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捕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食物网中,如果某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则该食物网中至少有2条食物链B食物链中相邻两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是不同步的,且前一营养级的密度更大C食物网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D处于捕食食物链顶端的一定是消费者,而处于捕食食物链起点的不一定是生产者解析:若某食物网中只有1条食物链,则两种生物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无竞争关系;食物网中,上一个营养级所含的能量一定大于下一个营养级,但上一个营养级的种群密度与下一个营养级的种群密度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一般而言,食物网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处于捕食食物链顶端的一定是消费者,而处于捕食食物链起点的一定是生产者。答案:A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一定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B消费者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明该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C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D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项A,如人工鱼塘或城市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往往要比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少。选项B,消费者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实质上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选项C、D,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以“营养级”为研究对象,能量的利用率通常是流入人类的能量占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比值,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生态农业的特点是丰富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答案:C3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提倡素食即人直接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从生产者到人类只有两个营养级,因此,缩短了食物链,可以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散失,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4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于草的同化量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解析: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A错误;兔子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兔子和狐狸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所有狼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少于所有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D错误。答案:B5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解析: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00 kg20 kg80 kg,A正确;由于不能判断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不能计算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羊摄入但未同化的能量,C正确;该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生长量80 kg10 kg70 kg,D正确。答案:B6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实现废物资源化,能量循环利用C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D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解析: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可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可以减轻污染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还可以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故A、C、D正确;巧设、增设食物链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因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B错误。答案:B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缺少生产者,故描述的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是生产者,但不是植物。答案:C8(2019河北定州质检)如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B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解析:第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第二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为c,所以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A正确;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a)中的部分能量,B错误;流经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有机饲料中的能量,C正确;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D正确。答案:B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解析: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而数量上松毛虫的数量多于马尾松,数量上可呈现倒金字塔模型,A错误;据图分析,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能量传递效率可用表示,B正确;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DF,C不属于松毛虫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若迁走全部杜鹃,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现“S”型曲线增长,D错误。答案:B10(2019河南豫北名校联考)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有的能量是 ()A550 kJB500 kJC400 kJ D100 kJ解析: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这一途径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 kJ(10%)3500 kJ,经丙戊庚这一途径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 kJ(10%)250 kJ,即丙最少含500 kJ50 kJ550 kJ的能量。答案:A11(2019辽宁沈阳联考)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1),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B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解析:A表示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即100),其中20是第二营养级生物通过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503080),其中50是通过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30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8020%400,B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只能推算出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的摄入量为15,但不能得出其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D错误。答案:B12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A错误;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B错误;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C正确;生产者(硅藻)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假设在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等。如图1是该水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回答有关生态学的问题:(1)模型中的“能量输入”的总量是指_,营养级包括_个;其中“能量储存”最多的营养级是_。“能量散失”主要指各营养级通过_作用散失能量。(2)如图2是分析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储存”部分的传递过程,其传递方向有两个,请在图2中补充完整。(3)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由巴西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这是由于_造成的。若福寿螺侵入水稻生态系统,会疯狂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导致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下降。(4)鳖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鳖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由此推测,鳖处于第_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有_。解析:(1)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包括第一营养级水稻、杂草,第二营养级食草昆虫,第三营养级食虫鸟共三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故第一营养级能量储存最多。“能量散失”是各营养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的部分能量。(2)分析图2可知能量储存应指用于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题中已知传递方向有两个,则为流入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3)福寿螺引入我国在野外迅速蔓延,说明野外生存环境适宜,生存资源、空间充裕,缺少天敌的限制等;福寿螺侵入水稻生态系统,大量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数量下降、种类减少,抵抗力稳定性下降。(4)鳖吃草籽时属于第二营养级,害虫吃水稻而鳖吃害虫,此时鳖属于第三营养级,因此鳖处于第二、三营养级。鳖以害虫和草籽为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也减少了除草灭虫农药的施用量,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第一营养级呼吸(2)流向分解者(3)缺少天敌,资源、空间充裕抵抗力(4)二、三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防止环境污染14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为根据甲图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有_条食物链。处于乙图中所代表营养级的生物有甲图中的_。该群落中没有标出的生物类群是_。(2)鹰和狐不会获得兔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兔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_。鹰增重1 g,最多消耗草_ g。(3)若大量捕猎第三营养级生物,则会导致_,进而使草的种类和数量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4)乙图中、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_。解析:(1)甲图中有5条食物链,乙图中是第三营养级,该营养级生物有鹰、狐、蛇;该食物网中有生产者、消费者,所以还缺少分解者。(2)兔同化的能量有较大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而在呼吸消耗的能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应按最低的传递效率、最长的食物链分析,即草鼠蛇鹰,故最多消耗草1 g10%10%10%1 000 g。(3)第三营养级生物有鹰、狐、蛇,若大量捕猎第三营养级生物会造成鼠和兔的数量大大增加,鼠和兔会过度取食草,会导致草原退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4)乙图中、代表的生物类群属于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的摄食、消化、分解等生命活动,可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答案:(1)5鹰、狐、蛇分解者(2)呼吸作用消耗1 000(3)鼠和兔的数量大大增加减少降低(4)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15下面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狼和兔的数量波动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_结构。(2)图甲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若图甲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农民为达成上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4)狼和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具有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_。解析:(1)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水平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经每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和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因此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因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可采用除草、治虫等措施。(4)狼和兔之间为捕食关系,通过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狼和兔通过捕食关系多代选择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答案:(1)水平(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叶绿体因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人工除草、除虫(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共同进化16图甲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2)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较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图甲中的食物链有_条。如果人的食物有1/2来自农作物,1/4来自家禽,1/4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农作物_千克。(4)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5)若图乙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