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_第五章_图像增强和平滑_第1页
07_第五章_图像增强和平滑_第2页
07_第五章_图像增强和平滑_第3页
07_第五章_图像增强和平滑_第4页
07_第五章_图像增强和平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波 实函数g(t),其傅里叶变换满足 小波基函数(积分核),六、 小波变换,小波变换,小波变换对,小波变换,小波变换特点 时间-频率都局部化 小波分解 多级分解 可递归进行,第五章 图象增强与复原,5.1 图像增强原理 5.2 图像增强的直方图方法 5.3 图像平滑 5.4 图像锐化 5.5 同态图像增强方法 5.6 图像复原,图像增强,目的: 改善图像视觉效果,提高清晰度,便于观察和分析; 改善(增强)感兴趣部分(如滤除噪声、锐化目标物边缘),以提高图象可懂度。 便于人工或机器对图像的进一步处理,特点: 人为地突出图像中的部分细节,压制另外一部分信号 在不考虑图像降质原因的条件下,用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加工 尚无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无法定量衡量处理效果的优劣,处理技术分类,图像增强,1. 空域法,处理技术方法过程,2. 频域法,第五章 图象增强与复原,5.1 图像增强原理 5.2 图像增强的直方图方法 5.3 图像平滑 5.4 图像锐化 5.5 同态图像增强方法 5.6 图像复原,数字图像的直方图表示:设图像总象素个数为n,共有 L 级灰度, sk 为图象的第k级灰度值,并且具有灰度级 sk 的像素数为nk,则:,灰度直方图,概念:图象中各灰度级出现频数分布的统计图表,定义:反映各灰度级出现频数的分布情况,进而反映图象对比(清晰)度,但不反映各灰度级的空间位置分布,5.2 图象增强的直方图方法,原理:通过修改 p(r) 达到增强图像的目的,修改是对各像素单独进行的,因此称为 点处理。,直方图的映射变换,S=T(r),任一像素,其灰度为 r,同一像素,其灰度为 s,例:提高对比度,直方图均衡化是将原图象的直方图通过变换函数修正为均匀的直方图,从而增加像素灰度值的动态范围,达到增强图像整体对比度的效果。 图象均衡化处理后,图象的直方图是平直的,即各灰度级具有相同的出现频数,那么由于灰度级具有均匀的概率分布,图象看起来就更清晰了。,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要找到一种变换 S=T ( r ) 使直方图变平直,为使变换后的灰度仍保持从黑到白的单一变化顺序,且变换范围与原先一致,以避免整体变亮或变暗。必须规定: (1)在0r1中,T(r)是单调递增函数,且0T(r)1; (2)反变换r =T -1(s),T -1(s)也为单调递增函数,0s1。,方法:计算累计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CDF),并将其作为灰度变换函数s=T(r), 从而将原始图像的关于灰度 r 的分布直方图,转换为 关于灰度 s 的均匀分布。,连续灰度的直方图,非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直方图均衡化,考虑变换后图像g(x,y)在对应的 0, s 灰度范围内像素面积占图像面积的比率G(s):,变换前后上述像素在图像中所占比率不变,因此有:G(s)=F(r), 即,均衡化的直方图 ps(s)=1 (?),因此,故有:,变换公式推导图示,给定图像具有6464(4096)个像素,8个灰度级,其分布如下表,试对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0.19,0.44,0.65,0.81,0.89,0.95,0.98,1.00,790,1023,850,985,448,0.19,0.25,0.21,0.24,0.11,直方图规定化 借助直方图变换实现规定的灰度映射 直方图规定化步骤 (1) 对原始直方图进行灰度均衡化 (2) 规定需要的直方图,计算能使规定 直方图均衡化的变换 (3) 将原始直方图对应映射到规定直方图,直方图规定化,规定化:将原始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特定的分布形式p(u), 达到增强图像整体视觉效果的目的。