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doc_第1页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doc_第2页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136例颈内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颈内静脉穿刺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因素。 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共136例行颈内静脉穿刺术操作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颈内静脉穿刺术临床操作中出现局部出血和血肿、误穿动脉、局部红肿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行颈内静脉穿刺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预防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以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已逐步推广应用于大手术中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颈内静脉穿刺具有定位明确,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离胸膜远,可以避免发生气胸、血胸及损伤颈动脉之类并发症等优点。但反复穿刺易误伤动脉引起血肿,甚至压迫气管。本文总结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共136例应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结果,了解颈内静脉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对策。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136患者,其中男86例,女50例,年龄1685岁,平均45岁。穿刺指征:大量快速补液扩容、中心静脉压检测、血液净化治疗、静脉高营养疗法等。 1.2 材料:配套穿刺置管器械为广东佛国产ABLE系列产品,管径型号7Fr、8.5Fr均有采用。 1.3 方法:穿刺操作由高年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1个厚约4小枕,头偏向对侧,常规穿刺右侧。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取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顶点颈动脉搏动明显处旁开0.5为穿刺点。穿刺针针轴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保持负压缓慢进针,针刺入约2.5后可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即表示针尖进入颈内静脉,固定穿刺针,放入导丝约18,退出穿刺针。扩皮后顺钢丝插入深静脉导管约14 ,拔出钢丝,回抽有静脉血,接补液顺畅,固定后无菌敷贴覆盖。2 结 果 2.1 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07例(79.4%),观察24h有无局部血肿、穿刺部位出血、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多次穿刺方成功置管28例(20.6%),穿刺置管失败1例(0.7%),包括无法穿刺到静脉或导管无法顺利置入静脉。 2.2 13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总共发生8例 (5.6%),其中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4例(2.9%),误穿动脉1例(0.7%),局部红肿感染2例(1.5%),心律失常1例(0.7%)。3 讨论 3.1 解剖学基础: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伴随颈内动脉下降,初在该动脉之背侧,后达其外侧,向下与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共同位于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位置恒定,其前缘与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0、7.0和13.3,后缘与颈内静脉上、中、下段的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9.4、l2.7和9.3。1右侧颈内静脉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在一直线上,置管成功率高,中路定位准确且触摸颈动脉清楚,操作视野广阔,故选择中路穿刺者较多2。3.2本组13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总共发生8例次(5.6%),其中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4例(2.9%),误穿动脉1例(0.7%),局部红肿感染2例(1.5%),心律失常1例(0.7%)。其中本组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4例(2.9%),其中2例(1.45%)为慢性肾衰或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明显降低。2例(1.45%)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极差。本组发生局部红肿感染2例(1.5%),经局部消毒、换管、应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本组发生心律失常1例(0.7%),主要是因为钢丝不良刺激置入过深引起,钢丝置入深度约为21 ,经将导管外抽5 左右后症状消失。3.3尽管颈内静脉穿刺具有定位明确,穿刺成功率高,但下列情况仍应慎用: (1)有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2)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者; (3)上/下腔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通路不畅或损伤者; (4)重度肺气肿、呼吸急促者; (5) 躁动或拒绝接受者3 。4 总结:并发症的预防对策:(1)术前签同意书,应向患者和家属作充分的解释工作。(2)要求有经验高年资的专业人员操作。(3)摆好体位非常重要,穿刺时动作轻巧,切忌用穿刺针多方向反复试穿,(4)插入导引钢丝“J”形导引钢丝的弯曲方向必须与导管走向一致。(5)穿刺时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或注射器柄上感到有压力推动,提示可能误入动脉,可拨去注射器,穿刺针尾有鲜血涌出或喷出即可确认,应立即拔出针头,局部按压至少10in。(6)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及早发现。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压迫止血,必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