面对“鬓毛衰”的作者,“儿童”是怎样的呢?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师:理解诗句的意思吗?同桌相互说说。同桌练说。师:谁愿意来交流交流?指名回答,例:村里的小孩见了我把我当作远方来的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四、感悟诗情1、师: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遇到询问自己从哪里来的儿童,请你想象一下,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生说感受。2、师: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生自由练读。五、指导书写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生字。六、拓展延伸师: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出示,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第二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如果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最想说什么呢?指名回答。师: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他们在送别朋友的时候,是怎么表达他们的情感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把握课文基调。二、初读1、师:请同学们一起把这首诗朗诵一遍。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2、师:读得很好,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答,师补充。李白(一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喜欢游玩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饮酒。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3、师:这首诗是李白写给谁的?生:(齐答)汪伦。师:谁知道汪伦是什么人?他怎么见到李白的呢?生答,师补充介绍其中的典故。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赠汪伦。4、师:这首诗就是李白离开汪伦的时候,写给汪伦的。再把它吟诵一遍。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三、理解1、师:这首诗比较好理解,诗的意思谁来说说看?指名答。例: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2、师:读这首诗你有问题吗?你们讨论讨论看有什么问题?生小组讨论。3、学生汇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1)踏歌: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现在,苗、瑶、纳西等民族还有这种舞蹈。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时,一般都会有这种表演,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现学现跳。(2)重点指导: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桃花潭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给我的情意?师: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想象一下千尺深到底有多深呢?生:如果一层楼高4米的话,比83层楼还高。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例:用“哪怕也”翻译,诗句意思是: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用“即使也”,意思: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用“就算也”,意思:就算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用“纵使也”,意思:纵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乡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用感叹句、反问句来翻译这两句,能不能更好地表现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例: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哪里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还可以用设问句来翻译: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师:桃花潭水真有千尺深吗?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提示:夸张。师:“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整句又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提示:比喻,用“桃花潭水千尺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提示: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4、师: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纵有千尺深,也深不过汪伦对我的感情啊。在家送一下感情就深了吗?送过了再送,不是我一个人送,把一个村的人都组织起来送,抬着美酒,踏歌相送,这才能感动李白。起立,一起吟诵一下。要做动作的可以做动作。四、体会感情1、师: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2、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1)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3)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3、师: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职旅游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标本保管员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工混凝土维修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视调频天线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除尘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清洗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潜江市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湛江职业病诊断医师(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考生练习题及答案
- 澄迈县2025年医学综合考试“年两试”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汽车变速器装调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知识大全
-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情况登记表
- (2024年)羊水栓塞完整版pptx
- GB/T 33285.2-2024皮革和毛皮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测定第2部分:间接法
- 非法侵入住宅谅解书范本
- (高清版)TDT 1071-2022 园地分等定级规程
- 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服务规范
- 薪酬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公务员薪酬和绩效奖金
- 胸部保养知识讲座
- 【浙江湖州移动公司行政管理调查报告3100字】
- 中耳炎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