,原理:通过建立给定图像和特定直方图间的关系, 求映射函数 u = T(r),给定图像,均衡化,给定直方图P(u),求直方图P(r),均衡化,s=T1(r),v=T2(u),u=T2-1(v)=T2-1(T1(r),因此直方图规定化的变换函数为上述均衡化函数的组合函数。,直方图的规定化的计算步骤,(1) 对原始图像直方图进行均衡化:,(2) 给出规定直方图,并进行均衡化处理,(3) 建立均衡化直方图的对应关系,并将原像素灰度映射到新的灰度级,SML规则(single mapping law):寻找k和l 使下式达到极小化,即,k=0, 1, , M-1 l= 0, 1, , N-1,然后将 pr(ri) 对应到 pu(uj) 去,即完成了变换。,直方图规定化举例: 给定图像具有6464个像素,8个灰度级,其分布如下表,试按表中规定直方图进行变换,第五章 图象增强与复原,5.1 图像增强原理 5.2 图像增强的直方图方法 5.3 图像平滑 5.4 图像锐化 5.5 同态图像增强方法 5.6 图像复原,* 目的:去除或衰减图象中噪声和假轮廓; * 方法分类:空域和频域方法。,1 空域平滑法 2 频域平滑法 3 中值滤波法,5.3 图象平滑,1.空域平滑法,(一)邻域(局部)平均法(Neighborhood Averaging) (二)加权平均法 (三)模板(掩模矩阵)法 (四)多帧(幅)图象平均法,模板(掩模矩阵)法,以上方法可归结为消噪掩模法 (1)4-邻域平均 (2)8-邻域平均,(3)加权平均法模板,模板(掩模矩阵)法,空域线性滤波的算法 模板操作,将模板在图中漫游,并将模板中心与某像素重合 将模板系数与模板下对应像素相乘 将所有乘积相加 将上述求和结果赋予模板中心对应像素,用模板对原图象从第2行第2列开始逐渐移法计算 (注:图象四周边界一般不处理(不考虑) 平滑模板特点 这些模板内系数和为1,表示对一幅常数图象f(m,n)c处理后,图象无变化。任意图象处理后,平均亮度不变。 (1)模板内系数全为正(表示求和、平均=平滑); (2)模板内系数之和1 对常数图象f(m,n)c,处理前后不变; 对一般图象,处理前后平均亮度不变。,模板(掩模矩阵)法,多帧(幅)图象平均法,1. 条件: 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同一目标物的若干幅图象; 2. 公式: 设f(m,n)=f(m,n)+(m,n), 则 3. 特性: (1)可使噪声方差由2降为2/M,即 均方差降为原来的 (2)M,g ,gf,但必须保证条件满足。 4. 应用:一般较多用在弱目标检测中。,1. 图象中高、低频信息 2. 空域(模板)平滑法等效于频域低通滤波法,2 频域平滑法,(低通滤波法Lowpass Filtering),空域(模板)平滑法等效于频域低通滤波法,(1)m=n=0时, |H|max=1 处理前后图象平均灰度值不变; (2) m或n=2/3时,|H|min=0, 抑制高频 结果:为低通滤波器,频域滤波处理的一般方法:,G(u,v)=H(u,v)F(u,v),f(x,y),F(u,v),G(u,v),g(x,y),因此:频域滤波处理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滤波器函数 H(u,v) !,理想低通滤波器,H(u,v) =,式中D0是一个非负整数,D(u,v)是从点(u,v) 到频率平面原点的距离。,1 当D(u,v)D0,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振铃现象:,0 当D(u,v) D0,D(u,v)(u2+v2)1/2,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处理效果:,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处理效果:,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处理效果,n 为滤波器的阶次,D0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3. 中值滤波常用窗口: 线状、方形、十字形、菱形等,1. 其实质是用其局部中值代替局部平均值。 2. 作用: 对干扰脉冲和点噪声有良好抑制作用,而对图象边缘能较好地保持的非线性图象增强技术。,3 中值滤波 (非线性平滑滤波器),举例,已知原图象块f(x,y)(包含点噪声) 1. 加权平均法:用模板M1处理,结果为g1(x,y): 2. 中值滤波法:用模板M2处理,结果为g2(x,y): ,重要特性,1. 对离散阶跃信号、斜升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