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秋《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及要求.doc_第1页
大工14秋《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及要求.doc_第2页
大工14秋《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及要求.doc_第3页
大工14秋《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及要求.doc_第4页
大工14秋《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及要求.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海洋能的利用 学习中心: 开化电大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 级: 2013年春季 学 号: 131542309083 学 生: 江晓波 辅导教师: 康永红 完成日期: 2015年 03 月04日海洋能的利用一、海洋能的利用历史和现状在大海中,真正最有力量的,并不是那些看起来气势汹汹的波涛,而是默默无声地蕴藏在海水中的热能。同样面积的海洋要比陆地多吸收1020的热量,海水的热容量比土层大两倍,比花岗岩大五倍,比空气大3100多倍,因此海洋成了地球上吸收太阳能的最大热库。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过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经过科学家们的多年研究,1926年11月15日,在实验室里首次研究成功海洋的温差发电。但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性海水温差发电厂直到1979年8月才在美国夏威夷问世。这座电厂的发电能力为50千瓦,它设在一艘驳船上。同年812月作了试发电。这次发电成功表明,海水温差发电将很快具备商业价值。海洋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储热的1转化成电力,也将相当于有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为美国现今发电能力的20倍以上。 海洋能利用最早是从利用潮汐能开始的。11世纪就出现了潮汐磨坊。1966年法国建成朗斯潮汐电站,装机容量24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见彩图)。1981年中国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第一台 500千瓦机组正式投产。世界第一个波能转换装置的专利是法国于1779年取得的。1965年,日本研制用于航标灯的波力发电装置获得成功。现在日本、英国、挪威和中国等国家正在进行多种波力发电试验研究,其中较大型的是日本等 5国在日本海试验的“海明号”波力发电船,第一期试验年发电量19万度,并初步成功地把电力输送到了岸上。日本还建立了岸式波力发电试验站。中国研制出采用对称翼型空气涡轮机的新型波力发电装置,装在南海海域航标灯浮上试用。1881年法国人首先提出海水温差能利用的原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用在研究海洋热能转换的经费在世界上占居首位。1979年,美国在夏威夷岛海域驳船上进行了50千瓦装机容量海水温差发电试验。其后,日本在瑙鲁岛建立岸式试验性海水温差电站,装机容量100千瓦。 二、海洋能资源的分布及特点。1、海洋温差发电是以非共沸介质(氟里昂-22与氟里昂-12的混合体)为媒质,输出功率是以前的1.11.2倍。一座75千瓦试验工厂的试运行证明,由于热交换器采用平板装置,所需抽水量很小,传动功率的消耗很少,其他配件费用也低,再加上用计算机控制,净电输出功率可达额定功率的70。一座3000千瓦级的电站,每千瓦小时的发电成本只有50日元以下,比柴油发电价格还低。人们预计,利用海洋温差发电,如果能在一个世纪内实现,可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新的出发点。2、潮汐发电汹涌澎湃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悄然退去,留下一片沙滩。海洋这样起伏运动,日以继夜,年复一年,是那样有规律,那样有节奏,好像人在呼吸。海水的这种有规律的涨落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汐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据初步估计,全世界潮汐能约有10亿多千瓦,每年可发电23万亿千瓦时。我国的海岸线长度达18000千米,据1958年普查结果估计,至少有2800万千瓦潮汐电力资源,年发电量最低不下700亿千瓦时。世界著名的大潮区是英吉利海峡,那里最高潮差为14.6米,大西洋沿岸的潮差也达47.4米。我国的杭州湾的钱塘潮的潮差达9米。据估计,我国仅长江口北支就能建8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为23亿千瓦时,接近新安江和富春江水电站的发电总量;钱塘江口可建50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约180多亿千瓦时,约相当于10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能力。早在12世纪,人类就开始利用潮汐能。法国沿海布列塔尼省就建起了潮磨,利用潮汐能代替人力推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筑坝拦水,建起潮汐电站。法国在布列塔尼省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发电站,电站规模宏大,大坝全长750米,坝顶是公路。平均潮差8.5米,最大潮差13.5米。每年发电量为5.44亿千瓦时。我国解放后在沿海建过一些小型潮汐电站。例如,广东省顺德县大良潮汐电站(144千瓦)、福建厦门的华美太古潮汐电站(220千瓦)、浙江温岭的沙山潮汐电站(40千瓦)及象山高塘潮汐电站(450千瓦)我国可开发潮汐能资源主要在福建和浙江两省,占全国的88.6,在潮汐能利用上,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尚处在试验阶段。虽然我国从1958年开始利用潮汐建设一些小发电站,但因当时技术条件所限,质量较差,大部分已报废拆除。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浙江乐清县的江厦潮汐电站,装机容量3100千瓦,年发电量1070万千瓦时,已全部投产发电;其次为山东乳山县白沙口潮汐电站,设计装机容量960千瓦,年发电量191万千瓦时,已有2台机组共160千瓦并网发电。我国潮汐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世界各国的3.7,而可开发潮汐能资源按年发电量计算占世界各国的3444。可见我国潮汐能资源的可开发程度很高,开发条件比较好。展望未来,潮汐发电具有诱人的前景。相信不久的将来咆哮的海潮将会被人类充分利用,从而得到电力和别的好处。3、波力发电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翻转1700吨重的岩石,甚至能把上万吨的巨轮推上岸去。三、对海洋能的利用发展趋势的展望。海浪蕴藏的总能量是大得惊人的。据估计地球上海浪中蕴藏着的能量相当于90万亿千瓦时的电能。海洋能的利用目前还很昂贵,以法国的朗斯潮汐电站为例,其单位千瓦装机投资合1500美元(1980年价格),高出常规火电站。但在海洋能利用的过程中,还能获得其他综合效益。如潮汐电站的水库能兼顾水产养殖、交通运输;海洋热能转换装置获得的富含营养盐深层海水,可用于发展渔业;开路循环系统能淡化海水和提取含有用元素的卤水;大型波力发电装置可同时起到消波防浪,保护海港、海岸、海上建筑物和水产养殖场等的效果。目前在严重缺乏能源的沿海地区(包括岛屿),把海洋能作为一种补充能源加以利用还是可取的。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海洋能利用技术的提高,从长远看,海洋能的利用将成为世界新能源的重要方面。四、总结中国利用海洋能是从潮汐能开始的,在沿海已建成一些潮汐发电站,其中建在浙江乐清湾内的江厦港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潮汐发电站,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潮汐发电站,80年代以来获得较快发展,航标灯浮用微型潮汐发电装置已趋商品化,与日本合作研制的后弯管型浮标发电装置,已向国外出口,该技术属国际领先水平。在珠江口大万山岛上研建的岸边固定式波力电站,第一台装机容量3KW的装置,1990年已试发电成功。中国潮流发电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舟山海域进行了8KW潮流发电机组原理性试验。温差发电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